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崇明东滩湿地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0
1
作者 王红丽 肖春玲 +5 位作者 李朝君 李艳丽 张文佺 付小花 乐毅 王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22-1528,共7页
为了解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异特征,以长江口崇明东滩不同植被类型和冲淤性质的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3种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微生物量、以及与碳代谢相关的土壤酶活性,分析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 为了解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异特征,以长江口崇明东滩不同植被类型和冲淤性质的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3种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微生物量、以及与碳代谢相关的土壤酶活性,分析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湿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在不同潮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出高潮滩>中潮滩>低潮滩>光滩,即高潮滩具有较强的有机碳汇聚能力。3种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变异性较大,其特征表现为:芦苇型沙质土-A区([4.34±1.30)g·kg-1]<芦苇/互花米草混合型粘质土-B区([7.35±1.63)g·kg-1]<芦苇/互花米草型粘质土-C区([9.17±1.18)g·kg-1],A区有机碳含量空间变异系数最大为52%,C区最小为22%,而且有机碳空间分异受湿地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以及土壤含水、含盐量的影响。芦苇型沙质土-A区有利于微生物的呼吸、代谢与繁殖,具有较高的有机碳代谢能力,而芦苇/互花米草型粘质土-C区则更有利于有机碳的保留。研究结果用于阐明不同类型湿地土壤的有机碳保留能力,进而为湿地的管理与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东滩 湿地土壤 有机碳 分异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土壤碳收支对秸秆与秸秆生物炭还田的响应及其机制 被引量:32
2
作者 侯亚红 王磊 +1 位作者 付小花 乐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655-2661,共7页
秸秆直接还田与秸秆炭化还田是目前最主要的秸秆还田措施.由于秸秆与秸秆生物炭结构和性质的差异以及还田过程的差异,其还田后的土壤呼吸和土壤碳收支必然有显著差异.采用室外盆栽的方式,以地肤草为目标植物,系统研究了土壤呼吸与土壤... 秸秆直接还田与秸秆炭化还田是目前最主要的秸秆还田措施.由于秸秆与秸秆生物炭结构和性质的差异以及还田过程的差异,其还田后的土壤呼吸和土壤碳收支必然有显著差异.采用室外盆栽的方式,以地肤草为目标植物,系统研究了土壤呼吸与土壤碳收支对多种秸秆与秸秆生物炭还田的响应及其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秸秆生物炭还田的土壤呼吸[均值为21.69μmol·(m2·s)-1]显著低于秸秆直接还田[均值为65.32μmol·(m2·s)-1],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值为20.40 g·kg-1)和植物的固碳量(平均植物生物量138.56 g)均高于秸秆直接还田(均值为17.76 g·kg-1和76.76 g);考虑了生物炭制备过程的碳丢失后,秸秆生物炭还田的土壤碳收支仍显著高于秸秆直接还田,是一种较低碳的秸秆还田模式;秸秆直接还田显著促进土壤脱氢酶活性﹑土壤β-糖苷酶活性和土壤活性微生物量,因此导致较高的土壤呼吸,而生物炭还田土壤的微生物活性普遍较低;秸秆生物炭的易氧化态碳含量和可生物降解性均显著低于秸秆对照,表明秸秆生物炭稳定性较高,难以被土壤微生物降解利用,因此其还田后土壤微生物活性普遍较低,秸秆碳可在土壤中长期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秸秆 土壤呼吸 碳收支 微生物活性 易氧化态碳
原文传递
土壤呼吸与土壤有机碳对不同秸秆还田的响应及其机制 被引量:25
3
作者 曹湛波 王磊 +5 位作者 李凡 付小花 乐毅 吴纪华 陆兵 徐殿胜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08-1914,共7页
以黄豆、玉米、水稻这3种农业秸秆为原料,崇明东滩围垦土地为试验样区,以景观植物地肤草为目标植物,研究土壤呼吸和土壤有机碳对不同秸秆还田的响应及其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不同秸秆直接还田的土壤呼吸和地上植物量均高于对照组;黄豆... 以黄豆、玉米、水稻这3种农业秸秆为原料,崇明东滩围垦土地为试验样区,以景观植物地肤草为目标植物,研究土壤呼吸和土壤有机碳对不同秸秆还田的响应及其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不同秸秆直接还田的土壤呼吸和地上植物量均高于对照组;黄豆秸秆还田后土壤呼吸相对最低,土壤有机碳最高,因此黄豆秸秆还田的土壤碳封存能力高于玉米和水稻秸秆.秸秆还田显著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以及β-糖苷酶、脱氢酶活性,脱氢酶活性与土壤呼吸相关性最显著.黄豆秸秆还田脱氢酶活性最低,相应的土壤呼吸也最低.黄豆秸秆纤维素、木质素和C/N含量最高,可降解性最低,表明黄豆秸秆难以被微生物降解利用,因而还田后其土壤微生物活性最低,最终导致最低的土壤呼吸和较高的土壤有机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土壤呼吸 还田秸秆 土壤微生物 可生物降解性
