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产物的动态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3
1
作者 全德 司金春 +2 位作者 徐忠海 杨春海 张建平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3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产物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80例健康对照者及1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病24 h内、3 d、7 d及14 d时血清TNF-α、IL-1β、IL-6、IL-8、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含量...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产物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80例健康对照者及1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病24 h内、3 d、7 d及14 d时血清TNF-α、IL-1β、IL-6、IL-8、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含量,并分别将以上指标与急性脑出血出血量大小、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ROC曲线分析其对急性脑出血恶化的临床预测意义。结果急性脑出血患者不同时期内血清TNF-α、IL-1β、IL-6、IL-8、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总抗氧化能力含量则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TNF-α、IL-1β、IL-6、IL-8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血清浓度与患者脑出血量大小、病情严重程度呈正性相关,总抗氧化能力呈显著负相关;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产物的血清浓度对急性脑出血恶化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结论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产物参与了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对于患者病情控制、预后改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氧化性应激 血清炎症因子 动态监测
原文传递
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9、CD40配体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春霞 张建平 +1 位作者 全德 赵明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8期2262-2265,共4页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颈动脉硬化斑块,结合检测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包括MMP-2、MMP-9)、CD40配体(CD40L)水平综合评价斑块的易损性。方法对68例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A组)、62例无症状颈动脉硬化患者(B组)...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颈动脉硬化斑块,结合检测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包括MMP-2、MMP-9)、CD40配体(CD40L)水平综合评价斑块的易损性。方法对68例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A组)、62例无症状颈动脉硬化患者(B组)和56例健康对照者(C组)进行研究,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类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hs-CRP、MMP-2、MMP-9、CD40L。A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A组IMT高于B组(P=0.024),A组以易损斑块(60.3%)为主,B组以稳定斑块(77.4%)为主;A组患者血浆hs-CRP、MMP-2、MMP-9、CD40L水平均高于B组和C组(均P<0.05);A组易损斑块者血浆MMP-2、MMP-9、CD40L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和无斑块者(均P<0.05);易损斑块者hs-CRP与MMP-2、MMP-9均呈正相关(r=0.516,P=0.001;r=0.653,P=0.001);MMP-2与MMP-9、CD40L均呈正相关(r=0.637,P=0.001;r=0.614,P=0.010);MMP-9与CD40L呈正相关(r=0.749,P=0.012);易损斑块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26.19±11.25)高于稳定斑块(23.58±10.46)及无斑块者(23.14±10.18);血浆hs-CRP、MMP-2、MMP-9、CD40L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呈正相关(r=0.652,P=0.001;r=0.761,P=0.001;r=0.729,P=0.001;r=0.648,P=0.010)。结论超声检查颈动脉硬化斑块类型结合检测血浆相关炎症介质水平有助于评价斑块的易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脑梗死 C反应蛋白质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CD40配体
原文传递
血管内介入术治疗脑动脉瘤对患者炎症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全德 许斌 徐忠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脑动脉瘤对患者炎症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受手术的方式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显微...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脑动脉瘤对患者炎症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受手术的方式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显微镜夹闭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栓L塞术。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进行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析两组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等炎性因子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A)、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A)等应激反应指标;并检测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内皮素(ET)-1水平。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8、0.254,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致密栓塞、瘤颈残留和脑血管痉挛发生率(50.63%、22.78%和18.99%)与观察组(45.53%、25.88%和2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8、0.241、0.347,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部分栓塞发生率[11.76%(10/85)]明显高于对照组[2.53%(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4,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脑积水发生率[4.71%(4/85)]明显低于对照组[20.25%(1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1,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和住院时间[(169.64±15.79)ml、(15.32±1.85)d]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126.41±11.51)ml、(11.14±1.7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10、14.900,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IL-6表达水平[(48.72±12.76)、(66.86±11.26)、(61.05±9.43)pg/ml]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23.88±4.57)、(35.27±9.72)、(33.90±7.3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50、19.170、20.420,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血清应激指标NA、Cor、ACTH、A水平[(312.40±12.51)pg/ml、(213.68±14.11)pg/ml、(67.01±9.11)ng/ml、(212.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介入术 脑动脉瘤 炎症 应激反应 内皮功能
