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的表达及与复发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4
1
作者 于博 于洋 +3 位作者 申鹏 刘正义 闫园 尤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2年第14期1726-172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5-3的表达及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86例。采用免疫组化法将患者分为4种分子分型,比较不同分子分型...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5-3的表达及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86例。采用免疫组化法将患者分为4种分子分型,比较不同分子分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5-3)表达水平,随访2年,比较不同分型患者的复发及转移发生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Luminal A型62例(33.33%),Luminal B型67例(36.02%),Her-2过表达型25例(13.44%),Basal-like型32例(17.20%)。Her-2过表达型患者的低分化占比相较于其他3种分子分型更高(P<0.05)。血清CA15-3在Her-2型患者中表达水平高于其他3种分型(P<0.05)。186例患者随访2年,出现复发18例,转移47例。其中Her-2过表达型的复发转移率高于Luminal A、B型(P<0.05)。结论Her-2分型患者的组织分化程度在所有分型中较低,且该分型患者复发转移率高,高表达的CA15-3可提示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为Her-2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分子分型 肿瘤标志物 复发 转移
原文传递
广泛门静脉系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附10例报告 被引量:9
2
作者 马秀现 于博 +2 位作者 孙玉岭 冯留顺 许培钦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1-654,共4页
目的探讨广泛门静脉系血栓形成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广泛门静脉系血栓形成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术前行影像学和肠系膜上动脉血管造影确诊,2例行误诊手术剖腹探查确诊。4例急症剖腹探查,5例介入置管溶栓(其中2例因... 目的探讨广泛门静脉系血栓形成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广泛门静脉系血栓形成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术前行影像学和肠系膜上动脉血管造影确诊,2例行误诊手术剖腹探查确诊。4例急症剖腹探查,5例介入置管溶栓(其中2例因肠管坏死中转手术部分肠段切除),1例单纯外周抗凝、溶栓。手术治愈3例,介入置管溶栓治愈2例,外周溶栓治愈1例,死亡4例。6例存活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随访6个月至3年,1例出现短肠综合征,1例复发,1例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结论该病极易误诊,影像学检查及选择性血管造影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决定该病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门静脉/治疗 介入治疗 溶栓
原文传递
慢病毒介导乳铁转运蛋白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蔡朋杉 蔡腾 +4 位作者 李晓彬 范磊 陈光 于博 刘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乳铁转运蛋白(LF)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采用切除卵巢去势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组,观察组于骨折部位注射过表达LF的慢病毒,对照组于骨折部位注射等体积空载体慢... 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乳铁转运蛋白(LF)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采用切除卵巢去势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组,观察组于骨折部位注射过表达LF的慢病毒,对照组于骨折部位注射等体积空载体慢病毒。注射8周后,取两组大鼠骨痂组织,采用Western blot分析两组大鼠LF、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Micro-CT测定两组大鼠骨折区域骨密度(BMD)、骨小梁体积(BV),组织体积(TV)、平均骨小梁厚度(Tb.Th)和平均骨小梁数目(TB.N);采用三点弯曲试验测定骨折部位生物力学参数。结果与对照组LF、OPG和RANKL蛋白表达水平(0.69±0.16、0.30±0.12、0.88±0.20)比较,观察组大鼠骨折部位LF、OPG和RANKL蛋白水平(1.17±0.31、1.25±0.18、1.10±0.15)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5、2.183、3.018,P<0.01]。观察组大鼠BMD、BV、TV、Tb.Th和Tb.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9、3.183、2.195、3.012、3.091,P<0.05)。观察组大鼠骨折部位生物力学参数(最大载荷、弹性载荷、刚度和最大挠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1、2.985、3.911、2.198,P<0.01)。结论 慢病毒介导LF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部位表达,可显著促进成骨细胞分化,促进骨生长和骨折愈合,改善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转运蛋白 骨质疏松性骨折 愈合 慢病毒
原文传递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复发性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申鹏 刘正义 +2 位作者 闫园 于博 于洋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2期62-68,共7页
