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治理方法”的涉案企业合规:双重理念、结构重塑与实践展开 被引量:1
1
作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1,共10页
涉案企业合规的制度内涵在于引导和激励企业主动发现风险、预防犯罪和制止犯罪。从“治理方法”与合规的逻辑连接来看,涉案企业合规作为企业内部治理“方法”和国家犯罪治理“方法”,与“治理方法”的知识体系具有内在一致性。基于此,... 涉案企业合规的制度内涵在于引导和激励企业主动发现风险、预防犯罪和制止犯罪。从“治理方法”与合规的逻辑连接来看,涉案企业合规作为企业内部治理“方法”和国家犯罪治理“方法”,与“治理方法”的知识体系具有内在一致性。基于此,为建构涉案企业合规的方法论,将合规嵌入法律规范体系,应当完成作为“治理方法”的涉案企业合规的理念革新,在落实合作性司法和预防性刑法理念要求的同时,重塑合规协商治理结构与轻缓化处理治理结构。在具体实践中,实现从责任承担到常态化管理、从个案处理到犯罪预防,以期重塑涉案企业合规的方法论体系,发挥其制度功能与方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方法 企业治理 犯罪治理 企业合规
下载PDF
合规不起诉中检察权运行的监督机制研究
2
作者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7-56,共10页
检察机关在合规不起诉中发挥着主导性的重要作用。合规不起诉这一实践热潮背后的规范缺失需要引发学理层面的冷思考,特别是检察权权力限制。检察权在合规不起诉的运行中体现为三种基本形态,即合规不起诉之前的介入侦查权、合规不起诉的... 检察机关在合规不起诉中发挥着主导性的重要作用。合规不起诉这一实践热潮背后的规范缺失需要引发学理层面的冷思考,特别是检察权权力限制。检察权在合规不起诉的运行中体现为三种基本形态,即合规不起诉之前的介入侦查权、合规不起诉的决定权及合规不起诉之后的考察监督权。应当构建相应的监督机制来规避检察权运行的风险,具体而言,借助人民监督员机制防范权力外溢导致的“合规筹码化”困境,通过听证机制规避权力寻租对企业“逃避责任”的反向激励,完善第三方评估机制避免权力集中催生的合规整改形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规不起诉 检察权 监督机制
下载PDF
恢复性司法理念在企业犯罪附条件不起诉中的引入与运用 被引量:5
3
作者 何挺 《法治社会》 2022年第6期46-55,共10页
对企业犯罪进行以合规为核心的附条件不起诉有望成为未来企业犯罪治理的一种重要模式。恢复性司法理念在“补偿”与“预防”的基础上增加了“恢复”的元素,与企业犯罪治理具有契合性,能够为企业犯罪附条件不起诉的具体制度设计提供理念... 对企业犯罪进行以合规为核心的附条件不起诉有望成为未来企业犯罪治理的一种重要模式。恢复性司法理念在“补偿”与“预防”的基础上增加了“恢复”的元素,与企业犯罪治理具有契合性,能够为企业犯罪附条件不起诉的具体制度设计提供理念上的指导。恢复性司法在企业犯罪治理中的侧重点可以归纳为“激励”,在弥补已经造成的损失方面强调企业的补偿责任,在修复原有的社会关系方面鼓励多方共同参与,在降低再犯可能性方面重视企业合规整改。应当以恢复性司法理念为指导,在企业犯罪附条件不起诉中构建相应的恢复机制,包括合理的补偿机制、多元化主体的参与机制和有效的合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性司法 企业犯罪 附条件不起诉 合规
下载PDF
基于被追诉人自主性辩护权的辩护格局重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卫跃宁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5-94,共10页
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辩护资源的配置存在部分自行辩护权利缺失、律师辩护缺位的问题,导致被追诉人的“边缘化倾向”。被追诉人作为言词证据提供者的诉讼地位与作为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不平衡是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在现有辩护制度下强调被追... 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辩护资源的配置存在部分自行辩护权利缺失、律师辩护缺位的问题,导致被追诉人的“边缘化倾向”。被追诉人作为言词证据提供者的诉讼地位与作为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不平衡是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在现有辩护制度下强调被追诉人自主性辩护权的概念,在处理被追诉人与律师的关系时应当秉持告知原则、协商原则与尊重被追诉人意愿的原则,进而完善我国刑事辩护的格局。在辩护方式上以律师辩护为主,被追诉人自行辩护为辅;从律师辩护种类上以法律援助为主,委托辩护为辅。具体实现需要激活被追诉人的辩护功能,并落实刑事辩护的“全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护格局 自主性辩护权 自行辩护 法律援助
下载PDF
论我国污点证人制度的构建——基于对共同被告人口供证据规则的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卫跃宁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114-127,共14页
