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9
1
作者 何婧瑜 周玉杰 +9 位作者 秦俭 覃数 陈晓敏 郭金城 王德昭 詹红 关卫 徐亚伟 华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676-680,共5页
目的比较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1月我国10个研究中心就诊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各中心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及乌拉地尔组,其中硝酸甘... 目的比较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1月我国10个研究中心就诊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各中心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及乌拉地尔组,其中硝酸甘油组125例,男性64例,女性61例,平均年龄(70.75±11.31)岁;乌拉地尔组123例,男性61例,女性62例,平均年龄(69.33±12.76)岁。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d、2d、3d、7d各指标变化。结果治疗2d、7d后乌拉地尔组较治疗前左心室收缩末容积[(71.36±40.72)ml、(67.69±39.11)ml vs(75.23±42.69)ml,P=0.035]及左心室舒张末容积[(139.61±52.08)ml、(140.93±53.10)ml vs(150.27±54.89)ml,P=0.027]明显下降,LVEF明显升高[(52.09±11.41)%、(56.74±11.48)%vs(50.94±8.90)%,P=0.042],乌拉地尔组胆固醇下降幅度明显高于硝酸甘油组(P〈0.05),2组患者7d及30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30d再住院或心功能恶化率明显低于硝酸甘油组(4.8%vs11.2%,P=0.000)。结论乌拉地尔为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安全、有效的血管扩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甘油 血管舒张 高血压 心力衰竭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7
2
作者 陈晓 杨敏 +1 位作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799-2802,共4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0月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瑞舒伐他汀片10 mg/次,1次/d)和研究组(口服瑞舒伐...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0月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瑞舒伐他汀片10 mg/次,1次/d)和研究组(口服瑞舒伐他汀片10 mg/次,1次/d;普罗布考片500 mg/次,2次/d),各80例,均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12个月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易损斑块检出率以及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动脉IMT、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易损斑块检出率及T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颈动脉IMT、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易损斑块检出率及T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5.0%(4/80)和1.2%(1/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7)。治疗12个月内,两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例新发糖尿病患者脑梗死发生率为11.1%(1/9),未发生糖尿病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为2.6%(4/1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4)。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易损粥样斑块的疗效优于单纯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以快速降低TC、LDL-C水平和逆转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普罗布考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下载PDF
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所致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邱蓉 +6 位作者 赵兴山 高海青 刘坤申 赵统兵 李树仁 任自文 华琦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9年第5期315-320,共6页
目的:比较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所致水肿等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自身对照研究方法。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83例服用氨氯地平(38例)、硝苯地平(30例)、非洛地平(15例)后出现水肿的轻、... 目的:比较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所致水肿等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自身对照研究方法。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83例服用氨氯地平(38例)、硝苯地平(30例)、非洛地平(15例)后出现水肿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全部患者停用上述药物1周,再服用左旋氨氯地平2.5~5.0mg/d,共治疗8周。观察和比较治疗前后水肿等不良反应程度,血压、心率、体重及血常规、血生化等指标。