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 被引量:79
1
作者 《文学自由谈》 CSSCI 1991年第3期45-49,共5页
女性意识应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第一是社会层面,从社会阶级结构看女性所受的压迫及其反抗压迫的觉醒;第二是自然层面,从女性生理特点研究女性自我,如周期、生育、受孕等特殊经验;第三是文化层面,以男性为参照,了解女性在精神文化方面的... 女性意识应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第一是社会层面,从社会阶级结构看女性所受的压迫及其反抗压迫的觉醒;第二是自然层面,从女性生理特点研究女性自我,如周期、生育、受孕等特殊经验;第三是文化层面,以男性为参照,了解女性在精神文化方面的独特处境,从女性角度探讨以男性为中心的主流文化之外的女性所创造的“边缘文化”,及其所包含的非主流的世界观、感受方式和叙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文化 叙事方法 母亲形象 精神文化方面 王安忆 锦绣谷之恋 阶级结构 海滨故人 女性生理 张辛欣
原文传递
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 被引量:84
2
作者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9-165,共7页
新科技的发展导致人类的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发生了根本变化。20世纪的苦难历程使现代性的"经济增长万能"和"个人绝对自由"受到质疑。这些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大变动都要求我们重新定义人类状况,重新考虑人类的生存意... 新科技的发展导致人类的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发生了根本变化。20世纪的苦难历程使现代性的"经济增长万能"和"个人绝对自由"受到质疑。这些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大变动都要求我们重新定义人类状况,重新考虑人类的生存意义和生存方式。J.里夫金用"美国梦"和"欧洲梦"两个概念来说明在不同时空中的不同的思维方式与生存方式,并认为正在形成的"中国梦"必将对整个人类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主义 生活质量 和谐梦想 时空差异 文化基因
下载PDF
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 被引量:74
3
作者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4年第2期17-19,6,共4页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化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历史上对待这种差异性曾经有过三种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是对凡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人,一概作为异端,或称为不开化的野人,或称为类同禽兽的蛮夷,必征服之,同化之,以至绝灭之而后快。当年白...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化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历史上对待这种差异性曾经有过三种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是对凡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人,一概作为异端,或称为不开化的野人,或称为类同禽兽的蛮夷,必征服之,同化之,以至绝灭之而后快。当年白种人占领南、北美洲,对当地土著文化就是持这种态度;孟夫子提倡的“用夏变夷”,鄙视“南蛮(?)舌之人”,引经据典地推崇“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也与此相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差异 文化误读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不同文化 文化差异性 文化体系 郭沫若 文化相对主义 主体文化 客体文化
原文传递
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化多元化 被引量:39
4
作者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69-74,共6页
通过论述文化多元发展的必要性、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关系 ,指出全球化与多元化进程中的“文化孤立主义”与“文化霸权主义”危险 ,总结出全球意识观照下文化多元发展的总趋势。
关键词 文化 全球化 文化孤立主义 文化霸权主义
全文增补中
和谐社会与文化自觉 被引量:32
5
作者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52,共5页
中国和世界目前都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和谐社会不仅是中国的追求,也是当今人类的普遍追求。中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有面向世界、贯通古今的气魄,一方面要以其他文化中有关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思路为资源,另一方面要善于吸收中... 中国和世界目前都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和谐社会不仅是中国的追求,也是当今人类的普遍追求。中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有面向世界、贯通古今的气魄,一方面要以其他文化中有关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思路为资源,另一方面要善于吸收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在全球化语境下建设和谐社会,要有文化自觉的意识,即在认知、理解和诠释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的基础上,联系现实,尊重并吸收他种文化的经验和长处,与他种文化共同建构新的文化语境,并在这一新语境中,找到民族文化的自我与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文化自觉 全球化 民族传统
下载PDF
