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年版) 被引量:267
1
作者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吴德沛 +1 位作者 肖志坚 黄晓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9-97,共9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其特点是髓系细胞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为进一步提高和规范我国MDS的诊治...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其特点是髓系细胞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为进一步提高和规范我国MDS的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结合近年来MDS领域的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和国内的实际情况,制订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年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治疗指南 诊断 中国 难治性血细胞减少 急性髓系白血病 髓系细胞 克隆性疾病
原文传递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版) 被引量:206
2
作者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42-1048,共7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特点是髓系细胞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为进一步提高我国MDS的诊治水平...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特点是髓系细胞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为进一步提高我国MDS的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2)》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MDS领域的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和国内的实际情况,达成以下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专家 治疗 诊断 难治性血细胞减少 急性髓系白血病 中国 髓系细胞
原文传递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2年修订) 被引量:182
3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黄晓军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0-487,共8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在很多国家是血液系统第2位常见恶性肿瘤,多发于老年,目前仍无法治愈。随着新药不断问世及检测手段的提高,MM的诊断和治疗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本次指南修订中在诊断部分删除了活...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在很多国家是血液系统第2位常见恶性肿瘤,多发于老年,目前仍无法治愈。随着新药不断问世及检测手段的提高,MM的诊断和治疗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本次指南修订中在诊断部分删除了活动性骨髓瘤诊断必须血/尿免疫固定电泳阳性,增加了少见类型骨髓瘤的描述;对危险分层部分进行了细化;对于难治复发患者治疗增加了包含卡非佐米、泊马度胺、塞利尼索方案的推荐,仍强调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适合移植患者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支持治疗部分增加了血栓预防的推荐以及地舒单抗在骨髓瘤骨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指南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版) 被引量:119
4
作者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2 位作者 刘启发 黄晓军 胡建达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69-978,共10页
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患者是一组特殊的疾病人群。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炎症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常不明显,病原菌及感染灶也不明确,发热可能是感染的唯一征象,如未及时给予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相关死亡率高。因此,充分认识粒缺伴... 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患者是一组特殊的疾病人群。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炎症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常不明显,病原菌及感染灶也不明确,发热可能是感染的唯一征象,如未及时给予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相关死亡率高。因此,充分认识粒缺伴发热患者的相关风险、诊断方法以及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降低粒缺伴发热的发生率和死亡风险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缺乏 发热患者 感染灶 死亡风险 抗菌药物治疗 粒缺 疾病人群 免疫功能低下
原文传递
中国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多学科专家共识 被引量:73
5
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 +8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 中国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 全球华人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学会 刘又宁 俞云松 李健 施毅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2-310,共19页
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问世于20世纪50年代末,后来因同样有效但更安全的新药不断问世而逐渐淡出临床。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增多,此类药物重新受到重视而重返临床。但由于其上市时间早,至今仍有许多问题给临床造成困... 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问世于20世纪50年代末,后来因同样有效但更安全的新药不断问世而逐渐淡出临床。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增多,此类药物重新受到重视而重返临床。但由于其上市时间早,至今仍有许多问题给临床造成困惑。因此,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牵头,联合多学科相关领域著名专家与权威学术组织共同编写本共识,全文以问答的方式展示,分为11个部分,37个问题,10条推荐意见,希望为临床医生合理应用多黏菌素类药物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意见 临床医生 抗菌药物 专家共识 合理应用
原文传递
二代测序技术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 被引量:48
6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2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 王建祥 汝昆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81-886,共6页
