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0
1
作者 陈世平 国安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64-666,共3页
为研究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状况和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因素 ,采用问卷方法对 2 2 7名天津市居民在各项满意度上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宏观社会环境对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有重要影响 ,当前总体生活满意度基本乐观 ,多元回归分析表明 ,与生活满... 为研究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状况和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因素 ,采用问卷方法对 2 2 7名天津市居民在各项满意度上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宏观社会环境对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有重要影响 ,当前总体生活满意度基本乐观 ,多元回归分析表明 ,与生活满意度显著相关的因素有乐观、自尊、自由、满足、离异、欢愉和下岗等。表明基本生活保障达到一定满足后 ,乐观的情绪等心理品质在生活满意度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改善宏观社会环境和引导个人增强应对重大生活事件的能力及积极调整心态等可以保持和提高生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 生活满意度 影响因素 心理品质 社会环境
下载PDF
当代大学新生自我概念特点研究 被引量:72
2
作者 国安 崔芳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40-242,共3页
当代大学新生自我概念特点研究乐国安,崔芳(南开大学社会学系)1问题自我概念是个体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比较等多种途径获得的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社会属性等方面的比较稳定认识。这种认识,既可以是理... 当代大学新生自我概念特点研究乐国安,崔芳(南开大学社会学系)1问题自我概念是个体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比较等多种途径获得的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社会属性等方面的比较稳定认识。这种认识,既可以是理实性的.也可以是现想性的。因此,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概念 大学新生 理性自我 理想自我 认识和评价 社会性 频数分布 性别差异 城乡差异 类型分布
下载PDF
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 被引量:93
3
作者 于斌 国安 刘惠军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72-1282,共11页
自我控制是人们克服冲动、习惯或自动化的反应,有意识地掌控自己行为方向的能力。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认为自我控制的执行会消耗有限的心理能量。力量模型的证据主要来自冲动行为、人际交互以及决策和判断等领域的研究,影响自我控制力量... 自我控制是人们克服冲动、习惯或自动化的反应,有意识地掌控自己行为方向的能力。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认为自我控制的执行会消耗有限的心理能量。力量模型的证据主要来自冲动行为、人际交互以及决策和判断等领域的研究,影响自我控制力量的因素包括人格和个体差异、情绪和动机以及自我控制训练等。自我损耗与疲劳感的区别、动机和信念在自我损耗中的作用以及力量模型的应用价值等是未来研究值得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控制 力量模型 自我损耗 双任务范式
下载PDF
动机理论的新发展:调节定向理论 被引量:87
4
作者 姚琦 国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64-1273,共10页
Higgins(1997)提出的调节定向理论,独立于享乐主义原则,揭示了人们如何趋近积极目标状态和回避消极目标状态。该理论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调节定向——促进定向和预防定向,两者在服务的需要类型、对目标的表征、对结果的关注点、情绪体验等... Higgins(1997)提出的调节定向理论,独立于享乐主义原则,揭示了人们如何趋近积极目标状态和回避消极目标状态。该理论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调节定向——促进定向和预防定向,两者在服务的需要类型、对目标的表征、对结果的关注点、情绪体验等方面存在区别,并会产生独立的动机结果。文章介绍了关于两种调节定向的特点、调节定向的测量、调节定向对基本心理过程和调节定向理论在社会生活的应用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研究应重视对调节定向的测量、调节定向与人格、与时间动力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定向 促进定向 预防定向
下载PDF
初中生的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不良情绪的结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58
5
作者 井世洁 国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56-257,共2页
