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4
1
作者 赵庆杰 徐晓云 +7 位作者 亚美 李国忠 丰宏林 徐晔 王静 王德生 刘淑华 李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20,共3页
本文用较大剂量尿激酶一次性冲击治疗急性脑梗塞33例,并与小剂量尿激酶组35例及血塞通加胞二磷肥城组30例作对照,结呆显示大剂量溶栓组24小时治愈显效率为60.6%,明显优于小剂量溶栓组(14%)和对照组(3.3%),差异极其显著,P... 本文用较大剂量尿激酶一次性冲击治疗急性脑梗塞33例,并与小剂量尿激酶组35例及血塞通加胞二磷肥城组30例作对照,结呆显示大剂量溶栓组24小时治愈显效率为60.6%,明显优于小剂量溶栓组(14%)和对照组(3.3%),差异极其显著,P<0.01。并对治疗的时间窗、尿激酶的剂量做了初步探讨,认为溶栓治疗25万单位以上尿激酶才能有效,100万单位以下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尿激酶 溶栓治疗
下载PDF
偏头痛的基因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罗丹 大伟 亚美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3期2324-2327,共4页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较常见、慢性、反复发作的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病因也较为复杂,遗传、饮食、内分泌以及精神因素等均与偏头痛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偏头痛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但偏头痛的遗传方式尚不完全清...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较常见、慢性、反复发作的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病因也较为复杂,遗传、饮食、内分泌以及精神因素等均与偏头痛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偏头痛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但偏头痛的遗传方式尚不完全清楚,到目前为止,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是唯一已知相关遗传学特征和致病基因的偏头痛,在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中,目前已鉴定出三个致病基因位点。除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基因外,偏头痛与5-羟色胺、一氧化氮合酶等基因也有一定相关性,但尚未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遗传 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基因 5-羟色胺基因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4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士保 大伟 亚美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3年第4期451-455,共5页
水通道蛋白-4(AQP4)主要在脑组织中表达,起着调节脑内水转运的重要功能,参与脑水肿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参与星形细胞对K+摄取和释放,神经胶质细胞迁移,神经胶质瘢痕形成的生理过程。AQP4参与了许多疾病病理过程,如癫、视神经脊髓炎。AQP... 水通道蛋白-4(AQP4)主要在脑组织中表达,起着调节脑内水转运的重要功能,参与脑水肿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参与星形细胞对K+摄取和释放,神经胶质细胞迁移,神经胶质瘢痕形成的生理过程。AQP4参与了许多疾病病理过程,如癫、视神经脊髓炎。AQP4可能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4 中枢神经系统 脑水肿 钾离子 胶质细胞
原文传递
脑出血后凝血酶所致损伤及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陶然 大伟 亚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73,共3页
脑出血(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占全部脑血管病的35%左右,病死率〉50%,40%的存活者遗留严重残疾。ICH后除血肿扩大导致的机械性损伤外,还有脑水肿、细胞凋亡、炎症反应、脑血管痉挛等继发性损伤。既往研究表明... 脑出血(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占全部脑血管病的35%左右,病死率〉50%,40%的存活者遗留严重残疾。ICH后除血肿扩大导致的机械性损伤外,还有脑水肿、细胞凋亡、炎症反应、脑血管痉挛等继发性损伤。既往研究表明,凝血酶是导致ICH后继发性损伤的重要因素。目前研究证实,凝血酶还参与ICH后的多种神经保护作用。现就ICH后凝血酶所致损伤及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性损伤 保护机制 凝血酶 脑出血 继发性损伤 神经保护作用 脑血管痉挛 ICH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MCP-1启动子区A-2518G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亚美 关国英 +3 位作者 韩辉 赵庆杰 苏志强 张黎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MCP—1启动子区A-2518G基因多态性与血清中MCP-1水平及哈尔滨地区汉族人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13例脑梗死患者、98例健康对照者MCP-1启动子区A-2518G基因的多态性。应... 目的探讨MCP—1启动子区A-2518G基因多态性与血清中MCP-1水平及哈尔滨地区汉族人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13例脑梗死患者、98例健康对照者MCP-1启动子区A-2518G基因的多态性。应用ELISA方法,检测39例脑梗死患者、38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 MCP-1水平。结果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正常人群及脑梗死患者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GG型 GA型的人群血清中MCP-1表达水平较AA型者高(P<0.05)。结论 MCP-1启动子区A-2518G基因多态性可以影响血清MCP-1水平,但它与哈尔滨地区汉族人脑梗死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脑梗死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7
6
作者 董齐 亚美 +1 位作者 王朝燕 路娟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4-27,共4页
