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繁忙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任冲 闫海峰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共8页
随着客流激增,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代表的繁忙高速铁路能力日趋紧张,需要通过优化列车运行图结构提升区间通过能力。阐述繁忙高速铁路运行图结构特点,以压缩无效时间为目的,给出运行图结构的优化原则,提出以运行线占用时间作为通过能力指标... 随着客流激增,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代表的繁忙高速铁路能力日趋紧张,需要通过优化列车运行图结构提升区间通过能力。阐述繁忙高速铁路运行图结构特点,以压缩无效时间为目的,给出运行图结构的优化原则,提出以运行线占用时间作为通过能力指标,以列车停站方案数、越行次数、区间群数、运行图四边形平均面积、运行线距离作为运行图结构指标。通过批量铺画京沪高速铁路若干客运区段列车运行图,形成运行图样本集,计算样本集中列车运行图的结构指标,分析列车运行图结构指标与运行线占用时间的相关关系。基于区间群数指标,设计运行图结构优化算法。研究表明:目前京沪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结构存在优化空间,通过优化运行图结构,徐州东—蚌埠南区段本线高峰小时通过能力可以提高3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忙高速铁路 列车运行图结构 列车运行图仿真 区间群数 京沪高速铁路
下载PDF
高速铁路区间通过能力利用优化措施浅析--以成绵乐客运专线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苏婕 闫海峰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8年第3期131-137,共7页
随着高速铁路网的不断完善,铁路客运需求日益膨胀,当速度等级、停站方案不同的本、跨线列车共线运行时,区间通过能力紧张与线路能力利用率低的矛盾将日趋激化。因此,如何在固定设备不变的条件下,借助运输组织的调整,提高区间通过能力利... 随着高速铁路网的不断完善,铁路客运需求日益膨胀,当速度等级、停站方案不同的本、跨线列车共线运行时,区间通过能力紧张与线路能力利用率低的矛盾将日趋激化。因此,如何在固定设备不变的条件下,借助运输组织的调整,提高区间通过能力利用成为我国铁路运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西南地区高铁路网实际出发,以成绵乐客运专线为例,采用理论分析与图解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成绵乐区间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结合这些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区间通过能力利用的优化措施,研究发现本文提出的优化措施具有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过能力利用 优化措施 成绵乐客专
下载PDF
高速铁路长大下坡道闭塞分区自动化布置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石修路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4-159,共6页
长大坡道下的高速铁路闭塞分区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直接影响动车组运行安全及运输能力。为提升闭塞分区设计精度、简化闭塞分区设计工作,在总结既有规范、规定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厘清平均坡度概念,优化闭塞分区算法,构建闭塞分区... 长大坡道下的高速铁路闭塞分区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直接影响动车组运行安全及运输能力。为提升闭塞分区设计精度、简化闭塞分区设计工作,在总结既有规范、规定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厘清平均坡度概念,优化闭塞分区算法,构建闭塞分区设计辅助系统,并结合具体项目验证系统效果。结果表明:优化算法能够更为精确地将动车组占用分区控制在6分区,且有效缩短追踪间隔40 s;闭塞分区设计辅助系统能够不受线路长度影响,将计算周期控制在1 min内。该研究成果有效提升了闭塞分区设计精度,缩短了设计周期,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性及可推广性,能够指导长大坡道下的高速铁路闭塞分区设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闭塞分区 自动化布置 优化算法 系统实现
下载PDF
宜宾市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列车方案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思遐 杨成和 《综合运输》 2023年第6期35-37,81,共4页
宜宾市作为内昆铁路的主要枢纽节点,具备较好的既有普速铁路资源,且同时面临过江通道能力紧张、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因此,本文选择宜宾市为研究对象,提出内昆铁路及宜珙支线的改建思路和方案,制定契合宜宾市域客流出行特点的市域... 宜宾市作为内昆铁路的主要枢纽节点,具备较好的既有普速铁路资源,且同时面临过江通道能力紧张、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因此,本文选择宜宾市为研究对象,提出内昆铁路及宜珙支线的改建思路和方案,制定契合宜宾市域客流出行特点的市域列车开行方案。本文研究内容具有一定普适性,为同类型中小城市发展市域郊铁路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铁路 改建方案 市域列车 开行方案
原文传递
动货混运条件下川藏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金阁 任冲 +1 位作者 胡晓丹 《综合运输》 2021年第11期133-138,共6页
川藏铁路具有典型的复杂艰险山区铁路特征,同时还受到高寒等恶劣气候影响,由此对运营安全要求苛刻。本文针对特殊海拔、气候、地形、地质、超长大坡道等客观工程条件,重点分析了动车组与货运列车混合运输存在的问题,并在充分吸收我国复... 川藏铁路具有典型的复杂艰险山区铁路特征,同时还受到高寒等恶劣气候影响,由此对运营安全要求苛刻。本文针对特殊海拔、气候、地形、地质、超长大坡道等客观工程条件,重点分析了动车组与货运列车混合运输存在的问题,并在充分吸收我国复杂艰险山区铁路运营经验的前提下,对川藏铁路动货混运条件下合理的运输组织模式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对减少川藏铁路未来建设、运营中存在的风险,实现项目功能定位,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营效益有一定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动车组和货物列车混运 运输组织模式
