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思考——基于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视角 被引量:6
1
作者 加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24-29,共6页
马克思视农民阶级为无产阶级政权的阶级基础,而有关农民问题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基于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来探究"乡村振兴"战略,既要深刻探寻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所蕴含的时代价值,... 马克思视农民阶级为无产阶级政权的阶级基础,而有关农民问题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基于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来探究"乡村振兴"战略,既要深刻探寻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又要正确认识实现"乡村振兴"所要面对的现实困难。文章认为在奋力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以小农思想的转变为先导,通过多种途径来改善乡村发展条件、提升乡村经济水平,更要始终保持我党在"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的战略指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 “乡村振兴”战略 主要矛盾 执政地位 思想转变 党的领导
下载PDF
大数据驱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 被引量:2
2
作者 金辉 加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22-26,共5页
伴随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将互联网大数据运用技术融入各行业的趋势日渐风行,立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要办好新时代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把握时代发展规律,抓住大数据的技术优... 伴随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将互联网大数据运用技术融入各行业的趋势日渐风行,立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要办好新时代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把握时代发展规律,抓住大数据的技术优势来开拓价值观教育新局面。同时,我们也要辩证地分析大数据所带来的技术挑战,在遵循网络信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形来挖掘其实操价值,从而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开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技术异化 媒介素养
下载PDF
矛盾观视角下淮河流域环境治理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加佳 《市场周刊》 2017年第7期34-35,114,共3页
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认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充斥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且把矛盾看作事物发展的内在因素。淮河流域的环境与社会建设发展问题从矛盾观立场上就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淮河流域在发展经济时,不注重保护环境,产... 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认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充斥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且把矛盾看作事物发展的内在因素。淮河流域的环境与社会建设发展问题从矛盾观立场上就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淮河流域在发展经济时,不注重保护环境,产生了例如水污染、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所以当今,我们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来指导并找出淮河流域环境治理的有效途径,促进淮河流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矛盾观 经济发展 淮河流域 治理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我国乡镇政府服务价值观探析
4
作者 加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9期77-80,共4页
乡镇政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主要执行者,其价值观的合理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乡村振兴"的现实成效。从内容的衔接、目标追求的契合、以及共同价值原则的遵守层面,探究乡镇政府价值观与践行"乡村振兴&qu... 乡镇政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主要执行者,其价值观的合理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乡村振兴"的现实成效。从内容的衔接、目标追求的契合、以及共同价值原则的遵守层面,探究乡镇政府价值观与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联耦合。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乡镇政府价值观中的"管理"意识过强、"权本位"思想浓厚、不合理的发展理念对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羁绊。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牢固"服务"宗旨;强化"法治"思维;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完善我国乡镇政府的服务价值观念,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有效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镇政府 服务价值观 以人民为中心 农民群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