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收集我院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2例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诊断与误诊、实验室和病原学检查、治疗与预后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42例患者中合... 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收集我院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2例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诊断与误诊、实验室和病原学检查、治疗与预后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42例患者中合并其他疾病者29例,占69.0%;首诊误诊32例,占76.2%。两性霉素B(AmpB)治疗者25例,其中6例在疾病早期联合5-氟胞嘧啶治疗,15例单用氟康唑治疗。治愈20例,占47.6%;好转11例,占26.2%;死亡11例,占26.2%。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误诊率高,各种原因所致的免疫缺陷是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尽早明确诊断,联合AmpB与5-FC抗真菌治疗、积极控制颅内压是降低病死率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隐球菌 曲霉菌 脑膜炎 两性霉素B 氟胞嘧啶
下载PDF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士保 吴宏波 +1 位作者 大伟 亚美 《黑龙江医学》 2016年第5期392-394,共3页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是一种反映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功能状态的表皮电位,临床上应用于检测相关疾病所致的自主神经功能失常,可作为评价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客观神经电生理指标。本文简述SSR的临床应用、中枢神...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是一种反映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功能状态的表皮电位,临床上应用于检测相关疾病所致的自主神经功能失常,可作为评价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客观神经电生理指标。本文简述SSR的临床应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神经电生理学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下载PDF
凝血酶在脑出血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丁非凡 王朝燕 +1 位作者 大伟 亚美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1年第5期544-550,共7页
凝血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其主要作用是参与机体的凝血、抗凝、血栓形成和纤溶等过程。早先的研究显示在脑出血中凝血酶可以引起血脑屏障的破坏、促进脑水肿的形成,导致神经元死亡,但是新近研究显示凝血酶除了上述作用外,还有促进神经... 凝血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其主要作用是参与机体的凝血、抗凝、血栓形成和纤溶等过程。早先的研究显示在脑出血中凝血酶可以引起血脑屏障的破坏、促进脑水肿的形成,导致神经元死亡,但是新近研究显示凝血酶除了上述作用外,还有促进神经再生、血管再生及脑组织重塑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 脑出血 病理生理机制
原文传递
偏头痛患者5-羟色胺2A受体启动子区T102C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关珂 张黎明 +3 位作者 亚美 李莹 周云军 王晓丽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0-342,共3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2A受体(5-HT2AR)基因T102C多态性与哈尔滨地区汉族人偏头痛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04例偏头痛患者及186例健康对照者5-HT2AR基因启动子区域T102C多态性。结果偏头痛患... 目的探讨5-羟色胺2A受体(5-HT2AR)基因T102C多态性与哈尔滨地区汉族人偏头痛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04例偏头痛患者及186例健康对照者5-HT2AR基因启动子区域T102C多态性。结果偏头痛患者中T/T,T/C,C/C分布为29.9%,53.9%和16.2%,正常对照中T/T,T/C,C/C分布为35.0%,48.9%和16.1%,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偏头痛患者的等位基因频率为102T56.9%,102C43.1%,正常对照组为102T59.4%,102C40.6%,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5-HT2AR基因启动子区域T102C基因多态性与哈尔滨地区汉族人偏头痛的发生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2A受体 偏头痛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预后:5年254例资料回顾 被引量:5
10
作者 亚美 王德生 +3 位作者 王淑荣 胡晓蕾 赵庆杰 张黎明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8-21,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各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随访结果,为该病的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①选择2000-01/2005-01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收治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254例男154例,女100例,平均(35±19)岁;符合Asbury和... 目的:回顾分析各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随访结果,为该病的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①选择2000-01/2005-01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收治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254例男154例,女100例,平均(35±19)岁;符合Asbury和美国神经病学会制订的急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断标准的病历资料。