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慢性鼻-鼻窦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伴随疾病和危险因素解析 被引量:65
1
作者 付清 史剑波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1-324,共4页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一种至少持续12周,以鼻腔和鼻窦黏膜炎症为特征的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咽喉科疾病^([1])。CRS有着明显的临床症状,如鼻塞、流涕、嗅觉减退、面部疼痛或压迫感及头痛,这些症状都对患...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一种至少持续12周,以鼻腔和鼻窦黏膜炎症为特征的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咽喉科疾病^([1])。CRS有着明显的临床症状,如鼻塞、流涕、嗅觉减退、面部疼痛或压迫感及头痛,这些症状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情绪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炎 流行病学 患病率 职业因素 环境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中国华南地区局部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7
2
作者 梁美君 陈冬 +4 位作者 林志斌 付清 陈德华 黄秋菊 徐睿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5-590,共6页
【目的】探讨局部变应性鼻炎患者在中国华南地区的临床特征,为临床上对局部变应性鼻炎(LAR)诊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63例临床表现符合鼻炎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血清及鼻腔分泌物,并检测血清及鼻腔分泌物中4种变应原特异性Ig E水平... 【目的】探讨局部变应性鼻炎患者在中国华南地区的临床特征,为临床上对局部变应性鼻炎(LAR)诊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63例临床表现符合鼻炎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血清及鼻腔分泌物,并检测血清及鼻腔分泌物中4种变应原特异性Ig E水平,比较LAR在发病情况、病史、相关症状评分、变应原等方面与变应性鼻炎(AR)、非变应性鼻炎(NAR)的异同点。【结果】63位鼻炎患者中有9位(14.3%)能诊断为LAR,患者年龄平均40(S=15)岁,鼻部或/和眼部症状的病史大多超过10年,过敏性结膜炎和支气管哮喘为常见的并发症。LAR比NAR患者的鼻痒症状评分显著性升高(P=0.011),且具有更高的总眼部症状评分(P=0.008)。AR比LAR患者更倾向于对屋尘螨及粉尘螨过敏(P<0.001),而LAR患者比AR患者倾向于对花粉过敏(P<0.001)。LAR患者鼻腔分泌物s Ig E水平比AR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在中国华南地区约1/7的鼻炎患者可能存在LAR。通过鼻部及眼部症状评分可初步对LAR与NAR鉴别,对高度怀疑由过敏因素导致的NAR可进行鼻腔分泌物s Ig E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变应性鼻炎 血清 鼻腔分泌物
下载PDF
鼻腔冲洗对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魏秋娟 叶碧 +4 位作者 容钻芬 吕慧平 罗庆 史剑波 付清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12期1365-1367,共3页
目的探讨鼻腔冲洗对慢性鼻窦炎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357例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给予激素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自愿原则选择术后是否鼻腔冲洗,分别于术后2周、6周及4个月电话随访记录患者鼻塞、鼻分泌物、头痛等症状... 目的探讨鼻腔冲洗对慢性鼻窦炎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357例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给予激素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自愿原则选择术后是否鼻腔冲洗,分别于术后2周、6周及4个月电话随访记录患者鼻塞、鼻分泌物、头痛等症状改善情况,依据鼻窦炎生活质量量表(SNOT-20)进行评价。结果冲洗组184例与未冲洗组173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有改善,随访4个月后两组鼻塞症状评分分别为[0(0,1)]和[0(0,1)]分,脓涕症状评分分别为[0(0,2)]分和[0(0,2)]分,头痛症状评分分别为[0(0,1)]和[0(0,2)]分,冲洗组改善程度优于未冲洗组(Z值分别为-3.176,-4.403,-4.539;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进行鼻腔冲洗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术后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访研究 鼻窦炎 鼻腔冲洗
