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益气软坚泄浊方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彤
盖云
+2 位作者
杨晓萍
郑昌柱
严
盛
枫
《中医药信息》
2013年第3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软坚泄浊方对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CX)的影响。方法:通过对88例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分别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和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口...
目的:观察益气软坚泄浊方对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CX)的影响。方法:通过对88例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分别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和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益气软坚泄浊方的方法,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分别为72.73%、54.55%;症候平均总积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UAER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经治疗后UAER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足细胞标志蛋白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降低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软坚泄浊法对中医症候改善作用良好,且对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软坚泄浊方
糖尿病肾病
PCX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视性黄斑病变
被引量:
9
2
作者
严
盛
枫
《激光医学》
1995年第1期37-41,共5页
近视性黄斑病变是高度近视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后葡萄种,漆裂样纹,黄斑出血和黄斑裂孔,本文重点介绍有关黄斑出血的分型,发病机理和治疗。单纯型黄斑出血吸收后,视力损害不重,而血管新生型黄斑出血预后较为严重,对于黄斑出...
近视性黄斑病变是高度近视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后葡萄种,漆裂样纹,黄斑出血和黄斑裂孔,本文重点介绍有关黄斑出血的分型,发病机理和治疗。单纯型黄斑出血吸收后,视力损害不重,而血管新生型黄斑出血预后较为严重,对于黄斑出血,虽然药物治疗亦有所帮助,但无法换抑制复发,激光凝黄斑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近视性黄斑病变
外科手术
激光光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斑裂孔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
7
3
作者
严
盛
枫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1995年第6期358-361,共4页
黄斑裂孔是导致视力障碍的常见眼病。黄斑裂孔一旦形成,用任何方法改善视力效果都极为有限。因此,发现和确认黄斑裂孔前期的改变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就黄斑裂孔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法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
黄斑裂孔
早期诊断
眼科手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视性黄斑出血24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5
4
作者
严
盛
枫
王康孙
+1 位作者
杜炜
石海云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20-222,共3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近视性黄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确诊为近视性黄斑出血的24例患者的30只眼作视力、眼前节、眼底、A/B超声仪、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ceinangiogra-phy,FFA)等检...
目的:观察和探讨近视性黄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确诊为近视性黄斑出血的24例患者的30只眼作视力、眼前节、眼底、A/B超声仪、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ceinangiogra-phy,FFA)等检查,中西药物治疗并随访观察3~18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作FFA检查的26只眼中22只眼为单纯型黄斑出血,其中19只眼伴有漆裂样纹,出血多在1~3个月吸收;另外4只眼FFA检查发现为脉络膜新生血管出血,视力预后均较差,且均伴有后葡萄肿。结论:近视性黄斑出血可分为单纯型和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型,前者出血吸收快,后者反复出血视力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出血
黄斑
近视
临床分析
出血
原文传递
有晶状体眼前房负性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治高度近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潘永称
严
盛
枫
+4 位作者
曹芬芬
胡尔玮
施红蕾
吴晓颖
金熙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6期489-490,共2页
目的 为探讨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 0 0 0年 9月~ 2 0 0 2年 12月 ,对 - 9.0 0~ - 2 8.0 0D的高度近视眼患者 31例 5 7眼行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检测矫正视...
目的 为探讨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 0 0 0年 9月~ 2 0 0 2年 12月 ,对 - 9.0 0~ - 2 8.0 0D的高度近视眼患者 31例 5 7眼行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检测矫正视力、屈光状态、眼压、角膜曲率、A/B超、角膜内皮计数、前房角以及周边视网膜等 ,并与术后进行对比。术后 1、3d、1周、1月、3~ 6月随访做各项检查。结果 5 7眼均成功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 0 .4 5± 0 .35 ,术后 6个月为 0 .74± 0 31,术前平均屈光度为 (- 18.4 0±5 5 1)D ,术后 6个月为 (- 1.15± 0 .89)D ,术前平均角膜内皮细胞数为 (2 75 0± 5 5 6 )·mm-2 ,术后 6个月为 (2 5 88± 4 80 )·mm-2 较术前减少了 5 .89% ,但无显著性差异 (t =1.2 12 ,P=0 .312 )。结论 有晶状体眼前房负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眼的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具有较好的可预测性 ,可逆性 ,术后屈光状态稳定 ,未见回退现象 ,术后 6个月未见明显并发症 ,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人工晶状体
前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
3
6
作者
严
盛
枫
张士胜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54-1056,共3页
目的探讨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对40例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的患眼进行角膜内皮细胞的定性及定量观察。检测指标包括:所选区域平均细胞面积(AVE)、最大细胞面积(MAX...