文化相对主义与跨文化文学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1-71,共11页
本文由上、下两篇组成。上篇论述了文化相对主义思潮的起因和基本内涵,指出了跨文化传通问题提出的逻辑必然性。下篇则在跨文化传通基础上考察了当代比较文学研究的四种发展趋势。
关键词 文化相对主义 比较文学研究 跨文化 文化文学 不同文化 文化体系 “和而不同” 文学理论 本文化 人类学
原文传递
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 被引量:31
7
作者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20-33,共14页
二十世纪初叶,由于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变动的原因,西方各种思潮大量涌入停滞落后的中国,其规模之大而纷乱,影响之深而复杂,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少见的。这一时期以中国为中心的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已成为近来世界学者研究文化思... 二十世纪初叶,由于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变动的原因,西方各种思潮大量涌入停滞落后的中国,其规模之大而纷乱,影响之深而复杂,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少见的。这一时期以中国为中心的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已成为近来世界学者研究文化思想发展史的重点之一。自一九五四年美国哈佛大学出版了费正清的《中国对西方的回响》之后,从事这类研究的专论和专著日益增多。举其要者,如 A·R 戴维斯的《中国进入世界文学》(196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学说 中国现代文学 鲁迅 查拉图斯特拉 尼采思想 郭沫若 超人学说 四十年代 十九世纪 超人哲学
原文传递
文化自觉与中西文化会通 被引量:24
8
作者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5-189,共5页
文化自觉不仅在于理解与把握自己文化的根和种子,更在于依据现代认知和需要来诠释自己的文化历史。中国文化所追求是文化的多元共存,简洁地讲就是"和"。近些年,以"过程哲学"为基础的"建构性后现代主义"召... 文化自觉不仅在于理解与把握自己文化的根和种子,更在于依据现代认知和需要来诠释自己的文化历史。中国文化所追求是文化的多元共存,简洁地讲就是"和"。近些年,以"过程哲学"为基础的"建构性后现代主义"召唤"第二次启蒙",他们所倡导的尊重他者、尊重差别的思想,有助于通过会通世界各国文明的成果来解决人类所共同遇到的问题。中西方普遍的文化自觉,有望使人类社会出现一个全球多极均衡、多元文化共存的新的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中西文化会通 和谐文化 “第二次启蒙”
下载PDF
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视野——在17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上的发言 被引量:25
9
作者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2,共12页
编者按:2004年8月8日-15日,国际比较文学学会(ICLA)在香港召开第17届年会.这是ICLA首次在中国境内举行年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教授在会上的发言,以中国学者的视角,首先从"反本开新"与"参照他者"、跨文化... 编者按:2004年8月8日-15日,国际比较文学学会(ICLA)在香港召开第17届年会.这是ICLA首次在中国境内举行年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教授在会上的发言,以中国学者的视角,首先从"反本开新"与"参照他者"、跨文化和跨学科的文学对话两大方面,观察并论述了当今国际比较文学发展的新格局、新趋势,继而全面回顾了中国比较文学20年来的发展历程,分别从对比较文学观念的推进、文学人类学和对中国古代经典的现代诠释、关于翻译文学的研究、海外华文文学与流散文学研究等7个方面,对中国比较文学在当代的复兴与繁荣做出了总结性描述,并深信:"奠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的中国比较文学","将在消减全球主义意识形态,改善后现代主义造成的离散、孤立、绝缘状态等方面"起到独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比较文学 海外华文文学 文学发展 当代 散文 文学人类学 文学研究 乐黛云 善后 教授
原文传递
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 被引量:26
10
作者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0-175,共6页
比较文学第一阶段以影响研究为主,第二阶段以平行研究为主,在全球化的今天,比较文学进入了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根本特征是异质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当今比较文学以维护和发扬多元文化为旨归,致力于通过文学,探索个人身心内外的和谐、... 比较文学第一阶段以影响研究为主,第二阶段以平行研究为主,在全球化的今天,比较文学进入了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根本特征是异质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当今比较文学以维护和发扬多元文化为旨归,致力于通过文学,探索个人身心内外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等共同问题,在共同问题的不同表述中,促进文学间的“互识”、“互补“和“互动”,推动文学研究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第三阶段 异质文化 平等对话 新人文精神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特点及其对世界可能的贡献 被引量:23
11
作者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4期14-20,共7页
