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文化比较视野下的欧洲多元文化与蒙古族游牧文化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7,共7页
随着"世界性文化"的日益凸显,在人文科学领域,"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逐渐显示出其现代意义。该学科帮助本国、本民族、本地域克服文化自我中心主义、强化对异质文化的相互理解、沟通,进而对自己民族文化给予正确反... 随着"世界性文化"的日益凸显,在人文科学领域,"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逐渐显示出其现代意义。该学科帮助本国、本民族、本地域克服文化自我中心主义、强化对异质文化的相互理解、沟通,进而对自己民族文化给予正确反思。在该学术视野下,对于蒙古族传统自在文化与欧洲若干具有游牧文化基因的民族文化类型做跨文化比较,将有助于我们揭示东西方游牧文化差异性与民族文化人格的不同历史走向。客观而科学地认知本民族特征是超越民族虚妄或自卑的前提,而民族特征的认知必须是在民族比较和文化比较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和科学研究得出的。真正的民族尊严也是建立在对自身文化清醒认知基础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 比较 世界文化 文化变迁 自在 自觉 理性
下载PDF
论岩画、青铜器动物纹饰艺术中的游猎民族生命美学意蕴 被引量:2
2
作者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7-32,共6页
草原文化因古代欧亚大陆游牧世界的一体性而获得世界性品格。蒙古高原游牧民族的生命哲学,以重视生命的感性体验、肯定生命流变、感受生命的严酷与崇高为主旨,其生命价值观有着极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本文借助西方现代生命哲学、美学思想... 草原文化因古代欧亚大陆游牧世界的一体性而获得世界性品格。蒙古高原游牧民族的生命哲学,以重视生命的感性体验、肯定生命流变、感受生命的严酷与崇高为主旨,其生命价值观有着极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本文借助西方现代生命哲学、美学思想之光,试图寻访古代牧猎族群卓越的感性生命艺术遗存,作为个案分析,以岩画与青铜器动物纹饰艺术为对象,去透显游牧先民于生命历程中创造的精神文化世界,挖掘其合理内核,使之在现代文明进程中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 本能 意义 符号 审美范式
下载PDF
试论游牧民族生命意识的文化世界 被引量:1
3
作者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5-10,共6页
我们在浩繁的有关文化概念之中,寻找到与上述游牧民族"生命意识"及生命文化世界贴近且吻合的定义,那就是"文化是人性的主要表征和人类所独有的生存方式,是人类赋予自己的生命行为以尊严、价值和意义,从而超越死亡的基本... 我们在浩繁的有关文化概念之中,寻找到与上述游牧民族"生命意识"及生命文化世界贴近且吻合的定义,那就是"文化是人性的主要表征和人类所独有的生存方式,是人类赋予自己的生命行为以尊严、价值和意义,从而超越死亡的基本手段"。对一个民族生命意识进行深入研究时,文化创造问题就必然进入其生死现象学的研究视域,并通过该视域透显文化事实中的精神意义。那么,精神意义上的游牧民族生命意识及其生命文化世界呈何风貌、形态,本文试图以西方现代"生命哲学"及"精神分析学"作为一独特视角,来追溯并探秘古代游牧生命文化世界,并试图论证古代游牧生命文化世界,是以生命本能的两个极永恒处于悖论式组合状态而构成。这里,生本能升华出爱与建设性理念,死本能升华为恨与破坏性理念,它们之间矛盾冲突的二元组合充满悖论,这使游牧民族的生命文化创造永远伴随动荡不定的节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民族 生命意识 文化世界
下载PDF
近现代蒙古族与俄罗斯民族文化人格变迁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9,共9页