目的探讨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对40例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的患眼进行角膜内皮细胞的定性及定量观察。检测指标包括:所选区域平均细胞面积(AVE)、最大细胞面积(MAX)、最小细胞面积(MIN)、细胞密度(CD)、变异系数(CV)、细胞面积标准差(SD)。激光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重复作角膜内皮细胞检查及眼科常规检查。采用SASVersion9.12MixedModel统计分析比较激光治疗前与激光治疗后不同时期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的改变。结果激光治疗前与激光治疗后不同时期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最大细胞面积、变异系数,细胞面积标准差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角膜内皮细胞的最小细胞面积激光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有一定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治疗
虹膜周边切除术
角膜内皮
原文传递
激光治疗外伤性黄斑裂孔的评价
被引量:
3
7
作者
严
盛
枫
王康孙
周正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68-70,共3页
为评价激光治疗外伤性黄斑裂孔的疗效,采用A_r^+激光和倍频Nd:YAG激光治疗外伤性黄斑裂孑L56例(56眼)。结果表明:51例(94.7%)光凝后视力保持不变或改善;3例(5.3%)光凝后视力下降。结论认为:倍频Nd:YAG激光和A_r^+激光可用于治疗外伤性...
为评价激光治疗外伤性黄斑裂孔的疗效,采用A_r^+激光和倍频Nd:YAG激光治疗外伤性黄斑裂孑L56例(56眼)。结果表明:51例(94.7%)光凝后视力保持不变或改善;3例(5.3%)光凝后视力下降。结论认为:倍频Nd:YAG激光和A_r^+激光可用于治疗外伤性黄斑裂孔并有效保持患者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疑
外伤性
黄斑裂孔
激光疗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视力性质分析在黄斑裂孔的应用
被引量:
3
8
作者
严
盛
枫
潘永称
秦小玲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3-604,共2页
目的评价黄斑裂孔的视力性质。方法对20例全层黄斑裂孔和10例板层黄斑裂孔及10例囊样黄斑变性患者进行了中心暗点及固视性质检查。结果20例全层黄斑裂孔患者都存在中心绝对暗点,视力性质为中心外固视;而10例板层黄斑裂孔和10例囊样黄斑...
目的评价黄斑裂孔的视力性质。方法对20例全层黄斑裂孔和10例板层黄斑裂孔及10例囊样黄斑变性患者进行了中心暗点及固视性质检查。结果20例全层黄斑裂孔患者都存在中心绝对暗点,视力性质为中心外固视;而10例板层黄斑裂孔和10例囊样黄斑变性患者都无中心绝对暗点,视力性质为中心固视。结论全层黄斑裂孔的残留视力为中心外视力,视网膜上存在中心绝对暗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性质分析
黄斑裂孔
视网膜
单眼固视点
中心暗点
原文传递
He-Ne瞄准激光诊断全层黄斑裂孔
被引量:
2
9
作者
严
盛
枫
王康孙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9期525-527,共3页
为评估He-Ne瞄准激光在全层黄斑裂孔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我们对经过临床诊断的30例全层黄斑裂孔患者和26例假性黄斑裂孔患者进行了He-Ne瞄准光试验。结果:30例全层黄斑裂孔患者无一例能看见50μm的瞄准光斑...