原文传递
以人与自然为本构建可持续发展城市循环经济体系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永乐 乐毅 李日春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2001年第3期54-57,72,共5页
基于对垃圾进行优化处理是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理论和实践上阐明以人与自然为本 ,把垃圾处理纳入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深远意义 ,提出了实现城市垃圾资源化的途径和措施 ,并对垃圾处理的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循环经济体系 垃圾处理 可持续发展 城市 垃圾资源化
下载PDF
两种基于芦苇秸秆还田的改良措施对崇明东滩围垦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陈金海 李艳丽 +6 位作者 王磊 张文佺 王红丽 付小花 乐毅 管永健 邱忠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7-315,共9页
在崇明东滩湿地公园设置了3块实验田,研究基于芦苇直接还田(处理Ⅰ)和堆肥后还田(处理Ⅱ)的处理措施对盐碱土壤的改良效应以及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和植物生长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仅考虑传统土壤肥力指标及加和了土壤微生物呼吸... 在崇明东滩湿地公园设置了3块实验田,研究基于芦苇直接还田(处理Ⅰ)和堆肥后还田(处理Ⅱ)的处理措施对盐碱土壤的改良效应以及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和植物生长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仅考虑传统土壤肥力指标及加和了土壤微生物呼吸和植物生物量等碳收支指标的土壤综合改良效应。结果表明,两种模式都能显著提高土壤的养分。总氮、总磷和总钾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有机质较对照分别提高10.8%(P=0.053)和10.9%(P=0.052);地上生物量为对照的344%(P=0.000)和167%(P=0.000),但土壤微生物呼吸仅分别较对照提高14%(P=0.085)和43%(P=0.00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仅考虑传统的土壤肥力指标,对照、处理Ⅰ、处理Ⅱ的综合得分分别为-0.641、0.260、0.381,加和土壤微生物呼吸与植物生物量后综合主成分得分为-1.011、0.644、0.367。这表明按传统评价指标,处理Ⅱ是较好的改良模式,但加和了土壤微生物呼吸与植物固碳量等碳收支指标后,处理Ⅰ得分高于处理Ⅱ,因此这是一种相对低碳化的改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东滩 盐碱土改良 芦苇秸秆还田 微生物呼吸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凤眼莲根际细菌的趋化性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乐毅 郑师章 周纪纶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14-319,共6页
研究了从凤眼莲根际分离到的一株假单胞菌No5的趋化性及凤眼莲与该菌株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该菌株对葡萄糖、山梨糖、半乳糖、果糖等糖类,L-亮氨酸、L-丝氨酸、L-缬氨酸等氨基酸类,初始培养液及凤眼莲根的提取液有正趋化反应;对核糖... 研究了从凤眼莲根际分离到的一株假单胞菌No5的趋化性及凤眼莲与该菌株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该菌株对葡萄糖、山梨糖、半乳糖、果糖等糖类,L-亮氨酸、L-丝氨酸、L-缬氨酸等氨基酸类,初始培养液及凤眼莲根的提取液有正趋化反应;对核糖、凤眼莲培养液及苯酚呈负趋化反应。在凤眼莲与该菌株组成的生物系统中,凤眼莲对菌株的生长有滞后效应,菌株对凤眼莲根部的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有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眼莲 趋化性 根际细菌 化学信息
原文传递
脱色菌腐败希瓦氏菌的分离及其脱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乐毅 王士芬 朱核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4-15,37,共3页