②将全部病例的年龄、性别、发病月份、前驱病史、发病至高峰期及住院时间、首发症状、运动症状、感觉症状、波及颅神经、植物神经情况、辅助检查、治疗、随访等均列入Excel病例统计表进行分析统计。并根据吉兰-巴雷综合征电生理记载和临床表现,结合各型诊断标准对资料较为完整者进行分型。比较各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情况,发病月份分布,前驱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用药情况和康复特点。③计数资料统计描述采用数字或率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计量结果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①分型:经典吉兰-巴雷综合征即急性炎症性多发性神经病89例、吉兰-巴雷综合征变异型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32例、未分型急性炎症性多发性神经病或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72例、Fisher综合征14例、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34例、复发型吉兰-巴雷综合征5例、全植物神经功能不全3例。②年龄、性别分布:在各型中性别分布大部分为男多于女,仅复发性和植物神经型吉兰-巴雷综合征女>男。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及复发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年龄明显高于急性炎症性多发性神经病、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患者(P<0.05~0.01)。③发病月份分布:7,9,10月为吉兰-巴综合征发病高峰。④前驱病史: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有病前感染史比例(25%)明显低于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53.3%)。⑤临床表现:93%以上患者以四肢无力为主要症状;重者患者都迅速出现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神经根神经炎 回顾性研究 康复
下载PDF
8例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齐 亚美 张黎明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0年第4期395-396,共2页
目的 研究脑桥中央髓溶解症(CPM)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改变.方法 对2000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诊治的8例CP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PM的病因主要与慢性酒精中毒、营养不良、快速纠正低钠血症等有关,临床以假性延... 目的 研究脑桥中央髓溶解症(CPM)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改变.方法 对2000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诊治的8例CP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PM的病因主要与慢性酒精中毒、营养不良、快速纠正低钠血症等有关,临床以假性延髓性麻痹和四肢痉挛性瘫痪为典型表现.MRI扫描可见脑桥中央髓鞘脱失灶.结论 CPM是一种相对罕见的脱髓鞘疾病,临床症状及体征是诊断CPM的基础,头部MRI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溶解 中心性脑桥 影像学
原文传递
神经梅毒的诊断与治疗(附23例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邹晓微 董齐 +2 位作者 齐艳 刘佳 亚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92-95,共4页
观察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神经梅毒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3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梅毒患者男17例(73.9%),女6例(26.1%),男女比约为2.8∶1;年龄27~71... 观察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神经梅毒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3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梅毒患者男17例(73.9%),女6例(26.1%),男女比约为2.8∶1;年龄27~71岁,平均年龄43.1岁。本组首发症状:麻痹性痴呆(7例)、精神异常(3例)、急性脑梗死(3例)、癫痫(2例)、脊髓病变(2例)、颅高压(2例)、周围神经损害(2例)、脑神经损害(1例)、无症状性神经梅毒(1例)。23例患者血清及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及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均呈阳性反应。颅脑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多表现为额叶、顶叶、颞叶、基底节等多发病变。本组患者经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后病情有显著改善20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2例。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神经系统各部位均可受累,诊断依靠病史及临床表现、实验室血清及脑脊液梅毒抗体检测,误诊率高,应早期诊断,诊断后应进行规范治疗,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临床特点 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影像学 治疗
下载PDF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Aβ_(1-40)诱导痴呆大鼠脑皮质差异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姚丽芬 程阅风 +5 位作者 张艳 大伟 亚美 毕胜 张黎明 李克深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2期117-119,124,共4页