为评估He-Ne瞄准激光在全层黄斑裂孔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我们对经过临床诊断的30例全层黄斑裂孔患者和26例假性黄斑裂孔患者进行了He-Ne瞄准光试验。结果:30例全层黄斑裂孔患者无一例能看见50μm的瞄准光斑;26例假性黄斑裂孔患者都能看见50μm的瞄准光斑。结论:通过He-Ne瞄准光试验检测绝对暗点对全层黄斑裂孔是敏感的而且特异的,该试验有助于临床医生对全层黄斑裂孔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瞄准激光
黄斑裂孔
诊断
原文传递
激光治疗全层黄斑裂孔疗效评价
被引量:
2
10
作者
严
盛
枫
王康孙
《眼科》
CAS
1997年第2期83-85,共3页
为评价激光治疗黄斑裂孔的疗效,采用倍频Nd:YAG激光治疗全层黄斑裂孔患者40例。结果:光凝一次成功者35例(87.5%);光凝二次成功者5例(12.5%);总有效率100%。光凝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者19例(47.5%);视力不变者21例(52...
为评价激光治疗黄斑裂孔的疗效,采用倍频Nd:YAG激光治疗全层黄斑裂孔患者40例。结果:光凝一次成功者35例(87.5%);光凝二次成功者5例(12.5%);总有效率100%。光凝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者19例(47.5%);视力不变者21例(52.5%),没有视力下降者。结论:倍频Nd:YAG激光治疗黄斑裂孔疗效肯定,成功率高并且可有效保持或改善患者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疾病
黄斑裂孔
激光疗法
眼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倍频Nd-YAG激光治疗黄斑裂孔疗效分析
被引量:
1
11
作者
严
盛
枫
王康孙
+2 位作者
张明珩
廉景才
石海云
《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5期271-273,共3页
本文报告应用倍频Nd─YAG532激光治疗60例黄斑裂孔的疗效。治疗结果:治愈59例(98.3%),好转1例(1.7%),有效率100%。治疗后视力提高23例(38.3%),不变31例(51.7%),下降6例(10%...
本文报告应用倍频Nd─YAG532激光治疗60例黄斑裂孔的疗效。治疗结果:治愈59例(98.3%),好转1例(1.7%),有效率100%。治疗后视力提高23例(38.3%),不变31例(51.7%),下降6例(10%)。光凝一次成功44例(73.3%),光凝二次15例(25%),光凝三次1例(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凝法
黄斑裂孔
激光疗法
原文传递
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评价
12
作者
严
盛
枫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7-418,416,共3页
目的 :评价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 32例患者行倍频 Nd:YAG激光治疗 ,随访时间为 3~ 32个月 (平均 16个月 )。结果 :激光治疗后 30例有效 ,总有效率为 93.7% ,光凝后视力进步者 10例 (31.3% ) ...
目的 :评价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 32例患者行倍频 Nd:YAG激光治疗 ,随访时间为 3~ 32个月 (平均 16个月 )。结果 :激光治疗后 30例有效 ,总有效率为 93.7% ,光凝后视力进步者 10例 (31.3% ) ;视力下降者 1例 (3.17% ) ;视力不变者 2 1例 (6 5 .6 % )。结论 :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肯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阻塞
新生血管
黄斑水肿
激光光凝
激光治疗
疗效评价
原文传递
全层黄斑裂孔的鉴别诊断
13
作者
严
盛
枫
王康孙
+2 位作者
田世元
石海云
杜炜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全层黄斑裂孔与板层黄斑裂孔以及囊样黄斑变性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方法:用Amsler方格表、Watzke征检查和激光瞄准光检查对30例全层黄斑裂孔、12例板层黄斑裂孔和8例囊样黄斑变性患者进行检查,其结果用...