结果:足背水肿凹陷程度治疗前1周为(2.69±1.21)mm,治疗4、8周后分别为(1.63±1.35)和(1.74±1.90)mm,治疗4周与治疗前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腿围1及小腿围2治疗前1周分别为(37.73±2.48)、(35.41±2.85)cm,治疗8周后分别为(37.18±2.50)、(34.73±2.9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足颈围治疗前1周为(23.47±2.19)cm,治疗8周后为(22.83±2.0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面部潮红的发生率治疗前1周为15.7%,治疗2、4、8周后分别为7.3%、2.5%和1.3%。眩晕的发生率治疗前1周为4.8%,治疗2、4、8周的发生率分别为2.4%、0和1.3%。血压治疗开始前为(140.59±12.92)/(86.76±9.63)mmHg,治疗8周后为(125.76±8.53)/(77.84±6.46)mmHg,心率治疗开始前为(70.93±8.30)次/min,治疗8周后为(69.17±6.52)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红细胞、血红蛋白治疗开始前分别为(4.45±0.60)×1012/L、(131.22±14.95)g/L,治疗8周后分别为(4.66±0.62)×1012/L、(138.09±17.46)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体重、血常规和血生化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相比,为一种较为安全的降血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左旋氨氯地平 氨氯地平 硝苯地平 非洛地平 不良反应 水肿
原文传递
2003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华法林治疗指南概要(3)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旭东 +3 位作者 袁小丽 斯琴 刘易新 胡大一 《中国医药导刊》 2004年第1期63-67,共5页
3.口服抗凝治疗的临床应用 一些严格设计临床试验已经确定了口服抗凝药的临床效果,口服抗凝药对于静脉血栓栓塞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是有效的,对于预防换瓣术后及房颤患者的全身血栓栓塞,有外周动脉疾病或者其它高危因素的患者预防AMI,脑卒... 3.口服抗凝治疗的临床应用 一些严格设计临床试验已经确定了口服抗凝药的临床效果,口服抗凝药对于静脉血栓栓塞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是有效的,对于预防换瓣术后及房颤患者的全身血栓栓塞,有外周动脉疾病或者其它高危因素的患者预防AMI,脑卒中,再梗死及AMI死亡也同样有效.对于具有二尖瓣狭窄的高危患者预防全身血栓栓塞,以及考虑存在隐性血栓栓塞或者与卵圆孔相关的全身血栓栓塞可能时,虽然口服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尚未被随机试验所证实,但也是口服抗凝治疗的适应证.多数情况下,中等强度的抗凝是合适的(INR在2.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3年 华法林 药物治疗 抗凝药 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美国心脏协会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大为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4年第7期86-88,共3页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又称连续性血液净化,是一种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对脏器起支持作用的血液净化技术。1977年,Kramer 首次将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技术用于治疗对利尿剂无反应、液体超负荷的肾衰竭患者,很大程度...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又称连续性血液净化,是一种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对脏器起支持作用的血液净化技术。1977年,Kramer 首次将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技术用于治疗对利尿剂无反应、液体超负荷的肾衰竭患者,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所存在的“非生理性”治疗缺陷,标志着 CRRT 技术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 连续性血液净化 间歇性血液透析 血液净化技术 非生理性 CRRT 利尿剂
下载PDF
急性心力衰竭新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大为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8年第1期12-16,共5页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临床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不全 急危重症 失代偿 AHF CHF
下载PDF
2003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华法林治疗指南概要(1)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旭东 +3 位作者 袁小丽 斯琴 刘易新 胡大一 《中国医药导刊》 2003年第5期380-383,共4页
1.华法林的药理学 1.1双香豆素类抗凝药的作用机制 华法林是一种双香豆素衍生物,通过干扰维生素K与2、3环氧化维生素K之间的转化循环而产生抗凝效应.维生素K是凝血因子Ⅱ、Ⅶ、Ⅸ及Ⅹ的辅因子,能促使维生素K依赖性蛋白的氨基末端谷氨酸... 1.华法林的药理学 1.1双香豆素类抗凝药的作用机制 华法林是一种双香豆素衍生物,通过干扰维生素K与2、3环氧化维生素K之间的转化循环而产生抗凝效应.维生素K是凝血因子Ⅱ、Ⅶ、Ⅸ及Ⅹ的辅因子,能促使维生素K依赖性蛋白的氨基末端谷氨酸羧基化转变成γ-羧基谷氨酸,这些蛋白包括凝血因子Ⅱ、Ⅶ、Ⅸ和X需要通过维生素K参与其γ-羧基化而具有生物活性.