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度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相关因素及干预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可登 李松华 +1 位作者 胡媛媛 冯国训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707-710,共4页
目的探究重度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相关因素,并对干预现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宁波市精神病院收治的重度抑郁症患者172例,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估患者有无自杀意念,并分为有自杀意念组与无自杀意念组,采用二元... 目的探究重度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相关因素,并对干预现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宁波市精神病院收治的重度抑郁症患者172例,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估患者有无自杀意念,并分为有自杀意念组与无自杀意念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对患者实施1个月药物与认知行为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172例重度抑郁症患者中有自杀意念的患者为88例(51.16%),有自杀未遂史的38例(22.09%);自杀意念组年龄、婚姻状况、兴趣或愉快感丧失、焦虑状况、无价值感或自罪感、自杀未遂史、HAMD评分、睡眠状况与无自杀意念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25岁、女性、自杀未遂史、兴趣或愉快感丧失、无价值感或自罪感影响自杀意念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干预后,自杀意念组患者HAMD评分、SIOSS评分、PSQI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出现的可能性高,其中年龄≤25岁、女性、自杀未遂史、兴趣或愉快感丧失、无价值感或自罪感的患者应重点关注,并积极给予药物、认知行为干预,以改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抑郁症 自杀意念 自杀未遂 相关因素 干预
原文传递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患者SSI评分的影响及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可登 李松华 胡媛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6期97-100,共4页
目的 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抑郁症患者贝克自杀意念量表(SSI)评分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6月浙江省宁波市精神病院收治的112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56例.对... 目的 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抑郁症患者贝克自杀意念量表(SSI)评分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6月浙江省宁波市精神病院收治的112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rTM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分、SSI评分及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HAMD-17、S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17、SSI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MBP、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B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BDNF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实施rTMS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抑郁状况,大大减少自杀意念,并有效调节血清MBP、BDN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抑郁症 自杀意念 髓鞘碱性蛋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松华 可登 +5 位作者 徐莉 王健美 胡媛媛 王小林 何星星 王凯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83-986,共4页
目的:观察高刺激强度(120%运动阈值)、高刺激量(6000脉冲/日)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高刺激组、低刺激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高刺激组给予1... 目的:观察高刺激强度(120%运动阈值)、高刺激量(6000脉冲/日)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高刺激组、低刺激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高刺激组给予120%运动阈值(MT)、6000脉冲/日的rTMS治疗,低刺激组给予80%MT、2000脉冲/日的rTMS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假磁刺激。上述3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共治疗10次)。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量表(SANS)对各组患者精神症状变化进行评估,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全面评价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后高刺激组PANSS量表总分[(68.34±7.34)分]及阴性症状评分[(20.83±4.49)分]、SANS量表总分[(45.03±12.35)分]及情感平淡、意志缺乏、兴趣缺乏评分[分别为(14.90±2.60)分、(7.52±1.84)分和(10.10±2.04)分]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水平(P<0.05),并且高刺激组上述指标评分及SANS量表-思维贫乏评分[(7.06±1.28)分]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过程中各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是头痛,高刺激组头痛发生率(58.6%)明显高于其他2组水平(P<0.05),但患者头痛程度较轻,经适当休息后能很快恢复正常。结论:高刺激强度(120%MT)、高刺激量(6000脉冲/日)rTMS能在短期内显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并且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原文传递
盐酸舍曲林联合利培酮或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松华 可登 胡媛媛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8年第23期3042-3045,共4页
目的比较盐酸舍曲林联合利培酮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选取宁波市精神病医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取盐酸舍曲林联合喹硫平治疗,对照组... 目的比较盐酸舍曲林联合利培酮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选取宁波市精神病医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取盐酸舍曲林联合喹硫平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舍曲林联合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精神病理、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精神病理、总分分别为(13.43±1.27)分、(11.26±1.05)分、(13.54±1.84)分、(46.48±4.52)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87±1.98)分、(15.48±1.63)分、(18.35±2.04)分、(58.25±5.76)分(t=9.590、14.272、11.481、10.541,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02%(40/43)比67.44%(29/43)](χ^2=8.871,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舍曲林联合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优于盐酸舍曲林联合利培酮,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喹硫平
原文传递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重度抑郁患者血清mir-124、mir-214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可登 李松华 +1 位作者 胡媛媛 陈蒙恩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6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HF-rTMS)对重度抑郁患者血清微小RNA-124(mir-124)、微小RNA-214(mir-214)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精神科收治的重度抑郁患者70...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HF-rTMS)对重度抑郁患者血清微小RNA-124(mir-124)、微小RNA-214(mir-214)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精神科收治的重度抑郁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35例。两组均在口服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基础上,对照组接受伪HF-rTMS治疗,研究组接受真HF-rTMS治疗,每周治疗5 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评分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测定血清mir-124、mir-214及IL-6、TNF-α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血清mir-124、mir-214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6、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24、CG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ir-124、mir-214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HF-rTMS可显著改善重度抑郁患者精神状况,降低血清mir-124、mir-214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经颅磁刺激 度洛西汀 微小RNA-124 微小RNA-214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及骨膜蛋白水平与精神分裂症合并骨质疏松的关系研究