目的:探讨全层黄斑裂孔与板层黄斑裂孔以及囊样黄斑变性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方法:用Amsler方格表、Watzke征检查和激光瞄准光检查对30例全层黄斑裂孔、12例板层黄斑裂孔和8例囊样黄斑变性患者进行检查,其结果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msler方格表检查、Watzke征检查及50μm激光瞄准光试验在全层黄斑裂孔组中阳性率均为100%;板层黄斑裂孔和囊样黄斑变性组中分别为85%、65%及0。结论:对全层黄斑裂孔的诊断,Amsler表检查具有敏感性,但不具特异性;Watzke征敏感而且较特异;激光瞄准光检查非常敏感而且特异。这些检查有助于对全层黄斑裂孔的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疾病
诊断
黄斑
黄斑裂孔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玻璃体后脱离对视网膜静脉阻塞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
2
14
作者
严
盛
枫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3期215-215,共1页
关键词
玻璃体后脱离
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新生血管
黄斑水肿
PVD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首诊眼科颈内动脉瘤一例
15
作者
严
盛
枫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75-1375,共1页
患者女63岁于2008年6月24日首诊我院眼科门诊。主诉:右眼睁不开20d。否认眼外伤史,否认遗传性家族性疾病史。眼科检查:右眼上睑下垂完全遮挡眼球,右眼视力0.1,眼压16mmHg,右眼球各方向活动受限,呈外斜视固视状态;结膜不充血,...
患者女63岁于2008年6月24日首诊我院眼科门诊。主诉:右眼睁不开20d。否认眼外伤史,否认遗传性家族性疾病史。眼科检查:右眼上睑下垂完全遮挡眼球,右眼视力0.1,眼压16mmHg,右眼球各方向活动受限,呈外斜视固视状态;结膜不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清晰,瞳孔直径5mm,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消失;晶状体皮质混浊,眼底模糊可见视乳头边界清,视网膜血管走行规则,右眼B超检查正常。左眼视力0.6,眼压18mmHg,左眼除晶状体皮质混浊外,无其他异常。眼眶CT平扫:双侧眼球环壁光整,晶状体清晰,玻璃体内密度均匀,视神经未见异常密度影,眶内脂肪间隙清晰,眼内肌未见异常增粗及变细。眼眶诸壁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右侧鞍旁可见结节样稍高密度影,边界较清,直径约1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诊眼科
颈内动脉瘤
右眼视力
瞳孔直径
晶状体
眼科门诊
上睑下垂
眼科检查
原文传递
题名
益气软坚泄浊方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彤
盖云
杨晓萍
郑昌柱
严
盛
枫
机构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出处
《中医药信息》
2013年第3期71-73,共3页
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中医科技项目(2010L03B)
文摘
目的:观察益气软坚泄浊方对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CX)的影响。方法:通过对88例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分别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和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益气软坚泄浊方的方法,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分别为72.73%、54.55%;症候平均总积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UAER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经治疗后UAER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足细胞标志蛋白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降低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软坚泄浊法对中医症候改善作用良好,且对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
益气软坚泄浊方
糖尿病肾病
PCX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277.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视性黄斑病变
被引量:
9
2
作者
严
盛
枫
出处
《激光医学》
1995年第1期37-41,共5页
文摘
近视性黄斑病变是高度近视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后葡萄种,漆裂样纹,黄斑出血和黄斑裂孔,本文重点介绍有关黄斑出血的分型,发病机理和治疗。单纯型黄斑出血吸收后,视力损害不重,而血管新生型黄斑出血预后较为严重,对于黄斑出血,虽然药物治疗亦有所帮助,但无法换抑制复发,激光凝黄斑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近视
近视性黄斑病变
外科手术
激光光凝
分类号
R779.63 [医药卫生—眼科]
R778.110.6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斑裂孔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
7
3
作者
严
盛
枫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出处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1995年第6期358-361,共4页