华法林通过抑制维生素K转化环路,诱导肝源性部分脱羧基蛋白的产生从而降低凝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治疗指南 药理学 不良反应 2003年 美国心脏协会 美国心脏病学会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大为 +1 位作者 王旭东 曹秋梅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年第7期787-789,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小球滤过率(eGRF)及糖尿病肾病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者103例作为观察组,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小球滤过率(eGRF)及糖尿病肾病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者103例作为观察组,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UAER、eGFR及糖尿病肾病发生率的差异。观察组血浆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10.OmIU/L患者17例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6个月,剂量25~50μg/d,定期门诊随访,比较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胆固醇(LDL)、高密度胆固醇(HDL)、空腹血糖(FPG)、血肌酐(Cr)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总胆固醇(TC)、尿素氮(BUN)、UAER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血浆游离T3(FT3)、血浆游离T4(FT4)、eGF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糖尿病肾病发生率为35.92%(37/103),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肾病发生率9%(9/100),差异有显著性(χ~2=20.99,P=0.00)。观察组TSH水平≥10.0mIU/L患者17例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6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HbA1C、TC、TG、LDL、HDL、FPG、FT3、FT4、Cr、BUN、eGFR较治疗前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TSH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后UAE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者UAER升高,eGFR降低,糖尿病肾病发生率增高,左甲状腺素钠片可降低TSH≥10mIU/L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UAER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胃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周开国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4-517,共4页
肠道不仅仅是一个消化吸收器官,还是一个具有重要的免疫、内分泌和屏障功能的脏器。在创伤休克、严重感染、脑血管意外等应激情况下,胃肠道黏膜易受到攻击和损害,而发生屏障功能障碍,出现细菌移位以及内毒素血症,
关键词 肠道屏障功能障碍 胃肠道黏膜 脑血管意外 内毒素血症 消化吸收 创伤休克 严重感染 细菌移位
原文传递
D-二聚体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海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73-107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D~二聚体(D—dimer)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73例AP患者分为轻症AP(MAP组)48例,中重症AP(MSAP组)14例,重症AP(SAP组)11例,比较各组D—dimer水平及其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D~二聚体(D—dimer)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73例AP患者分为轻症AP(MAP组)48例,中重症AP(MSAP组)14例,重症AP(SAP组)11例,比较各组D—dimer水平及其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Ranson评分、改良的CT严重度指数(modified CT severityindex,MCTSI)评分、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D—dimer、CRP、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预测MSAP和SAP的敏感度。结果三组白细胞计数(WBC)、CRP、尿素氮(BUN)、血清乳酸脱氢酶(LDH)随病情严重程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imer水平:SAP组明显高于MSAP组,MSAP组明显高于MAP组,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D—dimer水平与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MCTSI、CRP呈正相关(r分别为0.799、0.721、0.659、0.619,均P=0.000)。ROC曲线显示,D—dimer预测MSAP+SAP曲线下的面积仅次于CRP,为0.925(95%CI为0.868~0.982),cut—off值是0.685mg/L,敏感度88%,特异度80%,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APACHEⅡ评分和Ranson评分。结论D—dimer水平与AP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AP早期评估和预测病情的严重程度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AP) D-二聚体(D-dimer) CT严重度指数(MCTSI)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氧化应激调节机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文海若 李波 《中国医刊》 CAS 2014年第2期12-14,共3页
