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实施对北槽拦门沙的影响 被引量:49
1
作者 刘杰 嘉海 +1 位作者 胡志峰 丁光明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8-64,共7页
介绍了长江口拦门沙发育及其特点和北槽航道拦门沙形成机理,利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实施后的地形资料分析治理工程对北槽航道拦门沙影响。结果表明:治理工程建成后,增加了主槽流速,减少了航道回淤,打通北槽航道拦门沙,增加了航... 介绍了长江口拦门沙发育及其特点和北槽航道拦门沙形成机理,利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实施后的地形资料分析治理工程对北槽航道拦门沙影响。结果表明:治理工程建成后,增加了主槽流速,减少了航道回淤,打通北槽航道拦门沙,增加了航道水深,治理工程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深水航道 治理工程 拦门沙
下载PDF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实施后北槽冲淤分析 被引量:32
2
作者 刘杰 陈吉余 +1 位作者 嘉海 曹勇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22,共8页
对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实施后北槽的地形资料进行分析计算 ,论述了北槽河床冲淤变化。结果表明 :一期工程实施后 ,整治工程段北槽河床普遍冲刷 ,平均水深增幅达 1 2m ,断面平均水深最大增幅超过2m ,坝田明显淤积 ,河床断面比较对... 对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实施后北槽的地形资料进行分析计算 ,论述了北槽河床冲淤变化。结果表明 :一期工程实施后 ,整治工程段北槽河床普遍冲刷 ,平均水深增幅达 1 2m ,断面平均水深最大增幅超过2m ,坝田明显淤积 ,河床断面比较对称 ,航槽回淤减少。北槽进口段和北槽中段的深槽发生较为明显的淤积 ,北槽纵向河床断面面积和平均水深趋于均匀 ,形成了一条上、下段平顺衔接的微弯深泓线。工程实施后北槽的河床总容积基本保持不变。整治建筑物完成一年后河床基本达到冲淤平衡 ,工程引起河床大幅度冲淤调整完成后 ,北槽仍具有明显的洪淤枯冲规律 ,主槽季节性冲淤幅度平均在 30cm~ 5 0c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深水航道 治理工程 北槽 冲淤
下载PDF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实施对南槽冲淤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杰 陈吉余 +1 位作者 嘉海 黄仁元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44,共5页
根据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开工以来南槽的多次地形资料和分流比资料,详细分析了一期工程实施以来南槽河床的冲淤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一期工程的实施,南槽上段的水流动力不断增强,河床刷深,深槽展宽。南槽中、下段受南槽上段冲刷... 根据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开工以来南槽的多次地形资料和分流比资料,详细分析了一期工程实施以来南槽河床的冲淤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一期工程的实施,南槽上段的水流动力不断增强,河床刷深,深槽展宽。南槽中、下段受南槽上段冲刷、底沙下泄的影响,曾出现阶段性的淤积,但随后河床水深便得以恢复。1998-2003年南槽上段共冲刷近0.85亿m3泥沙。一期工程完成后,南槽上段和中、下段季节性冲淤规律不同,上段洪冲枯淤,中、下段洪淤枯冲,季节性冲淤幅度通常都在0.7m以内。南槽南、北两侧的南汇东滩和江亚南沙在淤涨的同时,也分别呈现出洪冲枯淤和洪淤枯冲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治理工程 南槽 冲淤
下载PDF
二次曲面在空间插值中的应用及程序实现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杰 嘉海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2-13,40,共3页
比较常用的网格化插值方法 ,重点介绍一种网格点内插多元回归方法———二次曲面插值原理及程序实现。
关键词 二次曲面 空间插值 程序实现 网络化插值
下载PDF
黄浦江河口潮汐物理模型控制与测量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杰 嘉海 杨永荻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8-71,共4页
随着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河工物理模型控制与量测技术也取得了快速进展.在对河工模型量测与控制技术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以黄浦江河口潮汐河工物理模型为例,介绍了潮流河段上边界采用轴流泵进行双向流量控制、下边界采用潜水泵进... 随着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河工物理模型控制与量测技术也取得了快速进展.在对河工模型量测与控制技术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以黄浦江河口潮汐河工物理模型为例,介绍了潮流河段上边界采用轴流泵进行双向流量控制、下边界采用潜水泵进行水位控制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 河工模型 测控系统 黄浦江河口 物理模型 变频技术
下载PDF
空心方块斜坡堤整治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华林 张福然 +2 位作者 李建国 胡志峰 嘉海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22,共9页
河口整治工程的实施效果与堤坝的结构型式密切相关,在河工模型上直接研究局部复杂结构对整治效果的影响有较大难度。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北导堤NⅡC区段空心方块斜坡堤结构为个例,采用水槽试验和动床模型相结合方法,通过水槽... 河口整治工程的实施效果与堤坝的结构型式密切相关,在河工模型上直接研究局部复杂结构对整治效果的影响有较大难度。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北导堤NⅡC区段空心方块斜坡堤结构为个例,采用水槽试验和动床模型相结合方法,通过水槽试验确定可以在特定河工模型上使用的概化透水结构,使在模型上精确模拟局部复杂结构对整治效果的影响成为可能。研究成果认为,二期工程NⅡC区段2 600 m导堤不建对北槽出口段的整治效果有明显影响,NⅡC区段导堤高程降低1 m或采用空心方块斜坡堤透水结构对整治效果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方块斜坡堤 透水性 整治效果 水槽试验 物理模型
下载PDF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and Its Response to the Navigational Improvements in the North Passage,Yangtze Estuary
7
作者 刘杰 陈吉余 +1 位作者 徐志扬 嘉海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2007年第4期611-624,共14页
By use of bathymetric chart, recent change of the riverbed in the North Passage of the Yangtze Estuary has been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main channel of the upper, middle and lower (section) in the North Passage h... By use of bathymetric chart, recent change of the riverbed in the North Passage of the Yangtze Estuary has been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main channel of the upper, middle and lower (section) in the North Passage has been successively eroded and its groin field significantly deposited. At the same time, sediment has been deposited on the entrance region. Erosion and deposition had responded rapidl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gulation engineering. There was about one year duration of lagging between erosion in the deep channel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gulation engineering. The siltation lag of time in the groin field varied with the initial depth, but the average deposited thickness was about 0.5 m per year. Volumetric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there is a increasing trend of siltation in the North Passage after 2002,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in duration and quantity between erosion in the deep channel and deposition in the groin field. The water volume of the North Passage was reduced by =9% (280 million m^3) between 2002 and 2006. Sediment budget reveals that the main sediment deposited in the North Passage takes its source from the river and the ocean. The decreasing water volume was attributable to shoaling in the groin field. Its triggering factors for increased sedimentation are the navigational improvements(jetties and groins) after 1998, which altered the passage boundary and destroyed the equilibrium state on the average ebb and flood sediment flux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table estuary is attributed to a reduction in depth of the groin field. The forecast on the sediment deposition quantity and continuous infilling time in the groin system is about 325 × 10^6m^3 and 6 - 7 years,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gtze Estuary North Passage navigational improvements bathymetric dat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