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3种半天然林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少杰 +3 位作者 黄清麟 彭文成 廖立国 黄士绮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8-506,共9页
为揭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32年生杉木、34年生加勒比松和27年生马占相思3种半天然林特征,采用主要测树因子分析林分生长特征,运用重要值与生物多样性指标分析树种组成与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3种半天然林整体上均已是充分郁闭林分,乔... 为揭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32年生杉木、34年生加勒比松和27年生马占相思3种半天然林特征,采用主要测树因子分析林分生长特征,运用重要值与生物多样性指标分析树种组成与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3种半天然林整体上均已是充分郁闭林分,乔木层均已经明显分异出2个亚层,直径分布均已表现为异龄林结构,林分密度分别为3600、2472和1540株·hm^(-2);灌木层林分密度分别高达8374、6828和9776株·hm^(-2);2500 m^(2)样地面积的乔木层树种丰富度分别为79、61和49,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3.12、3.83和3.98;虽然乔木层优势种仍然为人工造林树种,但天然更新乡土树种重要值合计分别高达46.3%、54.0%和65.1%,其中乔木树种重要值占比分别高达87.1%、81.1%和93.1%;灌木层均为乡土树种天然更新林木,树种丰富度分别为137、113和91,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4.66、5.25和3.89,其中乔木树种重要值占比分别为49.4%、54.8%和70.2%。3种半天然林都已是乔木层分异明显、乡土树种多样性异常丰富、异龄林结构特征明显的复层混交异龄林,天然更新乡土树种(80%以上为乔木树种)重要值合计已接近甚至是人工造林树种的2倍,其树种多样性高于30年生海南山地雨林皆伐伐后林和海南低地雨林残次林,乔木层和灌木层中均有不少珍贵或高价值乡土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半天然林 乡土树种天然更新 林分生长 树种组成 多样性 林分特征
下载PDF
福建梁野山自然保护区观光木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许秀平 邓元德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11期69-74,M0006,共7页
为了解观光木(Michelia odora(Chun)Noot.et B.L.Chen)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特征,对福建梁野山自然保护区观光木群落进行样方调查。结果表明:该群落有维管植物43科66属89种,其中蕨类植物10科11属14种,双子叶植物28科48属66种,单子... 为了解观光木(Michelia odora(Chun)Noot.et B.L.Chen)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特征,对福建梁野山自然保护区观光木群落进行样方调查。结果表明:该群落有维管植物43科66属89种,其中蕨类植物10科11属14种,双子叶植物28科48属66种,单子叶植物5科7属9种;常绿木本植物占绝对优势,是群落结构的主体,群落表现出典型的常绿性;木兰科植物的重要值最大,是群落的优势建群科。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2亚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木质藤本植物丰富。未受毛竹侵入的观光木群落的4种多样性指数在群落不同层次均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光木(Michelia odora(Chun)Noot.et B.L.Chen)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梁野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福建木荷地上部分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黄光灿 吴宏炜 +3 位作者 赖建明 张伟志 江希钿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5-134,共10页
