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癌的分型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3年第8期937-940,共4页
目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回顾性分析,探讨子宫内膜癌两种分型及其癌前病变的不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提高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6月间诊断的子宫内膜癌2... 目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回顾性分析,探讨子宫内膜癌两种分型及其癌前病变的不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提高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6月间诊断的子宫内膜癌20例患者,其中I型10例,II型10例;收集两组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分析。结果:I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平均年龄(51.35岁)小于II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平均年龄(63.26岁);PTE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ER、PR受体状态呈均正相关;P5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结论:PTEN、P53二者同为抑癌基因,皆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I型癌中ER、PR可能调控PTEN的表达;p53在II型癌中强阳性表达,ER、PR在II型癌中阴性或弱阳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分型 PTEN P53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癌3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世君 +2 位作者 赵蒙 杨怀茜 王萌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8年第9期1252-1253,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学表型、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预后。方法:对3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分析、颈部淋巴结及随访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6例中男性8例,女性28例;年龄16~72岁,平均41....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学表型、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预后。方法:对3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分析、颈部淋巴结及随访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6例中男性8例,女性28例;年龄16~72岁,平均41.6岁。肿块大小0.4 cm×0.3 cm×0.2 cm-1.0 cm×0.8 cm×0.4 cm。镜下肿瘤由乳头状、滤泡样排列,核呈毛玻璃状、可见核沟、核内包涵体及核仁,可见纤维性间质反应。免疫表型中表达率分别为:TG和CK19 100%,Ret 85%。其中10例颈部淋巴结转移,转移率27.8%。随访29例,随访时间5~36个月,无1例发生远方转移,5例复发。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预后极好,其特征性的组织形态有助于术中诊断,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鉴别诊断及判定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癌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颈部淋巴结 预后
下载PDF
胎膜早破胎盘的病理检查结果分析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崔丽燕 +1 位作者 刘小宁 张立君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10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胎膜早破胎盘的病理检查结果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待产孕妇为研究对象。以最终诊断结果为依据,将所有孕妇分为对照组(未发生胎膜早破)与观察组(胎膜早破)。对比两组孕妇胎盘病理情况以及母... 目的探讨分析胎膜早破胎盘的病理检查结果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待产孕妇为研究对象。以最终诊断结果为依据,将所有孕妇分为对照组(未发生胎膜早破)与观察组(胎膜早破)。对比两组孕妇胎盘病理情况以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绒毛间质纤维化、绒毛膜羊膜炎、胎盘梗死、合体细胞结增多、间质血管增多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死亡率、产褥期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胎盘的病理检查结果多以间质血管增多与绒毛膜羊膜炎为主,因此,在临床胎盘检测中,多根据胎膜早破的病理特点进行监测,用以预防胎膜早破的发生,从而改善妊娠结局,更好的保障孕妇及新生儿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病理结果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完全性葡萄胎与正常胎儿共存病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小原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3期175-176,共2页
我国葡萄胎发病率为1∶1290次妊娠,葡萄胎与胎儿共存约占葡萄胎的2.5%--5%[1],其发病率约占妊娠总数的0.005%--0.01%。根据1987年关于葡萄胎的分类,又可分为完全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 and coexisting fetus,C... 我国葡萄胎发病率为1∶1290次妊娠,葡萄胎与胎儿共存约占葡萄胎的2.5%--5%[1],其发病率约占妊娠总数的0.005%--0.01%。根据1987年关于葡萄胎的分类,又可分为完全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 and coexisting fetus,CHAF)及部分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两种完全不同的类别(partial hydatidiformmole and coexisting fetus,CHAF)及部分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两种完全不同的类别(partial hydatidiformmole and coexisting fetus,PH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胎 完全性 胎儿共存 P57KIP2
下载PDF