原文传递
ILC2通过激活STAT6和分泌IL-13调节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免疫功能 被引量:12
4
作者 孙占朋 李欣 +5 位作者 杨焰 黎博 魏红艳 胡春林 付清 廖晓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01-1305,共5页
目的:探讨Ⅱ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在慢性肾衰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3月~2016年12月入院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6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为对照。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 目的:探讨Ⅱ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在慢性肾衰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3月~2016年12月入院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6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为对照。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C2的比例;ELISA技术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13的浓度;提取慢性肾衰患者及健康对照者PBMC后分别分为3组(对照组、细胞因子刺激组、干预组)进行体外培养3 d后,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IL-13浓度;Western blot法对健康对照者PBMC在刺激前及刺激后15 min、30 min、1 h、2 h的转录活化因子6(STAT6)的磷酸化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PBMC中ILC2比例及血浆IL-13浓度均较健康人高(P<0.05);体外培养上清液中,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3个亚组中IL-13浓度均较健康人高(P<0.05),且2类人群中均呈现出细胞因子刺激组较对照组升高,干预组较细胞因子刺激组降低的现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STAT6的蛋白水平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结论:慢性肾衰患者外周血中ILC2的比例升高,同时ILC2内STAT6活化并分泌大量IL-13,介导Th2细胞的极化而调节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术 慢性肾功能衰竭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6 白细胞介素-13
下载PDF
Balb/c小鼠左右两侧大脑皮层IL-1β、IL-6含量的不对称性 被引量:7
5
作者 付清 李康生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2-154,共3页
为探讨左右侧大脑皮层白细胞介素 1β (interleukine 1β,IL 1β)和白细胞介素 6 (interleukine 6 ,IL 6 )的含量状况及与左右侧大脑皮层免疫调控异质性的关系 ,分别取正常及细菌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 2h后的Balb/c小鼠... 为探讨左右侧大脑皮层白细胞介素 1β (interleukine 1β,IL 1β)和白细胞介素 6 (interleukine 6 ,IL 6 )的含量状况及与左右侧大脑皮层免疫调控异质性的关系 ,分别取正常及细菌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 2h后的Balb/c小鼠的左右侧大脑皮层 ,制备匀浆液 ,用ELISA法检测匀浆液中IL 1β、IL 6的含量。结果显示 ,正常小鼠大脑皮层IL 1β、IL 6含量均为右侧显著高于左侧 ;LPS刺激后 ,左侧大脑皮层IL 6含量明显升高 ,右侧大脑皮层IL 6含量显著高于左侧大脑皮层 ,而左右侧大脑皮层IL 1β含量无明显差异。该实验结果表明 ,Balb/c小鼠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两侧大脑皮层IL 1β、IL 6含量存在不对称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性 大脑皮层 免疫调控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危险模式与免疫耐受 被引量:4
6
作者 付清 李欣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CAS 2000年第2期73-77,共5页
传统认为免疫系统具有区分自我与非自我的能力 ,但最近提出的危险模式认为免疫系统只能区分危险信号的有无 ,从而打破了新生期同种耐受理论 ,对肿瘤、移植、自身反应等做出了新的解释。本文就危险模式、危险信号、打破新生期同种耐受理... 传统认为免疫系统具有区分自我与非自我的能力 ,但最近提出的危险模式认为免疫系统只能区分危险信号的有无 ,从而打破了新生期同种耐受理论 ,对肿瘤、移植、自身反应等做出了新的解释。本文就危险模式、危险信号、打破新生期同种耐受理论的实验依据及危险模式的意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耐受 危险模式 肿瘤 移植 自身免疫