原文传递
神经内科患者感染情况及其与病房环境细菌分布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全德 司金春 +2 位作者 徐忠海 杨春海 张建平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6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及其与病房环境的细菌分布情况的相关性,为神经内科医院获得性感染预防及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就诊于本院神经内科并发院内感染的患者共100例,分析并发感染的病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及其与病房环境的细菌分布情况的相关性,为神经内科医院获得性感染预防及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就诊于本院神经内科并发院内感染的患者共100例,分析并发感染的病原学特征与其所居住病房环境主要细菌分布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神经内科患者主要为呼吸道感染者,共42例(42.0%),其次为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皮肤与黏膜和颅内等部位感染;神经内科病房环境监测结果发现病原菌共1 500株,主要由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阳性杆菌构成(分别占65.87%和16.13%),主要为藤黄微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黑色枯草芽孢杆菌和溶血葡萄球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及格兰阴性球菌占少部分。神经内科感染者的主要病原体为革兰阴性杆菌及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59.41%和28.71%),其中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较多见。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发生感染的病原菌情况与病房环境细菌相对一致,故洁净的病房环境对于预防及控制医院获得性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感染 病房环境 细菌
原文传递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联合健脑益智颗粒对老年痴呆病人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慧梅 全德 吕小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3期2037-2041,共5页
目的 观察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联合健脑益智颗粒对老年痴呆病人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省商丘市中心医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痴呆病人7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 目的 观察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联合健脑益智颗粒对老年痴呆病人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省商丘市中心医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痴呆病人7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健脑益智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血凝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变化,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MMSE及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D-D、Fib、IL-6、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脑益智颗粒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可降低老年痴呆病人D-D、Fib及血清中IL-6、IL-1β水平,改善其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 健脑益智颗粒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炎症因子 血凝指标
下载PDF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的再闭塞影响因素及替罗非班治疗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忠海 允义 +1 位作者 马瑜 全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8-31,37,共5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影响因素及替罗非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是否再闭塞分为闭塞组(n=42)和非闭塞组(n=58)。闭塞组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2组一般资料...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影响因素及替罗非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是否再闭塞分为闭塞组(n=42)和非闭塞组(n=58)。闭塞组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2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影响因素。观察闭塞组治疗总有效率、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r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2组在2型糖尿病、血糖、收缩压、NIHSS评分、起病-溶栓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血糖、收缩压、NIHSS评分、起病-溶栓时间是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影响因素(P<0.05)。42例溶栓后再闭塞患者经替罗非班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10%(37/42)。治疗3、7 d,rPA高于治疗前,PAI-1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周,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血糖、收缩压、NIHSS评分、起病-溶栓时间可对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产生影响。再闭塞后予以替罗非班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rPA、PAI-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再闭塞 替罗非班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孕产妇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 被引量:7
7
作者 白琳 允义 +2 位作者 李志强 全德 许晓峰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6年第7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孕产妇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5年5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32例孕产妇合并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孕产妇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5年5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32例孕产妇合并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中,表现为头痛30例,伴呕吐23例,精神异常3例,视物模糊12例,一侧或双侧肢体无力7例,痫性发作6例,意识障碍10例,感觉障碍5例,病理征阳性17例,视乳头水肿22例,合并发热5例,均经头颅CT、MRI/MRV及DSA检查确诊。19例患者采用单纯全身抗凝治疗,痊愈16例,存留功能障碍2例,1例颅内静脉窦广泛血栓合并脑内出血、脑疝形成重症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13例重症患者行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治疗,痊愈8例,存留功能障碍5例;3例妊娠早期患者在病情稳定后终止妊娠;6例妊娠晚期患者评估胎儿产后有存活可能,立即行剖宫产终止妊娠,5例新生儿存活,1例早产儿死亡。结论 CVST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当孕产妇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时,应高度警惕CVST的可能,尽早行影像学检查确诊,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严重程度及时行抗凝、多途径血管内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抗凝 溶栓
原文传递