基于160株木荷样木实测数据,以胸径、树高以及两者的组合变量作为模型的自变量,通过2种方案(总量控制方案与代数和控制方案)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估计法,并采用加权回归消除异方差,构建木荷一元、二元独立与相容性生物量模型;基于... 基于160株木荷样木实测数据,以胸径、树高以及两者的组合变量作为模型的自变量,通过2种方案(总量控制方案与代数和控制方案)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估计法,并采用加权回归消除异方差,构建木荷一元、二元独立与相容性生物量模型;基于一元相容性模型,探讨各组分生物量相对于地上总生物量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2种方案建立的相容性生物量模型拟合效果与估计精度良好且各组分生物量模型拟合情况基本一致,R^2≥0.845、MPE≤4.592%,综合分析采用代数和控制方案较好;在各组分独立模型与相容性模型中,二元生物量模型拟合效果明显优于一元模型,且以D^2H为自变量的二元模型最优;2种方案相容性生物量模型各器官生物量分配规律基本相同,随着胸径增大,树干、干材生物量占地上总量比先增大最后趋于稳定,树冠、树皮和树叶生物量占比先减小最后趋于稳定,树枝生物量占比变化不大;当胸径≥30 cm,占比趋于稳定,树干、干材、树皮、树冠、树枝和树叶生物量占比为74.5%~75.2%、68.9%~69.2%、5.6%~6.1%、24.8%~25.4%、21.5%~22.8%和2.6%~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立木 生物量 模型 非线性联合估计
下载PDF
福州市湿地松人工林树皮厚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方静仪 +1 位作者 李睿宇 江希钿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4-131,共8页
以湿地松样木观测数据为基础,运用R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胸高处树皮厚度、任意高度处树皮厚度、相对树皮厚度和去皮直径这4类树皮厚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优选。结果表明:筛选出4个模型分别用于拟合胸高处树皮厚度、任意... 以湿地松样木观测数据为基础,运用R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胸高处树皮厚度、任意高度处树皮厚度、相对树皮厚度和去皮直径这4类树皮厚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优选。结果表明:筛选出4个模型分别用于拟合胸高处树皮厚度、任意高度处树皮厚度、相对树皮厚度和去皮直径,模型表达式依次为BBT=0.372+0.049DBH、BT=0.964-0.676CR-0.055RH+0.034dob、RBT=0.095+0.902RD^(1.718)和dib=0.906dob^(0.995)。以上4个模型拟合精度高,均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且模型没有异方差或经过变量变换得到较好的修正。拟合模型所需的数据除了冠长率之外,其余数据在林业生产实践中具有易获取性。在树皮厚度模型中加入冠长率,对于湿地松而言,拟合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树皮 厚度 赤池信息准则 相对排序法 树冠率
下载PDF
基于哑变量的湿地松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宏炜 张伟志 +3 位作者 田意 庄崇洋 江希钿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7-123,150,共8页
【目的】为更好地估测福州市湿地松人工林林分断面积生长情况,同时为湿地松人工林的经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样地调查数据选用理查德方程、逻辑斯蒂、Mitscherlich和Schumacher等基础模型,引入优势木平均高和年龄因子为自变量并... 【目的】为更好地估测福州市湿地松人工林林分断面积生长情况,同时为湿地松人工林的经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样地调查数据选用理查德方程、逻辑斯蒂、Mitscherlich和Schumacher等基础模型,引入优势木平均高和年龄因子为自变量并将林分密度指数作为密度指标加入到基础断面积模型中。在最优基础模型中引入哑变量,建立可兼用于采脂与未采脂林分的湿地松人工林断面积模型。利用R软件的遗传算法求解模型参数,采用均方差(RMSE)、残差平方和(SSE)、决定系数(R2)、模型精度(v)和模型准确度(P)等模型评价指标。并运用含熵权值的TOPSIS法对哑变量模型选优,选用的各项评价指标熵权值由其本身数值决定,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客观性,避免主观因素影响综合评价结果。【结果】4个基础模型的拟合效果均较好,模型决定系数均超过了0.9,其中Schumacher模型为最优基础模型,决定系数达0.983 31,模型精度达98.20%。在该模型中b3参数中引入哑变量所得模型拟合效果最优,较最优基础模型决定系数提升到0.998 96,模型精度提升到99.37%,距离最优解距离总和最小为0.000 016 7。并对最优哑变量模型做适用性检验,分别检验模型对采脂林分、未采脂林分和总体林分的拟合效果,发现其预估精度均超过99%。根据检验数据断面积实测值和最优哑变量模型预测值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其R2值达到0.999 2,常数项接近0且残差基本均匀分布于横轴两侧,表明模型预估精度较高。【结论】引入哑变量后模型拟合效果得到了提升,可用于估测采脂与未采脂不同经营措施湿地松林分断面积,为测算湿地松林分材积与规划林分经营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林分断面积 哑变量 含熵权值的TOPSIS 相容性
下载PDF