目的:探究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在蒽环、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某院收治的81例蒽环、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性TN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盲试验研究方法... 目的:探究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在蒽环、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某院收治的81例蒽环、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性TN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盲试验研究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0)和B组(n=41)。A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B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联合注射用顺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变化、生活质量情况[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量表(EORTC QLQ-C30)]、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2年内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B组治疗总有效率(82.93%)高于A组(60.00%,P<0.05)。两组血清CEA、CA153、CA125水平均降低(P<0.05),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EORTC QLQ-C30评分在疲劳、失眠方面均降低(P<0.05),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EORTC QLQ-C30评分在总体健康方面均升高(P<0.05),且B组高于A组(P<0.05);两组EORTC QLQ-C30评分在恶心呕吐、食欲丧失、便秘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2年内复发率(14.63%)低于A组(40.00%,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65±1.45)个月]长于A组[(4.26±1.23)个月,P<0.05],稳定病例数(58.54%)高于A组(30.00%,P<0.05)。结论:与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相比,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方案在蒽环、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性TNBC患者中临床疗效更佳,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顺铂 蒽环 紫杉类药物 三阴性乳腺癌 复发
下载PDF
腔镜下双平面假体植入与胸肌前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的前瞻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申鹏 杜正贵 +4 位作者 尤伟 于博 闫园 刘正义 于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1-785,共5页
目的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探讨腔镜下双平面假体植入与胸肌前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的疗效差异,以期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2023年1月—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4例女性患者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 目的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探讨腔镜下双平面假体植入与胸肌前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的疗效差异,以期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2023年1月—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4例女性患者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n=27),腔镜下腺体切除后分别采用双平面假体植入、胸肌前假体植入重建乳房。两组患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侧别、乳腺癌临床分期、分子分型、病程、健侧乳房体积、患侧乳房下垂度及术前Breast-Q评分(社会心理健康、性健康、乳房满意度、胸部躯体健康)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后7 d内总引流量、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乳房重建疗效相关指标(乳头横、纵向距离差),以及Breast-Q评分各项目手术前后差值(变化值)。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7 d内总引流量、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3个月。试验组3例(11.11%)、对照组5例(18.52%)发生相关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试验组乳头横、纵向距离差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Breast-Q评分各项目均高于术前(P<0.05),但组间各项目变化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与胸肌前假体植入重建乳房相比,腔镜下双平面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腔镜手术 乳房重建 双平面假体植入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颈后路寰枢椎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及脱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栗启迪 刘涛 +4 位作者 高延征 代志鹏 陈光 于博 王东杰 《骨科》 CAS 2018年第2期85-89,95,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颈后路寰枢椎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我院采用颈后路寰枢椎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的寰枢椎不稳及脱位病人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为23~65岁、平... 目的探讨采用颈后路寰枢椎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我院采用颈后路寰枢椎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的寰枢椎不稳及脱位病人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为23~65岁、平均(51.3±8.4)岁。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均行颈椎X线、CT及MRI检查,通过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病人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寰椎平面脊髓有效空间(space available for the spinal cord,SAC)及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36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为17~35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呼吸困难1例、脑脊液漏1例、切口渗液感染1例,经对症处理症状后均好转。