目的 :探讨初中生的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不良情绪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方法 :以 345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初中生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量表、以及焦虑 (SAS)、抑郁 (SDS)自评量表 ,对他们的生活事件、应付方式和不良情绪进行模型... 目的 :探讨初中生的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不良情绪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方法 :以 345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初中生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量表、以及焦虑 (SAS)、抑郁 (SDS)自评量表 ,对他们的生活事件、应付方式和不良情绪进行模型设定和验证。结果 :应对方式对焦虑、抑郁情绪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 ,生活事件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对焦虑和抑郁情绪起作用。结论 :要重视对初中生合理使用应对方式的培养和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方式:生活事件 焦虑 抑郁 结构方程模型 初中生
下载PDF
中小学生校园欺负行为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6
6
作者 陈世平 国安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5-356,共2页
关键词 校园欺负行为 学生心理 性别差异 心理健康
下载PDF
网络集群行为的定义和分类框架初探 被引量:69
7
作者 国安 薛婷 陈浩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9-104,共6页
以往研究对现实集群行为和群体性事件(crowd event)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在对网络集群行为或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和论述中,存在着概念不统一或混淆的现象。根据网络集群行为和网络集群的特征或发展程度,可将网络集群行为分为基于共同关... 以往研究对现实集群行为和群体性事件(crowd event)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在对网络集群行为或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和论述中,存在着概念不统一或混淆的现象。根据网络集群行为和网络集群的特征或发展程度,可将网络集群行为分为基于共同关注点的网络集群行为、基于共同信念的网络集群行为和基于共同行动目标的网络集群行为,反映网络集群行为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可能与现实集群行为之间发生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集群行为 定义 分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8
8
作者 国安 张艺 陈浩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2年第2期146-152,共7页
为了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者以全国30所高校5000多名大学生为被试,对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在性别、奖学金获得次数、学生干部经历、出生地上均存在一定差... 为了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者以全国30所高校5000多名大学生为被试,对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在性别、奖学金获得次数、学生干部经历、出生地上均存在一定差异。大学生主客观条件中的性别、学校性质、创业兴趣、创意能力改善对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创业教育和创业环境认知的引入对于预测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均有增量效度,能够在个体的主客观条件以外解释个体创业意向的变异。在大学生认知中,影响创业成功的因素主要由客观背景资源、主观能力经验和外部宏观环境3个因子组成,其中主观能力经验的作用排在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意向 创业认知
下载PDF
进化心理学择偶心理机制假设的跨文化检验——以天津、Boston两地征婚启事的内容分析为例 被引量:52
9
作者 国安 陈浩 张彦彦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1-568,共8页
通过对404例天津和432例Boston征婚启事的内容分析,结果发现:(1)男性更关注未来异性配偶的相貌、身材信息,而女性更关注对方的资源与承诺信息,但天津男女征婚者在这两方面都表现得更为强烈;(2)男性随年龄增长,会倾向于更大程度地寻找比... 通过对404例天津和432例Boston征婚启事的内容分析,结果发现:(1)男性更关注未来异性配偶的相貌、身材信息,而女性更关注对方的资源与承诺信息,但天津男女征婚者在这两方面都表现得更为强烈;(2)男性随年龄增长,会倾向于更大程度地寻找比自己小的女性,而中美女性则较稳定;(3)Boston人的配偶选择年龄空间较天津人广;(4)在个性特质方面,天津人更关注承诺性,Boston人更关注精神性与“享乐性”。结果表明,进化心理学对男女间差异有较大解释力,但对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却缺乏足够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婚启事 择偶标准 进化心理学 社会学习理论
下载PDF
组织承诺研究综述 被引量:34
10
作者 国安 尹虹艳 王晓庄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06年第1期84-90,共7页
本文通过对组织承诺的文献分析,讨论了组织承诺概念的演变和其结构的发展,并对组织承诺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评述。分析了组织承诺形成的影响变量和其效标变量,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组织承诺 结构 变量
下载PDF
