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学一流学科建设及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郭天武 林雅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24,共8页
我国法学一流学科建设既是依法治国的要求,也是国家治理方式转变的体现。我国现阶段法学院校发展存在着同质化、大学理念行政化色彩浓厚、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定位模糊、法学课程体系不足、核心竞争力缺失、国际性视野不足等问题。法学一... 我国法学一流学科建设既是依法治国的要求,也是国家治理方式转变的体现。我国现阶段法学院校发展存在着同质化、大学理念行政化色彩浓厚、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定位模糊、法学课程体系不足、核心竞争力缺失、国际性视野不足等问题。法学一流学科的构建,应当以完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为重心,以具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国际化的视野为导向,为法学学科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具体到学科建设,应当致力于差异化定位,着力培养新型复合型法学人才,设计科学合理的法学核心课程授课体系,扩大教师队伍规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重视案例教学法,拓展研究资源,树立跨学科、国际化的研究视角,为法学一流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人才 一流学科 法学教育 卓越计划
下载PDF
间接证据质证问题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郭天武 林雅 《政法学刊》 2017年第4期12-22,共11页
间接证据证明得到证据性事实,各个证据性事实之间通过印证或衔接从而推论出待证事实。间接证据之间的印证通常表现为各个间接证据对口供的补强和固定,质证一般也是整体质证和简单比对。为了提高根据间接证据认定案件的准确性,应当建立... 间接证据证明得到证据性事实,各个证据性事实之间通过印证或衔接从而推论出待证事实。间接证据之间的印证通常表现为各个间接证据对口供的补强和固定,质证一般也是整体质证和简单比对。为了提高根据间接证据认定案件的准确性,应当建立证据能力规则,保证庭审中证据的合法性。间接证据的审查应当首先从审查单个证据的证明力入手,并且印证应当是相互的、交叉的,且不能忽略推论的作用。结论唯一性不应当作为采信间接证据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证据 质证规则 印证 证明标准
原文传递
我国刑事对物强制措施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6
3
作者 林雅 《政法学刊》 2021年第2期65-71,共7页
我国当前刑事对物强制措施存在适用范围边界模糊、标准设置不合理,同时存在强制措施适用难和适用乱、财物保管难等问题,凸显了对物强制措施的体系性不足,亟待完善。查封、扣押、冻结应有各自的适用对象和执行方式。基于保全执行的强制... 我国当前刑事对物强制措施存在适用范围边界模糊、标准设置不合理,同时存在强制措施适用难和适用乱、财物保管难等问题,凸显了对物强制措施的体系性不足,亟待完善。查封、扣押、冻结应有各自的适用对象和执行方式。基于保全执行的强制措施应以"保障可供执行的责任财产数额"为标准,不限于"与本案直接相关"或"可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违法所得,且应遵守比例原则。对物强制措施应当有明确的期限,直接法律效果是禁止擅自处分财产,但允许在维持财产价值的前提下进行的处分行为。应当以基本权干预的审查体系为框架完善对物强制措施的相关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物强制措施 基本权干预 比例原则 等值没收 扣押
原文传递
检察权运行的现状分析与路径优化——以实现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改革为视角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天武 林雅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4-43,共10页
在唯实体正义的诉讼理念指导下,检察权运行不仅在诉讼构造中难以实现控辩平等,在权力格局中也难以实现有效制衡。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改革中,不论是贯彻证据裁判原则,还是强调法院在认定事实上的决定权以及权力制约,都与现行检察... 在唯实体正义的诉讼理念指导下,检察权运行不仅在诉讼构造中难以实现控辩平等,在权力格局中也难以实现有效制衡。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改革中,不论是贯彻证据裁判原则,还是强调法院在认定事实上的决定权以及权力制约,都与现行检察权运行之间存在张力。检察权应当因应改变,构筑公诉主导的侦诉关系,型塑控辩平等、诉审制约的诉讼构造,建立全方位、实质性、程序性指导与持续性监督的监督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审判为中心 检察权 审判权 权力制约
原文传递
刑事没收违法所得的判断规则与法律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林雅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66-74,共9页
相关规范性文件所确立的违法所得判断的三层标准,因条理不明导致解释力和指引力有限,亟需探讨违法所得的判断规则,实现"涉案财物处置事项上的裁判尺度统一和明确"。基于"两类财产+两种方式",可确立新三层判断标准... 相关规范性文件所确立的违法所得判断的三层标准,因条理不明导致解释力和指引力有限,亟需探讨违法所得的判断规则,实现"涉案财物处置事项上的裁判尺度统一和明确"。基于"两类财产+两种方式",可确立新三层判断标准。没收对象分为:违法所得、违法所得的收益及违法所得或收益的替代价额。没收方式包括原物没收和等值没收。没收原始形态违法所得不以货币或实物为限;没收违法所得收益应坚持直接关联性标准;违法所得或收益均应承认等值没收,且不以没收原物不能为前提。计算违法所得原则上应以实施违法行为时为时点,采取"相对总额原则",综合运用计算与估算。没收违法所得裁判的第一层法律效果为剥夺行为人与犯罪行为有着密切联系的财产,第二层法律效果视有无被害人及被害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包括个案中没有被害人,存在具体的个人被害人或单位被害人,原物存在或不存在;存在一个或多个被害人,但被害人并未参与诉讼程序等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案件 违法所得 涉案财物 判断规则 法律效果 等值没收