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失效及寰枢椎再脱位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年时,寰枢椎间植骨均获得较满意的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36例病人JOA评分、SAC及NDI分别为(14.36±1.69)分、(14.58±1.86)mm、19.24±7.57,与术前比较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9例非外伤病人末次随访时颈椎屈伸活动度与术前相比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旋转活动度相比术前受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后路寰枢椎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及脱位可有效复位、牢靠固定,且植骨融合率高,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颈寰椎 枢椎 脱位
下载PDF
腔镜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7
作者 申鹏 曹贝贝 +4 位作者 尤伟 刘正义 于博 闫园 于洋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806-1810,共5页
目的对比使用腔镜技术进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传统开放的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科的乳腺癌患者92例, 其中46例使用腔镜技术进行乳腺... 目的对比使用腔镜技术进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传统开放的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科的乳腺癌患者92例, 其中46例使用腔镜技术进行乳腺癌根治术;46例患者使用传统开放手术进行乳腺癌根治术。两组之间均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然后分析两组之间临床病理资料、短期结果及初步肿瘤学结果差异。所有患者随访的终点是死亡或者截至2023年6月30日。计量资料使用Student’st检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累积生存率的比较采用Kaplan-Meier曲线以及Log-rank检验, 预后相关危险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两组之间年龄、月经情况、肿瘤部位、肿瘤长度、临床分期及前哨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5、0.989、0.990、0.366, χ2=0.667、0.383, P>0.05)。腔镜手术组所需手术时间[(90.6±10.0) min比(65.9±11.1) min]长于开放手术组, 但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于开放手术组[(39.9±8.2) ml比(56.5±12.7) ml]、[(854.4±132.2) ml比(1 709.9±278.8) ml]、手术切口小于开放手术组[(8.6±1.2) cm比(21.0±3.8) cm]、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放手术组[(6.1±0.9) d比(6.7±1.0) d]、术后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开放手术组[(93.9%)比(75.5%), t=11.573、7.687、19.408、3.346、3.122, 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5, P>0.05)。开放手术组与腔镜手术组的3年总生存率与无进展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44、0.544, 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BMI、月经状况、前哨淋巴结数量、分子分型、T分期及手术方式均不是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使用腔镜技术进行乳腺切除安全可行, 可明显缩短切口长度, 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同时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腔镜 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 预后
原文传递
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光 刘涛 于博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4期51-52,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内固定方法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个组,进行不同方式的治疗。其中使用微创内固定的25例患者为研究组,使用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的25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后使...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内固定方法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个组,进行不同方式的治疗。其中使用微创内固定的25例患者为研究组,使用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的25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后使用Matta评分和术后效果观察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的患者平均住院(8.2±2.1)d,对照组为(16.4±2.1)d,两组对比,t=-14.6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研究组同样具备显著优势(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Matta功能评分结果显示优良率为92.0%,要优于对照组68.0%(P<0.05)。结论采用微创内固定手术疗法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病情缓解具有更为明显效果,其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措施而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平台骨折 微创内固定
下载PDF