下载PDF
Balb/c小鼠脑不对称性与其腹腔巨噬细胞分泌IL-1β,NO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高明霞 李康生 付清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3期607-610,共4页
通过建立脑不对称动物模型 ,探讨脑不对称性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炎性因子的影响。用伸爪取食法区分出左利、右利、双利小鼠 ,细菌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体内刺激 2h后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体外LPS刺激下培养 ,2 4h后收集... 通过建立脑不对称动物模型 ,探讨脑不对称性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炎性因子的影响。用伸爪取食法区分出左利、右利、双利小鼠 ,细菌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体内刺激 2h后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体外LPS刺激下培养 ,2 4h后收集培养上清测定巨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 (interlukine 1β,IL 1β)、一氧化氮 (nitricox ide ,NO)水平。体内经LPS刺激的小鼠双利组和右利组IL 1(水平均显著高于左利组 ,双利组IL 1(水平高于右利组 ;未经体内LPS刺激的三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水平相似 ,经体内LPS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的量为双利 >右利 >左利 ,其中双利组NO水平明显高于左利组 (P <0 .0 1)。脑不对称可影响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 单核巨噬细胞 (HPA MO/Mφ)调节环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B/C小鼠 脑不对称性 腹腔巨噬细胞分泌 IL-1Β NO 白细胞介素-1Β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呼吸道变应性炎性反应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8
作者 韩灵 孙悦奇 +2 位作者 付清 文卫平 史剑波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4-228,共5页
目的探讨建立呼吸道变应性炎性反应小鼠模型的方法。方法采用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作为变应原,对模型组(5只)BALB/c小鼠腹腔注射OVA与免疫佐剂(氢氧化铝)致敏,空气雾化吸入联合鼻腔滴注OVA试剂激发的方法构建模型。另设... 目的探讨建立呼吸道变应性炎性反应小鼠模型的方法。方法采用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作为变应原,对模型组(5只)BALB/c小鼠腹腔注射OVA与免疫佐剂(氢氧化铝)致敏,空气雾化吸入联合鼻腔滴注OVA试剂激发的方法构建模型。另设对照组(5只),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替代OVA进行致敏和激发。末次激发后对小鼠鼻部症状进行评分,评估小鼠鼻黏膜嗜酸粒细胞浸润、肺组织支气管周围炎性反应细胞浸润和支气管上皮杯状细胞增生等病理学改变情况,检测小鼠血浆OVA特异性IgE抗体浓度,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中自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和IL-5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能够成功模拟出打喷嚏、鼻痒挠鼻等症状,并且成功诱导出鼻中隔黏膜下嗜酸粒细胞及其他炎性反应细胞的浸润,肺部小支气管和小血管周围炎性反应细胞的浸润,以及支气管上皮杯状细胞的增生等病理生理学改变。模型组、对照组小鼠血浆OVA特异性IgE抗体质量浓度分别为(1237.00±153.20)、(191.904-43.20)og/ml;模型组、对照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IL-4分别为(46.50±10.15)、(7.96±1.80)pg/ml,IL-5分别为(50.81±11.41)、(7.53±2.23)pg/m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569、3.738、3.724,P值均〈0.05)。结论采用OVA致敏和激发的造模方案,建立一种同时了解上下呼吸道的变应性炎性反应的小鼠模型,为研究发病机制和药效评估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模型 动物 小鼠 呼吸超敏反应 卵白蛋白
原文传递
细胞外囊泡分离与检测技术专家共识