原文传递
刑事对物诉讼视角下我国第三人没收理论的完善 被引量:1
6
作者 林雅 《法治社会》 2020年第6期60-70,共11页
对物之诉与对人之诉的区分实现了刑事诉讼的任务从单一的定罪、量刑到处理“人的问题”和“物的问题”的分野。司法解释对第三人追缴进行了规定,但存在未区分没收与追缴、第三人的参与权与异议权保障不完善、审判阶段是否能够对第三人... 对物之诉与对人之诉的区分实现了刑事诉讼的任务从单一的定罪、量刑到处理“人的问题”和“物的问题”的分野。司法解释对第三人追缴进行了规定,但存在未区分没收与追缴、第三人的参与权与异议权保障不完善、审判阶段是否能够对第三人没收不明确、善意取得证明规则不够细致等问题。应当立足刑事一体化的视角,在《刑法》总则中明确规定第三人没收制度,并完善现有第三人的类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第三人互相独立和第三人同时构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两种情况,应当视具体情形决定没收的依据。程序规则方面,第三人没收应适用优势证明标准,由检察机关对没收的主张承担证明责任,但第三人应当对自己构成善意取得承担证明责任;应通过相对独立的围绕涉案财物的质证认证程序保障第三人在庭审中的诉讼参与权和异议权;第三人没收同样适用于特别程序。未来可逐步建立独立的第三人没收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物诉讼 第三人没收 善意取得 优势证明标准
下载PDF
特殊没收中利害关系人权利保障的规范检视与结构重塑 被引量:1
7
作者 林雅 《西部法学评论》 2021年第6期26-39,共14页
2012年,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催生了利害关系人、案外人、第三人三类指向财产的称谓。利害关系人专属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案外人同时存在于普通程序和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第三人是平衡没收与保障交易安全的产物。三者权利均不同程度被压缩或... 2012年,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催生了利害关系人、案外人、第三人三类指向财产的称谓。利害关系人专属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案外人同时存在于普通程序和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第三人是平衡没收与保障交易安全的产物。三者权利均不同程度被压缩或简化处理。利害关系人的权利保障是“程序二分式”的且存在程序断裂;案外人审前程序中权利保障缺位,审判程序中受制于“必要性”检验缺失参与权,执行程序和执行后程序中权利渠道繁杂、互有重叠、与民事诉讼规则链接失灵;第三人权利保障空白。应基于对物诉讼重新整合利害关系人的范围。利害关系人视参加诉讼目的不同分为独立的利害关系人和非独立的利害关系人。独立的利害关系人在审前程序、审判程序、执行程序和执行后程序的权利配置应比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非独立的利害关系人不具有此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害关系人 案外人 第三人 独立的利害关系人 特殊没收
下载PDF
两岸有组织犯罪没收问题比较研究
8
作者 林雅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23年第2期66-80,共15页
有组织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国家社会安全的犯罪类型,没收违法所得意义重大。《反有组织犯罪法》延续了规制黑恶犯罪的各类规则,适度突破了《刑法》《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扩大了没收制度的适用。《反有组织犯罪法》兼顾实体和程序规则,搭... 有组织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国家社会安全的犯罪类型,没收违法所得意义重大。《反有组织犯罪法》延续了规制黑恶犯罪的各类规则,适度突破了《刑法》《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扩大了没收制度的适用。《反有组织犯罪法》兼顾实体和程序规则,搭配两类刑事特别程序,共同构成了有组织犯罪没收的规范基础。但该法未融贯对物诉讼,实体性规则的完备性、权利保障性规则的充分性方面也有所欠缺。台湾地区针对有组织犯罪的规制启动较早,形成了以“刑法”为核心的组合型立法模式,近年来更参照德国的相关制度对“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制的没收制度进行了力度很大的升级。其在实体性没收规则的体系性和完备性方面较具优势,但在程序性规则方面仍存在疏漏。虽然两岸在规则改革的背景、路径上呈现出较大差异,但在核心制度方面依旧表现出相似性和共通性,这是两岸合力打击有组织犯罪的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组织犯罪 没收 双轨制 等值没收 第三人
下载PDF
颠覆罪的构成要素:基于香港特区《国家安全(立法条文)条例草案》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林雅 《地方立法研究》 2018年第3期67-77,共11页