不同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允义 严鸣光 +3 位作者 全德 张建平 路文革 姜波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年第5期401-40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对与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再发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根据Fib水平按四分位法分为Q1组(≤4.02 g/L)、Q2组(4.03~5.26 g/L)、Q3组(5.27~6.39 g/L)、Q4组(≥6.40 g/L)4组各40... 目的:探讨不同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对与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再发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根据Fib水平按四分位法分为Q1组(≤4.02 g/L)、Q2组(4.03~5.26 g/L)、Q3组(5.27~6.39 g/L)、Q4组(≥6.40 g/L)4组各40例,分析Fib水平与神经功能及脑梗死再发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治疗15 d后血浆Fib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治疗前=0.68,r治疗后=0.51,P<0.05);再发脑梗死29例(18.13%),再发患者随访期间血浆Fib水平异常发生率高达75.86%,高于非再发患者的13.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7,P<0.05);随访期间再发患者血浆Fib水平高于非再发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7,P<0.05);再发患者随访期血浆Fib水平与再发时间呈负相关(r=-0.622,P<0.05)。结论:Fib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再发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脑梗死 神经功能 再发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性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路文革 张建平 +1 位作者 孟凡超 全德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5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将其分为不稳定斑块组30例、稳定斑块组32例和无斑块组30例,同时选取30例健...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将其分为不稳定斑块组30例、稳定斑块组32例和无斑块组30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四组人员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性质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组,对照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而不稳定斑块组水平又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有其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高敏C反应蛋白 颈动脉斑块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介入栓塞术对脑动脉瘤患者神经功能和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忠海 许斌 全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对脑动脉瘤患者神经功能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受手术的方式分为夹闭组(102例)和介入组(102例),夹闭组患者采用显微镜夹闭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血管...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对脑动脉瘤患者神经功能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受手术的方式分为夹闭组(102例)和介入组(102例),夹闭组患者采用显微镜夹闭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采用Rankin量表分析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比色法检测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水平。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夹闭组患者手术时间[(89.22±10.03)min]低于介入组患者[(74.41±10.8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79,P<0.05)。夹闭组患者出血量和住院时间[(157.22±15.03)ml和(14.16±1.82)d]高于介入组患者[(117.61±11.81)ml和(11.01±1.9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30、17.050,P<0.05)。夹闭组患者治愈率68.63%(70/102)明显低于介入组患者[83.33%(85/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1,P<0.05)。夹闭组患者瘫痪率21.57%(22/102)和死亡率9.80%(10/102)明显高于介入组患者瘫痪率14.71%(15/102)和死亡率1.96%(2/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3、2.947,P<0.05)。夹闭组患者术后部分栓塞发生率[10.78%(11/102)]明显高于对照组[1.96%(2/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4,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脑积水发生率[3.92%(4/102)]明显低于对照组[15.68%(16/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58,P<0.05)。夹闭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31.44±3.01)分]明显高介入组患者NIHSS评分[(23.2±2.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30,P<0.05)。夹闭组患者治疗后Rankin评分[(3.03±0.48)分]明显高介入组患者Rankin评分[(2.44±0.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10,P<0.05)。夹闭组患者治疗后vWF和ET-1水平[(112.00±9.83)ng/ml、(72.38±9.46)pg/ml]明显高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栓塞术 脑动脉瘤 神经功能 内皮功能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乙哌立松联合都梁软胶囊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5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志强 张建平 +1 位作者 赵明 全德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4期33-34,共2页
目的观察乙哌立松联合都梁软胶囊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乙哌立松,50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都梁软胶囊,3粒/次,3次/d,15d为1疗程。结... 目的观察乙哌立松联合都梁软胶囊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乙哌立松,50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都梁软胶囊,3粒/次,3次/d,15d为1疗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在治疗第15天头痛程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减轻(P<0.05),而治疗组头痛频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头痛程度明显减轻,但在头痛程度和发作频率上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基本控制率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都梁软胶囊联合乙哌立松能够改善慢性紧张型头痛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哌立松片 都梁软胶囊 慢性紧张型头病
下载PDF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靳久增 刘琴 +1 位作者 全德 张亮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4期95-97,共3页