福建木荷多元生物量模型及2种权函数的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光灿 吴宏炜 +3 位作者 赖建明 庄崇洋 江希钿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为准确计量与监测木荷生物量以及准确评估其碳汇能力、生态效益等生态功能,基于160株木荷样木实测数据,以胸径(D)、树高(H)、冠幅(Cw)和冠长(Cl)作为模型的自变量,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采用15种模型结构建立木荷各组分生物量模型,并以1... 为准确计量与监测木荷生物量以及准确评估其碳汇能力、生态效益等生态功能,基于160株木荷样木实测数据,以胸径(D)、树高(H)、冠幅(Cw)和冠长(Cl)作为模型的自变量,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采用15种模型结构建立木荷各组分生物量模型,并以1/f(x)^2与1/f(x)^1.6分别作为权函数对模型进行异方差的消除,对比分析各模型拟合结果并选取各组分最优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木荷各部分的生物量模型采用同一模型结构所拟合的效果大致相同;各自变量对生物量模型的拟合效果与贡献程度从大到小顺序为D>H>Cl>Cw(其中自变量H与Cl的作用效果相近);随着函数模型的多元化,从一元到二元模型的提升效果明显,而后二元到多元模型提升效果不大,建议实际应用中采用二元模型W=a D b1 H b2即可;采用1/f(x)^1.6作为权函数消除异方差后模型整体的拟合效果与估计精度,优于未消除异方差与以1/f(x)^2作为权函数消除异方差的模型,证明以1/f(x)n作为通用权函数将更适用,但其具体n值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生物量模型 非线性最小二乘法 异方差 权函数
下载PDF
基于哑变量的湿地松树皮厚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宏炜 黄光灿 +3 位作者 张伟志 庄崇洋 江希钿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3-90,共8页
拟合立地质量等级的湿地松树皮厚度模型,为测算生长于不同立地湿地松出材量、出材率及树皮材积提供依据。根据宁德市湿地松样木和样地的调查数据,运用R软件拟合4类树皮厚度模型,选用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准则(BIC)、偏差(B)、绝对... 拟合立地质量等级的湿地松树皮厚度模型,为测算生长于不同立地湿地松出材量、出材率及树皮材积提供依据。根据宁德市湿地松样木和样地的调查数据,运用R软件拟合4类树皮厚度模型,选用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准则(BIC)、偏差(B)、绝对偏差(AB)与决定系数(R2)为模型评价指标,使用含熵权值的TOPSIS法筛选最优模型,于得到的4类树皮厚度最优模型中加入立地质量等级哑变量,得到胸高处树皮厚度模型lnTBB=(-3.075S1-3.154S2-3.157S3-3.325S4)+1.125lnD1.3,任意高度处树皮厚度模型TB=(0.005S1-0.026S2-0.101S3-0.141S4)-0.616RC+0.761DR+0.040dob,相对树皮厚度模型TRB=0.137+0.903DR2.009S1+1.806S2+2.126S3+1.855S4,去皮直径模型dib=(-0.087S1+0.138S2+0.223S3+0.293S4)+0.881dob,这4个哑变量模型R2相对于原模型分别提升了8.9%、41.6%、20.4%和1.2%,各项低优指标均降低,经配对t检验,4个哑变量模型的预估值与实测值不存在明显差异,比原模型拟合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哑变量 湿地松 立地质量 树皮厚度 含熵权值的TOPSIS法
下载PDF
林木高径比研究综述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清麟 +1 位作者 王金池 王少杰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65,共7页
林木高径比是基本测树因子之一。由于精确树高测定困难(特别是在结构复杂的森林中),对林木高径比的直接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文中从林木高径比的研究对象、影响因素、林木高径比与单一测树因子的关系、林木高径比模型模拟、林木高径比与... 林木高径比是基本测树因子之一。由于精确树高测定困难(特别是在结构复杂的森林中),对林木高径比的直接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文中从林木高径比的研究对象、影响因素、林木高径比与单一测树因子的关系、林木高径比模型模拟、林木高径比与林木遭受风雪灾害的关系5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林木高径比奠定基础。目前大部分研究是针对结构简单、单层同龄的人工针叶纯林,针对分树种和分林层的研究极少且只有国外报道。林木高径比可能受到树龄、树种、竞争、立地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胸径、断面积、材积和地径等单一测树因子与林木高径比关系较为紧密,且呈负相关,而树高、冠长、冠幅、树冠面积、冠径、树冠比和树冠闭合百分比等单一测树因子与林木高径比关系较不紧密。目前的林木高径比模型多以胸径为自变量,然后进行多模型优选,所选的最佳模型多为非线性模型;部分研究则在最佳模型中加入其他的自变量,如竞争、立地、林层和树种等因子。多数研究认为,林木高径比越大,林木越容易遭受风雪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高径比 影响因素 模型优选 非线性模型
