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胸痛中心质控报告(2021)》概要 被引量:35
1
作者 中国胸痛中心联盟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 +4 位作者 苏州工业园区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 霍勇 向定成 方唯一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5期321-327,共7页
中国胸痛中心自2013年建立自主认证体系,目前已经形成一整套完整、严谨、科学的建设标准和评审流程。全国胸痛中心建设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的领导和委托下,由中国胸痛中心联盟统一组织推动,组织架构主要由中国胸痛中心组... 中国胸痛中心自2013年建立自主认证体系,目前已经形成一整套完整、严谨、科学的建设标准和评审流程。全国胸痛中心建设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的领导和委托下,由中国胸痛中心联盟统一组织推动,组织架构主要由中国胸痛中心组织管理体系和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及质控体系组成[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胸痛中心 质控报告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下载PDF
《胸痛中心质控报告(2022)》概要 被引量:6
2
作者 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 +2 位作者 霍勇 向定成 方唯一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1期820-827,共8页
近年来,我国胸痛中心建设数量迅速提升。截至2022年12月,全国胸痛中心注册单位5417家,通过验收2241家,共救治急性胸痛患者1151万例。其中2022年全国胸痛中心救治急性胸痛患者超274万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超58万例,取得了积极成效:显著提... 近年来,我国胸痛中心建设数量迅速提升。截至2022年12月,全国胸痛中心注册单位5417家,通过验收2241家,共救治急性胸痛患者1151万例。其中2022年全国胸痛中心救治急性胸痛患者超274万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超58万例,取得了积极成效:显著提高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再灌注治疗比例,保证短时间内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救治,并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及死亡率。通过胸痛中心建设,显著优化救治流程,改善患者预后。当下,全国胸痛中心的建设及质控工作仍需进一步推进,部分区域胸痛中心建设比例和胸痛诊疗水平有待提高,患者延误依然是我国急性胸痛救治面临的重要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质控报告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胸痛中心常态化运行专家共识(2022修订版) 被引量:4
3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 +4 位作者 中国胸痛中心联盟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 向定成 霍勇 葛均波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4期241-250,共10页
cn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胸痛中心常态化运行流程中国专家共识》[1-2]在疫情暴发初期发布,指引全国胸痛中心及时调整救治策略,兼顾疫情防控和急性高危胸痛疾病的规范救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为发病12 h内的急性S... cn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胸痛中心常态化运行流程中国专家共识》[1-2]在疫情暴发初期发布,指引全国胸痛中心及时调整救治策略,兼顾疫情防控和急性高危胸痛疾病的规范救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为发病12 h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溶栓比例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胸痛中心 共识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心肺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建议 被引量:4
4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 +3 位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霍勇 张敏州 王健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2年第1期42-50,共9页
引言,丹参作为中药应用于临床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被广泛研究,包含了30多种脂溶性分子和50多种水溶性分子,水溶性成分主要包含丹参多酚类的复合物,脂溶性成分包括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和丹参酮Ⅱ... 引言,丹参作为中药应用于临床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被广泛研究,包含了30多种脂溶性分子和50多种水溶性分子,水溶性成分主要包含丹参多酚类的复合物,脂溶性成分包括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和丹参酮ⅡB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应用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丹参酮Ⅰ 水溶性成分 心肺血管疾病 丹参多酚 脂溶性成分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急性非创伤性胸痛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专家共识(2024版)
5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胸痛学分 +15 位作者 急性非创伤性胸痛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共识(版)专家组 陈玉国 杜杰 钱菊英 郑雯 李冉 商睿 陈良 潘畅 唐梦熊 魏述建 边圆 薛丽 王甲莉 庞佼佼 李传保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81-1696,共16页
急性胸痛是急诊科最常见的就诊症状之一,病因复杂、风险悬殊。多种致命性心血管急症,如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 aortic syndrome,AAS)等,常... 急性胸痛是急诊科最常见的就诊症状之一,病因复杂、风险悬殊。多种致命性心血管急症,如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 aortic syndrome,AAS)等,常以急性胸痛为主要症状被送至急诊科进行诊断与治疗。但并非所有胸痛都属于高危类型,相当比例的患者预后良好,如肋间神经痛等,不需要进行过多检查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痛 急性胸痛 急诊科 急性肺栓塞 心血管急症 急性冠脉综合征 生物标志物 联合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