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东垣治疗脾胃病用药思路 被引量:7
1
作者 武子健 赵炎 +2 位作者 李娜 金娟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4-6,共3页
李东垣作为"补土派"的创始人,对于脾胃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其对"阴火"的认识为后世用"升阳法"治疗脾胃亏虚证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李东垣根据伤饮、伤食之病机不同,提出上下分消化饮、内消积... 李东垣作为"补土派"的创始人,对于脾胃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其对"阴火"的认识为后世用"升阳法"治疗脾胃亏虚证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李东垣根据伤饮、伤食之病机不同,提出上下分消化饮、内消积滞的不同治疗思路,并且顺应四时升降浮沉之性以加减用药,强调药物酒制对于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东垣 脾胃论 升阳药 因时制宜 炮制
下载PDF
心肌桥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2
作者 董晓阁 武子健 +2 位作者 陈玉洁 金娟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9期1555-1559,共5页
心肌桥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尸检发病率为42.0%,多见于女性患者(74.5%),主要累及左前降支(77.2%)。心肌桥可能与各种并发症相关,如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甚至在儿童早期导致较严重的临床症状,目前认为可能的致病机制包括心... 心肌桥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尸检发病率为42.0%,多见于女性患者(74.5%),主要累及左前降支(77.2%)。心肌桥可能与各种并发症相关,如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甚至在儿童早期导致较严重的临床症状,目前认为可能的致病机制包括心肌缺血、冠脉痉挛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然而近期有研究认为心肌桥的存在可能对患者起到潜在的保护作用,并推测可能是由于心肌桥附近的脂肪组织和其他结缔组织组成"冠状动脉脂肪垫",其对抗收缩期对血管的压迫,同时心肌桥收缩,刺激抗凝剂和生长因子释放,保护壁冠状动脉,从而达到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心肌桥为胚胎时期发育异常造成,因此在临床中无法预防,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手术或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存在争议,推荐手术治疗,但缺乏统一的标准,对深度>2 mm,长度>25 mm,心肌桥压迫持续至舒张期尚不能完全恢复的患者,建议进行冠脉搭桥手术。在极少数情况下,心肌桥可能需要紧急治疗,甚至需要在儿童早期进行外科干预。本文就心肌桥的生理病理、检查方法、治疗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心肌缺血
原文传递
论心悸从下焦脏腑辨治 被引量:3
3
作者 武子健 +1 位作者 董晓阁 金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相火作为位居上焦的心与下焦的脏腑两者之间联系的媒介,其虚实妄动可以引起君火的异常,通过扰乱心神,发为心悸,故心悸的治疗可以从相火妄动论治;而相火的虚实又与下焦脏腑功能密切相关,故可通过调理下焦脏腑来治疗上焦心悸,旨在为心悸... 相火作为位居上焦的心与下焦的脏腑两者之间联系的媒介,其虚实妄动可以引起君火的异常,通过扰乱心神,发为心悸,故心悸的治疗可以从相火妄动论治;而相火的虚实又与下焦脏腑功能密切相关,故可通过调理下焦脏腑来治疗上焦心悸,旨在为心悸的中医治疗提出新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悸 相火 三焦 脏腑辨证
下载PDF
浅析五味组方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武子健 董鑫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185-188,共4页
认识药物性味的差异是中医指导临床组方应用的重要基础,不同药物性味之间的配伍又可以发挥出不同的功效,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出了"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五味的特性,及"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的配伍关系,后世医家在此之上... 认识药物性味的差异是中医指导临床组方应用的重要基础,不同药物性味之间的配伍又可以发挥出不同的功效,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出了"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五味的特性,及"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的配伍关系,后世医家在此之上,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逐渐发展成用性味组方治的理论,为临床遣方应用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味成方 性味理论 配伍方法 组方思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