工具理性、社会认同与群体愤怒——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被引量:68
11
作者 陈浩 薛婷 国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集体行动现象一直备受社会科学共同体关注。20世纪早期,社会心理学曾是集体行动研究界的主导视角,后逐渐转至社会学与政治学视角。最近20多年,社会心理学视角开始复苏,进入研究复兴期。社会心理学家先后确认工具理性、社会认同和群体愤... 集体行动现象一直备受社会科学共同体关注。20世纪早期,社会心理学曾是集体行动研究界的主导视角,后逐渐转至社会学与政治学视角。最近20多年,社会心理学视角开始复苏,进入研究复兴期。社会心理学家先后确认工具理性、社会认同和群体愤怒这三种影响个体参与集体行动的主要前因变量,并分别建构了包含工具理性和群体愤怒路径、包含工具理性和社会认同路径,以及包含社会认同、工具理性和群体愤怒路径的三种重要集体行动参与模型。未来的集体行动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重视行动情境类型、个体心理特征和除愤怒之外的群体情绪在集体行动参与中的作用,考察理想信念等潜在新前因变量的可能地位,加强与群际关系、歧视动机等其它经典研究领域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行动 工具理性 社会认同 群体愤怒 群体情绪
下载PDF
弱势群体与心态失衡 被引量:53
12
作者 马皑 国安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5-163,共9页
弱势群体问题已成为当前困扰我国改革与发展进程的重大社会问题。弱势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 ,社会地位呈下降态势 ,他们在生存、生计、机会和权利等方面所面临的弱势境遇 ,客观上诱发了各种消极情绪的积累。弱势群体的产生是社会矛盾的集... 弱势群体问题已成为当前困扰我国改革与发展进程的重大社会问题。弱势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 ,社会地位呈下降态势 ,他们在生存、生计、机会和权利等方面所面临的弱势境遇 ,客观上诱发了各种消极情绪的积累。弱势群体的产生是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 ,也是社会缺乏公正的体现。弱势地位不仅带来了生活上的窘迫 ,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失衡。而心理的失衡极大地动摇了个体原有的人生观和行为定势 ,为越轨行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 弱势地位 心态失衡 越轨
原文传递
社会认同对集体行动的作用:群体情绪与效能路径 被引量:61
13
作者 薛婷 陈浩 +1 位作者 国安 姚琦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99-920,共22页
为探究多元社会认同如何通过群体情绪、自我和群体效能路径,影响现实或网络集体行动参与,研究者分别以中日撞船事件、利比亚事件和就业性别歧视现象为背景蓝本,开展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群体愤怒情绪主要对现实集体行动有显著影... 为探究多元社会认同如何通过群体情绪、自我和群体效能路径,影响现实或网络集体行动参与,研究者分别以中日撞船事件、利比亚事件和就业性别歧视现象为背景蓝本,开展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群体愤怒情绪主要对现实集体行动有显著影响,效能感对现实和网络集体行动皆有显著影响;与事件相关的、更大范畴的社会类别认同,通过情绪路径或效能路径影响集体行动参与,与集体行动组织方的认同则只通过效能路径影响集体行动参与;两类社会认同与两条路径之间是调节而非中介关系。不同事件背景与不同行动场域下的综合分析表明网络集体行动参与决策更具工具理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行动 社会认同 多元认同 群体情绪 效能感
下载PDF
调节定向的测量维度及其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被引量:56
14
作者 姚琦 国安 +2 位作者 伍承聪 李燕飞 陈晨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08年第4期318-323,共6页
采用RFQ、B IS/BAS和LOT-R对331名企业新员工和920名在校大学生施测,以探讨H iggins等提出的调节定向测量维度在中国文化中的适应性及其问卷(RFQ)的信度和效度。结果表明:(1)在删除1个偏重从策略角度测量调节定向的项目后,得到由10个项... 采用RFQ、B IS/BAS和LOT-R对331名企业新员工和920名在校大学生施测,以探讨H iggins等提出的调节定向测量维度在中国文化中的适应性及其问卷(RFQ)的信度和效度。结果表明:(1)在删除1个偏重从策略角度测量调节定向的项目后,得到由10个项目组成的调节定向问卷,可有效测量促进定向和预防定向两个基本维度;(2)调节定向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区分效度,可作为开展相关研究的评定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定向 促进定向 预防定向 调节定向问卷
下载PDF
情绪的基本结构:争论、应用及其前瞻 被引量:56
15
作者 国安 董颖红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0-150,共11页
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关于情绪的结构,主要有情绪分类与情绪维度两大理论解释取向。分类取向认为情绪由几种相对独立的基本情绪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复合情绪构成。维度取向则认为各类情绪之间彼此相关,应抓住情绪的主要维度进行结... 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关于情绪的结构,主要有情绪分类与情绪维度两大理论解释取向。分类取向认为情绪由几种相对独立的基本情绪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复合情绪构成。维度取向则认为各类情绪之间彼此相关,应抓住情绪的主要维度进行结构性阐释,并以几种环形结构模型为代表。一些情绪理论模型尝试整合这两大解释取向。基于两种情绪结构理论,心理学家们开发过多种情绪量表和情绪诱导材料,而最近出现的几种(网络)情绪感知工具值得关注,互联网将在未来的情绪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取向 维度取向 基本情绪理论 环形结构模型 情绪诱导