腰椎-髂骨固定治疗合并腰椎-骨盆不稳型骶骨骨折体会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光 刘涛 +3 位作者 周晓永 于博 王伟 程应全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11期1152-1153,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髂骨固定术在骶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12例合并腰椎-骨盆不稳型骶骨骨折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术后获得8-24个月的随访。所有骨折均愈合,10例神经损伤者中9例得到较好恢复。Gibbons评分由术前(5.36±0.7... 目的探讨腰椎-髂骨固定术在骶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12例合并腰椎-骨盆不稳型骶骨骨折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术后获得8-24个月的随访。所有骨折均愈合,10例神经损伤者中9例得到较好恢复。Gibbons评分由术前(5.36±0.72)分恢复至术后(2.26±0.74)分。结论腰椎-髂骨固定是治疗合并腰椎-骨盆不稳型骶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可以重建腰-骶-骨盆关节的稳定,避免进一步神经损伤及恢复目前的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 骨折 神经损伤 腰髂固定
原文传递
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被引量:2
10
作者 闫园 于洋 +3 位作者 申鹏 于博 刘正义 尤伟 《临床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根治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0)。其中观察... 目的探讨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根治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0)。其中观察组患者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根治术中行腔镜下ALND,对照组患者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根治术中行传统开放式ALND。观察两组的手术相关参数(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引流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肢水肿、上肢疼痛、皮肤感觉障碍、肩关节活动障碍)、复发转移情况、不良预后发生情况(创口感染、创口水肿、乳房创口愈合不良)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25%,2/32)小于对照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率为15.63%,小于对照组(33.33%,P<0.05);观察组患者癌细胞转移复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其乳房外观、术后疼痛、预后恢复情况的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根治术患者而言,腔镜下ALND较传统开放式ALND的应用效果更佳,虽前者手术的时间更长,但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更少,且术后并发症、不良预后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根治术 并发症 患者满意度
原文传递
PFNAⅡ治疗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博 陈光 +2 位作者 刘涛 程应全 王伟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22期32-34,共3页
目的 探讨PFNAⅡ系统在治疗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PFNAⅡ内固定治疗系统对68例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随访6~ 24个月,平均12.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根据Harris评分:优54例,良9例,中2例,优良率95.6... 目的 探讨PFNAⅡ系统在治疗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PFNAⅡ内固定治疗系统对68例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随访6~ 24个月,平均12.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根据Harris评分:优54例,良9例,中2例,优良率95.6%.结论 PFNAⅡ对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的治疗具有微创、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Ⅱ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转子下骨折 内固定
原文传递
Zeste增强子同源物2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博 申鹏 闫园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45-1748,共4页
目的探讨Zeste增强子同源物2(EZH2)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切除的203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肿瘤组织EZH2表达水平。采用对照短发卡RNA(s... 目的探讨Zeste增强子同源物2(EZH2)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切除的203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肿瘤组织EZH2表达水平。采用对照短发卡RNA(shRNA)和EZH2 shRNA慢病毒感染MDA-MB-231细胞,建立对照组和EZH2 KD组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染色和体外移植瘤实验分析两组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两组细胞的迁移和上皮-间充质转化能力;荧光定量分析EZH2下游基因表达情况。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癌旁组织EZH2蛋白表达阳性率[(30.17±7.84)%]明显低于乳腺癌组织表达阳性率[(75.08±1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80,P<0.05)。对照组细胞CCK-8吸光度(A)值(2.01±0.09)明显高于EZH2 KD组(1.44±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54,P<0.05)。对照组细胞EdU阳性率[(78.30±4.83)%]明显高于EZH2 KD组[(61.4±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94,P<0.05)。对照组细胞体内成瘤体积[(830.32±64.54)mm3]明显高于EZH2 KD组[(642.83±55.71)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54,P<0.05)。对照组细胞迁移数量[(135.33±11.99)个]明显高于EZH2 KD组[(103.83±8.4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0,P<0.05)。对照组细胞上皮细胞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0.74±0.08)明显低于EZH2 KD组(1.44±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54,P<0.05)。对照组细胞间质细胞标志物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Snail蛋白表达水平(1.34±0.07、1.52±0.14、1.17±0.13)明显高于EZH2 KD组(0.87±0.08、0.95±0.10、0.74±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30、8.270、7.079,P<0.05)。对照组细胞抑癌基因p21和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mRNA表达水平(1.16±0.11、1.00±0.09)明显低于EZH2 KD组(1.77±0.13、1.72±0.14),差异有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ste增强子同源物2 乳腺癌 增殖 转移