原文传递
环剥研究综述
9
作者 王少杰 +2 位作者 黄清麟 宋磊 彭文成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8-44,共7页
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可以按环剥目的和环剥部位将环剥分为不以枯死树木为目的的树干或树枝或树根或树皮环剥(第1类环剥)、以快速降低树干含水率为目的的树干环剥(第2类环剥)和以快速枯死树木为目的的树干环剥(第3类环剥)3个类型。... 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可以按环剥目的和环剥部位将环剥分为不以枯死树木为目的的树干或树枝或树根或树皮环剥(第1类环剥)、以快速降低树干含水率为目的的树干环剥(第2类环剥)和以快速枯死树木为目的的树干环剥(第3类环剥)3个类型。目前国内对环剥的研究基本都是针对第1类环剥,而对第2和第3类环剥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应该根据国情和林情,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第2类型和第3类型环剥,并将其作为常规的技术措施,应用于森林经营和生态修复中。文中在综述环剥定义以及第1类型环剥、第2类型环剥和第3类型环剥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第3类型环剥在国内的可能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剥 森林经营 生态修复 替代采伐 粗木质残体 林隙更新
原文传递
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各林层林木高径比分布规律
10
作者 王金池 +4 位作者 黄清麟 庄崇洋 郑群瑞 卓鸣秀 官晓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9-156,共8页
【目的】揭示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林各林层(包括全林和各亚层)林木高径比分布规律,为中亚热带人工阔叶林、半天然林和天然阔叶林可持续经营提供阔叶林木高径比方面的典型参照。【方法】以建瓯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在研究区内5... 【目的】揭示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林各林层(包括全林和各亚层)林木高径比分布规律,为中亚热带人工阔叶林、半天然林和天然阔叶林可持续经营提供阔叶林木高径比方面的典型参照。【方法】以建瓯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在研究区内5个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中分别设置50 m×50 m样地,计算典型林分各林层林木高径比平均值和标准差分析其随亚层的变化情况,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各亚层之间(包括第Ⅰ亚层、第Ⅱ亚层和第Ⅲ亚层间以及受光层和非受光层间)林木高径比平均值的差异显著性,利用偏度和峰度描述各林层林木高径比分布的偏离程度和离散程度,选择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函数对各样地各林层林木高径比分布进行拟合,并采用χ^(2)检验法检验拟合效果。【结果】综合5块样地林木高径比平均值,全林为103.1,各亚层平均值随亚层高度升高而减小,排序为第Ⅲ亚层(112.7)>第Ⅱ亚层(89.0)>第Ⅰ亚层(66.9)以及非受光层(112.7)>受光层(78.3);除4号样地第Ⅱ亚层与第Ⅲ亚层间林木高径比平均值为显著差异外,其他样地内各亚层间林木高径比平均值均为极显著差异。偏度结果表明,各林层林木高径比分布为右偏。峰度结果表明,全林、第Ⅰ亚层林木高径比分布相对较为分散;第Ⅱ亚层、第Ⅲ亚层、受光层林木高径比分布相对较为集中。运用正态分布函数拟合各林层林木高径比分布,其结果均通过卡方检验;而运用Weibull分布函数拟合较多未通过卡方检验。【结论】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各亚层林木高径比平均值间均有极显著差异,且各亚层林木高径比平均值随亚层高度升高而减小;各林层林木高径比分布均为右偏,全林与第Ⅰ亚层林木高径比分布相对较为分散,第Ⅱ亚层与第Ⅲ亚层以及受光层林木高径比分布相对较为集中;正态分布函数对各林层林木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典型天然阔叶林 分层 林木高径比分布 变化规律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皆伐1年后新增天然阔叶幼树初报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金池 黄如楚 +3 位作者 黄清麟 马志波 郑群瑞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5-120,共6页