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最初于1985年在牛脑中发现,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内源性血管活性八肽,在多种心血管病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高血压、心肌肥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缺血及梗死性心衰[1].Ang Ⅱ属于全身性激素,是肾素-血管... 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最初于1985年在牛脑中发现,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内源性血管活性八肽,在多种心血管病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高血压、心肌肥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缺血及梗死性心衰[1].Ang Ⅱ属于全身性激素,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人体维持血压和心血管系统稳态的重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氧化应激调节 心血管疾病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冠状动脉缺血 生物学活性 心血管病变 心血管系统
下载PDF
血清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宇欣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中心2005年5月至2006年8月经过冠脉造影证实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共283例。根据冠脉病变程度将患者分成狭窄组(主干或分支直径狭窄程度>50%)和对照组(主干或分支直... 目的研究血清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中心2005年5月至2006年8月经过冠脉造影证实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共283例。根据冠脉病变程度将患者分成狭窄组(主干或分支直径狭窄程度>50%)和对照组(主干或分支直径狭窄程度≤50%)。再将狭窄组按狭窄累及范围分为单支组,双支组和多支(3支以上)组。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法测定患者的血尿酸,并将狭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尿酸值加以比较,同时,在狭窄组中,将不同亚组患者的血尿酸浓度进一步加以比较,明确血尿酸浓度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狭窄组患者的血尿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狭窄组中,单支组与双支组血尿酸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多支组血尿酸浓度显著高于单支组和双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范围呈正相关,血尿酸可作为衡量冠心病冠脉病变发展程度和预测冠心病预后的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 冠心病 冠脉病变程度
下载PDF
重度颅脑损伤急救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韩鹏达 高丁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6年第8期779-783,共5页
目的探讨院外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在重度颅脑损伤救治的临床价值的应用。方法145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是否采用院外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分为A组(新方法组)和B组(传统组)。对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急救时间、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学比... 目的探讨院外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在重度颅脑损伤救治的临床价值的应用。方法145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是否采用院外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分为A组(新方法组)和B组(传统组)。对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急救时间、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再根据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进一步探讨患者临床资料及时间等相关因素对重度颅脑损伤预后的影响。结果①A组患者的急诊至进行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死亡率显著短于B组(均P〈0.05)。A组患者出院时GOS评分4分和5分)较B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年龄、GCS、病后急救车送达医院时间,急诊至进行手术时间是影响重度颅脑损伤预后的因素,均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治疗成功的关键是及时的院外救治和尽早的完善检查手术治疗。院外急救、院内急救及神经外科专科处理的一体化救治,有助于重度颅脑损伤抢救的成功率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院外院内急救 一体化模式 预后因素
下载PDF
亚胺培南治疗重症细菌感染时并发真菌二重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朱宇清 +3 位作者 王瑾 王旭东 董云秋 李克勤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 通过临床对比研究结合细菌学检测 ,找出并证实发生真菌二重感染的易患因素 ,指导临床重症细菌感染治疗。方法 对 5 2例重症细菌感染患者应用亚胺培南 2 0 m g/kg治疗 ,平均 5 d,治疗前、后 5 d行细菌培养+药敏 ;治疗前及后 3、5... 目的 通过临床对比研究结合细菌学检测 ,找出并证实发生真菌二重感染的易患因素 ,指导临床重症细菌感染治疗。方法 对 5 2例重症细菌感染患者应用亚胺培南 2 0 m g/kg治疗 ,平均 5 d,治疗前、后 5 d行细菌培养+药敏 ;治疗前及后 3、5、7d行真菌培养 +药敏 ,按病种分组对其临床资料及细菌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 2例患者中 2 0例并发真菌二重感染 (占 38.5 % ) ,并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 2 1例中 ,11例出现真菌二重感染 (占5 2 .4% ) ,P=0 .0 2 9;糖尿病患者 17例中 ,10例出现真菌二重感染 (占 5 8.8% ) ,P=0 .0 35 ;恶性肿瘤患者 2例均发生真菌二重感染 ,P=0 .0 2 3;2 9例曾应用过其他广谱抗生素者 (其中三代头孢 2 1例、左旋氧氟沙星 8例 ) ,有 13例出现真菌感染 (占 39.1% ) (三代头孢 11例 ,左旋氧氟沙星 2例 ) ,P=0 .2 89。结论 恶性肿瘤及糖尿病患者在重症细菌感染治疗过程中易发生真菌二重感染 ;亚胺培南治疗同时并用糖皮质激素或治疗前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培南 重症细菌感染 真菌二重感染 治疗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大为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733-1735,1739,共4页