根据《香港基本法》第23条的规定,香港特区政府负有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特区政府在2003年推出了《国家安全(立法条文)条例草案》,但因为诸多原因并未完成立法。时至今日,特区政府仍然没有就颠覆罪等罪名完成相关立法。这就导致香港... 根据《香港基本法》第23条的规定,香港特区政府负有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特区政府在2003年推出了《国家安全(立法条文)条例草案》,但因为诸多原因并未完成立法。时至今日,特区政府仍然没有就颠覆罪等罪名完成相关立法。这就导致香港可能会成为支援内地策动或针对内地颠覆活动的基地。同时,由于我国《刑法》《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在香港特区无法适用,香港就成为了惩罚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真空地带。随着犯罪手段和方式的多样化,网络空间中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同样需要关注。为解决这些隐患,本文对围绕颠覆罪的相关争议、颠覆罪的规范保护目的、颠覆罪与人权保障标准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论证,并对颠覆罪的构成要件及法律适用予以具体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基本法 国家安全 颠覆罪 意图
下载PDF
日本检察官案件处理程序述评
10
作者 聂立泽 林雅 《当代检察官》 2019年第9期22-23,共2页
各国检察官的主要职能都是对侦查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处理,并决定是否起诉。与我国诉讼程序的划分相比,日本并不存在完整且明确的审查起诉程序,根据日本《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虽然其在第二编中将第一审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即侦查、公诉... 各国检察官的主要职能都是对侦查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处理,并决定是否起诉。与我国诉讼程序的划分相比,日本并不存在完整且明确的审查起诉程序,根据日本《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虽然其在第二编中将第一审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即侦查、公诉、审判与即决审判程序,但是公诉一章(第247条一270条)的内容主要规范的是公诉的效力、时效期间、起诉书记载事项、撤回公诉等。但这并不意味着案件流转到检察机关手中而没有相应的处理手段。事实上,日本将检察官在案件侦查结束后,决定是否起诉的处分称为案件的处理。本文将着重对该处理程序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件处理程序 检察官 日本 述评 审查起诉程序 《刑事诉讼法》 撤回公诉 侦查机关
原文传递
德国暂缓起诉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11
作者 聂立泽 林雅 《当代检察官》 2018年第8期38-39,共2页
(一)暂缓起诉的适用条件德国《刑事诉讼法》第153条a规定,“如果负担与指示适于消除刑事追诉的公共利益,且罪责的严重性与此不相抵触,经负责开启审判程序的法院和被指控人同意,检察院可以对轻罪暂时不提起公诉,同时科处被指控人... (一)暂缓起诉的适用条件德国《刑事诉讼法》第153条a规定,“如果负担与指示适于消除刑事追诉的公共利益,且罪责的严重性与此不相抵触,经负责开启审判程序的法院和被指控人同意,检察院可以对轻罪暂时不提起公诉,同时科处被指控人履行一定的负担与指示”。在德国,轻罪是指最高刑为一年以下自由刑或科处罚金刑的违法行为。由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检察官在作出暂缓起诉决定时不仅需要考虑犯罪嫌疑人的个人情况,还需要考虑公共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缓起诉制度 德国 《刑事诉讼法》 借鉴 公共利益 犯罪嫌疑人 刑事追诉 审判程序
原文传递
美国检察制度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
12
作者 聂立泽 林雅 《当代检察官》 2019年第1期28-29,共2页
美国的法律制度一直是比较法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作为英美法系国家的典型代表,在论及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与社会主义法系之间的差异时,美国的法律制度都会被提及。另一方面,作为法治发达国家,美国的法律制度在内容、运行、发展趋势... 美国的法律制度一直是比较法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作为英美法系国家的典型代表,在论及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与社会主义法系之间的差异时,美国的法律制度都会被提及。另一方面,作为法治发达国家,美国的法律制度在内容、运行、发展趋势诸方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能够为我国法治发展提供较为丰富的参考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检察制度 英美法系国家 起源 法律制度 法治发展 比较法研究 大陆法系
原文传递
也论检察官的客观公正义务(上)
13
作者 聂立泽 林雅 《当代检察官》 2019年第7期28-29,共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19年4月23日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下称《检察官法》),这是《检察官法》自1995年施行后进行的第三次修改,前两次修改分别为2001年和2017年。本次修订较...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19年4月23日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下称《检察官法》),这是《检察官法》自1995年施行后进行的第三次修改,前两次修改分别为2001年和2017年。本次修订较为全面,在体例和内容上都有较大幅度的变动,既为检察官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法律保障,也强化了对检察官的监督和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官法》 客观公正义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监督职责 2001年 监督和制约 法律保障
原文传递
美国公益诉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14
作者 聂立泽 林雅 《当代检察官》 2018年第10期32-33,共2页