9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细胞外囊泡研究与应用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分子诊断学组 +24 位作者 李博 张晔 王通 吕林莉 颜晓梅 汪决 蔡志坚 陈刚 陈熹 付清 刘飞 刘婷姣 钱晖 徐文华 杨露 尹航 张鹏 赵可伟 邹和群 黄依瑶 潘炜伦 刘春辰 欧子豪 郑磊 王前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52-863,共12页
细胞外囊泡是细胞间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在人体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液体活检领域也有巨大潜力。然而,目前细胞外囊泡分离与检测技术多样,各有优缺点。因此,建立细胞外囊泡分离与检测技术专家共识,对于推动EV的研究转化与临... 细胞外囊泡是细胞间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在人体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液体活检领域也有巨大潜力。然而,目前细胞外囊泡分离与检测技术多样,各有优缺点。因此,建立细胞外囊泡分离与检测技术专家共识,对于推动EV的研究转化与临床应用具有重要价值。本共识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细胞外囊泡研究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分子诊断学组共同编写,汇聚了来自检验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分析化学、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等多个相关领域专家的观点和经验,详细阐述了常用细胞外囊泡分离与检测技术及其不同应用场景,并进一步指明了细胞外囊泡临床应用转化的关键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分离技术 检测技术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转化生长因子β与移植免疫 被引量:4
10
作者 付清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CAS 2001年第4期174-177,共4页
转化生长因子 β具有促进和抑制细胞增殖的双向作用 ,在免疫系统中表现出负调节因子效应 ,近年TGF β用于器官移植免疫抑制的研究较为活跃 ,其可通过抑制MHC抗原表达、干扰树突状细胞的分化成熟诱导供体特异体的免疫耐受 ,通过影响造血... 转化生长因子 β具有促进和抑制细胞增殖的双向作用 ,在免疫系统中表现出负调节因子效应 ,近年TGF β用于器官移植免疫抑制的研究较为活跃 ,其可通过抑制MHC抗原表达、干扰树突状细胞的分化成熟诱导供体特异体的免疫耐受 ,通过影响造血细胞、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 移植免疫 树突状细胞 TGF-Β
下载PDF
小鼠血浆TNF-α、NO、NOS水平与脑不对称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付清 李康生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3-518,共6页
研究脑不对称对单核巨噬细胞 (Mo/MФ)的影响。选用雌性 4周龄Balb/c健康小鼠 ,用伸爪取食法根据右利分将小鼠区分为左利、右利和双利三组。细菌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腹腔注射两小时后取血浆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 研究脑不对称对单核巨噬细胞 (Mo/MФ)的影响。选用雌性 4周龄Balb/c健康小鼠 ,用伸爪取食法根据右利分将小鼠区分为左利、右利和双利三组。细菌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腹腔注射两小时后取血浆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水平。结果显示 :( 1)各组间血浆TNF α和NO、NOS水平的变化 :正常生理组NO水平为双利组高于左利组 (P <0 0 5 ) ;LPS刺激后双利组和右利组血浆TNF α水平高于左利组 (P <0 0 5 ) ,NO水平为双利组高于右利组 (P <0 0 1)和左利组 (P <0 0 5 ) ,NOS水平在三组小鼠间无明显差别。 ( 2 )血浆TNF α、NO、NOS与右利分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各项指标随右利分的变化趋势多为双利>右利和左利 ,形成一以双利分段 (右利分为 2 1~ 2 9)为高峰的弓形向上的曲线 ,随右利分的增加或减少曲线向两侧延伸和下降。上述结果提示 ,脑不对称小鼠单核 /巨噬细胞功能存在差异。脑不对称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程度与右利分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血浆TNF-Α NO NOS 脑不对称 关系 免疫调控 肿瘤坏死因子Α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巨噬细胞
下载PDF
鼻内镜鼻窦手术致眼外肌损伤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江广理 陈冬 +3 位作者 赖银妍 付清 陈枫红 史剑波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9-891,共3页