原文传递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涛 于博 +2 位作者 王义生 陈光 李晓彬 《医药论坛杂志》 2012年第9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在骨筋膜室综合征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四肢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病情全部得到迅速控制,肢体肿胀消退快,愈合时...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在骨筋膜室综合征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四肢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病情全部得到迅速控制,肢体肿胀消退快,愈合时间短。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是治疗骨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筋膜室综合征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四肢 骨折 治疗
原文传递
钩板在老年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伟 刘涛 +1 位作者 陈光 于博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观察钛合金钩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3例老年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钛合金钩板治疗,同期修复损伤的喙锁韧带。术后1周起开始康复锻炼,观察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3例患者术后... 目的观察钛合金钩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3例老年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钛合金钩板治疗,同期修复损伤的喙锁韧带。术后1周起开始康复锻炼,观察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3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9~24个月。骨折复位良好,X线片显示锁骨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7个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平均术后1 a取出内固定物,无关节再脱位。按照Karlsson标准评定术后肩关节功能,优良率95.6%。结论钛合金钩板治疗老年性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远端骨折 老年性 粉碎性 锁骨钩钢板
下载PDF
核因子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在血红素氧合酶-1抗乙醇诱导成骨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15
作者 李杰 张丰泉 +3 位作者 陈光 于博 杜振宁 蔡腾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0-442,共3页
目的 观察血红素氧合酶-1(HO-1)抑制乙醇对成骨细胞损伤的作用,探讨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在其保护作用中的意义.方法 提取并培养人成骨细胞,Lipofectamine 2000质粒转染HO-1,乙醇作用24h,Western ... 目的 观察血红素氧合酶-1(HO-1)抑制乙醇对成骨细胞损伤的作用,探讨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在其保护作用中的意义.方法 提取并培养人成骨细胞,Lipofectamine 2000质粒转染HO-1,乙醇作用24h,Western bolt检测细胞中Nrf-2和HO-1蛋白的表达量,同时应用酶标仪检测成骨细胞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 阳性对照组中MPO和GSH-Px酶的活性分别为(54.17±20.61)mU/mg 蛋白和(7.94±2.42)U/mg蛋白,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HO-1组细胞中MPO和GSH-Px酶的活性(P=0.023、0.012);HO-1组细胞中MPO和GSH-Px酶的活性分别为(286.54±13.82)mU/mg蛋白和(38.59±5.30)U/mg蛋白,均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细胞中MPO和GSH-Px酶的活性(P=0.000、0.000).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阳性对照组细胞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27±0.08和0.81±0.05)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分别为0.62±0.11和1.26±0.20,P=0.016、0.003);HO-1组细胞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分别为0.94±0.10和2.43±0.13,P=0.000、0.000).结论 转染HO-1抑制乙醇诱导成骨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与其对细胞中Nrf-2/ARE信号通路的保护有关,其能通过Nrf-2/ARE信号通路激活并增强成骨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从而减轻乙醇对成骨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氧合酶-1 成骨细胞 核因子相关因子-2 髓过氧化物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原文传递
超声影像在建立布-加综合征大鼠模型中的意义
16
作者 魏常华 于博 +2 位作者 孙玉岭 李健 袁建军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2-174,共3页
借助动物模型研究人类疾病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等已成为医学科研中的重要手段,以不同的方法制作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的动物模型已有报道[1-2].本研究旨在以下腔静脉缩窄术建立BCS的大鼠模型... 借助动物模型研究人类疾病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等已成为医学科研中的重要手段,以不同的方法制作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的动物模型已有报道[1-2].本研究旨在以下腔静脉缩窄术建立BCS的大鼠模型并用超声影像观察其疾病的发展过程,检验其对人类BCS的模拟性,并探讨超声影像在建立BCS大鼠模型中的检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大鼠模型 超声影像 人类疾病 动物模型 BCS 病理生理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USP47促进三阴性乳腺癌进展的机制