血液肿瘤是一类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其诊疗需要结合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进行综合分析。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作为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通量高、灵敏度高、成本低等优势,是探索血液肿瘤... 血液肿瘤是一类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其诊疗需要结合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进行综合分析。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作为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通量高、灵敏度高、成本低等优势,是探索血液肿瘤的分子发病机制并指导临床诊疗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测序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 专家 中国 应用 分子发病机制 临床诊疗
原文传递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年版) 被引量:29
7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4 位作者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工作组 李建勇 邱录贵 徐卫 易树华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3-358,共6页
近年来,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特别是新药治疗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为提高我国临床医师对CLL/SLL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水平,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 近年来,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特别是新药治疗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为提高我国临床医师对CLL/SLL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水平,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和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工作组组织相关专家对中国CLL/SLL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8年版)[1]进行了修订, 制订了本版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中华医学会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规范化治疗 临床医师 血液肿瘤 中国抗癌协会 基础与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淋巴瘤免疫化疗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预防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4
8
作者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考核委员会,中国抗淋巴瘤联盟 马军 +10 位作者 秦叔逵 缪晓辉 沈志祥 朱军 曹军宁 张明智 苏丽萍 克晓燕 林桐榆 汪茂荣 华海清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9,共8页
恶性淋巴瘤在我国发病率大约为6.68/10万,每年我国大约有10万例新发恶性淋巴瘤患者,且每年仍以较高的速度递增。近20年,我国在恶性淋巴瘤防治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血液学、肿瘤学临床医务人员及科研工作者的努力,
关键词 淋巴瘤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抗病毒药物
原文传递
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 被引量:13
9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5 位作者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 邱录贵 李建勇 朱军 易树华 范磊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29-536,共8页
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 MCL)是一种起源于成熟B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类, 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6%~8%[1]。自《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年版)》发布以来[2],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 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 MCL)是一种起源于成熟B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类, 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6%~8%[1]。自《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年版)》发布以来[2],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 并规范了临床诊疗。近年来, MCL的基础转化研究与临床治疗均取得重大进展。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医药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 推广规范诊疗,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与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共同组织国内相关专家经过多次讨论, 制订本版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医药工作者 中华医学会 中国专家共识 血液肿瘤 中国抗癌协会 血液学
原文传递
成人血液病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 被引量:10
10
作者 中国康复医学会血液病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2 位作者 王健民 吴德沛 杨丹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25,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据WHO统计,截至2022年12月19日,全球累计确诊COVID-19病例超过6.49亿,死亡人数逾664万,其中我国累计确诊病例1007万,死亡3.13万(含港澳台地区,其中本土死亡5235例)[1]。2... 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据WHO统计,截至2022年12月19日,全球累计确诊COVID-19病例超过6.49亿,死亡人数逾664万,其中我国累计确诊病例1007万,死亡3.13万(含港澳台地区,其中本土死亡5235例)[1]。2022年初,中国康复医学会血液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共同组织专家撰写了《成人血液病患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共识")[2],为我国血液病患者进行新冠疫苗接种提供了重要指导。2022年以来,具有更强免疫逃逸和传播力的Omicron变异株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流行株,同时新冠病毒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新冠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进一步确认。根据疫情发展和Omicron变异株致病力下降的现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先后发布了优化疫情防控策略的"二十条"和"新十条",表明我国疫情防控策略发生了巨大转变。为适应这一变化,使我国血液病患者更为合理有效地进行新冠疫苗接种及感染防控,现对2022版共识进行更新和修订,形成《成人血液病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接种 中国康复医学会 血液病患者 疫情防控 致病力 中华医学会 死亡人数 联防联控机制
原文传递
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中国专家共识(2020年版) 被引量:14