文摘
黄斑裂孔是导致视力障碍的常见眼病。黄斑裂孔一旦形成,用任何方法改善视力效果都极为有限。因此,发现和确认黄斑裂孔前期的改变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就黄斑裂孔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法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
黄斑裂孔
早期诊断
眼科手术
分类号
R774.14 [医药卫生—眼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视性黄斑出血24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5
4
作者
严
盛
枫
王康孙
杜炜
石海云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眼科
出处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20-222,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和探讨近视性黄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确诊为近视性黄斑出血的24例患者的30只眼作视力、眼前节、眼底、A/B超声仪、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ceinangiogra-phy,FFA)等检查,中西药物治疗并随访观察3~18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作FFA检查的26只眼中22只眼为单纯型黄斑出血,其中19只眼伴有漆裂样纹,出血多在1~3个月吸收;另外4只眼FFA检查发现为脉络膜新生血管出血,视力预后均较差,且均伴有后葡萄肿。结论:近视性黄斑出血可分为单纯型和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型,前者出血吸收快,后者反复出血视力预后较差。
关键词
视网膜出血
黄斑
近视
临床分析
出血
Keywords
RetinalhemorrhageMaculalutea/bloodsupplyMyopiaScleraldiseaseChoroiddiseaseRetinalneovascularization
分类号
R774.5 [医药卫生—眼科]
R778.11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有晶状体眼前房负性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治高度近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潘永称
严
盛
枫
曹芬芬
胡尔玮
施红蕾
吴晓颖
金熙
机构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眼科
出处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6期489-490,共2页
文摘
目的 为探讨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 0 0 0年 9月~ 2 0 0 2年 12月 ,对 - 9.0 0~ - 2 8.0 0D的高度近视眼患者 31例 5 7眼行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检测矫正视力、屈光状态、眼压、角膜曲率、A/B超、角膜内皮计数、前房角以及周边视网膜等 ,并与术后进行对比。术后 1、3d、1周、1月、3~ 6月随访做各项检查。结果 5 7眼均成功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 0 .4 5± 0 .35 ,术后 6个月为 0 .74± 0 31,术前平均屈光度为 (- 18.4 0±5 5 1)D ,术后 6个月为 (- 1.15± 0 .89)D ,术前平均角膜内皮细胞数为 (2 75 0± 5 5 6 )·mm-2 ,术后 6个月为 (2 5 88± 4 80 )·mm-2 较术前减少了 5 .89% ,但无显著性差异 (t =1.2 12 ,P=0 .312 )。结论 有晶状体眼前房负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眼的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具有较好的可预测性 ,可逆性 ,术后屈光状态稳定 ,未见回退现象 ,术后 6个月未见明显并发症 ,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
高度近视
人工晶状体
前房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
3
6
作者
严
盛
枫
张士胜
机构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眼科
出处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54-1056,共3页
基金
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局卫生科技发展专项基金资助(PW2008A-13)
文摘
目的探讨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对40例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的患眼进行角膜内皮细胞的定性及定量观察。检测指标包括:所选区域平均细胞面积(AVE)、最大细胞面积(MAX)、最小细胞面积(MIN)、细胞密度(CD)、变异系数(CV)、细胞面积标准差(SD)。激光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重复作角膜内皮细胞检查及眼科常规检查。采用SASVersion9.12MixedModel统计分析比较激光治疗前与激光治疗后不同时期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的改变。结果激光治疗前与激光治疗后不同时期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最大细胞面积、变异系数,细胞面积标准差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角膜内皮细胞的最小细胞面积激光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有一定的损伤。
关键词
激光治疗
虹膜周边切除术
角膜内皮
Keywords
