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致死剂量高效氯氰菊酯对蚯蚓体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赵丽倩 +2 位作者 纪伟 陈子雷 庄惠生 《生态科学》 CSCD 2018年第4期65-71,共7页
采用接触滤纸法,测定蚯蚓经亚致死剂量高效氯氰菊酯染毒24 h、48 h和72 h后其体内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探讨不同染毒时间和暴露浓度对蚯蚓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高效氯氰... 采用接触滤纸法,测定蚯蚓经亚致死剂量高效氯氰菊酯染毒24 h、48 h和72 h后其体内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探讨不同染毒时间和暴露浓度对蚯蚓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高效氯氰菊酯亚致死剂量下,染毒24 h时蛋白含量在50 mg·L^(-1)达到最大值,而染毒72 h时蛋白含量在5 mg·L^(-1)达到最大值,表现为短时间内促进蛋白合成而长时间下抑制。高效氯氰菊酯对SOD和CAT活力的诱导作用明显,SOD活力在低浓度激活,高浓度抑制;CAT活力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MDA含量诱导作用不明显,短时间内随暴露浓度升高而升高,但随染毒时间延长趋于正常水平。因此SOD和CAT可作为蚯蚓受到氧化胁迫的指示指标,而MDA无法作为指示指标。此外,各生化指标对高效氯氰菊酯毒性效应的敏感性存在差异,SOD活力影响最大,CAT次之,MDA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氯氰菊酯 蚯蚓 蛋白含量 抗氧化酶 丙二醛含量
下载PDF
克百威、镉和铜对费氏弧菌的联合毒性效应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玉涛 +2 位作者 张树秋 彭强辉 陈子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69-875,共7页
通过费氏弧菌急性毒性实验,研究克百威、镉(Cd)和铜(Cu)三种受试样本及其混合样本(克百威-Cd和克百威-Cu的等毒性单位比为1∶1、1∶2、2∶1,克百威-Cd-Cu的等毒性单位比为1∶1∶1、1∶1∶2、1∶2∶1、2∶1∶1)对费氏弧菌15 min和30 min... 通过费氏弧菌急性毒性实验,研究克百威、镉(Cd)和铜(Cu)三种受试样本及其混合样本(克百威-Cd和克百威-Cu的等毒性单位比为1∶1、1∶2、2∶1,克百威-Cd-Cu的等毒性单位比为1∶1∶1、1∶1∶2、1∶2∶1、2∶1∶1)对费氏弧菌15 min和30 min的急性毒性效应,计算克百威、Cd和Cu的单一和混合样本的半数效应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克百威、Cd和Cu暴露15 min的EC50值分别为101.29、13.11、47.06 mg·L^(-1),暴露30 min的EC50值分别为107.88、11.17、39.73 mg·L^(-1)。利用毒性单位(Toxicity unit,TU)法、相加指数(Additive index,AI)法和混合毒性指数(Mixtures toxicity index,MTI)法对混合样本进行了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克百威与Cu和Cd两种重金属二元和三元复合作用后主要表现为部分相加和协同作用,说明二元和三元复合毒性较单一毒性增强,且不同混合比例下,联合毒性效应具有差异。TU法与MTI法的评价结果一致,而AI法的结果略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百威 费氏弧菌 联合毒性
下载PDF
电化学组合工艺削减垃圾渗滤液毒性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赵远 +2 位作者 诸寅 赵丽倩 蔡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01-2305,共5页
以某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为样本,将其在实验室以电化学氧化为主要工艺的废水处理装置出水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发光细菌、斑马鱼胚胎和斑马鱼仔鱼为受试生物,以发光抑制率及生物体死亡为观察指标,研究不同处理过程出水对3种受试生物的... 以某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为样本,将其在实验室以电化学氧化为主要工艺的废水处理装置出水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发光细菌、斑马鱼胚胎和斑马鱼仔鱼为受试生物,以发光抑制率及生物体死亡为观察指标,研究不同处理过程出水对3种受试生物的急性毒性效应。试验结果以半数效应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和半数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表征。通过毒性单位(Toxicity Unit,TU)法、平均毒性(Average Toxicity,Av Tx)法、毒性指数(Toxic Print,Tx Pr)法、最敏感的测试(Most Sensitive Test,MST)法和潜在毒性效应指数(Potential Ecotoxic Effects Probe,PEEP)法等生物毒性评价方法对不同处理过程进行毒性削减评估。结果表明,出水对发光菌、斑马鱼幼鱼和胚胎的TU分别为0.63、9.82和8.55,与原水相比分别削减了81.52%、88.41%和89.65%。Av Tx、Tx Pr和MST法评价结果显示,经混凝沉淀-厌氧-电化学氧化-好氧组合工艺处理的出水仍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即现行的废水排放标准下不能完全阻止有毒废水的排放。此外在考虑废水排放量的基础上,PEEP评价法虽然表明出水无毒,但排放时需注意单项指标毒性。与成组生物试验相结合的PEEP评价方法可以反映垃圾渗滤液的综合生物毒性及评价其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垃圾渗滤液 急性毒性 EC50 LC50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