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是为了解决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的救济问题。与私人诉讼相比,公益诉讼的显著特点在于所涉纠纷具有公共利益属性,还可能涉及权利被侵害的不确定数量的自然人。201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授权最... 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是为了解决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的救济问题。与私人诉讼相比,公益诉讼的显著特点在于所涉纠纷具有公共利益属性,还可能涉及权利被侵害的不确定数量的自然人。201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根据《决定》,人民检察院应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加强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诉讼制度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社会公共利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美国 国有资产保护 资源保护
原文传递
美国助理检察官制度特点及其启示
15
作者 聂立泽 林雅 《当代检察官》 2019年第4期26-27,共2页
美国检察系统如同其司法系统一样具有特色,总体上是一种“三级双轨制”。联邦检察人员包括联邦检察官、助理检察官和辅助人员。每个联邦巡回司法区和司法区都设有检察官办事处,每个检察官办事处都设有一名检察官(首席检察官)。州检察系... 美国检察系统如同其司法系统一样具有特色,总体上是一种“三级双轨制”。联邦检察人员包括联邦检察官、助理检察官和辅助人员。每个联邦巡回司法区和司法区都设有检察官办事处,每个检察官办事处都设有一名检察官(首席检察官)。州检察系统同样如此:每个州检察官办事处配备一名检察官(首席检察官)、若干名助理检察官和辅助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官 制度特点 美国 司法系统 检察系统 办事处 检察人员 双轨制
原文传递
日本刑事案件审查起诉制度及其启示
16
作者 聂立泽 林雅 《当代检察官》 2018年第12期34-35,共2页
审查起诉作为连接侦查与审判的中间环节,在证据准备、案件过滤、侦查监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审查起诉环节,检察机关需要依据一定标准对案件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
关键词 审查起诉制度 刑事案件 日本 侦查监督 中间环节 检察机关 审判 证据
原文传递
辩诉交易中的检察官角色及其规制思考
17
作者 聂立泽 林雅 《当代检察官》 2019年第6期18-19,共2页
辩诉交易制度作为美国司法制度的典型代表,一直是丼F学者研究美国乃至域外司法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20世纪70年代,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确立了辩诉交易的合宪性,开启了辩诉交易制度在美国的实践。
关键词 辩诉交易制度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检察官 20世纪70年代 规制 司法制度 合宪性
原文传递
也论检察官的客观公正义务(下)
18
作者 聂立泽 林雅 《当代检察官》 2019年第8期26-27,共2页
前文指出了我国最新修订的《检察官法》首次明确规定了检察机关应当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也即“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成了修订内容的亮点之一。在论述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的内涵与发展的基础上,这里就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的具体要求、履... 前文指出了我国最新修订的《检察官法》首次明确规定了检察机关应当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也即“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成了修订内容的亮点之一。在论述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的内涵与发展的基础上,这里就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的具体要求、履行障碍及其保障问题,进一步归纳分析与探讨。客观公正是起诉便宜主义的正当性保障。起诉便宜主义是通行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刑事诉讼规则,而检察官所具有的客观公正义务是起诉便宜主义的正当化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公正义务 《检察官法》 起诉便宜主义 修订内容 检察机关 归纳分析 诉讼规则 正当化
原文传递
域外侦检关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19
作者 聂立泽 林雅 《当代检察官》 2018年第11期38-39,共2页
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公检法三机关现有的权力格局、审前程序与审判程序的功能承载都面临挑战。虽然“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直接目标是旨在提升审判程序及审判主体的权威,但不可避免地会对审前程序... 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公检法三机关现有的权力格局、审前程序与审判程序的功能承载都面临挑战。虽然“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直接目标是旨在提升审判程序及审判主体的权威,但不可避免地会对审前程序及侦查机关、检察机关产生波及效应,因而侦检关系这一主题就成为一系列诉讼制度改革影响审蓟程序相关问题的核心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检关系 关系模式 诉讼制度改革 审判程序 审前程序 侦查机关 权力格局 波及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