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拉霉素胶囊溶出度的测定 被引量:18
1
作者 范兵 杨雁莉 +1 位作者 何希辉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33-235,共3页
采用盐酸溶液(16.4mL稀盐酸→1000mL)为溶出介质可获得较pH5.0醋酸钠缓冲液更好的溶出结果.用硫酸显色法在482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值重现性好,结果稳定.线性范围10~100μg/mL,r=0.9997... 采用盐酸溶液(16.4mL稀盐酸→1000mL)为溶出介质可获得较pH5.0醋酸钠缓冲液更好的溶出结果.用硫酸显色法在482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值重现性好,结果稳定.线性范围10~100μg/mL,r=0.9997(n=6);按测定浓度的80%,100%和120%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9%,100.9%和99.3%,RSD分别为0.25%,0.65%和0.33%(n=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霉素胶囊 溶出度 UV法 测定 红霉素
原文传递
三高茶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杜娟 范兵 +1 位作者 冯慰民 《中国药事》 CAS 2006年第3期156-158,共3页
建立三高茶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在样品1∶10、1∶50、1∶100的稀释级中加入已知的阳性菌,观察其回收率来确定适宜的检验方法。样品在1∶10的稀释级有一定抑菌作用,稀释至1:50后抑制消除。三高茶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应采用培养基稀释法... 建立三高茶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在样品1∶10、1∶50、1∶100的稀释级中加入已知的阳性菌,观察其回收率来确定适宜的检验方法。样品在1∶10的稀释级有一定抑菌作用,稀释至1:50后抑制消除。三高茶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应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测定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培养基稀释法 抑菌作用
下载PDF
浅析我国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慰民 《儿科药学》 2001年第2期3-4,共2页
本文对我国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作了比较分析,并深入探讨了口服药品控制菌的检验方法,认为加强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标准及更科学的检验方法势在必行。
关键词 药品 微生物 限度检查
下载PDF
浅析我国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 被引量:1
4
作者 冯慰民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01年第3期23-25,38,共4页
本文对我国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作了比较,探讨了口服药品控制菌的检验方法,认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及检验方法势在必行。
关键词 药品 微生物 限度检查
下载PDF
江苏地区棒花鱼繁殖习性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子明 陈小江 +1 位作者 刘小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69-271,共3页
为研究江苏地区棒花鱼的繁殖习性,2013年在扬州、泰州地区选择6个小型水体的棒花鱼性腺发育程度与产卵行为进行全面调查观测。结果表明:棒花鱼属于一次性产卵类型,产卵季节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中旬,生殖年龄为2~3龄。棒花鱼巢... 为研究江苏地区棒花鱼的繁殖习性,2013年在扬州、泰州地区选择6个小型水体的棒花鱼性腺发育程度与产卵行为进行全面调查观测。结果表明:棒花鱼属于一次性产卵类型,产卵季节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中旬,生殖年龄为2~3龄。棒花鱼巢穴直径平均12.3 cm,所处水深平均为13.55 cm。产卵结束后,雌鱼离开巢穴,雄鱼则坚持在巢穴内进行护卵。棒花鱼产黏性卵,沉性,卵径平均为1.55 mm,平均产卵数为2 434粒。棒花鱼受精卵孵化时间需124 h左右。刚孵出的鱼苗体长3.7 mm,经27 h左右卵黄囊开始消失,开口摄食饵料。本研究结果为江苏地区棒花鱼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花鱼 江苏省 繁殖习性 孵化
下载PDF
炭基材料固定化真菌漆酶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徐乐天 王旺民 +5 位作者 孙展飞 高域洲 储刚 孙凯 司友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823-2833,共11页
漆酶是一种多功能含铜氧化还原酶,被广泛研究或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然而,实际应用中,漆酶因成本昂贵、易流失,稳定性不足等缺陷,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和商业化价值.炭基材料固定化真菌漆酶技术提供了一种值得探索的途径,来改善真菌漆酶的... 漆酶是一种多功能含铜氧化还原酶,被广泛研究或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然而,实际应用中,漆酶因成本昂贵、易流失,稳定性不足等缺陷,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和商业化价值.炭基材料固定化真菌漆酶技术提供了一种值得探索的途径,来改善真菌漆酶的贮存稳定性、催化氧化活性、以及重复使用的性能.本文详细介绍了真菌漆酶的来源、结构和性质;系统归纳了生物炭、活性炭、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炭基材料固定化真菌漆酶的物理-化学方法(物理吸附、诱捕包埋、共价结合、交联聚合);概述了酚类、雌激素、染料、药物等环境有机污染物在炭基固定化真菌漆酶复合材料上的去除效果和循环性能,并深入讨论了化合物在炭质界面的吸附机制(如疏水性作用、π-π作用、孔隙填充等)和固定化真菌漆酶利用氧化还原电势差催化氧化有机物的反应机制.本文旨在为真菌漆酶固定化载体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也将为开拓固定化真菌漆酶应用于有机污染治理的视野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基材料 真菌漆酶 固定方法 吸附降解 循环利用
下载PDF
社区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研究现状
7
作者 黄紫琪 孟微 +3 位作者 王宇琪 孟茹菲 王美琪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第25期258-258,共1页
探讨社区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研究现状,为积极促进健康老龄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老年人 自我养老 社区
下载PDF
浅谈影响社区老年人自我养老现状的因素
8
作者 孟茹菲 孟微 +3 位作者 王宇琪 黄紫琪 王美琪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第26期263-263,共1页
我国早在1999年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增长,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升会有助于整个社会的水平提升,其中老年人自我养老情况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提高自我养老能力意义重大。
关键词 社区老年人 自我养老现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