Laser treatment
Iridectomy
Corneal endothelium
分类号
R775.2 [医药卫生—眼科]
原文传递
题名
激光治疗外伤性黄斑裂孔的评价
被引量:
3
7
作者
严
盛
枫
王康孙
周正申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眼科
出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68-70,共3页
文摘
为评价激光治疗外伤性黄斑裂孔的疗效,采用A_r^+激光和倍频Nd:YAG激光治疗外伤性黄斑裂孑L56例(56眼)。结果表明:51例(94.7%)光凝后视力保持不变或改善;3例(5.3%)光凝后视力下降。结论认为:倍频Nd:YAG激光和A_r^+激光可用于治疗外伤性黄斑裂孔并有效保持患者视力。
关键词
激光光疑
外伤性
黄斑裂孔
激光疗法
分类号
R774.505 [医药卫生—眼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视力性质分析在黄斑裂孔的应用
被引量:
3
8
作者
严
盛
枫
潘永称
秦小玲
机构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眼科
出处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3-604,共2页
文摘
目的评价黄斑裂孔的视力性质。方法对20例全层黄斑裂孔和10例板层黄斑裂孔及10例囊样黄斑变性患者进行了中心暗点及固视性质检查。结果20例全层黄斑裂孔患者都存在中心绝对暗点,视力性质为中心外固视;而10例板层黄斑裂孔和10例囊样黄斑变性患者都无中心绝对暗点,视力性质为中心固视。结论全层黄斑裂孔的残留视力为中心外视力,视网膜上存在中心绝对暗点。
关键词
视力性质分析
黄斑裂孔
视网膜
单眼固视点
中心暗点
Keywords
Macular hole
Fixation
Scotoma
分类号
R774.5 [医药卫生—眼科]
R778.2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He-Ne瞄准激光诊断全层黄斑裂孔
被引量:
2
9
作者
严
盛
枫
王康孙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眼科
出处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9期525-527,共3页
文摘
为评估He-Ne瞄准激光在全层黄斑裂孔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我们对经过临床诊断的30例全层黄斑裂孔患者和26例假性黄斑裂孔患者进行了He-Ne瞄准光试验。结果:30例全层黄斑裂孔患者无一例能看见50μm的瞄准光斑;26例假性黄斑裂孔患者都能看见50μm的瞄准光斑。结论:通过He-Ne瞄准光试验检测绝对暗点对全层黄斑裂孔是敏感的而且特异的,该试验有助于临床医生对全层黄斑裂孔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
瞄准激光
黄斑裂孔
诊断
分类号
R774.504 [医药卫生—眼科]
原文传递
题名
激光治疗全层黄斑裂孔疗效评价
被引量:
2
10
作者
严
盛
枫
王康孙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眼科
出处
《眼科》
CAS
1997年第2期83-85,共3页
文摘
为评价激光治疗黄斑裂孔的疗效,采用倍频Nd:YAG激光治疗全层黄斑裂孔患者40例。结果:光凝一次成功者35例(87.5%);光凝二次成功者5例(12.5%);总有效率100%。光凝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者19例(47.5%);视力不变者21例(52.5%),没有视力下降者。结论:倍频Nd:YAG激光治疗黄斑裂孔疗效肯定,成功率高并且可有效保持或改善患者现力。
关键词
眼疾病
黄斑裂孔
激光疗法
眼外科手术
分类号
R779.63 [医药卫生—眼科]
R774.505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倍频Nd-YAG激光治疗黄斑裂孔疗效分析
被引量:
1
11
作者
严
盛
枫
王康孙
张明珩
廉景才
石海云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眼科
出处
《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5期271-273,共3页
文摘
本文报告应用倍频Nd─YAG532激光治疗60例黄斑裂孔的疗效。治疗结果:治愈59例(98.3%),好转1例(1.7%),有效率100%。治疗后视力提高23例(38.3%),不变31例(51.7%),下降6例(10%)。光凝一次成功44例(73.3%),光凝二次15例(25%),光凝三次1例(1.7%)。
关键词
光凝法
黄斑裂孔
激光疗法
分类号
R774.5 [医药卫生—眼科]
原文传递
题名
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评价
12
作者
严
盛
枫
机构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眼科
出处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7-418,416,共3页
文摘
目的 :评价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 32例患者行倍频 Nd:YAG激光治疗 ,随访时间为 3~ 32个月 (平均 16个月 )。结果 :激光治疗后 30例有效 ,总有效率为 93.7% ,光凝后视力进步者 10例 (31.3% ) ;视力下降者 1例 (3.17% ) ;视力不变者 2 1例 (6 5 .6 % )。结论 :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肯定 。
关键词
视网膜静阻塞
新生血管
黄斑水肿
激光光凝
激光治疗
疗效评价
Keywords
retinal vein occlusion, 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 macular edema , Nd:YAG laser photocoagulation
分类号
R774.1 [医药卫生—眼科]
R454.2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全层黄斑裂孔的鉴别诊断
13
作者
严
盛
枫
王康孙
田世元
石海云
杜炜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眼科