福建永安市31a生马尾松人工林皆伐迹地封育1年后,新增天然阔叶幼树树种多达71种、株数密度高达64547株/hm 2。其中天然阔叶乔木树种38种、重要值30.64%、株数密度12200株/hm 2,常绿与落叶天然阔叶乔木树种分别为22种和16种,这是非常宝... 福建永安市31a生马尾松人工林皆伐迹地封育1年后,新增天然阔叶幼树树种多达71种、株数密度高达64547株/hm 2。其中天然阔叶乔木树种38种、重要值30.64%、株数密度12200株/hm 2,常绿与落叶天然阔叶乔木树种分别为22种和16种,这是非常宝贵的天然阔叶乔木树种资源,是该区域人工林植被管理的重要基础。这些阔叶乔木树种中有不少珍贵的或高价值的用材树种,如红楠、木荷、青冈栎、米槠、红锥、刨花润楠、闽楠、檫树、泡桐、南酸枣和拟赤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皆伐迹地 封育 天然更新 阔叶幼树
下载PDF
由巨桉人工林转型的13年生青冈栎天然林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金池 黄清麟 +2 位作者 黄如楚 郑群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20,共8页
【目的】分析由巨桉人工林转型的13年生青冈栎天然林特征,为探究中亚热带人工林成功转型为天然阔叶林的基本条件、人工林的植被控制、天然阔叶林的保护和乡土阔叶树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福建省永安市由巨桉人工林转型的青冈... 【目的】分析由巨桉人工林转型的13年生青冈栎天然林特征,为探究中亚热带人工林成功转型为天然阔叶林的基本条件、人工林的植被控制、天然阔叶林的保护和乡土阔叶树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福建省永安市由巨桉人工林转型的青冈栎天然林内设置3块20 m×20 m样地,每块样地分割成4个10 m×10 m样方,对样方乔木层林木进行每木调查,并在每块样地内选择1个有代表性的样方进行灌木层调查,同时在每块样地中心各设置1个4 m×4 m的小样方进行草本植物调查。选用物种重要值、常用生物多样性指标和主要测树因子分析乔木层、灌木层的树种组成和多样性以及林分结构和生长状况等林分特征。【结果】由巨桉人工林转型的13年生青冈栎天然林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密度和蓄积量分别为6.2 cm、9.5 m、6308株·hm-2和94.43 m3·hm-2,林木高径比为41~380,平均高径比为155;直径和树高结构均表现出异龄林特征;林分内36.99%的林木为萌生林木,萌生林木中青冈栎最多,分别占萌生林木总株数和青冈栎总株数的57.86%和66.12%;巨桉以枯立木或枯倒木形式存在,枯立木密度为966株·hm-2;乔木层有45个树种,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分别为3.74、0.68和0.14;乔木层内乔木和灌木树种分别有34和11种,重要值分别为88.65%和11.35%;常绿和落叶树种分别有30和15种,重要值分别为67.38%和32.62%;常绿阔叶乔木的株数、树种数和重要值均明显高于落叶阔叶乔木,常绿阔叶乔木是乔木层的主体;青冈栎是乔木层的优势种,其相对多度(32.36%)、相对频度(7.69%)、相对优势度(16.75%)和重要值(18.94%)均为层内最高;灌木层有27个树种,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分别为3.69、0.78和0.13;乔木和灌木树种分别有15和12种,但灌木树种的株数占比(69.85%)和重要值(60.87%)均明显高于乔木树种(株数占比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桉人工林 转型 青冈栎天然林 林分特征 天然更新
下载PDF
由邓恩桉人工林转型的7年生丝栗栲天然林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金池 黄清麟 +2 位作者 黄如楚 郑群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19,共8页
【目的】首次报道福建省永安市持续遭受严重冻害的邓恩桉人工林转型的7年生丝栗栲天然林特征,为研究中亚热带人工林成功转型为天然阔叶林的基本条件、人工林植被控制、天然阔叶林的保护和乡土阔叶树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福建... 【目的】首次报道福建省永安市持续遭受严重冻害的邓恩桉人工林转型的7年生丝栗栲天然林特征,为研究中亚热带人工林成功转型为天然阔叶林的基本条件、人工林植被控制、天然阔叶林的保护和乡土阔叶树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福建省永安市由邓恩桉人工林转型的丝栗栲天然林内设置3块20 m×20 m样地,将每块样地分割成4个10 m×10 m样方,对样方乔木层进行每木调查并在每块样地内选择1个有代表性的样方进行灌木层调查,同时,在每块样地的中心各设置1个4 m×4 m的草本层小样方进行草本植物调查。采用重要值、常用的生物多样性指标和主要测树因子分析乔木层和灌木层的树种组成与多样性以及林分生长等林分特征。【结果】由邓恩桉人工林转型的7年生丝栗栲天然林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株数密度和蓄积量分别为5.1 cm、6.8 m、6350株·hm-2和47.70 m3·hm-2;林木高径比为43~393,平均高径比为146;直径和树高结构表现出异龄林特征;林分内实生和萌生林木的株数占比分别为84.78%和15.22%,邓恩桉以枯立木或枯倒木的形式存在,枯立木密度为550株·hm-2。