6
作者 刘堂龙 许咸加 +4 位作者 蒲犇 鲍明利 汪林兵 吴赫南 可登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及骨膜蛋白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宁波市精神病院接受诊疗的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41例、骨量减少组23例... 目的探讨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及骨膜蛋白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宁波市精神病院接受诊疗的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41例、骨量减少组23例、骨量正常组34例,比较3组患者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及骨膜蛋白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项血清指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项血清指标与精神分裂症合并骨质疏松的关系。结果不同骨密度患者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及骨膜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骨膜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均P<0.05),而骨质疏松组又均高于骨量减少组(均P<0.05)。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骨膜蛋白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均呈正相关(r=0.498、0.387、0.265,均P<0.05)。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骨膜蛋白水平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63、1.003、2.198,均P<0.05)。结论血清骨钙素、骨硬化蛋白、骨膜蛋白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均呈正相关,且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钙素 骨硬化蛋白 骨膜蛋白 精神分裂症 骨质疏松
下载PDF
血清骨保护素、25(OH)D及骨钙素水平与精神分裂症合并骨质疏松的关系研究
7
作者 刘堂龙 蒲犇 +4 位作者 许咸加 鲍明利 汪林兵 吴赫南 可登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197-1199,120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骨保护素(OPG)、25-羟维生素D[25(OH)D]及骨钙素水平与精神分裂症合并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宁波市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的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43... 目的探讨血清骨保护素(OPG)、25-羟维生素D[25(OH)D]及骨钙素水平与精神分裂症合并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宁波市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的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43例、骨量减少组29例、骨量正常组30例,比较3组患者血清OPG、25(OH)D及骨钙素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项血清指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项血清指标对精神分裂症合并骨质疏松的影响。结果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血清OPG、25(OH)D水平均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均P<0.05),且骨质疏松组均低于骨量减少组(均P<0.05);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血清骨钙素水平均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均P<0.05),且骨质疏松组高于骨量减少组(P<0.05)。血清OPG、25(OH)D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均呈正相关(r=0.098、0.402,均P<0.05),血清骨钙素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呈负相关(r=-0.376,P=0.021)。血清OPG、25(OH)D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保护因素(OR=0.481、0.260,均P<0.05),血清骨钙素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67,P<0.001)。结论血清OPG、25(OH)D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保护因素,血清骨钙素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保护素 25-羟维生素D 骨钙素 精神分裂症 骨质疏松 相关性
下载PDF
社会技能训练对维持治疗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可登 《医学与社会》 2012年第6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期采用社会技能训练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70例维持治疗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按入组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以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社会技能... 目的:探讨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期采用社会技能训练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70例维持治疗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按入组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以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社会技能训练,观察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PRS评分及SDSS评分情况、复发情况。结果:半年后,两组患者BPRS评分及SDSS评分均较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BPRS和SD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86%,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期采用社会技能训练可明显改善其预后,降低复发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维持治疗期 社会技能训练
下载PDF
抑郁症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9
作者 冯国训 杨学财 可登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59-61,共3页
分析抑郁症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抑郁症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非抑郁症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血清hs-CRP水平,并分析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 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影... 分析抑郁症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抑郁症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非抑郁症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血清hs-CRP水平,并分析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 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影响抑郁症治疗的因素包括患者的自身因素、治疗方式和环境因素。结论 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是影响抑郁症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临床应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C反应蛋白水平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车祸所致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期抑郁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秦天星 郭细先 +4 位作者 张连仲 可登 刘堂龙 陈连洲 徐莉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0期735-738,共4页
目的探讨车祸所致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期抑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40例车祸所致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测评,比较分析患者一般资料与SDS、ADL、... 目的探讨车祸所致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期抑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40例车祸所致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测评,比较分析患者一般资料与SDS、ADL、SSRS评分的关系。结果 240例患者SDS评分>53分86例,阳性率35.83%;多元回归分析发现,ADL评分、经济状况、赔偿落实、工作恢复、年龄、昏迷时间、SSRS评分和职业8个因素进入SDS逐步回归方程:y=44.456+1.19x,-1.3x_2-2.31x_3-2.573x_4-0.038x_5+0.055x_6-0.239x_7+0.602x_8(F=369.848,P=0.000),并能预测SDS评分变异的92.5%(F=5.177,P=0.024)。结论车祸所致颅脑损伤患者在恢复期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主要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日常生活能力、经济状况和社会支持较差,年龄较小、职员、昏迷时间较长、未恢复工作、经济赔偿未落实的患者,抑郁发生率相对较高且程度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抑郁 因素分析 交通事故
下载PDF
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镁治疗脑外伤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可登 张治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0期68-69,71,共3页