出处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11-213,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全层黄斑裂孔与板层黄斑裂孔以及囊样黄斑变性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方法:用Amsler方格表、Watzke征检查和激光瞄准光检查对30例全层黄斑裂孔、12例板层黄斑裂孔和8例囊样黄斑变性患者进行检查,其结果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msler方格表检查、Watzke征检查及50μm激光瞄准光试验在全层黄斑裂孔组中阳性率均为100%;板层黄斑裂孔和囊样黄斑变性组中分别为85%、65%及0。结论:对全层黄斑裂孔的诊断,Amsler表检查具有敏感性,但不具特异性;Watzke征敏感而且较特异;激光瞄准光检查非常敏感而且特异。这些检查有助于对全层黄斑裂孔的准确诊断。
关键词
视网膜疾病
诊断
黄斑
黄斑裂孔
鉴别诊断
Keywords
tinaldiseases/diagnosisMaculaMacularhole
分类号
R774.504 [医药卫生—眼科]
原文传递
题名
玻璃体后脱离对视网膜静脉阻塞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
2
14
作者
严
盛
枫
机构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眼科
出处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3期215-215,共1页
关键词
玻璃体后脱离
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新生血管
黄斑水肿
PVD
分类号
R774 [医药卫生—眼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首诊眼科颈内动脉瘤一例
15
作者
严
盛
枫
机构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眼科
出处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75-1375,共1页
文摘
患者女63岁于2008年6月24日首诊我院眼科门诊。主诉:右眼睁不开20d。否认眼外伤史,否认遗传性家族性疾病史。眼科检查:右眼上睑下垂完全遮挡眼球,右眼视力0.1,眼压16mmHg,右眼球各方向活动受限,呈外斜视固视状态;结膜不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清晰,瞳孔直径5mm,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消失;晶状体皮质混浊,眼底模糊可见视乳头边界清,视网膜血管走行规则,右眼B超检查正常。左眼视力0.6,眼压18mmHg,左眼除晶状体皮质混浊外,无其他异常。眼眶CT平扫:双侧眼球环壁光整,晶状体清晰,玻璃体内密度均匀,视神经未见异常密度影,眶内脂肪间隙清晰,眼内肌未见异常增粗及变细。眼眶诸壁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右侧鞍旁可见结节样稍高密度影,边界较清,直径约1cm,
关键词
首诊眼科
颈内动脉瘤
右眼视力
瞳孔直径
晶状体
眼科门诊
上睑下垂
眼科检查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R739.91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益气软坚泄浊方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研究
张彤
盖云
杨晓萍
郑昌柱
严
盛
枫
《中医药信息》
2013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近视性黄斑病变
严
盛
枫
《激光医学》
1995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斑裂孔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严
盛
枫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1995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近视性黄斑出血24例的临床观察
严
盛
枫
王康孙
杜炜
石海云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1996
5
原文传递
5
有晶状体眼前房负性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治高度近视的临床研究
潘永称
严
盛
枫
曹芬芬
胡尔玮
施红蕾
吴晓颖
金熙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严
盛
枫
张士胜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原文传递
7
激光治疗外伤性黄斑裂孔的评价
严
盛
枫
王康孙
周正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视力性质分析在黄斑裂孔的应用
严
盛
枫
潘永称
秦小玲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
3
原文传递
9
He-Ne瞄准激光诊断全层黄斑裂孔
严
盛
枫
王康孙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6
2
原文传递
10
激光治疗全层黄斑裂孔疗效评价
严
盛
枫
王康孙
《眼科》
CAS
1997
2
原文传递
11
倍频Nd-YAG激光治疗黄斑裂孔疗效分析
严
盛
枫
王康孙
张明珩
廉景才
石海云
《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6
1
原文传递
12
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评价
严
盛
枫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1
0
原文传递
13
全层黄斑裂孔的鉴别诊断
严
盛
枫
王康孙
田世元
石海云
杜炜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1996
0
原文传递
14
玻璃体后脱离对视网膜静脉阻塞预后的影响
严
盛
枫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首诊眼科颈内动脉瘤一例
严
盛
枫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