10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世君 赵蒙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0年第9期1055-1057,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10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其中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 8例,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HGESS 2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免疫组化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镜下LGESS的...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10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其中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 8例,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HGESS 2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免疫组化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镜下LGESS的肿瘤细胞大部分类似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螺旋小血管多见,肿瘤细胞呈舌状或弥漫浸润肌层。有部分病例伴多成分分化(4例伴平滑肌分化,2例伴性索样分化,1例伴纤维分化),免疫组化:肿瘤细胞Vi m(10/10)、CD10(10/10)、PR(7/10)、ER(4/10)、SMA(5/10)、Des(5/10)、CK、EMA、S-100、CD34、LCA均(-)。结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多伴发多成分分化,以平滑肌分化及性索样分化最为多见;并发肿瘤以平滑肌瘤最为常见。免疫组化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帮助;肿瘤预后与多成分分化的数量及类型关系不大;肿瘤有无浸润及瘤细胞异型程度、核分裂象数量是确定本瘤性质的必备条件,ESS对激素的敏感性可能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周莉 屈重霄 《实用医技杂志》 2008年第14期1819-1821,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一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4例SPTP作HE、免疫组织化学((PV2000法)染色观察。结果:4例SPT中3例为女性,1例男性,年龄15岁~36岁,平均年龄27岁,术后均无复发。肿瘤体积较大,平均直径8.6cm,有...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一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4例SPTP作HE、免疫组织化学((PV2000法)染色观察。结果:4例SPT中3例为女性,1例男性,年龄15岁~36岁,平均年龄27岁,术后均无复发。肿瘤体积较大,平均直径8.6cm,有包膜,囊实性相间。镜检,肿瘤由乳头和囊实区混合组成,细胞形态一致,核圆或卵圆,异型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形成特征性假乳头结构。1例侵犯胰腺周围组织。多数肿瘤表达vimentin,a-AT,a-ACT,部分表达Syn,CgA,PR和AE1/AE3,EMA,ER均阴性。结论:胰腺SPTP好发年轻女性,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手术切除治愈率高,应视为低度恶性肿瘤,免疫组化提示可能起源于胰腺多能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临床及病理学特点 被引量:2
7
作者 崔丽燕 +1 位作者 刘小宁 张立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20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APA)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和观察5例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复习文献。结果:5例患者年龄27~51岁,平均年龄37.2岁,临床表现均为阴道不规则流血,经量增多,2例为多囊卵巢... 目的:探讨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APA)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和观察5例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复习文献。结果:5例患者年龄27~51岁,平均年龄37.2岁,临床表现均为阴道不规则流血,经量增多,2例为多囊卵巢综合征,1例原发不孕,5例中有1例误诊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学特点:复杂分支腺管状结构,腺体不同程度增生,腺上皮伴异型,其中4例伴鳞状化生,腺体周围间质由多少不等的平滑肌和纤维组织构成。治疗:其中4例行息肉及内膜切除并药物治疗,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5例术后随访6月~3年均无瘤健在。结论:APA临床经过良好,病理形态学需要与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鉴别,肿瘤存在低度恶变潜能,少数可合并或发展成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应根据年龄及有无生育要求制定治疗方案,治疗后需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 临床病理 诊断
下载PDF
15例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的研究
8
作者 李世君 +1 位作者 周莉 屈重霄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0年第5期541-543,F0004,共4页
目的:研究LCH形态结构特征、免疫表型、临床表现。方法: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标记CD1a和S-100阳性以确定诊断。结果:15例LCH有4种组合类型:①肾形及卵圆形细胞5例;②咖啡豆样细胞4例;③咖啡豆样及大圆形细胞4例;④大圆形细胞2例。结... 目的:研究LCH形态结构特征、免疫表型、临床表现。方法: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标记CD1a和S-100阳性以确定诊断。结果:15例LCH有4种组合类型:①肾形及卵圆形细胞5例;②咖啡豆样细胞4例;③咖啡豆样及大圆形细胞4例;④大圆形细胞2例。结论:咖啡豆样细胞是LCH的特征细胞,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嗜酸性粒细胞是LCH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根据细胞形态、分化程度和不同组合,LCH分为:①反应性,②交界性,③低度恶性,④高度恶性(肉瘤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多症 郎格尔汉斯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下载PDF
p57、p53和Ki-67在水泡状胎块病理诊断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中国农村卫生》 2020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p57、p53和Ki-67在水泡状胎块病理诊断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形态学诊断,40例为流产水肿绒毛组,45例为部分型水泡状胎块组,35例为完全型水泡状胎块组,同时选取来院体检的40例正常健康孕妇... 目的:探讨p57、p53和Ki-67在水泡状胎块病理诊断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形态学诊断,40例为流产水肿绒毛组,45例为部分型水泡状胎块组,35例为完全型水泡状胎块组,同时选取来院体检的40例正常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四组p57、p53和Ki-67阳性表达。结果:部分型水泡状胎块组、完全型水泡状胎块组的p57阳性表达均低于流产水肿绒毛组、对照组(P<0.05);且部分型水泡状胎块组的p57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完全型水泡状胎块组(P<0.05)。部分型水泡状胎块组、完全型水泡状胎块组的p53、Ki-67阳性表达均高于流产水肿绒毛组、对照组(P<0.05)。结论:p53、Ki-67可有效鉴别流产水肿绒毛与水泡状胎块,而p57可作为鉴别部分型水泡状胎块与完全型水泡状胎块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泡状胎块 流产水肿绒毛 P57 P53 KI-67