从印染废水处理装置中分离到一株高效脱色菌,经鉴定为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这是该菌具有高效脱色性能的首次报道。在实验条件下,对该菌的脱色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它在合适条件下能有效地去除生产上常用的多种染料,在6h... 从印染废水处理装置中分离到一株高效脱色菌,经鉴定为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这是该菌具有高效脱色性能的首次报道。在实验条件下,对该菌的脱色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它在合适条件下能有效地去除生产上常用的多种染料,在6h内对活性艳红染料的去除率可达99%~100%。实验中对充氧、温度以及共代谢碳源等因子对该苗的脱色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艳红染料 腐败希瓦氏菌 脱色性能
下载PDF
高效染料脱色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脱色特性 被引量:17
8
作者 乐毅 朱核光 王士芬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56-558,共3页
从印染废水的处理装置中分离到多株脱色菌,其中一株高效脱色菌经鉴定为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该菌株在合适条件下能有效地去除印染生产上常用的多种染料,在6h内对活性艳红染料的去除率可达到99%~100%。实验还对充... 从印染废水的处理装置中分离到多株脱色菌,其中一株高效脱色菌经鉴定为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该菌株在合适条件下能有效地去除印染生产上常用的多种染料,在6h内对活性艳红染料的去除率可达到99%~100%。实验还对充氧、温度及共代谢碳源等诸因子对该菌脱色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脱色菌 分离鉴定 脱色特性 印染废水 废水处理 腐败希瓦氏菌
下载PDF
凤眼莲及其根际微生物共同代谢和协同降酚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郑师章 乐毅 +2 位作者 吴辉 汪敏 赵大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403-408,共6页
研究表明凤眼莲在苯酚浓度不超过150μg·ml-1的水体中,不但可以在体内富集酚,而且可以通过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酚糖苷等途径降解水体中的酚类化合物;其根际微生物可以通过meta或orth途径降酚,起到共同降... 研究表明凤眼莲在苯酚浓度不超过150μg·ml-1的水体中,不但可以在体内富集酚,而且可以通过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酚糖苷等途径降解水体中的酚类化合物;其根际微生物可以通过meta或orth途径降酚,起到共同降酚的作用.当两者结合构成生物系统,便会产生协同效应,其降酚效果可达97.5%,大大超过两者分别降酚效果之和(含酚50μg·ml-1的培养液中,10h内,无菌凤眼莲降酚仅为1.9%,假单胞菌No.5降酚3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眼莲 根际微生物 协同降酚 代谢
下载PDF
崇明东滩湿地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效应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红丽 李艳丽 +3 位作者 张文佺 王磊 付小花 乐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研究崇明东滩不同类型天然湿地土壤在不同潮间的有机质(OM)、全氮(TN)、全磷(TP)的含量与分布,进而分析不同类型滨海湿地土壤作为营养盐氮、磷汇与碳沉积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芦苇型沙质湿地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的平均值分别... 通过研究崇明东滩不同类型天然湿地土壤在不同潮间的有机质(OM)、全氮(TN)、全磷(TP)的含量与分布,进而分析不同类型滨海湿地土壤作为营养盐氮、磷汇与碳沉积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芦苇型沙质湿地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的平均值分别为1.36%、0.1%、0.03%,而芦苇/米草混合型黏质土壤中分别为2.41%、0.27%、0.07%。随着高程的增加(从光滩向高潮滩过渡),芦苇(Phragmitescommunis)型沙质湿地土壤与芦苇/米草(Phragmites communis/Spartina alterniflora)混合型黏质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含量平稳上升,但全磷变化并不显著。这表明芦苇/互花米草混合型黏质湿地土壤对造成沿海水域富营养化的氮、磷营养盐以及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碳排放具有更好的汇聚效应,同时高潮滩的汇聚功能总体较光滩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东滩 湿地土壤 有机质 全氮 全磷 环境效应
下载PDF
上海崇明东滩两种典型湿地土壤有机碳汇聚能力差异及成因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艳丽 肖春玲 +5 位作者 王磊 张文佺 张士萍 王红丽 付小花 乐毅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10-1316,共7页
