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想与文本:传世本《老子》首章释义
1
作者 余琼洁 《高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49-57,共9页
传世本《老子》第一章系《道经》之首,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所在。在此章里,《老子》提出了“常(恒)道”“非常(恒)道”等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又分别以“无名”代指“常(恒)道”、以“有名”表示“非常(恒)道”。而在此基础上,... 传世本《老子》第一章系《道经》之首,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所在。在此章里,《老子》提出了“常(恒)道”“非常(恒)道”等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又分别以“无名”代指“常(恒)道”、以“有名”表示“非常(恒)道”。而在此基础上,其进一步论及“无名”与“有名”,即“无”与“有”各自范畴下相对存在的“始”与“母”这组概念,进而重点对“有”之范畴下的“妙”与“徼”,即其后曰“此两者”之所指予以阐释,最终揭示了二者同出于“玄”(“道”)而“异名”的本质关系,借此表达了“有”出于“无”的哲学观点。不唯如此,此章还从整体上展现了两个层面、共三重意涵的《老子》思想,一者“本体论”层面,即《老子》道家哲学中以“无中生有”为核心的“宇宙生成论”;二者“认识论”层面,其一是《老子》所表示“常(恒)道”之“不可知论”的基本立场,其二是《老子》提出的体认“非常(恒)道”以追求“常(恒)道”的实践途径。正是基于如上两点理论创见,其后《老子》“道论”的整个哲学体系才得以构建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有无 本体论 认识论
下载PDF
《论语》学史的一则公案——“吾其为东周乎”新释
2
作者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4年第2期61-69,M0004,M0005,共11页
孔子所言“吾其为东周乎”竟为何意,这是《论语》学史上聚讼不已的一则公案。以“东周”为焦点,《论语》学史上形成了“兴周道于东方”说、“黜周王鲁”说、“东都·王朝”说和“成周”说四种观点。综合时代语境、思想观念和历史地... 孔子所言“吾其为东周乎”竟为何意,这是《论语》学史上聚讼不已的一则公案。以“东周”为焦点,《论语》学史上形成了“兴周道于东方”说、“黜周王鲁”说、“东都·王朝”说和“成周”说四种观点。综合时代语境、思想观念和历史地理等因素,唯“成周”说最符合孔子思想本义。孔子以“王子朝之乱”时周敬王前往“成周”(东周)为借喻,表达了自己坚持恢复周代礼乐制度的政治态度。明析《论语·阳货》“吾其为东周乎”之本义,不仅有助于对相关经史问题的理解,窥探孔子“从周”政治思想的实践逻辑,亦可为以史证经提供一个有效的方法论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东周 成周 从周 《论语》
下载PDF
读《清华简<越公其事>辑释与文本研究》
3
作者 刘彦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24年第4期89-90,共2页
谢乃和教授《清华简<越公其事>辑释与文本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23年)出版。该书分为上下两编,合34万言。上编为《越公其事》辑释,对简文公布以来涌现的大量释读成果进行整理研究,择其特色加以罗列和阐发,其中不乏个人新见,... 谢乃和教授《清华简<越公其事>辑释与文本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23年)出版。该书分为上下两编,合34万言。上编为《越公其事》辑释,对简文公布以来涌现的大量释读成果进行整理研究,择其特色加以罗列和阐发,其中不乏个人新见,为下编文本研究奠定了基础。下编分为三章,聚焦于“越行成于吴”“勾践求和辞令”“勾践灭吴”三个主题,对简文的文本结构与思想主旨进行深入分析,在文本性质研判和历史考证诠释的双重路径中推进相关学术问题。全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研究 历史考证 文本结构 清华简 辑释 思想主旨 简文 勾践灭吴
原文传递
由新出楚简论《诗经·节南山》的诗旨——兼说两周之际天命彝伦观念的变迁 被引量:2
4
作者 谢乃和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2期110-116,136,共8页
《节南山》系《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的首篇,前人谓之"变雅"。其诗旨传统学术观点主要有三,即周幽王说、平王东迁后说、桓王说。然而随着近年上博简《诗论》、清华简《系年》等新出楚简的刊布,可考《节南山》当... 《节南山》系《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的首篇,前人谓之"变雅"。其诗旨传统学术观点主要有三,即周幽王说、平王东迁后说、桓王说。然而随着近年上博简《诗论》、清华简《系年》等新出楚简的刊布,可考《节南山》当作于两周之际二王并立之时,作者为平王势力的臣工家父,诗旨并非讽刺周王而是通过"刺师尹"进而探求王室祸乱的原因。不仅如此,《节南山》诗文还可反映出两周之际王权衰落时若干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节南山》 《系年》 两周之际
下载PDF
从清华简《系年》看“千亩之战”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谢乃和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8-213,共6页