原文传递
川藏线缓坡设置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成和 《综合运输》 2019年第1期122-126,共5页
川藏铁路具有典型长大坡道线路的特征,设置缓坡是长大坡道线路解决列车起动加速等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论文以加力坡24‰和30‰两个设计方案,HXD2、HXD2b两种电力机车双机牵引货物列车为依据,对川藏线雅安—新都桥区段各区间的缓坡设置... 川藏铁路具有典型长大坡道线路的特征,设置缓坡是长大坡道线路解决列车起动加速等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论文以加力坡24‰和30‰两个设计方案,HXD2、HXD2b两种电力机车双机牵引货物列车为依据,对川藏线雅安—新都桥区段各区间的缓坡设置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根据经典力学分析,提出了缓坡设置的检算方法,分析发现24‰坡度方案下,各区间均不需设置缓坡。针对30‰坡度方案进一步进行分析,确定出该方案下,在大仁烟-新沟等6个区间需要设置缓坡,并给出了这些区间缓坡设置的合理坡度和坡长范围。采用模拟计算的方法,对上述6个区间进行计算分析,研究发现缓坡设置会导致区间上坡运行时分缩短,下坡运行时分增加,总运行时分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缓坡 牵引计算 模拟仿真 区间运行时分
原文传递
高原山区高速铁路热备动车组布点研究
7
作者 王利军 陈科 +1 位作者 任冲 《高速铁路技术》 2023年第4期50-55,共6页
热备动车组是保障高速铁路安全运营的重要措施。本文介绍了热备动车组救援方式与救援场景,研究了高原山区高速铁路热备动车组救援性能和布点,验证了热备动车组救援性能,提出了热备动车组救援布点规则,对不同救援区段进行了模拟计算,并... 热备动车组是保障高速铁路安全运营的重要措施。本文介绍了热备动车组救援方式与救援场景,研究了高原山区高速铁路热备动车组救援性能和布点,验证了热备动车组救援性能,提出了热备动车组救援布点规则,对不同救援区段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客运列车应急供电、应急自走行研发提出了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备动车组 高原山区高速铁路 救援场景 救援性能 救援布点 应急供电
下载PDF
基于年龄变化的人脸自动识别算法
8
作者 苏婕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383-385,共3页
为补充人脸自动识别算法在时间维度研究上的不足,以年龄变化条件下的人脸识别问题为基础,从人脸检测、特征信息提取和相似度函数的描述三个子问题出发,通过图像处理、数学类比、计算机编程的方法,对解决人脸信息识别、提取和相似度比较... 为补充人脸自动识别算法在时间维度研究上的不足,以年龄变化条件下的人脸识别问题为基础,从人脸检测、特征信息提取和相似度函数的描述三个子问题出发,通过图像处理、数学类比、计算机编程的方法,对解决人脸信息识别、提取和相似度比较的算法进行研究。确定了二值转换中合理阈值的取值方法,发现最大连通域可有效覆盖人脸区域,设计得出基于阈值分割的最大连通域算法以检测人脸;设计像素归一化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从而使得图像直接包含的特征信息满足相似度对比要求;类比数理统计中随机变量的相关系数,定义图片矩阵的相关性,建立相似度函数,对图像序列的相似度进行计算。整合得到基于年龄变化的人脸自动识别算法,并运用MATLAB编程实现。选取三组算例(groupⅠ、Ⅱ、Ⅲ)对算法的可行性予以验证,对运算结果的规律予以总结。与同类算法对比,该算法侧重于时间维度,创新实现了年龄变化下的人脸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自动识别 年龄变化 算法 计算机编程 相似度函数
下载PDF
川藏线雅安至新都桥段凉闸站设置研究
9
作者 闫海峰 李力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7年第4期11-17,共7页
本文以列车在川藏线雅安至新都桥段长大下坡道上进行连续调速制动为出发点,研究该线路区段的列车闸瓦温升和凉闸问题。研究分析了30‰坡道限速65 km/h和75 km/h两种情况下的调速制动情况,并推导得出最大凉闸距离,研究表明:川藏线雅安至... 本文以列车在川藏线雅安至新都桥段长大下坡道上进行连续调速制动为出发点,研究该线路区段的列车闸瓦温升和凉闸问题。研究分析了30‰坡道限速65 km/h和75 km/h两种情况下的调速制动情况,并推导得出最大凉闸距离,研究表明:川藏线雅安至新都桥段按设计方案设站,在最不利条件下也无须增设凉闸站,但需要在已有车站上进行凉闸作业。在此基础上以该线路区段各区间闸瓦温升数据为依据,构建了凉闸站优化设置模型,并求解得出在不同限坡情况下的凉闸作业方案。通过对凉闸作业引起限制区间转移的研究,发现上述凉闸站设置方案均不会对通过能力产生影响。本文研究结论对川藏线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通过能力 数学模型 凉闸站
下载PDF
成都市域铁路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10
作者 石修路 林靖 《综合运输》 2023年第9期165-171,共7页
随着我国干线铁路网成型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完善,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市域铁路成为功能短板,亟需对市域铁路竞争力提升策略展开研究。本文以成都市域铁路为例,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的方法明确市域铁路发展趋势,发现我国市域铁路竞争... 随着我国干线铁路网成型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完善,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市域铁路成为功能短板,亟需对市域铁路竞争力提升策略展开研究。本文以成都市域铁路为例,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的方法明确市域铁路发展趋势,发现我国市域铁路竞争力主要影响因素为线网规模、交通衔接、辐射范围、项目经济性、通勤时效性和换乘快捷性;以竞争力影响因素为评价指标,构建市域骨干线网形成“两环两射”格局;基于成都市域线网格局和客流预测,以运能浪费最小为目标,构建整数规划模型,求解得成都市域列车开行方案,对比发现:研究所得开行方案充分利用了既有线资源,有效改善了市域线服务品质,充分发挥了市域铁路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独特优势。本文研究成果为成都市域铁路建设、运营提供思路也为我国市域铁路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发展综述 竞争力影响因素 成都市域铁路 整数规划 列车开行方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