通过分析上海崇明东滩南部冲刷带芦苇型砂壤土(A区)和东北部淤涨带芦苇/米草型粘土(B区)的有机碳含量和植被输入量,研究了异质性湿地土壤的有机碳汇聚能力,并从异质型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和理化性质的差异角度分析了造成土壤有机碳汇聚能... 通过分析上海崇明东滩南部冲刷带芦苇型砂壤土(A区)和东北部淤涨带芦苇/米草型粘土(B区)的有机碳含量和植被输入量,研究了异质性湿地土壤的有机碳汇聚能力,并从异质型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和理化性质的差异角度分析了造成土壤有机碳汇聚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A区土壤平均总有机碳含量仅为B区的46.10%(P<0.05),而A区地上部分的年均植物量仅比B区低9.16%,说明A区湿地土壤有机碳的输出量大于B区.A区细菌总数比B区高3.82倍(P<0.05),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分别比B区高46.81%和34.33%(P<0.05),且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也高于B区.说明A区土壤的微生物碳代谢能力较强是导致其土壤有机碳保留能力较弱的重要原因.A区砂壤土粒间孔隙较大、土壤通气透水性较好、含水率与含盐量较低,有利于微生物生长,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而B区的芦苇/米草型粘土的含水量和含盐量高、微生物活性弱,有机碳氧化分解能力较低,具有较高的有机碳汇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东滩 潮滩湿地 土壤总有机碳 细菌总数 酶活性 土壤呼吸
原文传递
崇明东滩湿地土壤生物活性差异性及环境效应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士萍 张文佺 +3 位作者 李艳丽 乐毅 王少平 王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2-118,共7页
为了解不同类型滩涂湿地土壤生物活性和生态环境效应,以及不同农业利用模式对围垦滩涂土壤肥力和生物活性的影响,在崇明东滩选取堤内为不同农业利用模式、堤外为不同类型湿地的3个实验样区。分别采取湿地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微生物量、... 为了解不同类型滩涂湿地土壤生物活性和生态环境效应,以及不同农业利用模式对围垦滩涂土壤肥力和生物活性的影响,在崇明东滩选取堤内为不同农业利用模式、堤外为不同类型湿地的3个实验样区。分别采取湿地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微生物量、有机质含量、土壤酶活性,分析不同类型土壤的生物活性和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3类堤外湿地土壤中,沙质型的芦苇湿地土壤(A区)有利于微生物的呼吸、代谢与繁殖,具有较高的有机污染物净化能力,而粘土型的芦苇/米草混合湿地土壤通过微生物呼吸作用降解有机物的能力较弱,但是具有较高的碳积累能力以及氮磷等农业污染物的转化、吸收能力。堤内通过框围养鱼、水稻耕种以及果蔬种植等程序式农业利用模式,围垦滩涂土壤肥力和生物活性可以得到逐步提高,同时在上述各农业利用阶段可分别获得经济效益,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湿地利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东滩 湿地 土壤 生物活性 环境效应
下载PDF
长江口九段沙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陆向分布 被引量:14
13
作者 席雪飞 贾建伟 +5 位作者 王磊 唐玉姝 王红丽 张文佺 付小花 乐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574-2579,共6页
通过分析九段沙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因子的陆向分布,研究了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差异性及其与土壤微生物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九段沙土壤有机碳的陆向分布具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高程上升,其含量整体呈现增大趋势,互花米草区... 通过分析九段沙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因子的陆向分布,研究了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差异性及其与土壤微生物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九段沙土壤有机碳的陆向分布具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高程上升,其含量整体呈现增大趋势,互花米草区/芦苇混合区最高(9.18g·kg-1);土壤微生物因子的陆向分布与土壤有机碳相似,且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其中以土壤微生物呼吸和土壤脱氢酶最为明显;互花米草的引种及蔓延,增加了区域土壤有机碳含量,也增强了土壤微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因子 相关性分析 九段沙湿地
下载PDF