目的观察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前庭症状指数(VSI)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盲选法将120例BPP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Epley手法复位治疗,联合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前庭症状指数(VSI)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盲选法将120例BPP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Epley手法复位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记录两组患者VSI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变化情况,并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治疗后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96.67%vs 80.00%)(P<0.05);治疗后,联合组VSI评分低于对照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3、6个月时复发率分别为21.67%、30.00%,联合组复发率分别为1.67%、5.00%,联合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Epley手法复位治疗可以缓解BPPV患者前庭症状,提高平衡功能,改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前庭症状指数 平衡能力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贺显君 路文革 +3 位作者 张潇 赵明 全德 张建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4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09—2015-09收治的62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1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rt-PA溶栓治... 目的探讨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09—2015-09收治的62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1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rt-PA溶栓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NIHSS(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量表)评分,观察2组临床效果、继发性脑出血率及病死率、血管再闭塞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3.5%)高于常规组(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继发性脑出血、血管再闭塞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溶栓治疗后循环脑梗死,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后循环脑梗死
下载PDF
脑脊液置换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允义 全德 +3 位作者 路文革 贺显君 徐忠海 张建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4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的防治作用及缓解头痛的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将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SAH患者96例分为保守治疗组(对照组)、脑脊液置换组(置换组)及颅内动脉瘤填塞术后脑脊液置换...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的防治作用及缓解头痛的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将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SAH患者96例分为保守治疗组(对照组)、脑脊液置换组(置换组)及颅内动脉瘤填塞术后脑脊液置换组(治疗组),比较3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发生率和头痛缓解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及再出血发生率。结果置换组及治疗组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O.05);头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较置换组明显降低(P<O.05)。结论脑脊液置换术对预防SAH患者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有效,可明显缩短患者头痛缓解时间,但为降低再出血发生率,脑脊液置换术应在动脉瘤填塞术后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置换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脑积水 头痛 再出血
下载PDF
血浆GFAP、FN及LMP2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出血性转化及预后的关系
15
作者 徐忠海 允义 +1 位作者 马瑜 全德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3期2406-2409,共4页
目的探究血浆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纤维连接蛋白(FN)及低分子量蛋白酶2型(LMP2)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出血性转化(HT)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介入术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 目的探究血浆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纤维连接蛋白(FN)及低分子量蛋白酶2型(LMP2)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出血性转化(HT)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介入术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HT分为HT组(32例)和非HT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浆GFAP、FN、LMP2水平,绘制受试者特征(ROC)曲线分析患者血浆GFAP、FN、LMP2对HT的预测效能。根据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治愈组(11例)、显效组(33例)、有效组(27例)和无效组(9例),比较不同预后患者血浆GFAP、FN、LMP2水平,使用Spearman法分析患者血浆GFAP、FN、LMP2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HT组患者血浆GFAP、FN、LMP2水平高于非HT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浆GFAP、FN、LMP2均具备较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T的预测效能(AUC=0.810、0.733、0.972,P<0.05)。治愈组、显效组、有效组、无效组患者血浆GFAP、FN、LMP2水平依次上升(P<0.05)。Spearman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GFAP、FN、LMP2水平均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r<0,P<0.05)。结论HHT患者血浆GFAP、FN、LMP2水平高于非HT患者,GFAP、FN、LMP2水平可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HT发生,且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出血性转化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纤维连接蛋白 低分子量蛋白酶2型
下载PDF
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与细胞色素C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全德 张建平 +1 位作者 路文革 胡泳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7期38-40,共3页
目的研究脑出血(ICH)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与细胞色素C(Cyt-C)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不同时段行血肿清除术的ICH患者32例,选取手术过程中获得的血肿周围脑组织作为标本,采用TUNEL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凋亡细胞和Cyt-C表达的... 目的研究脑出血(ICH)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与细胞色素C(Cyt-C)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不同时段行血肿清除术的ICH患者32例,选取手术过程中获得的血肿周围脑组织作为标本,采用TUNEL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凋亡细胞和Cyt-C表达的变化。结果ICH超早期组(<8h)可见明显的TUNEL阳性细胞和Cyt-C阳性细胞;早期组(8~48h)二者均达到高峰;延期组(>48h)TUNEL阳性细胞仍维持较高表达,而Cyt-C阳性细胞计数开始下降。凋亡细胞与Cyt-C表达呈正相关(r=0.87,P<0.01)。结论ICH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存在细胞凋亡,Cyt-C表达是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一个关键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细胞凋亡 细胞色素C