目的研究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镁治疗脑外伤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的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收集78例入住我院的脑外伤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干预,一组采用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镁治疗作为治疗组,一组单独采用利... 目的研究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镁治疗脑外伤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的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收集78例入住我院的脑外伤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干预,一组采用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镁治疗作为治疗组,一组单独采用利培酮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开始时、治疗1周、治疗4周、治疗8周时利用简明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ptom scal,PANSS)、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scale,TESS)进行疗效评估,记录不良反应,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对各指标均数比较采用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组间χ2检验。结果脑外伤所致精神病性障碍应用治疗显著有效率74.4%;对照组显著有效率57.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10/39),对照组33.3%(13/39),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辅助检查有肝功能异常3例、窦性心动过速5例,对照组有肝功能异常4例、窦性心动过速6例,两组辅助检查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4,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镁治疗脑外伤所致精神病性障碍,较单一使用利培酮治疗疗效更佳,减轻对社会的危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脑外伤 利培酮 丙戊酸镁
下载PDF
高强度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重度抑郁伴自杀意念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松华 可登 +1 位作者 胡媛媛 王健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6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重度抑郁伴自杀意念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浙江省宁波市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的重度抑郁伴自杀意念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高强度组、常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 目的探讨高强度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重度抑郁伴自杀意念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浙江省宁波市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的重度抑郁伴自杀意念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高强度组、常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口服文拉法辛基础上,高强度组给予rTMS治疗(2次/d),常规组rTMS治疗(1次/d),两组每次治疗均为6000脉冲,对照组予伪刺激。观察三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24项(HAMD-24)评分。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共脱落7例,其中高强度组3例,常规组2例,对照组2例。高强度组和常规组治疗第3天末的BSI-CV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三组治疗第7天末BSI-CV评分均低于治疗第3天末,三组治疗第14天末BSI-CV评分均低于治疗第7天末(P<0.05)。高强度组治疗后第3、7、14天末的BSI-CV评分均低于同期常规组和对照组,常规组治疗后第3、7、14天末的BSI-CV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三组治疗第7、14天末HAMD-24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第14天末低于治疗第7天末(P<0.05)。高强度组治疗第7、14天末HAMD-24评分均低于同期常规组和对照组,常规组第7、14天末HAMD-24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高强度组和常规组头痛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7)。结论高强度rTMS治疗能迅速减轻重度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及自杀意念,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抑郁症 自杀意念 疗效
下载PDF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内分泌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可登 李松华 胡媛媛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3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国产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内分泌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8例。研究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分别于基线、治疗4周末和8周末检测血清泌乳素、空腹血糖及... 目的探讨国产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内分泌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8例。研究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分别于基线、治疗4周末和8周末检测血清泌乳素、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结果与基线相比,治疗4周末和8周末研究组血清泌乳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则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末和8周末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末和8周末两组空腹血糖、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与基线相比以及两组间同期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空腹血糖以及血脂水平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齐拉西酮 利培酮 泌乳素 空腹血糖 脂代谢
下载PDF
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重度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松华 可登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405-406,共2页
目的分析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重度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5月宁波市精神病院收治的100例重度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起始剂量为20mg/d,口服... 目的分析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重度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5月宁波市精神病院收治的100例重度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起始剂量为20mg/d,口服。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初始剂量为2.5mg~5.0mg/d,晚上睡觉前口服。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比较、HADM评分等临床指标。结果经过对应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HADM评分为(14.56±2.1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为(24.50±3.2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痊愈患者为27例,显效患者为12例,有效8例。对照组中,无效患者为11例。可得,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2例患者发生头晕,2例发生嗜睡。对照组中,3例发生嗜睡,2例头晕。可得,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与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重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理想,可显著降低发生不良反应概率,安全性高,改善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西汀 小剂量奥氮平 重度抑郁症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脑炎N-甲基-D-天冬氨酸型致精神障碍1例
15
作者 孙斌 可登 《中国乡村医药》 2020年第1期51-51,共1页
1 病历资料 患者胡某,女,24岁,社区医生,因"紧张、担心伴失眠20天,言行紊乱5天"于2016年11月2日入院.患者20天前因医院工作调动,自觉压力大,渐出现紧张、担心,感心慌、疲劳、乏力,食欲缺乏,入睡困难.5天前,家属发现患者胡言乱... 1 病历资料 患者胡某,女,24岁,社区医生,因"紧张、担心伴失眠20天,言行紊乱5天"于2016年11月2日入院.患者20天前因医院工作调动,自觉压力大,渐出现紧张、担心,感心慌、疲劳、乏力,食欲缺乏,入睡困难.5天前,家属发现患者胡言乱语.2天前,当地住院予奥氮平、舍取林、劳拉西泮治疗效果欠佳,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幻视.1天前,患者出现努嘴动作,持续1分钟左右后停止,紧张时多见.患者发病以来,无高热、惊厥,无四肢抽搐,无消极自杀观念,无情感高涨,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抽搐 情感高涨 劳拉西泮 入睡困难 奥氮平 社区医生 自身免疫性脑炎 病历资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