【目的】分析鼻内镜鼻窦手术源性眼外肌损伤的特征和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影像学检查,记录和分析损伤部位、损伤后的临床特征、损伤部位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是否伴有解剖学异常等情况,分析5年来因慢性鼻-鼻窦炎行鼻内镜... 【目的】分析鼻内镜鼻窦手术源性眼外肌损伤的特征和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影像学检查,记录和分析损伤部位、损伤后的临床特征、损伤部位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是否伴有解剖学异常等情况,分析5年来因慢性鼻-鼻窦炎行鼻内镜鼻窦开放术造成的眼外肌损害的临床特征。【结果】诊断为鼻内镜手术眼外肌损伤患者共11例,其中右眼损伤8例,左眼损伤3例。7例损伤位置在眶内侧壁纸样板中1/3,3例在后1/3,1例在中、后1/3同时损伤。受损眼外肌依次为内直肌9例,上斜肌1例,内直肌、下直肌同时损伤1例。有5例合并视神经损伤。主要临床表现为:①视力改变:其中复视6例,患眼无光感4例;②活动障碍:眼球向内侧活动障碍7例,向内、下方活动障碍1例,向内上方活动障碍1例,眼球固定2例;③眼球移位:向外侧移位8例,眼球内陷2例,眼球外突1例。【结论】鼻内镜鼻窦开放术后发生的眼外肌损伤并发症,最易受损的是内直肌,右侧较左侧更容易损伤;眶内侧后1/3损伤容易合并视神经损伤;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眼球活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手术 并发症 眼外肌 损伤
下载PDF
脑不对称Balb/c小鼠左右侧大脑皮质IL-1β、IL-6含量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付清 李康生 +1 位作者 高明霞 董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476-477,共2页
关键词 大脑皮质 小鼠 BALB/C IL-1Β IL-6
下载PDF
小鼠大脑皮质NO水平与脑不对称性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付清 闫朝武 李康生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82-286,共5页
目的 :通过建立脑不对称动物模型 ,探讨大脑皮质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水平与脑不对称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用雌性 4周龄Balb/c健康小鼠 ,用伸爪取食法根据右利分 (rightpawentry ,RPE)将小鼠区分为左利、右利和双利 3组。细菌... 目的 :通过建立脑不对称动物模型 ,探讨大脑皮质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水平与脑不对称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用雌性 4周龄Balb/c健康小鼠 ,用伸爪取食法根据右利分 (rightpawentry ,RPE)将小鼠区分为左利、右利和双利 3组。细菌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腹腔注射 2h后分别取左右侧大脑皮质制作匀浆液 ,采用Greiss重氮化反应法检测其NO水平。 结果 :1)生理状况和LPS刺激下右侧大脑皮质NO水平均高于左侧大脑皮质 (P <0 .0 1)。 2 )脑不对称小鼠 :正常生理组右侧大脑皮质NO水平为双利组显著高于右利组和左利组 ,左侧皮质为双利组显著高于右利组 (P <0 .0 5 ) ;LPS刺激后左右侧大脑皮质NO水平在左利、双利和右利 3组小鼠间无明显差异。 3)大脑皮质NO水平与小鼠右利分有一定的相关性 ,其随右利分的变化趋势多为双利 >右利和左利 ,形成一以双利小鼠为高峰的倒U形曲线。 结论 :大脑皮质NO水平与脑不对称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且与脑不对称的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不对称性 小鼠 大脑皮质 一氧化氮 细菌脂多糖
下载PDF
成年小鼠嗅觉功能与嗅上皮中成熟嗅觉神经元数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曾宪平 陈合新 +4 位作者 付清 徐睿 文卫平 史剑波 许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2-195,200,共5页
目的探讨成年BALB,C小鼠维持嗅觉功能所需嗅上皮中成熟嗅神经元的数量,研究小鼠嗅上皮中嗅神经元数量与小鼠嗅觉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用0.7%的TritonX-100灌注8-10周大小的BALB/C小鼠鼻腔以诱导小鼠嗅觉障碍,分别于灌鼻后第3,7,21... 目的探讨成年BALB,C小鼠维持嗅觉功能所需嗅上皮中成熟嗅神经元的数量,研究小鼠嗅上皮中嗅神经元数量与小鼠嗅觉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用0.7%的TritonX-100灌注8-10周大小的BALB/C小鼠鼻腔以诱导小鼠嗅觉障碍,分别于灌鼻后第3,7,21,49,56天行觅食实验检测小鼠觅食行为的改变,并联合免疫荧光染色(1FC)的方法,检测小鼠嗅上皮(OE)中成熟嗅神经元(ORNs)的数量与其嗅觉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小鼠经TritonX.100灌注鼻腔后第3、7天,其觅食时间明显延长(F=32.04,P〈0.001),Bonferroni法两两比较示第3,7天觅食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及造模后第21、49、56天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嗅上皮中成熟嗅神经元(0RNs)的数量亦于第3、7天为低(F=223.97,P〈0.001),觅食时间与嗅上皮成熟ORNs的数量呈负相关(r=-0.757,P〈0.001)。