非光合CO_2同化微生物菌群的选育/优化及其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胡佳俊 王磊 +5 位作者 李艳丽 付小花 乐毅 徐殿胜 陆兵 于建国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438-2444,共7页
通过从海水及其沉积物中分离、筛选,并结合电子供体和无机碳源结构的优化以期获得不用光照与供氢的高效固碳微生物菌群;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比对等手段研究非光合固碳微生物菌群的结构,以期为优化群落配置,进一步提升固碳效率提供理... 通过从海水及其沉积物中分离、筛选,并结合电子供体和无机碳源结构的优化以期获得不用光照与供氢的高效固碳微生物菌群;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比对等手段研究非光合固碳微生物菌群的结构,以期为优化群落配置,进一步提升固碳效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通过分离和长期驯化可从海洋中得到在普通好氧、厌氧条件下具有固碳能力的非光合微生物菌群.添加硫代硫酸钠、硫化钠和氢气作为电子供体可有效提升菌群的固碳效率,在以硫代硫酸钠为电子供体的好氧、厌氧条件下,该菌群的CO2同化效率分别可达10.44 mg/L和12.56 mg/L.该固碳菌群对混合无机碳源的同化效率显著高于单一碳源,在以CO2、碳酸氢钠及碳酸钠为混合碳源情况下,菌群好氧、厌氧固碳效率(以CO2计)分别可达110 mg.(L.d)-1,和72mg.(L.d)-1,接近氢氧化细菌的水平.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电子供体后,固碳微生物菌群的优势种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发现的16个优势菌种中,11个是不可培养微生物,即其只能以共生方式存在.菌群混合培养时的固碳效率可能是多种菌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优化固碳微生物菌群的结构和配比将有利于其固碳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光合微生物 CO2同化 电子供体 无机碳源结构 微生物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九段沙不同演替阶段湿地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5
作者 贾建伟 王磊 +5 位作者 唐玉姝 李艳丽 张文佺 王红丽 付小花 乐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4529-4538,共10页
通过分析九段沙不同演替阶段湿地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其土壤微环境因子,研究了不同类型湿地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处于不同植被演替阶段的湿地土壤微生物呼吸具有显著差异(P<0.05),海三棱藨草区高于芦苇区,互... 通过分析九段沙不同演替阶段湿地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其土壤微环境因子,研究了不同类型湿地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处于不同植被演替阶段的湿地土壤微生物呼吸具有显著差异(P<0.05),海三棱藨草区高于芦苇区,互花米草区最高(0.367 mg.g-1.(24h)-1),互花米草的引种及蔓延增强了入侵区域土壤微生物呼吸。综合考虑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土壤微生物呼吸及植被生物量,芦苇区呼吸微弱、植被生物量最高,在理论上具有更高的有机碳碳汇聚能力。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的主要生物因素有:原核微生物多样性(Shannon指数)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有机质、硝态氮及土壤含水量对上述微生物活性指标有显著影响,因此也属于土壤微生物呼吸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径分析 土壤微生物呼吸 植被类型 九段沙湿地
下载PDF
16S rRNA基因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乐毅 顾国维 《四川环境》 2003年第6期1-4,16,共5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16SrRNA基因技术被逐渐应用到环境科学领域中。目前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中,该技术主要被用于鉴定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菌和分析环境样品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由于它不必将微生物培养分离出来,也就避免了在培养过程中可...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16SrRNA基因技术被逐渐应用到环境科学领域中。目前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中,该技术主要被用于鉴定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菌和分析环境样品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由于它不必将微生物培养分离出来,也就避免了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微生物丢失的情况。本文对16SrRNA基因技术及其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作了一简要介绍,并对16SrRNA基因技术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RNA基因序列 DNA扩增 多样性分析