千亩之战是西周末年姜氏之戎在千亩打败周王军队的一场战役,后世视其为西周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认为这是宣王执政由中兴到衰落的转戾点。由于相关典籍关于千亩之战的记载多有歧异,研究者又站在不同视角加以阐发,故而学者历来就千亩之战... 千亩之战是西周末年姜氏之戎在千亩打败周王军队的一场战役,后世视其为西周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认为这是宣王执政由中兴到衰落的转戾点。由于相关典籍关于千亩之战的记载多有歧异,研究者又站在不同视角加以阐发,故而学者历来就千亩之战的次数、时间、战场以及胜负等问题聚讼不已,从而形成周史上著名的学术公案。从清华简等新出资料来看,"千亩之战"应该只有一次,发生在周宣王三十九年,即公元前789年,战场在王畿附近。战争过程中一些诸侯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战争结局仍以"王师败绩"而告终。相关认识歧异乃诸种典籍不同编纂原则——宣扬神道、诸侯有功和编年史体例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亩之战 历史编纂 清华简《系年》
下载PDF
“西周王朝”观念源流考——兼论先秦“西周”语词的历史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18年第4期25-30,137,共6页
西周王朝的观念以“周亡”的形式萌生于两周之际。东周时期兴起的“周衰”观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西周王朝观念的进展造成了困境,但也促使了其认知的多元化。在“周亡”与“周衰”的对垒中,西周王朝观念终以三代历史反思与王朝历史叙... 西周王朝的观念以“周亡”的形式萌生于两周之际。东周时期兴起的“周衰”观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西周王朝观念的进展造成了困境,但也促使了其认知的多元化。在“周亡”与“周衰”的对垒中,西周王朝观念终以三代历史反思与王朝历史叙事的方式成熟于春秋战国之时。虽然如此,先秦时期的“西周”一词只有周族、西方、王城与西周国四层含义,并不指代镐京,更无西周王朝的意味。“西周”语词与王朝观念的重合,盖始于汉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朝观念 周亡 周衰 三代 西周
原文传递
试析郭沫若对《周礼》态度的转变
7
作者 《郭沫若学刊》 2014年第2期45-48,共4页
郭沫若对《周礼》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周官质疑》一文,郭老用金文对比官制的方式得出:《周礼》一书是战国时期荀子的后学参考"遗闻佚志"加以己见所著。后来学者提及郭沫若对《周礼》研究的贡献时也只提及《周官质疑》。因... 郭沫若对《周礼》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周官质疑》一文,郭老用金文对比官制的方式得出:《周礼》一书是战国时期荀子的后学参考"遗闻佚志"加以己见所著。后来学者提及郭沫若对《周礼》研究的贡献时也只提及《周官质疑》。因此,郭老便成了《周礼》成书"战国说"的代表。其实,郭沫若对《周礼》一书的观念不是静态的,其对《周礼》成书年代的看法更为复杂。本文以时间为尺度,细心考察郭老的专著中有关《周礼》的材料,发现郭老对《周礼》的态度是动态的,其历程大体可用冯友兰先生的"信古·疑古·释古"来概述。而这一历程则是郭氏的学术理路与近代"周礼学"史的内在发展互相交织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周礼》成书年代 《周官质疑》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下载PDF
《尚书·高宗肜日》“天胤”及其相关问题解析
8
作者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9年第2期99-102,共4页
《尚书·高宗肜日》所载"天胤"之旨素为学界聚焦,形成了"天下之民"说、"民事"说、"商先王"说和"以民释君"说四种主要观点。通过对商代"民"的含义、地位的考察,可知&qu... 《尚书·高宗肜日》所载"天胤"之旨素为学界聚焦,形成了"天下之民"说、"民事"说、"商先王"说和"以民释君"说四种主要观点。通过对商代"民"的含义、地位的考察,可知"天胤"的主语是"王司敬民"的"民",意近于"天下之民",其本质则是商王朝邦国联盟的内部氏族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宗肜日》 天胤 上帝
原文传递
“隐贤而桓贱”再评价——心理史学视域下的考察
9
作者 胡静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5期176-182,共7页
鲁隐公执政末年,本想将君位让给其弟的隐公,竟然先被其弟鲁桓公所弑,后世多以“隐贤而桓贱”盖棺定论。从心理史学的视角看,青年隐公曾战败狐壤、受辱于郑国,又曾隐忍其父惠公夺妻之事,这类遭遇造成了他青春期及成年早期自我同一性的危... 鲁隐公执政末年,本想将君位让给其弟的隐公,竟然先被其弟鲁桓公所弑,后世多以“隐贤而桓贱”盖棺定论。从心理史学的视角看,青年隐公曾战败狐壤、受辱于郑国,又曾隐忍其父惠公夺妻之事,这类遭遇造成了他青春期及成年早期自我同一性的危机,导致了其性格的软弱,终于招致了“钟巫之祸”。由此,隐公难称为“贤”。而在“庶兄”执政强大压力下,自幼父母双亡的桓公,在青春期叛逆的年龄受到权臣的挑唆,即使做出了弑君之举,亦有情可原。通过心理史学的分析可知,“隐桓鼎革”之事不能仅以“隐贤而桓贱”来进行道德评价,更应从历史人物性格与时代命运入手,进行历史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贤桓贱 同一性混乱 心理史学 庶兄政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