目的研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31名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分析各组患者的大血管和微血管... 目的研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31名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分析各组患者的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发病率的差别,测定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尿酸、超声心动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三组间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并随UAER的升高呈升高趋势。三组间病程、动脉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血尿酸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与UAER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糖尿病 血管并发症
下载PDF
急性心力衰竭进展与实践 被引量:9
16
作者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89-794,共6页
急性心力衰竭(AHF,简称心衰)病情来势凶猛,常以突发性呼吸困难为表现就诊于急诊科,是心血管疾患院内主要的死亡原因,据报道AHF院内死亡率达12%,一年死亡率达40%。急诊有效的救治是挽救生命,降低病死率的关键。近年来AHF成为... 急性心力衰竭(AHF,简称心衰)病情来势凶猛,常以突发性呼吸困难为表现就诊于急诊科,是心血管疾患院内主要的死亡原因,据报道AHF院内死亡率达12%,一年死亡率达40%。急诊有效的救治是挽救生命,降低病死率的关键。近年来AHF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自200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首次颁布急性心力衰竭的防治指南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突发性呼吸困难 欧洲心脏病学会 心血管疾患 院内死亡率 死亡原因 年死亡率 挽救生命
原文传递
脑利钠肽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9
17
作者 田玮 王勇 《北京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352-35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的浓度与早期诊断及短期预后的临床关系。方法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灌注治疗组和非灌注治疗组,测定入院时和入院后第7天的血浆BNP浓度,行心电图、血常规、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肌钙...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的浓度与早期诊断及短期预后的临床关系。方法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灌注治疗组和非灌注治疗组,测定入院时和入院后第7天的血浆BNP浓度,行心电图、血常规、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TnI)及超声心动检查,所有患者自入院起随访30d。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BNP水平均增高,但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入院第7天,灌注组BNP水平为(155.05±88.91)pg/ml,较入院时(307.91±274.37)pg/ml显著降低(P<0.01),而非灌注组前壁心肌梗死BNP水平反而较入院时增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7天BNP浓度与第7天的超声心动检查中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549,P=0.001),与左室舒张末径(LVEDD)呈正相关(r=0.431,P=0.041)。入院时及第7天BNP浓度与心肌梗死后近期心力衰竭(P1=0.003;P7=0.005)及总心血管不良事件(P1=0.001;P7=0.006)的发生明显相关。结论血浆BNP浓度是心肌梗死后早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并有可能用于评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脑利钠肽 预后
下载PDF
B型利钠肽等因素在判定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袁小丽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7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评价B型利钠肽(BNP)水平在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探讨和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相关的其他因素;同时验证BNP在鉴别呼吸困难原因中的作用。方法130例因呼吸困难而入院的的患者采用荧光免疫法进行床旁快速BNP检测,根据最后诊断分为心力... 目的评价B型利钠肽(BNP)水平在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探讨和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相关的其他因素;同时验证BNP在鉴别呼吸困难原因中的作用。方法130例因呼吸困难而入院的的患者采用荧光免疫法进行床旁快速BNP检测,根据最后诊断分为心力衰竭组(组1)、非心力衰竭组(组2),并将组1所有患者随访180d,再将心力衰竭组(组1)根据BNP水平分成组1a(BNP值小于200pg/ml)、组1b(BNP值在200pg/ml到500pg/ml之间,包括200pg/ml但不包括500pg/ml)和组1c(BNP值大于等于500pg/ml)。