原文传递
社会表征理论及其发展 被引量:49
16
作者 管健 国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2-98,共7页
社会表征理论是由法国社会心理学家莫斯科维奇(S.Moscovici)首先提出来的,它是对共享实在的一种解释,目前已经成为欧美社会心理学界的共识性趋势。它对群体行为和群体认知做出了新的阐明,并成为群体关系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同社会认... 社会表征理论是由法国社会心理学家莫斯科维奇(S.Moscovici)首先提出来的,它是对共享实在的一种解释,目前已经成为欧美社会心理学界的共识性趋势。它对群体行为和群体认知做出了新的阐明,并成为群体关系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同社会认同理论、话语分析理论并列成为欧洲社会心理学的三个经典流派。它对产生于群体的认知和行为作出解释,强调群体的中心性、群体影响和沟通个体的意识,同时强调社会心理现象和过程只能通过将其放在历史的、文化的和宏观的社会环境中才能进行最好的理解和研究。新近的研究也为社会表征理论提供了一定的证据和有利支持。该理论是欧洲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的重要成果,对社会心理学具有重要的贡献,尤其是将对于我国的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表征 定锚 客观化
下载PDF
越轨行为诱因辨析 被引量:41
17
作者 国安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04-112,共9页
本文在研究了已有的关于越轨行为原因的主要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越轨行为、社会条件、个体心理和生理条件及越轨行为后果间的交互作用关系的分析,主张把越轨行为的原因放在动态的系统中加以考察。
关键词 越轨行为 越轨心理 个性特征 青少年犯罪 聚合作用 社会失范 侵犯行为 亚文化群体 社会规范 社会结构
原文传递
百年来自我研究的历史回顾及未来发展趋势 被引量:27
18
作者 詹启生 国安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33,共7页
自我是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知部分的最重要概念。对自我的研究由来已久 ,但直到 1890年才由詹姆士对自我开始进行了真正较为科学而系统的研究。在随后的近百年时间内 ,相继有弗洛伊德、库利、米德、沙沃森、马科斯、伯恩斯、格根、包... 自我是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知部分的最重要概念。对自我的研究由来已久 ,但直到 1890年才由詹姆士对自我开始进行了真正较为科学而系统的研究。在随后的近百年时间内 ,相继有弗洛伊德、库利、米德、沙沃森、马科斯、伯恩斯、格根、包梅思德等心理学家对自我开展了广泛的研究 ,并取得了大量成果。从这些研究成果可以看到 ,自我研究具有从静态到动态、从一元到多元、从重人文到重实证以及从理论到应用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自我研究
下载PDF
社交网络(SNS)中的自我呈现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4
19
作者 陈浩 赖凯声 +2 位作者 董颖红 付萌 国安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3年第6期541-553,共13页
基于符号互动论而提出的自我呈现概念及其理论,以往常被用于解释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人际互动行为。近些年,社交网络逐渐成为人际互动行为发生的重要场域。由于社交网络自身的独特之处,人们在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与现实面对面、传... 基于符号互动论而提出的自我呈现概念及其理论,以往常被用于解释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人际互动行为。近些年,社交网络逐渐成为人际互动行为发生的重要场域。由于社交网络自身的独特之处,人们在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与现实面对面、传统计算机媒介交流中的自我呈现有诸多不同。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更受到目标观众、动机、人格特征、性别和文化等方面的显著影响。西方的"富者更富理论"和"社会补偿理论",在解释社交网络中自我呈现现象本质时各执一词,而国内的"补充我/补偿我理论"或许能较好地解决这一理论问题。未来的SNS自我呈现研究应在扩展被试群体范围、SNS网站种类和影响因素变量几方面继续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自我呈现 自我呈现策略 补充我 补偿我理论
下载PDF
新员工组织社会化与入职期望研究 被引量:33
20
作者 李强 姚琦 国安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6年第3期38-43,共6页
新员工组织社会化实质是新员工的调整和适应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新员工入职期望的修正、调整和重塑的过程。本研究分层抽取广东省两家知名企业,采用纵向研究方法探讨了在组织社会化过程中,新员工入职期望的产生和调整过程。... 新员工组织社会化实质是新员工的调整和适应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新员工入职期望的修正、调整和重塑的过程。本研究分层抽取广东省两家知名企业,采用纵向研究方法探讨了在组织社会化过程中,新员工入职期望的产生和调整过程。研究发现:当前新员工入职期望的内容和结构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新员工入职期望的形成受他人期望、在校经历、招聘过程以及自身压力的影响;新员工的入职期望在经历了企业制定的社会化策略后发生显著变化,其中,对工作和团队的期望显著降低,而对企业的期望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社会化 新员工 入职期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