17
作者 刘正义 申鹏 +4 位作者 闫园 于博 赵培 尤伟 于洋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28-2231,共4页
目的探讨USP47促进乳腺癌进展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验技术检测USP47在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BT-549和正常乳腺细胞系MCF-10A(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细胞系均购自ATCC细胞库... 目的探讨USP47促进乳腺癌进展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验技术检测USP47在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BT-549和正常乳腺细胞系MCF-10A(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细胞系均购自ATCC细胞库)中的表达。利用siRNA-USP47敲低MDA-MB-231、BT-549中USP47的表达。应用Transwell检测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利用细胞计数实验(CCK-8)、平板克隆和EDU实验检测MDA-MB-231、BT-549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两组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USP47在MDA-MB-231和BT-549中USP47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癌细胞MCF-10A(MDA-MB-231:2.70±0.53,BT-549:2.50±0.65,MCF-10A:1.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A-MB-231:t=4.49,P<0.05,BT-549:t=3.25,P<0.05);在USP47敲低细胞系中USP47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细胞(MDA-MB-231敲低组:0.22±0.06,MDA-MB-231对照组:1.00±0.00。BT-549敲低组:0.23±0.09,BT-549对照组:1.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A-MB-231:t=17.92,P<0.001,BT-549:t=5.25,P<0.001)。Transwell结果表明,USP47敲低组转移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MDA-MB-231敲低组:26.67±4.03,MDA-MB-231对照组:85.67.00±7.37。BT-549敲低组:21.67±4.64,BT-549对照组:45.67±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A-MB-231:t=12.20,P<0.001,BT-549:t=11.98,P<0.001)。USP47敲低组CCK-8实验吸光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MDA-MB-231敲低组:0.68±0.09,MDA-MB-231对照组:1.25±0.20。BT-549敲低组:0.84±0.10,BT-549对照组:1.54±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A-MB-231:t=4.50,P<0.05,BT-549:t=6.08,P<0.05)。细胞克隆实验结果表明敲低USP47后细胞克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MDA-MB-231敲低组:20.00±4.90,MDA-MB-231对照组:74.00±12.50。BT-549敲低组:23.67±5.70,BT-549对照组:56.6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A-MB-231:t=6.75,P<0.05,BT-549:t=6.25,P<0.05);EDU实验表明,USP47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USP47 蛋白激酶B 增殖 迁移
原文传递
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2通过调控Slug促进乳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机制
18
作者 于洋 于博 +6 位作者 申鹏 闫园 院文倩 赵培 秦涛 尤伟 刘正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1-85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2(PTBP2)在乳腺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探讨PTBP2通过调控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影响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的具体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TBP2... 目的探讨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2(PTBP2)在乳腺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探讨PTBP2通过调控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影响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的具体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TBP2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利用Transwell实验、侵袭实验检测PTBP2对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Westernblot及RT-PCR结果表明PTBP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7.22±0.27比3.02±0.16,t=13.33,P<0.01);敲低PTBP2表达后,MDA-MB-231细胞迁移能力、侵袭能力明显弱于对照组(30.20±1.56比113.80±4.23,t=18.52,P<0.01;9.60±1.60比29.20±4.28,t=4.29,P<0.01);并导致乳腺癌细胞发生MET转变。过表达PTBP2表达后,MCF7细胞迁移能力、侵袭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136.00±5.33比63.40±4.32,t=10.57,P<0.01;36.20±1.82比14.20±1.65,t=8.92,P<0.01)并导致乳腺癌细胞发生EMT转变。PTBP2表达下调后,MDA-MB-231细胞中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TBP2表达上调后,MCF7细胞中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TBP2通过调控EMT的转录因子Slug基因,从而调控乳腺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及MET。结论PTBP2在乳腺癌中高表达,并通过上调Slug基因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发生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侵袭 迁移 上皮-间充质转化