下载PDF
脑胶质瘤患者血清miRNA-4295、miRNA-34a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全德 徐忠海 肖志强 《癌症进展》 2023年第6期667-669,共3页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患者血清miRNA-4295、miRNA-34a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1例脑胶质瘤患者和41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miRNA-4295、miRNA-34a水平,比较不同分化程度、不同预后脑胶质瘤患者血清miRNA-...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患者血清miRNA-4295、miRNA-34a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1例脑胶质瘤患者和41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miRNA-4295、miRNA-34a水平,比较不同分化程度、不同预后脑胶质瘤患者血清miRNA-4295、miRNA-34a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miRNA-4295、miRNA-34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化程度为Ⅲ~Ⅳ级的脑胶质瘤患者血清miRNA-4295、miRNA-34a水平均低于Ⅰ~Ⅱ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2022年11月,41例脑胶质瘤患者中,死亡18例,生存23例。生存脑胶质瘤患者血清miRNA-4295、miRNA-34a水平均高于死亡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胶质瘤患者血清miRNA-4295、miRNA-34a水平较低,且随着分化程度进展而逐渐降低,死亡患者的血清miRNA-4295、miRNA-34a水平较生存患者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miRNA-4295 miRNA-34a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动脉狭窄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全德 司金春 +2 位作者 徐忠海 杨春海 张建平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19期2936-2939,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动脉狭窄分布情况及影响其发生的相关危险性因素。方法将22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 DSA 检查结果分组,其中未发现狭窄或轻度狭窄的患者为对照组(43例),其他分为单纯颅外狭窄组(41例)、单纯颅内狭...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动脉狭窄分布情况及影响其发生的相关危险性因素。方法将22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 DSA 检查结果分组,其中未发现狭窄或轻度狭窄的患者为对照组(43例),其他分为单纯颅外狭窄组(41例)、单纯颅内狭窄组(93例)和颅内外合并狭窄组(47例)。分析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设计问卷收集包括姓名、年龄、长期吸烟、长期饮酒、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影响因素指标。结果所有研究者中患有动脉狭窄的患者共181例。单因素分布情况显示:性别、年龄、长期吸烟、长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高溶血磷脂酸水平是造成脑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χ2/t =8.744、5.562、10.736、11.032、9.812、10.002、9.083、2.576,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长期吸烟和饮酒都是单纯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和高纤维蛋白原是单纯颅外狭窄的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长期吸烟和长期饮酒,及高同型半胱氨酸、高纤维蛋白原等因素都是颅内外合并狭窄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以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最为多发。脑动脉狭窄的发生具有年龄特征,随着年龄的增大,颅外、颅内外合并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高同型半胱氨酸、长期吸烟和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溶血磷脂酸是脑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脑动脉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原文传递
直窦血栓形成并硬脑膜动静脉瘘致双侧丘脑病变:附1例报告及文献分析
19
作者 杨红 臧卫周 +1 位作者 张杰文 全德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6期1960-1965,共6页
目的:探讨直窦血栓形成并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以提高临床医师对二者合并病例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直窦血栓形成并致双侧丘脑病变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 目的:探讨直窦血栓形成并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以提高临床医师对二者合并病例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直窦血栓形成并致双侧丘脑病变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数据库检索到国内外发表的关于直窦血栓形成并硬脑膜动静脉瘘致双侧丘脑病变,并本文中1例,共36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6.7岁。临床共同点为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下降,MRI通常表现为双侧丘脑T2或FLAIR高信号。25例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4例行2次或以上治疗;4例行外科手术夹闭;其中3例血管内栓塞不完全,联合外科手术夹闭;3例给予脱水降颅压联合抗凝药物保守治疗;1例单纯脱水降颅压。32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3例症状改善,28例症状明显好转,1例死亡;保守治疗患者中3例失访,1例出院时稍好转。结论:以双侧丘脑受累的疾病种类众多,经积极治疗仍缓解不明显患者,且MRI提示双侧丘脑肿胀者,需考虑直窦血栓形成并硬脑膜动静脉瘘,尽早完善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条件允许者尽快完善各种手术治疗,逆转受损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窦血栓 硬脑膜动静脉瘘 双侧丘脑病变 认知障碍
下载PDF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肖喜春 谷月丽 +1 位作者 全德 路文革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5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CVST患者56例为CVST组,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并与50例健康者(对照组)作对照。按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CVST患者再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 目的探讨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CVST患者56例为CVST组,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并与50例健康者(对照组)作对照。按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CVST患者再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并对比2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结果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组D-D、Fbg分别为(316.37±14.59)ng/mL、(4.96±1.27)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预后良好组D-D、Fbg分别为(289.34±22.37)ng/mL、(4.58±1.16)g/L,均显著低于CVST预后不良组。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对于CVST的诊断和短期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窦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短期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