人类生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转变。空前巨大的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人类精神发生一次“心灵内在性的巨大提升”,它期待一个多极均衡、多元共存的全球化,一个“基于生活质量而非个人无限财富积累的可持续性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 人类生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转变。空前巨大的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人类精神发生一次“心灵内在性的巨大提升”,它期待一个多极均衡、多元共存的全球化,一个“基于生活质量而非个人无限财富积累的可持续性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特色如宇宙发展的不确定性、执两用中、一分为三、五行相生相克、“反者道之动”等多种思维方式,以及人只能镶嵌在他人的关系中才能生存的社会思想都可能对此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多极均衡 多元共存 不确定性 多种思维方式
下载PDF
跨文化、跨学科文学研究的当前意义 被引量:19
12
作者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9-106,共8页
比较文学是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它首先产生于人和人之间相互沟通和理解的需要。两种文化进入了同一个“文化场” ,便都与原来不同而产生了新的关系 ,这种关系有时是明显的对比 ,有时是潜在的参照。比较文学研究的正是不同文化之... 比较文学是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它首先产生于人和人之间相互沟通和理解的需要。两种文化进入了同一个“文化场” ,便都与原来不同而产生了新的关系 ,这种关系有时是明显的对比 ,有时是潜在的参照。比较文学研究的正是不同文化之间文学的相互认识、理解和欣赏 ,同时以不同文学为例证 ,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的相同或不同的应和 ,以达到进一步共识 ,并相互吸收 ,取长补短 ,双向阐释。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也是如此。特别是目前西方学术界以互动认知为核心 ,理论家与汉学家相结合 ,形成了一脉以东方为参照 ,重新认识西方的思潮 ,这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并将其推向世界的良好机遇。以此为立足点的中国比较文学必将得到更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跨文化 跨学科 文化场 互动性
下载PDF
21世纪的新人文精神 被引量:19
13
作者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4,共5页
现代社会发展以无限物质增殖、无限消费、破坏生态、个人绝对自由为基础,创造了财富,也带来了灾难。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观即将受到修正。21世纪新人文精神超越人类中心主义,高扬生态意识;超越工具理性,呼唤审美智慧;调节理性思维与精神... 现代社会发展以无限物质增殖、无限消费、破坏生态、个人绝对自由为基础,创造了财富,也带来了灾难。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观即将受到修正。21世纪新人文精神超越人类中心主义,高扬生态意识;超越工具理性,呼唤审美智慧;调节理性思维与精神信仰;连接自然科学与人文关怀之间的断裂;将人类从物质主义的牢笼中解放出来,成就新的人性,建构全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铸造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新的精神世界。应将中国文化固有的文化基因与现代诠释相结合,面向当代多元文化的世界,在世界不同知识体系和文化精神的互动、互识和互补中建构和发展21世纪新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巨变 幸福指标 人类中心主义 新人文精神 互动认知
原文传递
中西跨文化研究五十年 被引量:20
14
作者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9年第4期153-162,共10页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方面发生了急遽的变化, 人类对文化多元化的研究和探讨蓬勃发展。作者通过对中国跨文化研究50 年来历程的回顾,认为跨文化研究是促进异质文化间对话和沟通的一种最重要的手段...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方面发生了急遽的变化, 人类对文化多元化的研究和探讨蓬勃发展。作者通过对中国跨文化研究50 年来历程的回顾,认为跨文化研究是促进异质文化间对话和沟通的一种最重要的手段, 必将在21 世纪文化研究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这世纪末的深处, 展望和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的千年, 系统整理已然逝去的20世纪后半叶中国跨文化研究的成果, 探讨其存在的问题, 把握其跳动的脉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 中国文化 世界历史 中西比较 外国文学 比较文化 中国现代文学 马克思主义 文化人类学
下载PDF
后殖民主义时期的比较文学 被引量:18
15
作者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8-143,共6页
自从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H.M.Posnett)第一次用“比较文学”命名他的专著.到1986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回顾这一百年来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应该说由于西方中心论和殖民主义的统治,比较文学这一学科几乎以泯灭亚、非、拉各民族文... 自从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H.M.Posnett)第一次用“比较文学”命名他的专著.到1986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回顾这一百年来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应该说由于西方中心论和殖民主义的统治,比较文学这一学科几乎以泯灭亚、非、拉各民族文化特色为己任.在比较文学极为兴盛的本世纪二十年代末.著名的法国比较文学家洛里哀(Frederic Loliee)就曾在他那部名著《比较文学史》中公开作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后殖民主义 中国文化 中国比较文学 文学理论 非西方文化 西方中心论 传统文化 多元文化 民族文化
