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牧强度对内蒙古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及其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子胥 +4 位作者 李永强 焦树英 董智 韩国栋 徐子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6257-6266,共10页
放牧是内蒙古荒漠草原主要利用方式之一,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有机碳分布规律对退化草原恢复以及推广精准放牧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试验基于不同放牧强度长期放牧样地(0、0.93、1.82、2.71羊单位hm-2(a/2)-1),采用高样本数量的... 放牧是内蒙古荒漠草原主要利用方式之一,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有机碳分布规律对退化草原恢复以及推广精准放牧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试验基于不同放牧强度长期放牧样地(0、0.93、1.82、2.71羊单位hm-2(a/2)-1),采用高样本数量的取样设计并结合地统计学分析方法,研究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及其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中度放牧会显著降低0—30 cm土层全氮含量(P<0.05),全磷含量随放牧强度增强出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放牧样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样地(P<0.05),不同放牧强度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土壤有机碳密度受放牧影响在0—20 cm土层出现显著下降(P<0.05),变化趋势同有机碳含量相似,碳氮比在重度放牧区0—10 cm土层显著降低(P<0.05)。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和异质性斑块的破碎程度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增大;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海拔高度在对照、轻度放牧和中度放牧区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在重度放牧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海拔无显著相关性;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上所述,放牧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变异受海拔和土壤养分含量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放牧强度 土壤有机碳 空间异质性
下载PDF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实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6
2
作者 蔡彦明 贡觉 +2 位作者 徐友伟 田玉智 《农业科技管理》 2021年第5期14-17,79,共5页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是粮食生产和居民饮食的物质基础,更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面临巨大挑战,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是以保障粮食安全为核心目标、符合我国国情的一条有效可行的新途径.文...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是粮食生产和居民饮食的物质基础,更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面临巨大挑战,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是以保障粮食安全为核心目标、符合我国国情的一条有效可行的新途径.文章在系统梳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工作实践和政策分析发现,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已经形成了相对清晰的工作思路,拥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的责任、考核和督查机制,但因我国耕地土壤污染防治任务重、难度大,而安全利用实施的周期短、经验少,存在着实际污染底数不清、协同污染源防控不足、技术名录不完善、资金落实和耕地类别动态调整政策不到位等问题.基于此,建议通过深度监测、"防""控"结合、拓宽技术措施范围、强化资金落实和完善管理机制等方式进一步保障和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的实施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土壤环境质量 重金属污染 安全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