目的:比较Aβ处理前后大鼠额叶皮质的基因表达谱差异,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神经毒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含有4200条大鼠基因的cDNA表达谱芯片对Aβ1-40诱导后的大鼠额叶皮质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芯片杂交结果分析显示,Aβ1-40... 目的:比较Aβ处理前后大鼠额叶皮质的基因表达谱差异,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神经毒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含有4200条大鼠基因的cDNA表达谱芯片对Aβ1-40诱导后的大鼠额叶皮质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芯片杂交结果分析显示,Aβ1-40诱导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额叶皮质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共46个,包括上调基因18个,下调基因28个。Go Miner软件对差别表达基因生物学功能的分类结果显示这些基因主要与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增殖与生长、免疫反应、细胞粘附、离子通道和能量代谢等功能有关。结论:Aβ通过多种途径和机制触发和诱导了神经元的变性,我们的结果为进一步阐明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机理提供了一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基因芯片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与偏头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晓丽 亚美 +5 位作者 关珂 李莹 潘尚哈 孔晓光 邢燕 张黎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哈尔滨地区汉族人群中偏头痛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 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与偏头痛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包括182例偏头痛患者(有先兆偏头痛43例,无先兆的偏头痛患者139例);健康对照... 目的探讨哈尔滨地区汉族人群中偏头痛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 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与偏头痛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包括182例偏头痛患者(有先兆偏头痛43例,无先兆的偏头痛患者139例);健康对照103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MTHFRC677T基因型。采用2χ检验,t检验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MTHFR基因型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偏头痛临床特征在野生型和突变型之间,在起病年龄、病程、头痛频率、头痛程度、有无先兆症状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疼痛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1)MTHFR基因C677T位点多态性可能与哈尔滨地区汉族人群偏头痛的发病无相关性。(2)在哈尔滨地区汉族人群偏头痛患者中,MTHFR基因突变型(CT、TT型)与起病年龄、病程、头痛频率、头痛程度、有无先兆症状无相关性,而与头痛发作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可能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临床特征 MTHFR基因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519名体检偏头痛患者食物不耐受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知明 亚美 +2 位作者 付君 金会文 郭宏燕 《现代医学》 2017年第8期1158-1160,共3页
目的:分析体检偏头痛患者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方法:参与体检的519名偏头痛患者及对照组462人进行14种食物不耐受检测,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14种食物抗原的IgG抗体,根据吸光度及标准曲线计算IgG抗体浓度,并进行分级。结果:偏头痛组食... 目的:分析体检偏头痛患者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方法:参与体检的519名偏头痛患者及对照组462人进行14种食物不耐受检测,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14种食物抗原的IgG抗体,根据吸光度及标准曲线计算IgG抗体浓度,并进行分级。结果:偏头痛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58.6%)高于对照组(21.2%);偏头痛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位于前7位的食物分别为:鸡蛋、牛奶、鳕鱼、虾、牛肉、大豆、小麦,这7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偏头痛组大于对照组;女性偏头痛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率及40岁以下年龄组阳性率高于男性,女性随年龄段增加阳性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不耐受检测对偏头痛研究有重要意义,是健康管理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食物不耐受 食物特异性IgG抗体 健康管理
原文传递
STin2基因多态性与偏头痛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亚美 关珂 +5 位作者 程阅凤 孔晓光 邢燕 赵知明 潘尚哈 李莹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群中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STin2多态性与偏头痛遗传易感性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包括150例偏头痛患者(其中无先兆偏头痛MO 111例,有先兆偏头痛MA 39例)及105例正常对照。详细记录临床资料,提取DNA。运用多聚酶链... 目的探讨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群中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STin2多态性与偏头痛遗传易感性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包括150例偏头痛患者(其中无先兆偏头痛MO 111例,有先兆偏头痛MA 39例)及105例正常对照。详细记录临床资料,提取DNA。运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和电泳分析技术,检测偏头痛组及对照组STin2基因多态性,并比较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偏头痛组STin2基因型总体分布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χ2=5.509,df=2,P=0.064),但MO患者STin2.12/12基因型频率为45.9%,对照组为31.4%,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785,df=1,P=0.036),STin2.9等位基因在MA患者中有增加的趋势(MA组为5.1%,而对照组为0.9%)。结论 STin2.12/12基因型可能增加偏头痛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基因多态性 5-羟色胺转运体