随着"世界性文化"的日益凸显,在人文科学领域,"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逐渐显示出其现代意义。该学科帮助本国、本民族、本地域克服文化自我中心主义、强化对异质文化的相互理解、沟通,进而对自己民族文化给予正确反... 随着"世界性文化"的日益凸显,在人文科学领域,"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逐渐显示出其现代意义。该学科帮助本国、本民族、本地域克服文化自我中心主义、强化对异质文化的相互理解、沟通,进而对自己民族文化给予正确反思。在该学术视野下,对于蒙古族传统自在文化与欧洲若干具有游牧文化基因的民族文化类型做跨文化比较,将有助于我们揭示东西方游牧文化差异性与民族文化人格的不同历史走向。客观而科学地认知本民族特征是超越民族虚妄或自卑的前提,而民族特征的认知必须是在民族比较和文化比较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和科学研究得出的,真正的民族尊严也是建立在对自身文化清醒认知基础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 比较 世界文化 文化变迁 自在 自觉 理性
下载PDF
蒙古族作家海泉创作印象——男权话语
5
作者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34-38,共5页
构成民族精神的某些群体性特征,实则是很男性化的。它在作家海泉艺术世界中,突出地表现为某种以男性话语为精神主体、弥散男性性格元素的“游牧精神”,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原生态文化氛围和草原民族本真的生命存在形态。尼采格外强调“艺... 构成民族精神的某些群体性特征,实则是很男性化的。它在作家海泉艺术世界中,突出地表现为某种以男性话语为精神主体、弥散男性性格元素的“游牧精神”,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原生态文化氛围和草原民族本真的生命存在形态。尼采格外强调“艺术家现象”和“男人现象”对理解艺术的重要性。从其“生命意志”论角度来理解海泉的男性话语世界是一个契入点。就作者文本中体现出的生命意志的极度膨胀、生命本体论的人生及诗学观等等,即可见出作者写作本身就是“男人+艺术家”的组合现象。作者笔下一个个“远征”在路上的现代亦或古代骑士,隐喻着一个男人成长的故事,他们为游牧文化基因中那些永不安分的生命活性元素所催动,选择“远征”并“只能这样”。在他们的身后,有着游牧民族父辈文化的教诲与草原母性文化无言的支撑、牺牲和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泉 游牧精神 生命意志 存在主义 母性形态
下载PDF
自然·哲理·诗情——就几篇小说谈象征手法的美学追求
6
作者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5年第4期75-79,共5页
近几年来,就反映内蒙古草原人民生活的题材来看,出现了不少颇有艺术感染力的中、短篇小说.这类小说往往“通过主题的延展,大大超越了题材本身的时空意义”,从而在哲学的意义上概括了当今时代北方民族的精神气质,显出深邃的艺术思辩力量... 近几年来,就反映内蒙古草原人民生活的题材来看,出现了不少颇有艺术感染力的中、短篇小说.这类小说往往“通过主题的延展,大大超越了题材本身的时空意义”,从而在哲学的意义上概括了当今时代北方民族的精神气质,显出深邃的艺术思辩力量,开拓了人们的审美视野.当然,这种象征手法作为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艺术把握和表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手法 美学追求 西方象征主义 小说 当代作家 时空意义 精神气质 男孩 艺术把握 蒙古族
下载PDF
论新时期“草原文学”的忧患意识 兼谈表现“悲怆”的美学倾向
7
作者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6年第5期81-85,共5页
由于历史运动本身提供的丰富内容与审美意识的开放性,给文坛带来了意识的变革,其中,忧患意识作为一种蕴涵着哲学觉醒的理性精神,作为对国家和各民族命运的焦灼与忧虑,在经过十年动乱后的今天,从人们意识的深层被重新唤起,进而浸透在“... 由于历史运动本身提供的丰富内容与审美意识的开放性,给文坛带来了意识的变革,其中,忧患意识作为一种蕴涵着哲学觉醒的理性精神,作为对国家和各民族命运的焦灼与忧虑,在经过十年动乱后的今天,从人们意识的深层被重新唤起,进而浸透在“草原文学”的创作活动中,使这一类文学在思想深度和历史真实性上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文学 美学倾向 现代忧患意识 新时期 性格悲剧 类文学 作家 草原人 当代文学
下载PDF
蒙古族作家海泉创作印象:死亡美学
8
作者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6-19,共4页