小鼠嗅觉障碍于造模后第21天左右开始恢复,此时嗅上皮中0MP(+)细胞占28.66%。结论小鼠嗅觉功能与其嗅上皮中成熟ORNs数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当成年BALB/C小鼠嗅上皮中成熟ORNs数量恢复至对照组的28.66%时即可使小鼠嗅觉功能得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障碍 嗅觉标记蛋白 OMP 嗅觉 TRITONX-100
下载PDF
2型固有免疫细胞在过敏性及非过敏性哮喘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曾智敏 谭卫平 +4 位作者 黄鑫炎 刘杨丽 李佩文 付清 郭禹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2-539,共8页
【目的】观察过敏性及非过敏性哮喘发病过程中2型固有免疫细胞(ILC2)的差异,探讨ILC2与哮喘临床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的过敏性和非过敏性哮喘患者,收集相应临床基线资料并评估病情、进行血... 【目的】观察过敏性及非过敏性哮喘发病过程中2型固有免疫细胞(ILC2)的差异,探讨ILC2与哮喘临床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的过敏性和非过敏性哮喘患者,收集相应临床基线资料并评估病情、进行血常规、肺功能等检查;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ILC2;通过ELISA和多因子检测分别测定总Ig E及s Ig E和Th2型细胞因子。【结果】哮喘(Asthma)组的ILC2比例和计数与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s Ig E正相关(r=0.37,0.32,0.56,0.57;P<0.01~=0.04);过敏性哮喘(AA)组的ILC2比例和计数为0.04(0.03~0.11)%和338(255~778)cells/m L,均高于非过敏性哮喘(NAA)组的0.01(0.01~0.02)%及89(0~169)cells/m L(P<0.01);中/重度患者ILC2比例为(0.10±0.08)%,高于间歇/轻度患者的(0.04±0.01)%(P=0.04);AA组中ILC2比例和计数与FEV1/FVC呈负相关(r=-0.61,-0.56;P<或=0.01)。【结论】ILC2参与过敏性哮喘的发病机制,与EOS表型、过敏炎症反应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过敏性哮喘的有效评价指标之一,为过敏性哮喘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非过敏性哮喘 2型固有免疫细胞
下载PDF
广州市社区居民慢性鼻窦炎家庭聚集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辛群 马金香 +1 位作者 史剑波 付清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 了解广东省广州市社区居民慢性鼻窦炎的家庭聚集性规律,为进一步探讨疾病的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在广州市4个街道8个社区抽取的517户共1521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β-二项分布拟合优... 目的 了解广东省广州市社区居民慢性鼻窦炎的家庭聚集性规律,为进一步探讨疾病的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在广州市4个街道8个社区抽取的517户共1521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β-二项分布拟合优度的χ^2检验和G统计量检验对慢性鼻窦炎家庭聚集性进行定性分析,家庭聚集性的大小估计采用组内相关系数表示。结果 广州市社区居民慢性鼻窦炎患病率为8.42%,男性和女性居民慢性鼻窦炎患病率分别为9.10%和7.75%,≤18、19~35、36~59和≥60岁居民鼻窦炎患病率分别为6.79%、10.13%、7.28%和9.27%,不同性别、年龄居民慢性鼻窦炎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鼻窦炎在家庭内分布符合β-二项分布(χ^2=3.717,P=0.054),总聚集率为22.22%;慢性鼻窦炎在不同家庭内发病概率不等(T=5.222,P〈0.001);组内相关系数为0.094(Z=5.769,P〈0.001);不同慢性鼻窦炎患病情况家庭比较,不同家庭居住情况、养宠物情况、家里是否铺大片地毯、住处使用的燃料类型和每月吃鱼/海鲜、水果、豆制品的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州市社区居民慢性鼻窦炎存在家庭聚集性,其聚集程度较弱,但其家庭聚集性与家庭环境因素和饮食习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家庭聚集性 社区居民
原文传递