"双重属性论"要求,应将共同犯罪案件中的共同被告人口供划分为被告人供述与证人证言。但基于证据种类认定的排他性,这种区分似乎难以为继,建构污点证人制度正是解决之道。不仅如此,污点证人制度还具有惩罚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双重属性论"要求,应将共同犯罪案件中的共同被告人口供划分为被告人供述与证人证言。但基于证据种类认定的排他性,这种区分似乎难以为继,建构污点证人制度正是解决之道。不仅如此,污点证人制度还具有惩罚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等重要价值。在不与现行刑事法律制度相冲突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通过相应的制度设计,避免检察官自由裁量权过大带来的不利后果,同时稳定证人证言的效力强度。污点证人制度在美国、德国、我国香港地区均较为成熟,对我国大陆地区的制度建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综合来看,可在侦破难度大、性质严重的案件中,由法院审查决定,是否藉由污点证人罪行豁免模式获取关键证据。此外,还可以通过签署法律责任承诺书、增设蔑视法庭罪、加强证人保护等措施保障这一制度的长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犯罪 污点证人 刑事责任豁免 口供
下载PDF
我国刑事审判组织场域中的实践困境及其解决——基于制度理论的质性研究
6
作者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4-121,共8页
独任制、合议制与审判委员会是刑事审判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审判组织的良好运行是国家刑罚权正确适用与司法公正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借助“组织场域”理论模型进行解释,分别在治理结构、制度逻辑以及行动者层面剖析... 独任制、合议制与审判委员会是刑事审判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审判组织的良好运行是国家刑罚权正确适用与司法公正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借助“组织场域”理论模型进行解释,分别在治理结构、制度逻辑以及行动者层面剖析原因并寻找解决方案。独任法官庭审“流于形式”属于制度逻辑层面的认知问题,应当转变快速审判程序的理念与构造;合议庭“合而不议”属于制度逻辑与治理结构的双重问题,应当取消承办法官制度并完善合议庭评议规则;审判委员会会议类审判职能的局限属于治理结构层面的问题,应当对列席人员范围、讨论程序与决议机制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审判组织 独任制 合议制 审判委员会
下载PDF
我国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改革对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珏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80-88,共9页
随着北京、上海成为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改革试点,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职能管辖范围基本明确化,案件办理逐步正轨化;机构设置不断科学化,业务人才不断专业化,工作机制不断规范化。但是,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改革仍然面临着法律地位不明,立... 随着北京、上海成为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改革试点,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职能管辖范围基本明确化,案件办理逐步正轨化;机构设置不断科学化,业务人才不断专业化,工作机制不断规范化。但是,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改革仍然面临着法律地位不明,立法较为滞后,层级设置不合理,案件管辖规划不科学,机构建制不明等瓶颈。为促进继续深化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改革,构建跨行政区划检察院体系,要从明确法律地位、建构组织体系、完善管理体制三个方面着手,全面落实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改革政策,促进权力跨行政区划落实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改革 司法地方化 司法管辖 省级统管
下载PDF
以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为契机看审查逮捕权的配置
8
作者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83-94,共12页