原文传递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5调控三阴性乳腺癌迁移及增殖的机制
19
作者 刘正义 申鹏 +4 位作者 闫园 于博 赵培 尤伟 于洋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46-1549,共4页
目的探索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中USP5的表达及其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USP5在TNBC细胞MDA-MB-231和BT-549细胞中的表达。通过转染慢病毒(shRNA)敲低... 目的探索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中USP5的表达及其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USP5在TNBC细胞MDA-MB-231和BT-549细胞中的表达。通过转染慢病毒(shRNA)敲低USP5的表达。采用免疫共沉淀(CO-IP)实验验证USP5对活化C激酶1受体(RACK1)泛素化水平的影响。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增殖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MDA-MB-231细胞和BT-549细胞中USP5的表达(3.167±1.102, 4.700±1.609), 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细胞系MCF-10A(1.000±0.3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7、3.915, P<0.05)。在USP5稳定敲低的细胞系中USP5蛋白的表达(MDA-MB-231:0.160±0.012;BT-549:0.190±0.028)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细胞(MDA-MB-231:1.000±0.179;BT-549:1.000±0.01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A-MB-231:t=5.279, P<0.001;BT-549:t=6.538, P<0.001)。USP5敲低的细胞中, RACK1的表达量(MDA-MB-231:0.250±0.023;BT-549:0.210±0.034)低于阴性对照细胞(MDA-MB-231:1.000±0.163;BT-549:1.000±0.03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A-MB-231:t=6.729, P<0.01;BT-549:t=5.172, P<0.001)。敲低USP5后RACK1泛素化水平显著增高。在CCK-8实验中, 敲低USP5后细胞增殖显著弱于(MDA-MB-231:1.140±0.102;BT-549:1.100±0.073)阴性对照细胞(MDA-MB-231:1.710±0.173, BT-549:1.950±0.08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A-MB-231:t=4.053, P<0.05;BT-549:t=10.550, P<0.001)。EDU实验证明, USP5敲低细胞株[阳性细胞率MDA-MB-231:(30.33±7.76)%;BT-549:(31.60±5.70)%]比阴性对照细胞[阳性细胞率MDA-MB-231:(64.33±4.50)%;BT-549:(75.42±4.10)%]细胞增殖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A-MB-231:t=5.361, P<0.01;BT-549:t=9.826, P<0.001)。敲低USP5后细胞迁移能力(MDA-MB-231:47.67±5.73;BT-549:51.00±8.60)较阴性对照细胞(MDA-MB-231:87.33±14.88;BT-549:93.69±6.12)显著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A-MB-231:t=3.517, P<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5 活化C激酶1受体 增殖 迁移
原文传递
长链非编码RNA PCNAP1通过调控微小RNA-29a-3p/MCL1轴降低三阴性乳腺癌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博 于洋 +4 位作者 申鹏 闫园 赵培 秦涛 尤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PCNAP1(Lnc PCNAP1)对乳腺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Lnc PCNAP1和微小RNA(miR)-29a-3p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乳腺癌细胞紫杉醇...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PCNAP1(Lnc PCNAP1)对乳腺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Lnc PCNAP1和微小RNA(miR)-29a-3p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乳腺癌细胞紫杉醇半数抑制率(IC50)变化。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用于确定Lnc PCNAP1和miR-29a-3p调控关系。组间差异的显著性采用Student’s t检验分析。结果RT-PCR分析结果显示Lnc PCNAP1在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BT549、T47D和BT474)较乳腺正常细胞系(MCF-10A)高表达(3.273±0.335、2.963±0.930、4.683±0.347、3.003±0.672比1.157±0.229,t=7.382,P<0.05),在乳腺癌组织中高于癌旁组织(5.115±1.549比3.053±1.427,t=5.47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下调Lnc PCNAP1的表达,紫杉醇的细胞抑制率值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24 h紫杉醇细胞IC50值明显低于对照组(MDA-MB-231,12.904 nmol/L比31.160 nmol/L;BT549,22.987 nmol/L比52.284 nmol/L)。在293T细胞中荧光素酶报告分析显示,miR-29a-3p可以明显抑制Lnc PCNAP1-wt的荧光素酶活性(0.383±0.062比1.000±0.147,t=5.455,P<0.01)。miR-29a-3p抑制MCL1 wt-3’端非编码区(3’UTR)的荧光素酶活性(0.350±0.051比1.000±0.102,t=7.03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后在共转染si-PCNAP1+si-miR-29a-3p/MCL1后,乳腺癌细胞的IC50值明显高于si-PCNAP1组。结论Lnc PCNAP1通过miR-29a-3p/MCL1信号通路促进乳腺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 微小RNA 紫杉醇 耐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