11
作者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淋巴瘤联盟 赵维莅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79-983,共5页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是淋巴瘤的常用治疗手段。造血干细胞的首选来源是外周血,如何将其从骨髓动员到外周血是auto-HSCT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的干细胞动员方法主要有两种:化疗联合细胞因子和单独应用细胞因子。淋巴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是淋巴瘤的常用治疗手段。造血干细胞的首选来源是外周血,如何将其从骨髓动员到外周血是auto-HSCT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的干细胞动员方法主要有两种:化疗联合细胞因子和单独应用细胞因子。淋巴瘤本身即是动员不佳的危险因素,传统动员策略尽管解决了部分临床问题,但动员失败依然较为常见,导致治疗延迟、治疗成本升高和医疗资源占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成本 干细胞动员 造血干细胞 淋巴瘤 中国专家共识 细胞因子 危险因素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血小板无效输注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被引量:11
12
作者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范祎 +4 位作者 陈佳 蒋敏 韩悦 吴德沛 阮长耿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97-902,共6页
血小板无效输注(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是指患者在连续2次或多次接受足够剂量的随机供者来源的ABO血型相合的血小板输注后,血小板计数未见有效增加。PTR是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尤其是输血依赖患者的常见现象,其总体发... 血小板无效输注(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是指患者在连续2次或多次接受足够剂量的随机供者来源的ABO血型相合的血小板输注后,血小板计数未见有效增加。PTR是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尤其是输血依赖患者的常见现象,其总体发生率为5%~34%^([1,2,3]),可导致患者血小板需求和出血风险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影响患者总体生存^([4])。目前国内外对于PTR的诊疗尚无指南及共识,在参考国内外该领域相关研究进展后制定本共识,旨在为PTR的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无效输注 血小板输注 血液系统疾病 出血风险 中国专家共识 规范化诊疗 血小板计数 供者来源
原文传递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骨病诊治指南(2022年版) 被引量:11
13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3 位作者 邱录贵 马军 徐燕 安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79-985,共7页
一、概述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骨病(MM bone diseases,MBD)是MM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初诊MM患者中高达80%存在溶骨性损害。2014年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更新了MM的诊断标准,其中MBD的定义是:骨放射学检查(X线、CT、低剂量CT... 一、概述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骨病(MM bone diseases,MBD)是MM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初诊MM患者中高达80%存在溶骨性损害。2014年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更新了MM的诊断标准,其中MBD的定义是:骨放射学检查(X线、CT、低剂量CT、MRI或PET-CT)上可见一个或一个以上穿凿样溶骨性骨破坏病灶(≥5 mm)[1]。这些患者发生骨相关事件(skeletal-related events,SRE,包括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等)的风险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骨折 低剂量CT 脊髓压迫 多发性骨髓瘤 诊断标准 溶骨性损害 骨相关事件
原文传递
利妥昔单抗静脉快速输注中国专家共识(2020年版) 被引量:11
14
作者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4 位作者 黄慧强 杨海燕 许景艳 吴俣 高岩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1年第1期1-4,共4页
利妥昔单抗上市20多年以来,在临床实践中疗效和安全性良好。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12年批准了利妥昔单抗的静脉快速输注用于第2个及后续疗程。目前,利妥昔单抗90 min静脉快速输注方案已在国外成熟应用,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 利妥昔单抗上市20多年以来,在临床实践中疗效和安全性良好。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12年批准了利妥昔单抗的静脉快速输注用于第2个及后续疗程。目前,利妥昔单抗90 min静脉快速输注方案已在国外成熟应用,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中也推荐第1个疗程利妥昔单抗输注未出现输注反应的患者,后续疗程可进行利妥昔单抗90min静脉快速输注。我国也有研究数据证实了利妥昔单抗90min静脉快速输注方案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因此,基于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为了提高患者的就诊质量以及节约医疗成本,本专家共识推荐,对于首次输注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的患者,后续疗程可使用利妥昔单抗90 min静脉快速输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利妥昔单抗 静脉快速输注 输注相关反应
原文传递
中国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年版) 被引量:10
15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3 位作者 中国霍奇金淋巴瘤工作组 蔡清清 李建勇 邱录贵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05-715,共11页
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 HL)是一种少见的累及淋巴结及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随着对疾病认识的加深及新药的临床应用, 中国HL患者治疗选择增加, 生存得到改善。为提高我国HL诊断、鉴别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水平,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 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 HL)是一种少见的累及淋巴结及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随着对疾病认识的加深及新药的临床应用, 中国HL患者治疗选择增加, 生存得到改善。为提高我国HL诊断、鉴别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水平,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霍奇金淋巴瘤工作组组织专家根据国际上相关指南及循证医学研究结果, 结合目前我国淋巴瘤的诊治水平和现状制订了中国HL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年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瘤 中华医学会 规范化治疗 血液肿瘤 淋巴系统 恶性肿瘤 鉴别诊断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中国血液临床专家共识(2022年版) 被引量:8