原文传递
文化自觉与文明共存 被引量:19
16
作者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16-123,共8页
文化霸权主义企图以自己的意识形态一统天下 ,认为自己的文化最优越 ,应统治全球 ;文化割据主义禁止讨论其文化可能存在的任何缺点 ,采取隔绝孤立政策 ,畏惧新的发展 ,压制不同意见 ,最极端者就是原教旨主义。二者之间的战争使世界永无... 文化霸权主义企图以自己的意识形态一统天下 ,认为自己的文化最优越 ,应统治全球 ;文化割据主义禁止讨论其文化可能存在的任何缺点 ,采取隔绝孤立政策 ,畏惧新的发展 ,压制不同意见 ,最极端者就是原教旨主义。二者之间的战争使世界永无宁日。与此同时 ,也在生长一种文化自觉 ,它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们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觉悟到在当前的文化转型中必需承认差别 ,实行文化的多元共存 ,对旧文化进行新的现代诠释 ,了解世界文化语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文明共存 文化霸权主义 文化割据主义
下载PDF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 被引量:19
17
作者 《新东方》 1998年第3期49-57,共9页
200年来比较文学经历了历史性影响研究和审美平行研究二大发展阶段,目前要有新的发展,必须突破只在西方同质文化中进行讨论的局限,力求在西方和东方异质文化的比照中寻求新的视野,并以东书文化作为宝贵的文化资源,共同探讨人类面... 200年来比较文学经历了历史性影响研究和审美平行研究二大发展阶段,目前要有新的发展,必须突破只在西方同质文化中进行讨论的局限,力求在西方和东方异质文化的比照中寻求新的视野,并以东书文化作为宝贵的文化资源,共同探讨人类面临的文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比较文学 文学研究会 总体文学 比较文学研究 国际比较 文学理论 比较研究 西方文学 不同文化 “他者”
下载PDF
世界文化语境中的学衡派 被引量:18
18
作者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4-177,共14页
20世纪初勃兴于中国的文化启蒙运动与世界文化思潮紧相交织, 成为20世纪世界文化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也自然出现了与世界思潮相对应的现代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三种潮流。《学衡》杂志1922年创刊,1933年终刊。该杂志以... 20世纪初勃兴于中国的文化启蒙运动与世界文化思潮紧相交织, 成为20世纪世界文化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也自然出现了与世界思潮相对应的现代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三种潮流。《学衡》杂志1922年创刊,1933年终刊。该杂志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在“昌明国粹”方面学衡派不同意自由派的“弃旧图新”,更不同意激进派的“破旧立新”,而认同于以“存旧立新”,“推陈出新”或“层层递嬗而为新”的新人文主义;在“融化新知”方面,学衡派反对“窥时俯仰”,“惟新是骛”,强调摒除西洋文明根据其特殊之历史、民情等为解决一时一地之问题而发的部分,而寻求其具有普遍永久性的、真正属于世界的西方文化,成为20世纪初,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语境 学衡派 现代保守主义 自由主义 激进主义 中国 现代文学
下载PDF
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整体观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向远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9-56,共8页
 中国比较文学是立足于本土文学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全球交往的语境下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门科学。中国比较文学与西方比较文学的深刻差异在于它一开始就奠基于中国文化传统,跨越了东西方文化,致力于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互识”、“...  中国比较文学是立足于本土文学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全球交往的语境下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门科学。中国比较文学与西方比较文学的深刻差异在于它一开始就奠基于中国文化传统,跨越了东西方文化,致力于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补”和“互动”。中国比较文学是世界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它高举人文精神的旗帜,为实现跨文化沟通,维护多元文化,建设一个多极均衡的世界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比较文学 本土文学 异质文化 交往 多元文化 东西方文化 人文精神 科学 跨越 互补
下载PDF
世界文化对话中的中国现代保守主义 被引量:18
20
作者 《中国文化》 1989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作为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出现在西方。正是对法国大革命的不同反应构成了这种一分为三的局面,这种分野一直继续到今天。从长远历史发展来看,保守主义意味着维护历史形成的、代表着连...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作为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出现在西方。正是对法国大革命的不同反应构成了这种一分为三的局面,这种分野一直继续到今天。从长远历史发展来看,保守主义意味着维护历史形成的、代表着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事物;保守主义者认为长期延续成长、积淀下来的人类的理性和智慧远胜于个人在存在瞬间的偶然创造,因此不相信未经试验的革新。他们主张在原有基础上的渐进和改良,不承认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璧德 激进主义 文化对话 十九世纪初 李衡 思想言行 赞易 使人 军实 李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