逮捕作为刑事诉讼法中明文规定的五种强制措施当中最为严厉的强制措施,直接剥夺了公民的人身自由。由于在我国语境下,逮捕即意味着羁押,因此若不能对逮捕制度的权力配置予以合理的规制,宪法中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将直接受到侵害。在我... 逮捕作为刑事诉讼法中明文规定的五种强制措施当中最为严厉的强制措施,直接剥夺了公民的人身自由。由于在我国语境下,逮捕即意味着羁押,因此若不能对逮捕制度的权力配置予以合理的规制,宪法中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将直接受到侵害。在我国的立法、司法实践中,检察院拥有审查逮捕的权力,这与法理和国际通行做法均不吻合。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设立,检察院机制、体制将随之产生重大变革,是检察院权力重构的重要契机。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分析、比较法分析审查逮捕权的正确配置,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权力重构提供一些方向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逮捕 审前羁押 司法审查 法律监督
原文传递
《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办法》:值班律师大有作为
9
作者 卫跃宁 《民主与法制》 2020年第34期54-57,共4页
今年8月20日,为正确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关于值班律师的相关规定,完善值班律师工作机制,依法为没有辩护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有效的法律帮助,促进公正司法和人权保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 今年8月20日,为正确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关于值班律师的相关规定,完善值班律师工作机制,依法为没有辩护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有效的法律帮助,促进公正司法和人权保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制定了《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办法》。在此背景下,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的完善、机制的构建、未来的设想一一做了阐述,既有回顾,又有展望;既有释疑,又有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部 公正司法 法律援助 值班律师 辩护人 人权保障 犯罪嫌疑人 最高人民法院
原文传递
程序性权利与事实的准确性
10
作者 (译) 《法律方法》 2023年第3期3-21,共19页
国家在政治与道德层面有义务为人们提供公平的程序以解决法律适用纠纷,由此人们享有程序性权利。这项义务源于将每个人当作法律秩序中自由且平等的成员来对待的国家责任。但是,对程序性权利的坚持可能会妨碍事实查明的准确性,反过来又... 国家在政治与道德层面有义务为人们提供公平的程序以解决法律适用纠纷,由此人们享有程序性权利。这项义务源于将每个人当作法律秩序中自由且平等的成员来对待的国家责任。但是,对程序性权利的坚持可能会妨碍事实查明的准确性,反过来又会导致对实质性权利的保护不足。由此,国家也有义务给事实查明设置一个合理的准确度标准。因此,法律秩序应该在人们所拥有的程序性权利的约束下努力提高事实查明的准确性。不过,解决人们之间的争端必须尊重他们作为自由人的地位,提供合理、准确程序的责任应当从属于提供程序性权利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权利 事实查明 事实认定 程序公正
原文传递
语言、文化、法律传统与国际刑事司法
11
作者 迈克尔·博兰德 (译) 杨馨淏(译) 《北大法律评论》 2020年第2期242-263,共22页
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英语已成为国际上法律学术和实务对话的通用语言,与之相关的问题是英美的思维和法律文化为国际刑法的画布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需要注意区分语言和文化影响的差异,因为... 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英语已成为国际上法律学术和实务对话的通用语言,与之相关的问题是英美的思维和法律文化为国际刑法的画布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需要注意区分语言和文化影响的差异,因为它们是对话的主要决定因素,而这种对话不仅在形式上,也可能在实质上构成了国际司法。这种对话,即使是用通用语言,在来自各方的交流中似乎也不会呈现相当的激烈程度,因为除了参与能力的问题,还有意愿或兴趣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是由于缺乏语言控制力,还可能是基于文化厌恶。国际刑法对话中的主要制度分歧仍然在于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之间的天壤之别,与之相符,表现为一方是实践/实用性的方法而另一方是教义/理论性的态度之间的差距。本文试图超越在讨论中经常使用的肤浅的标签,例如“对抗制和纠问制”“成文法和判例法”等,来阐述一些可能对国际刑法的制定产生影响的概念和文化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法 普通法系 国际司法 判例法 对抗制 通用语言 成文法 国际刑事司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