下载PDF
生活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永乐 乐毅 吴仁勇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79-83,102,共6页
发展生活垃圾资源化产业是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概述了国内外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对上海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状况和问题作了分析,在探讨垃圾综合利用价值和资源化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上... 发展生活垃圾资源化产业是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概述了国内外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对上海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状况和问题作了分析,在探讨垃圾综合利用价值和资源化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上海生活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垃圾资源化 发展 生活垃圾资源化产业 上海 综合利用
下载PDF
凤眼莲-根际微生物系统的降酚效应 被引量:9
18
作者 乐毅 郑师章 周纪伦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51-159,共9页
在自然水体中,由于凤眼莲的存在,其根际的异养细菌的数量和种类均大量增加,从而可以提高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物的能力;在实验室条件下,人工组建成凤眼莲-根际细菌系统,系统的降酚效应要大于单独的细菌和凤眼莲,证实这是一个具高效降酚能力... 在自然水体中,由于凤眼莲的存在,其根际的异养细菌的数量和种类均大量增加,从而可以提高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物的能力;在实验室条件下,人工组建成凤眼莲-根际细菌系统,系统的降酚效应要大于单独的细菌和凤眼莲,证实这是一个具高效降酚能力的共生生物系统。本文从野外原位调查和实验室模拟试验两方面,讨论了凤眼莲-根际细菌共生系统的降酚效应,以及其中的机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眼莲 根际细菌 降酚效应
下载PDF
互花米草/羊粪混合堆肥还田对滨海盐碱土壤的改良效应:实验室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金海 王红丽 +4 位作者 王磊 李艳丽 张文佺 付小花 乐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3-521,共9页
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由于缺乏资源化利用途径,近年来已在我国沿海滩涂蔓延扩展。为了探索互花米草的控制与资源化利用途径,尝试将互花米草作为秸秆资源用于滨海盐碱土壤改良,为此选择适合于堆肥和还田的收割季节和部位,首先研究了不同部位... 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由于缺乏资源化利用途径,近年来已在我国沿海滩涂蔓延扩展。为了探索互花米草的控制与资源化利用途径,尝试将互花米草作为秸秆资源用于滨海盐碱土壤改良,为此选择适合于堆肥和还田的收割季节和部位,首先研究了不同部位互花米草成分的季节差异,结果显示,秋季互花米草秸秆的营养组分及其生物量较适合于堆肥和还田。堆肥结果表明,在耐盐菌和VT菌的共同作用下,添加羊粪后的互花米草秸秆经54d堆肥后,水浸提液的E4/E6值由初始的3.35提高到9.21,腐解过程显著;10min水洗脱盐率达到81.83%,较生米草大幅提高。8个月的盆栽(50kg级)试验表明,投加腐熟堆料后,土壤容重和含盐量降低,土壤有机碳、TN、TP、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植物生物量为对照的3.74倍。这些结果初步表明,互花米草/羊粪混合堆肥还田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是一条实现资源化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土壤改良 堆肥 秸秆还田
下载PDF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0
20
作者 乐毅 王士芬 +2 位作者 唐贤春 徐竟成 周群英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30-1434,共5页
通过在教材建设、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以及多媒体手段应用等诸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尝试对课程的多个方面进行改革,提高《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教材建设 课堂教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