脑梗死后神经元轴突损伤及再生受抑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欣 廖晓星 +4 位作者 付清 荆小莉 熊艳 李玉杰 詹红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4,共4页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再生受抑源于一类对轴突生长起抑制作用的髓鞘蛋白,这类髓鞘蛋白包括Nogo-66、髓鞘结合糖蛋白(MAG)和少突胶质细胞一髓鞘糖蛋白(OMgp)。Nogo-66,MAG和OMgp结合神经元细胞膜上的Nogo-66受体(NgR1)后,通过...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再生受抑源于一类对轴突生长起抑制作用的髓鞘蛋白,这类髓鞘蛋白包括Nogo-66、髓鞘结合糖蛋白(MAG)和少突胶质细胞一髓鞘糖蛋白(OMgp)。Nogo-66,MAG和OMgp结合神经元细胞膜上的Nogo-66受体(NgR1)后,通过两个跨膜式蛋白LINGO-1和p75进一步激活下游的RhoA而发挥抑制神经纤维生长的作用^[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神经元 中枢神经系统 髓鞘蛋白
原文传递
小鼠血浆IL-1β和IL-6水平与脑不对称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朝武 付清 李康生 《上海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2-275,共4页
为研究血浆IL 1 β和IL 6水平与脑不对称程度的关系 ,利用伸爪取食法 ,记录反映小鼠脑不对称程度的右利分(RPE ) ,生理盐水或细菌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 )刺激 4h后ELISA法检测其血浆中IL 1 β和IL 6水平。结果表明 :血浆IL 1... 为研究血浆IL 1 β和IL 6水平与脑不对称程度的关系 ,利用伸爪取食法 ,记录反映小鼠脑不对称程度的右利分(RPE ) ,生理盐水或细菌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 )刺激 4h后ELISA法检测其血浆中IL 1 β和IL 6水平。结果表明 :血浆IL 1 β水平在正常生理状况下随RPE的升高而呈抛物线样分布 ,LPS刺激 4h后血浆IL 1 β水平随RPE的升高而下降 ,呈直线负相关分布 ;IL 6水平在正常生理状况下随RPE的升高而升高 ,呈直线正相关分布 ,LPS刺激 4h后则呈直线负相关分布。由于IL 1 β和IL 6主要由单核 /巨噬细胞分泌 ,这一结果提示脑不对称小鼠单核 /巨噬细胞功能存在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不对称 右利分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大鼠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小胶质细胞表达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付清 张豫 +3 位作者 苏毅华 孙悦奇 孙淑娟 史剑波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84-1088,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中小胶质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实验研究。选取30只成年雌性健康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分别用于细胞计数、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印迹实验。实验组在眼球后约1.5~2.0mm处行... 目的研究大鼠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中小胶质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实验研究。选取30只成年雌性健康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分别用于细胞计数、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印迹实验。实验组在眼球后约1.5~2.0mm处行右眼视神经鞘内切断术,术后5d于视神经断端处用荧光金逆行标记视网膜节细胞,手术后7d处死取材。对照组小鼠右眼行视神经切断术并标记,2d后处死取材。视网膜做铺片用于计数。用免疫组织化学法于视网膜切片上行小胶质细胞的表面标记物Iba-1染色,观察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及数量,同时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视网膜内Iba-1蛋白含量的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student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视网膜中有少量小胶质(Iba-1阳性)细胞表达,并呈非活化状态。视神经切断7d后小胶质细胞明显增多且呈半活化状态,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损伤后1ba-1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到对照组的2.3倍(t=7.669,P=0.001)。视视神经切断7d后节细胞数量为(1182±64)个/mm2,明显减少至对照组的51%(t=23.850,P〈0.01)。结论大鼠视神经损伤后小胶质细胞表达增多且呈部分激活状态,可能是视网膜受损后自我保护的表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损伤 小神经胶质细胞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