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动脉炎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光相干断层扫描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润生 张玉磊 +4 位作者 吕沛霖 张存丽 王红艳 李沛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观察非动脉炎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视盘及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RNFL)厚度变化特征。方法利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对NAION患者96例108只跟的视盘进行环形和十字交叉纵横扫描,分析患者视盘及盘周RNFL厚度变化。其... 目的观察非动脉炎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视盘及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RNFL)厚度变化特征。方法利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对NAION患者96例108只跟的视盘进行环形和十字交叉纵横扫描,分析患者视盘及盘周RNFL厚度变化。其中,水肿期96例96只眼,水肿消退期37例41只眼。同时选取单眼发病患者的84只对侧健康眼作为对照。随访时间2周-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视盘水肿期患者十字交叉纵横扫描显示,盘周RNFL较对侧健康眼增厚,59只眼非缺血区RNFL增厚更显著,即盘周RNFL厚度非缺血区大于缺血区,占视盘水肿期患者的61%;26只眼缺血区RNFL厚度大于非缺血区,非缺血区RNFL厚度在正常范围,占视盘水肿期患者的27%;11例11只眼盘周缺血区与非缺血区RNFL厚度无差异,隆起厚度均大于对侧健康眼厚度,占视盘水肿期患者的12%。十字交叉纵横扫描显示,除视杯狭窄较浅或无杯的形态外,其他与环形扫描一样均显示以视盘缺血区水肿消退最快,平均时间为2周左右,而非缺血区水肿消退时间为3-6周。水肿消退期患者在水肿消退1个月内视盘缺血区RNFL均变薄,其厚度低于非缺血区和对侧健康眼,占本期患者的95%;在水肿消退≥3个月时,26例患者整个盘周RNFL厚度≤对侧健康眼,视盘缺血区与非缺血区RNFL均表现为持续性萎缩性薄变,且盘周缺血区RNFI,厚度薄于非缺血区;占本期患者的70%。结论NAION水肿期盘周RNFL厚度较对侧健康眼增厚,且多数患者非缺血区高于缺血区;水肿消退期盘RNFL厚度均低于对侧健康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病变 缺血性/诊断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神经纤维 视盘
原文传递
中药康网灵汤剂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残留视网膜下液的吸收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雷晓琴 薛晓辉 +2 位作者 雷春灵 杜善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64-766,共3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中药康网灵汤剂对波及黄斑部视网膜脱离成功复位术后黄斑部残留视网膜下液的吸收作用。方法将脱离波及黄斑部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行视网膜成功复位术后、经OCT证实黄...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中药康网灵汤剂对波及黄斑部视网膜脱离成功复位术后黄斑部残留视网膜下液的吸收作用。方法将脱离波及黄斑部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行视网膜成功复位术后、经OCT证实黄斑部残留视网膜下液的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30眼,对照组常规口服迈之灵,康网灵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康网灵汤剂,每天1剂,分3次服,30d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治疗前后行视力及OCT检查,观察黄斑区组织结构变化。数据结果均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前2组在年龄、病程、视力及黄斑部残留视网膜下液量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康网灵组视力提高的眼数高于对照组、残留视网膜下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1个月时康网灵组视力>0.5者5眼,对照组2眼,残留视网膜下液量前者为(170.87±20.88)μm,后者为(247.47±53.81)μm,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中药康网灵汤剂能促进残留视网膜下液吸收并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网灵汤剂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 残留视网膜下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