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辽宁地区一次冷涡天气的移动过程及其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8月2日,辽宁省南部地区出现暴雨天气是在东北冷涡发展成熟阶段产生的,500 h Pa冷涡形势建立与稳定维持为...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辽宁地区一次冷涡天气的移动过程及其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8月2日,辽宁省南部地区出现暴雨天气是在东北冷涡发展成熟阶段产生的,500 h Pa冷涡形势建立与稳定维持为暴雨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鄂海阻高的稳定维持导致了冷涡的移动缓慢,使得冷暖空气长时间在辽宁省上空交汇。低空急流为暴雨区输送大量不稳定能量、热量以及动量,低层切变线和地面辐合线也为暴雨的触发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抬升作用。展开更多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加密气象自动观测站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9月2—3日发生在抚顺地区的“美莎克”(2009号)台风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冷涡携带的干冷空气与低层台风系统输送的暖湿气流相互作用,易触发对流不稳...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加密气象自动观测站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9月2—3日发生在抚顺地区的“美莎克”(2009号)台风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冷涡携带的干冷空气与低层台风系统输送的暖湿气流相互作用,易触发对流不稳定,这有利于中尺度暴雨云团的发展;东北冷涡的位置以及携带的冷空气强度直接影响台风造成的降水强度;强降水发生在高低空急流耦合上升区。强降水时段对应冷中心和垂直速度的极大值时段;冷中心越强,锋生越强,垂直速度越大。低层台风系统与850 h Pa急流相配合带来了充足的水汽输送,水汽通量达到最大值时强降水也达到最大小时雨强,充分的水汽供应是大范围强降水发生的重要条件。展开更多
利用常规、加密自动气象站以及NCEP/NCAR再分析等资料,分析了2016年6月10—11日抚顺一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尺度系统。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以对流性降水为主,具有短时强降水特点,并伴有雷暴、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同时雨量分布不均,南部雨量整体...利用常规、加密自动气象站以及NCEP/NCAR再分析等资料,分析了2016年6月10—11日抚顺一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尺度系统。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以对流性降水为主,具有短时强降水特点,并伴有雷暴、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同时雨量分布不均,南部雨量整体偏大。东北冷涡是此次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与地面华北气旋对应位置配合较好,低空急流提供了较好的水汽输送,850 h Pa切变线提供了较强的辐合上升运动。展开更多
文摘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辽宁地区一次冷涡天气的移动过程及其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8月2日,辽宁省南部地区出现暴雨天气是在东北冷涡发展成熟阶段产生的,500 h Pa冷涡形势建立与稳定维持为暴雨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鄂海阻高的稳定维持导致了冷涡的移动缓慢,使得冷暖空气长时间在辽宁省上空交汇。低空急流为暴雨区输送大量不稳定能量、热量以及动量,低层切变线和地面辐合线也为暴雨的触发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抬升作用。
文摘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加密气象自动观测站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9月2—3日发生在抚顺地区的“美莎克”(2009号)台风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冷涡携带的干冷空气与低层台风系统输送的暖湿气流相互作用,易触发对流不稳定,这有利于中尺度暴雨云团的发展;东北冷涡的位置以及携带的冷空气强度直接影响台风造成的降水强度;强降水发生在高低空急流耦合上升区。强降水时段对应冷中心和垂直速度的极大值时段;冷中心越强,锋生越强,垂直速度越大。低层台风系统与850 h Pa急流相配合带来了充足的水汽输送,水汽通量达到最大值时强降水也达到最大小时雨强,充分的水汽供应是大范围强降水发生的重要条件。
文摘利用常规、加密自动气象站以及NCEP/NCAR再分析等资料,分析了2016年6月10—11日抚顺一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尺度系统。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以对流性降水为主,具有短时强降水特点,并伴有雷暴、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同时雨量分布不均,南部雨量整体偏大。东北冷涡是此次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与地面华北气旋对应位置配合较好,低空急流提供了较好的水汽输送,850 h Pa切变线提供了较强的辐合上升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