下载PDF
C/EBP β与阿尔茨海默病 被引量:2
17
作者 穆卫卫 程晓莹 +1 位作者 张艳 亚美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7-210,共4页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β属于C/EBP家族的一个多功能的核转录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中,伴随着β淀粉样蛋白(Aβ)的沉积、神经胶质细胞的活化,在此过程中存在C/EBPβ的调节...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β属于C/EBP家族的一个多功能的核转录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中,伴随着β淀粉样蛋白(Aβ)的沉积、神经胶质细胞的活化,在此过程中存在C/EBPβ的调节异常。本文就C/EBPβ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的研究做一综述,为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AD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Β蛋白 神经胶质细胞
下载PDF
CTLA-4基因外显子1的49位点A/G多态性与吉兰-巴林综合征的关联研究
18
作者 胡晓蕾 亚美 《黑龙江医学》 2007年第12期886-888,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基因外显子1的49位点A/G多态性与吉兰-巴林综合征(GBS)易患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10例吉兰-巴林综合征患者及20例正常人CTLA-4基因外显子1的4...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基因外显子1的49位点A/G多态性与吉兰-巴林综合征(GBS)易患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10例吉兰-巴林综合征患者及20例正常人CTLA-4基因外显子1的49位点A/G多态性。结果CTLA-4基因的3种基因型在GBS患者组中分布情况为:AA型30.0%;AG型50.0%;GG型20.0%。在对照组中分布情况为:AA型35.0%;AG型50.0%;GG型15.0%(P>0.05)。CTLA-4/G49等位基因频率在GBS患者组为45.0%,在对照组为40%(P>0.05)。结论CTLA-4基因外显子1的49位点A/G多态性与GBS无显著性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 吉兰-巴林综合征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MK-801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A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知明 周珊珊 +1 位作者 张黎明 亚美 《现代医学》 2016年第7期965-968,共4页
目的:研究地卓西平(MK-801)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元固缩、β-淀粉样多肽(A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D模型+MK-801、AD模型+生理盐水、假手术+MK-801、假手术+生理盐水4组。向大鼠侧脑室... 目的:研究地卓西平(MK-801)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元固缩、β-淀粉样多肽(A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D模型+MK-801、AD模型+生理盐水、假手术+MK-801、假手术+生理盐水4组。向大鼠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AD模型,侧脑室注射柠檬酸缓冲液制备假手术模型。造模后10 d,4组分别腹腔注射MK-801或生理盐水,连续30 d。在造模后10 d和给药后30 d行水迷宫测试。最后将脑组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神经元固缩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神经元Aβ阳性率。结果:给药后30日,AD模型+MK-801组比AD模型+生理盐水组大鼠潜伏期缩短,跨台次数增加,神经元固缩率和Aβ阳性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AD模型两组与假手术两组的差异:腹腔注射MK-801比生理盐水潜伏期差异缩短,跨台次数差异增加,细胞固缩率和Aβ阳性率差异减少,此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注射MK-801能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抑制神经元固缩、Aβ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卓西平 阿尔茨海默病 链脲佐菌素 Β-淀粉样多肽
原文传递
弓形虫感染对脑梗死患者血清MCP-1水平的影响
20
作者 关国英 韩辉 +3 位作者 亚美 路英 靳轶敏 王宇虹 《黑龙江医学》 2007年第11期803-804,共2页
目的探讨弓形虫感染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方法,对312例脑梗死患者和307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弓形虫循环抗原CAg,弓形虫抗体IgM、IgG的定性检测及血清MCP-1表达水平测定。结果弓形虫感染... 目的探讨弓形虫感染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方法,对312例脑梗死患者和307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弓形虫循环抗原CAg,弓形虫抗体IgM、IgG的定性检测及血清MCP-1表达水平测定。结果弓形虫感染的早期,脑梗死患者血清中MCP-1水平增高,经Mann-WhitneyU检验,P<0.05,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弓形虫感染的早期可致脑梗死患者血清MCP-1表达水平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感染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脑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