结果BNP、血糖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和再入院的风险显著相关(P=0.003和P=0.001),肌钙蛋白(TnI)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和再人院的风险正相关(P=0.049),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和再入院的风险负相关(P=0.028)。血糖、LVEF、BNP水平和TnI影响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BNP≥500pg/ml心力衰竭患者6个月再入院和死亡的危险性是BNP<500pg/ml心力衰竭患者的4.16倍(P=0.009)。血糖≥7.0mmol/L心力衰竭患者6个月再入院和死亡率为38.6%,显著高于血糖<7.0mmol/L者(3.8%,P=0.000)。LVEF<30%心力衰竭患者的6个月再入院和死亡率为26.5%,显著高于LVEF≥30%心力衰竭患者(12.8%,P=0.050)。TnI≥0.04ng/ml心力衰竭患者的6个月再入院和死亡率为35%,显著高于TnI<0.04ng/ml心力衰竭患者(14.5%,P=0.050)。TnI≥0.04ng/ml的心力衰竭患者,BNP≥500pg/ml者发生再入院和死亡的相对危险度是BNP<500pg/ml者的2.64倍;对于BNP≥500pg/ml的心力衰竭患者,TnI≥0.04ng/ml者发生再入院和死亡的相对危险度是TnI<0.04ng/ml者的1.83倍;TnI≥10.04ng/ml且BNP≥500pg/ml的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再入院和死亡的危险性是TnI<0.04ng/ml且BNP<500pg/ml的心力衰竭患者的9.5倍(P=0.017)。结论高BNP浓度、高血糖、高TnI值和低LVEF与心力衰竭患者死亡和再入院的高风险相关,BNP浓度、血糖水平、LVEF和TnI值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利钠肽 心力衰竭 预后
下载PDF
比较北京地区不同级别医院急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现状及短期和一年预后——Beijing AHF Registry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孙筱璐 王国干 +36 位作者 秦俭 李春盛 于学忠 沈洪 杨立沛 郑亚安 赵斌 于东民 周德贵 李颖 刘福军 李卫 赵韡 杨艳敏 谭慧琼 于丽天 高鑫 王征 金铭 曾红 李毅 王国兴 周虹 王新 刘妍 徐玢 李志强 杨力生 金爱春 王鹏博 王斯佳 严若华 林乐语 王福升 刘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5-92,共8页
目的 了解及比较北京地区不同级别医院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救 治措施及预后等资料。方法 在北京地区二级和三级医院共14 家医院的急诊科中进行前瞻性的网 络注册预后登记研究(Beijing AHF Registry)。本研究连续入选... 目的 了解及比较北京地区不同级别医院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救 治措施及预后等资料。方法 在北京地区二级和三级医院共14 家医院的急诊科中进行前瞻性的网 络注册预后登记研究(Beijing AHF Registry)。本研究连续入选自2011 年1月1 日至2012 年9 月 23 日期间就诊于14 家医院急诊室并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衰的患者共3 335 例,分为两组进行比较, 其中二级医院共349 例患者,三级医院共2 956 例患者。结果 共纳入3 335 例急性心衰患者,中 位年龄为71(58, 79) 岁,其中男性占全部患者的53.16%。最常见的基础疾病为冠心病(43.27%), 高血压(17.73%),心肌病(16.07%) 等。急诊科治疗平均时间为66.82 h,127 例(3.81%)患者在 急诊治疗期间死亡。30 d 和1 年全因病死率分别为15.3% 和32.27%。30 d 和1 年的全因再住院率 分别为15.64% 和46.89%。二级医院新发的急性心衰患者人数偏多(63.64% vs. 49.93%),急诊治 疗时间偏短(12 h vs. 41 h),急诊好转出院率低(3.43% vs. 37.45%),急诊治疗期间病死率偏低(1.58% vs. 4.09%)。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相比的1 年的全因病死率(25.6% vs. 33.2%)、心血管病死率(22.4% vs. 28.8%)、心衰加重的病死率(20.2% vs. 26.0%)均较低。将年龄、性别、肌酐、NHYA 分级等 纳入倾向性评分匹配统计分析发现,二级医院使用β 受体阻滞剂和ACEI/ARB 类标准化药物的比 率明显低于三级医院(4.51% vs. 28.17%,1.41% vs. 9.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科 内的急性心衰病死率及再住院率仍然很高;目前对急性心衰的药物治疗选择与指南推荐的药物治 疗仍有很大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预后 治疗 病死率 急诊科
原文传递
腹部创伤定点超声检查在急诊腹部闭合性创伤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闫冬 +1 位作者 李大鹏 王磊 《临床外科杂志》 2013年第10期797-799,共3页
目的总结腹部创伤定点超声(focussedassessmentsonographtrauma,FAST)检查在急诊科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腹部闭合性创伤的患者进行FAST检查,与腹部CT或手术探查结果进行比较,评价FAST检查对腹部闭合性创伤患者的快速诊断效能。结... 目的总结腹部创伤定点超声(focussedassessmentsonographtrauma,FAST)检查在急诊科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腹部闭合性创伤的患者进行FAST检查,与腹部CT或手术探查结果进行比较,评价FAST检查对腹部闭合性创伤患者的快速诊断效能。结果FAST的敏感性90.7%,特异性69.7%,阳性预测值79.6%,阴性预测值85.2%,假阳性率30.3%,假阴性率9.3%,准确性81.6%。FAST检查平均用时(3.5±1.3)min,远优于CT检查的(29.1±12.5)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ST检查法对腹部闭合性创伤患者具有快速评价诊断效能,可作为急诊医生判断腹部外伤患者是否存在腹部损伤的初步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定点超声检查 腹部创伤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