下载PDF
ER、PR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世君 缑永钢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77-178,共2页
关键词 ER PR 子宫内膜癌 预后 病理特点 肿瘤分化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乳腺肌上皮癌2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丽燕 +1 位作者 刘小宁 张立君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782-784,共3页
乳腺肌上皮癌(myoepithelial carcinoma,MEC)是一种发生于乳腺的罕见恶性肿瘤。WHO(2003)乳腺和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病理学与遗传学分类[1]将其归为肌上皮病变(myoepithelial lesions,MEL),又称恶性肌上皮瘤(malignant myoepithelio... 乳腺肌上皮癌(myoepithelial carcinoma,MEC)是一种发生于乳腺的罕见恶性肿瘤。WHO(2003)乳腺和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病理学与遗传学分类[1]将其归为肌上皮病变(myoepithelial lesions,MEL),又称恶性肌上皮瘤(malignant myoepithelioma,MME);WHO(2012)乳腺肿瘤分类[2] 将MEC归入化生性癌,只在梭形细胞癌(spindle cell carcin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肌上皮癌 组织形态学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尸检材料临床病理分析
12
作者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3年第10期1175-1177,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病理特点,相关病因及其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研究1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出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为其主要临床特征,多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兼有合并症的临床病死率高,X线胸部摄...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病理特点,相关病因及其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研究1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出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为其主要临床特征,多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兼有合并症的临床病死率高,X线胸部摄片为其重要辅助诊断。病理检查肺泡壁及终末细支气管壁附有嗜伊红透明膜形成为确诊依据。结论:早产儿、低体重儿最易发生肺透明膜病,应积极预防,加强孕妇保健。同时急救措施中一定要同时兼顾合并症的预防和治疗,方能进一步提高新生儿透明膜病的急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 临床病理特点
下载PDF
育龄期Ⅰ-Ⅱ期BOT患者PDCD5表达情况及预后分析
13
作者 崔丽燕 +2 位作者 刘小宁 张立君 特日格勒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2期360-363,315,共5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育龄期Ⅰ-Ⅱ期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BOT)患者程序化死亡因子5(programmed cell death 5,PDCD5)表达情况及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20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育龄期BOT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临床... 目的:探讨与分析育龄期Ⅰ-Ⅱ期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BOT)患者程序化死亡因子5(programmed cell death 5,PDCD5)表达情况及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20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育龄期BOT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临床Ⅰ-Ⅱ期78例(早中期组),Ⅲ期20例(晚期组)。取所有患者的术中病理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CD5表达情况。跟踪随访患者的预后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早中期组的PDCD5表达阳性率为28.2%,显著低于晚期组的80.0%(P<0.05)。两组随访到2020年5月,早中期的存活率为97.4%,显著高于晚期组的65.0%(P<0.05)。在早中期组,Pearson分析显示随访生存与组织学分化、远端转移、PDCD5表达阳性存在相关性(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组织学分化、远端转移、PDCD5表达阳性都为影响患者预后生存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育龄期Ⅰ-Ⅱ期BOT患者伴随有PDCD5的低表达状况,且预后相对比较好,组织学分化、远端转移、PDCD5表达阳性都为影响育龄期Ⅰ-Ⅱ期BOT患者预后生存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期 卵巢交界性肿瘤 程序化死亡因子5 预后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宫颈黏液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14
作者 张立君 +1 位作者 刘小宁 崔丽燕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16期29-29,43,共2页
目的分析宫颈黏液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7月-2019年7月所收治的15例宫颈黏液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与病理表现。结果宫颈黏液腺癌临床分期中患者多为Ⅱb期,其次为Ⅱa期,Ⅰb期、Ⅳa期患者均较少... 目的分析宫颈黏液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7月-2019年7月所收治的15例宫颈黏液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与病理表现。结果宫颈黏液腺癌临床分期中患者多为Ⅱb期,其次为Ⅱa期,Ⅰb期、Ⅳa期患者均较少。大体观察下多以<4cm、内生型(包括结节状及颈管浸润型)为主。镜下观察多表现为宫颈黏液性癌,非特殊型占比80%(12/15),少数表现为黏液性癌,肠型6.6%(1/15)与黏液性癌,胃型13.3%(2/15)。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11例,占比73.3%,其次为白带异常7例,占比46.6%,还有月经失调、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下腹痛等。手术治疗疗效要显著高于放疗或化疗。结论宫颈黏液腺癌较罕见,若有阴道不规则出血、白带增多及月经失调等相关症状,应考虑宫颈黏液腺癌的可能,并进行常规宫颈活检,根据宫颈黏液腺癌病理特征,为医师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同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使患者生命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黏液腺癌 临床病理 分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