在海泉文本中散发着浓重的"死亡叙述",这主要体现在:1.对生老病死这一正常性死亡的叙写;2.英雄主义式死亡;3.强迫性死亡;4.某种超现实力量所导致的死亡。那么,作家海泉为什么如此"倾心于死亡"主题呢?在诸多原因之中... 在海泉文本中散发着浓重的"死亡叙述",这主要体现在:1.对生老病死这一正常性死亡的叙写;2.英雄主义式死亡;3.强迫性死亡;4.某种超现实力量所导致的死亡。那么,作家海泉为什么如此"倾心于死亡"主题呢?在诸多原因之中,有两点值得探究:1.与作家心灵结构深处的情状有关;2.源于作家长期对蒙古民族传统中"生命观"及现代西方哲学中"生命意识"的形而上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泉 “死亡叙述” 死亡美学
下载PDF
“边缘人”的精神之旅——读鄂温克族作家涂克东·庆胜的长篇小说《第五类人》
9
作者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34-38,共5页
现代哲学对人的荒诞性地揭示。让我们看到了人类主体的异化与失落。其中荒诞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也在中国文革后被引入文学艺术之中,第五类人正是该文化哲学背景下的产物。一是"第五类人"实则不仅是指政治文化的边缘地带... 现代哲学对人的荒诞性地揭示。让我们看到了人类主体的异化与失落。其中荒诞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也在中国文革后被引入文学艺术之中,第五类人正是该文化哲学背景下的产物。一是"第五类人"实则不仅是指政治文化的边缘地带,也只称那些在两边都不属于的民族文化边缘地带,做貌似轻松流浪的人群,尤其是指从"文革"中走出来的城市背景中的草原民族后裔。二是作家庆胜尾随王朔共同完成了当代中国文学中痞子形象的塑造。第五类人的言行洋溢着戏虐、反叛、自我作践又作践他者的残忍之光。所谓"黑色修辞风暴"可概括为酷语、色语、秽语,代表着痞子文化内在的美学欲望。三是第五类人总"在路上",不仅出于游牧血统的基因传承,也出于现代人欲冲出平庸恶俗环境,寻找精神家园的渴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主义 荒诞 边缘 王朔式 在路上
下载PDF
蒙古族作家海泉的文学创作与荒原情结
10
作者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35-38,共4页
"荒原情结"来自作者草原的故土原型,故"荒原"的美学风格源于该特定地域所给予作者的审美心理定势。"荒原"作为人类古老家园,是以其游牧民族文化传统之根的象征性世界进入作家的创作领域的,作家对这一空... "荒原情结"来自作者草原的故土原型,故"荒原"的美学风格源于该特定地域所给予作者的审美心理定势。"荒原"作为人类古老家园,是以其游牧民族文化传统之根的象征性世界进入作家的创作领域的,作家对这一空间寄于了巨大情感和理性认同。"荒原"之所以与现代"草原"之意象有所区别,是因为它代表着原始自然,不仅是超自然神秘力量的象征体,而且是沉默古战场的象喻,也是作者知青岁月之隐喻。"荒原"情结浸润着作者对自然精神与生命奥秘的诗性解读,也是人的生命言说的原始辽阔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定势 自然精神 神性母体
下载PDF
试论史诗《江格尔》的崇高美 被引量:1
11
作者 《民族文学研究》 1984年第1期35-41,共7页
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一部蒙古族民间文学巨著。千百年来,它之所以能深深扎根于原始而浩瀚的民族文学之林,至今蓊翳着苍荫浓郁,这不仅由于史诗本身具有一种人类童年时代纯真的魅力,更主要在于它蕴含着一个古老民族豪迈的英雄主义和理想... 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一部蒙古族民间文学巨著。千百年来,它之所以能深深扎根于原始而浩瀚的民族文学之林,至今蓊翳着苍荫浓郁,这不仅由于史诗本身具有一种人类童年时代纯真的魅力,更主要在于它蕴含着一个古老民族豪迈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乐观精神。这是史诗的精髓、灵魂,是心脏输送的鲜红血液,它不仅维系着史诗的生命,而且构成史诗雄浑瑰丽的崇高风格。崇高,它作为一个古老的美学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史诗 崇高美 蒙古族 英雄主义 理想主义 美学价值 人类童年 乐观精神 自然环境 特定时代
原文传递
去发宴
12
作者 莎日娜 巴图吉日嘎拉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06年第5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蒙古族 “去发宴 风俗习惯 礼仪 准备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