乔木层有51个树种,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优势度分别为4.20、0.74和0.11;乔木层内乔木和灌木分别有38和13种,重要值分别为87.32%和12.78%;乔木层内常绿和落叶树种分别有30和21种,重要值分别为57.93%和42.07%;乔木层内常绿阔叶乔木的株数和树种数均较落叶阔叶乔木多;乔木层内丝栗栲为优势种,重要值为24.41%,其相对多度、相对频度和相对优势度均为层内最大。灌木层有21个树种,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优势度分别为3.68、0.84和0.10;灌木层内乔木和灌木分别有15和6种,乔木树种的株数占比(47.68%)小于灌木树种(52.32%),但其重要值(53.91%)高于灌木树种(46.09%);灌木层内常绿树种的树种数及相对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恩桉人工林 转型 丝栗栲天然林 林分特征 天然更新
下载PDF
基于分层的半天然马尾松阔叶混交林直径分布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金池 +2 位作者 黄清麟 黄如楚 郑群瑞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2-80,共9页
[目的]研究半天然马尾松阔叶混交林各林层(包括全林和各亚层)的直径分布,揭示其直径分布特征,为其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基于10块半天然马尾松阔叶混交林样地,采用最大受光面法划分林层,利用Shapiro-Wilk检验对各样地各林层直... [目的]研究半天然马尾松阔叶混交林各林层(包括全林和各亚层)的直径分布,揭示其直径分布特征,为其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基于10块半天然马尾松阔叶混交林样地,采用最大受光面法划分林层,利用Shapiro-Wilk检验对各样地各林层直径分布进行正态性检验,利用峰度和偏度系数描述直径分布图形特征,采用三参数Weibull分布和Meyer负指数函数拟合各样地各林层直径分布,用卡方检验法检验拟合效果,并选择效果较好的函数拟合各样地直径分布图,分析林分直径分布特征。[结果]有5块样地的第Ⅰ亚层服从正态分布,但所有样地全林和第Ⅱ亚层的直径分布均呈反J形且不服从正态分布。所有样地全林和各亚层的偏度系数均为正值,有7块样地的全林峰度系数小于0,大多数样地全林的偏度系数及峰度系数绝对值介于第Ⅰ亚层和第Ⅱ亚层之间。Weibull分布函数对全林和第Ⅰ亚层的拟合效果较好,全林、第Ⅰ亚层、第Ⅱ亚层的卡方检验通过率分别为80%、100%、70%;Meyer负指数函数对第Ⅱ亚层的拟合效果较好,而对全林和第Ⅰ亚层的适应性较差,特别是第Ⅰ亚层的通过率仅为10%,但第Ⅱ亚层的通过率达100%。[结论]半天然马尾松阔叶混交林各林层的直径分布差异显著,第Ⅰ亚层倾向于正态分布,全林和第Ⅱ亚层的直径分布均呈反J形且都不服从正态分布;从第Ⅱ亚层到第Ⅰ亚层直径分布表现出由负指数分布向正态分布过渡的趋势。所有样地各林层的直径分布曲线均为右偏,大多数样地的全林直径分布曲线呈低峰态。Weibull分布函数对全林和第Ⅰ亚层的拟合效果较好,而Meyer负指数函数则适用于拟合第Ⅱ亚层直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天然林 马尾松阔叶混交林 林层 直径分布
下载PDF
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林木高径比与胸径及树高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金池 +4 位作者 黄清麟 庄崇洋 郑群瑞 卓鸣秀 官晓辉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88,共8页
[目的]揭示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各林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及树高的关系特征,为中亚热带人工阔叶林、半天然林和天然阔叶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在建瓯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内5个最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分中,分别设置50 m×... [目的]揭示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各林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及树高的关系特征,为中亚热带人工阔叶林、半天然林和天然阔叶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在建瓯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内5个最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分中,分别设置50 m×50 m的样地,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典型林分各林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及树高的相关性,选用指数函数和双曲线函数拟合各林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关系曲线。[结果]5个样地全林林木高径比平均值为103.1,各亚层高径比平均值排序为:第Ⅲ亚层(112.7)>第Ⅱ亚层(89.0)>第Ⅰ亚层(66.9);各亚层最小值与最大值排序与其平均值排序一致。