16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6 位作者 黄晓军 徐开林 吴德沛 胡豫 黄河 闫志凌 路瑾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5-271,共7页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CAR-T细胞)疗法是指通过基因修饰技术将带有特异性抗原识别结构域及T细胞激活信号的遗传物质转入T细胞,使T细胞直接与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结合而被激活、增殖,从而发挥靶向...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CAR-T细胞)疗法是指通过基因修饰技术将带有特异性抗原识别结构域及T细胞激活信号的遗传物质转入T细胞,使T细胞直接与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结合而被激活、增殖,从而发挥靶向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2016年Ali等[1]首次报道抗B细胞成熟抗原(B cell maturation antigen,BCMA)CAR-T细胞应用于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特异性抗原 有效性和安全性 B细胞成熟抗原 专家共识 基因修饰 CAR
原文传递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 被引量:8
17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5 位作者 中国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工作组 邱录贵 周道斌 李建勇 易树华 李剑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24-630,共7页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Waldenstrom macroglobulinemia,LPL/WM)是一种少见的惰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所占比例<2%。自《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诊断与治疗中国...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Waldenstrom macroglobulinemia,LPL/WM)是一种少见的惰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所占比例<2%。自《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年版)》发布以来,我国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逐渐提高。近年来,LPL/WM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均取得较大进展,为进一步促进我国LPL/WM规范化诊疗,提高我国LPL/WM患者疗效,经国内相关专家讨论,制定本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中国专家共识 B细胞淋巴瘤 发病机制 医务工作者 LPL
原文传递
靶向B细胞和浆细胞的CAR-T细胞治疗中防治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 被引量:9
18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2 位作者 周剑峰 邱录贵 徐开林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41-446,共6页
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在治疗难治/复发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多发性骨髓瘤(MM)等多种血液肿瘤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2,3,4])。其中,针对B-ALL、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滤... 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在治疗难治/复发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多发性骨髓瘤(MM)等多种血液肿瘤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2,3,4])。其中,针对B-ALL、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滤泡淋巴瘤和MM的CAR-T细胞产品已在多个国家正式进入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大B细胞淋巴瘤 血液肿瘤 CAR 中国专家共识 浆细胞
原文传递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EB病毒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被引量:7
19
作者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6 位作者 黄晓军 吴德沛 张晓辉 莫晓冬 许兰平 王昱 姜尔烈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16-725,共10页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是许多血液系统疾病最重要的根治手段[1,2,3,4,5]。随着HSCT技术的进步及临床广泛的推广应用, 许多血液病患者可获得长期无病生存[6,7,8,9,10,11]。感染相关性疾病是HSC...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是许多血液系统疾病最重要的根治手段[1,2,3,4,5]。随着HSCT技术的进步及临床广泛的推广应用, 许多血液病患者可获得长期无病生存[6,7,8,9,10,11]。感染相关性疾病是HSCT后的常见并发症[12], EB病毒(EBV)相关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 PTLD)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联合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制定本共识, 旨在建立并优化EBV-PTLD的临床诊治路径, 为我国HSCT的临床实践提供规范、优化的诊治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师协会 中华医学会 血液病患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常见并发症 血液系统疾病 血液科 领域专家
原文传递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被引量:6
20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6 位作者 黄晓军 吴德沛 张晓辉 孙于谦 韩悦 张曦 罗依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41-447,共7页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syndrome, BOS)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严重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 导致生活质量显著降低[1,2]。BOS通常起病隐匿, 早期无症状, 但出现明显症状时肺功能...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syndrome, BOS)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严重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 导致生活质量显著降低[1,2]。BOS通常起病隐匿, 早期无症状, 但出现明显症状时肺功能已严重受损, 最终可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由于BOS早期诊断困难, 且缺乏规范化诊治的共识和标准的临床路径, 制定本共识对推动HSCT技术体系的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为进一步规范及促进BO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制定本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师协会 呼吸功能衰竭 中华医学会 晚期死亡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 日常活动能力 临床路径 血液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