各样地各林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均呈现极显著负相关且相关系数都较高,相关系数绝对值第Ⅰ亚层(0.896~0.961)和第Ⅱ亚层(0.912~0.971)最高,全林(0.613~0.749)居中,第Ⅲ亚层(0.415~0.596)最低;各样地各林层林木高径比与树高的关系较为复杂且相关系数绝对值都较低(0.020~0.480)。采用指数函数拟合第Ⅰ亚层、第Ⅱ亚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关系曲线的R~2分别为0.852~0.906和0.830~0.914,而拟合全林分和第Ⅲ亚层的R~2分别为0.465~0.575和0.202~0.399;采用双曲线函数拟合第Ⅰ亚层、第Ⅱ亚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关系曲线的R~2分别为0.874~0.937和0.856~0.968,而拟合全林分和第Ⅲ亚层的R~2分别为0.387~0.536和0.186~0.350;指数函数拟合全林分和第Ⅲ亚层林木高径比-胸径关系的R~2相对较高,RMSE和AMR相对较小,而双曲线函数拟合第Ⅰ亚层和第Ⅱ亚层林木高径比-胸径关系的R~2相对较高,RMSE和AMR相对较小。[结论]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林木高径比会因所属亚层的不同而变化,因此有必要分亚层来探讨林木高径比与胸径及树高关系;同一亚层的林木高径比也会因胸径不同而变化,各林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均呈现极显著负相关且相关系数都较高,其关系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 分层 林木高径比 林木高径比特征
下载PDF
中亚热带典型天然阔叶林主要树种林木高径比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金池 +3 位作者 黄清麟 庄崇洋 郑群瑞 卓鸣秀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9-417,共9页
为揭示结构复杂、复层、异龄、多树种混交的中亚热带典型天然阔叶林主要树种的林木高径比特征,同时为中亚热带人工阔叶林、半天然林和天然阔叶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主要阔叶树种林木高径比的典型参照,以建瓯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中亚热... 为揭示结构复杂、复层、异龄、多树种混交的中亚热带典型天然阔叶林主要树种的林木高径比特征,同时为中亚热带人工阔叶林、半天然林和天然阔叶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主要阔叶树种林木高径比的典型参照,以建瓯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中亚热带典型天然阔叶林14种主要树种为研究对象,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指数函数和双曲线函数分析主要树种各林层(包括3个亚层和全林)的林木高径比特征。结果表明,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主要树种林木高径比平均值、最大值随亚层升高而减小,且平均值在各亚层之间总体上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主要树种各林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总体上均呈现极显著负相关(P<0.01)且相关系数较高,其中,第Ⅰ、Ⅱ亚层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全林和第Ⅲ亚层,相关系数绝对值第Ⅰ亚层为0.8061~0.8953,第Ⅱ亚层为0.7882~0.9643,第Ⅲ亚层为0.4190~0.8091,全林为0.4190~0.8489;指数函数和双曲线函数拟合第Ⅰ、Ⅱ亚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关系的效果均较好,而拟合全林和第Ⅲ亚层的效果均相对较差;指数函数拟合全林和第Ⅲ亚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关系的决定系数(R^(2))相对较高,均方根误差(E_(rms))和平均绝对误差(E_(ma))相对较小,而双曲线函数拟合第Ⅰ、Ⅱ亚层的R^(2)相对较高,E_(rms)和E_(ma)相对较小。主要树种各亚层林木高径比不是常数,会因所属亚层和胸径的不同而变化;主要树种各林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关系曲线拟合是有意义且必要的,双曲线函数能更好地描述主要树种第Ⅰ、Ⅱ亚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的关系,指数函数能更好地描述主要树种全林和第Ⅲ亚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的关系;各树种林木高径比特征需要且可以采用各树种各林层林木高径比与胸径关系曲线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热带 天然阔叶林 阔叶树种 林层 林木高径比 指数函数 双曲线函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