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多酚酸盐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何胜虎 燕建锋 +3 位作者 袁彬 张晶 陈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948-952,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体外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分别培养在含5.5mmol/L葡萄糖(正常对照组)、30mmol/L葡萄糖(高糖损伤组)、30mmol/L葡萄糖±50mg/L丹参多酚酸盐(低剂量丹参多...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体外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分别培养在含5.5mmol/L葡萄糖(正常对照组)、30mmol/L葡萄糖(高糖损伤组)、30mmol/L葡萄糖±50mg/L丹参多酚酸盐(低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和30mmol/L葡萄糖±100mg/L丹参多酚酸盐(中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30mmol/L葡萄糖+200mg/L丹参多酚酸盐(高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的培养基中培养48h,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分别进行细胞活力、细胞培养上清液丙二醛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分泌量的测定。结果高糖损伤组及低、中、高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的细胞活力、丙二醛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的分泌量与正常对照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中、高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的细胞活力、丙二醛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的分泌量与高糖损伤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对体外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保护细胞线粒体、清除活性氧、提高内皮细胞抗氧化酶体系的活力和抑制内皮素1的分泌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高糖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丹参多酚酸盐 抗氧化 内皮素1
下载PDF
降钙素原水平对指导脓毒症患者停用抗菌药物时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13
2
作者 许晓兰 +3 位作者 於江泉 陈齐红 林华 郑瑞强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目的评估降钙素原(PCT)指导重症医学科(ICU)脓毒症患者抗生素使用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纳入因可疑感染或者确诊感染使用抗生素的脓毒症患者1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CT... 目的评估降钙素原(PCT)指导重症医学科(ICU)脓毒症患者抗生素使用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纳入因可疑感染或者确诊感染使用抗生素的脓毒症患者1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CT指导抗菌药物治疗组(PCT组)79例和常规抗菌药物治疗组(RAT组)77例。所有患者初始抗生素的选用均依据脓毒症抗菌药物应用原则选择抗菌药物,其中PCT组则每日监测患者PCT,以PCT下降超过峰值90%或PCT绝对值≤0.25μg/L作为停用抗菌药物指征,RAT组按照脓毒症的抗菌药物治疗原则停用抗菌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28d感染复发率及28d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细菌学阳性率、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CT组APACHEII评分(22.7±4.7)分,高于RAT组(19.9±4.2)分(P〈0.05)。PCT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明显短于RAT组(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28d感染复发率及28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依据PCT停用ICU脓毒症患者抗菌药物可以缩短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且不影响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28d感染复发率及28d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降钙素 抗生素类
原文传递
丹参多酚酸盐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何胜虎 张晶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24期99-101,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黏附及一氧化氮(NO)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从人外周血分离培养获取单个核细胞(MNCs),接种在包被有人纤维连接蛋白的培养板上,在EBM完全培养液中培养。EPCs与不同浓度丹...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黏附及一氧化氮(NO)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从人外周血分离培养获取单个核细胞(MNCs),接种在包被有人纤维连接蛋白的培养板上,在EBM完全培养液中培养。EPCs与不同浓度丹参多酚酸盐及辛伐他汀共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其对EPCs增殖、黏附和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丹参多酚酸盐能促进EPCs增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335±0.005 vs.0.292±0.005,P<0.01);并且能增强细胞黏附能力(32±0.8 vs.30±0.8,P<0.05),使NO分泌量增加[(51.3±1.8)μmol/L vs.(22.4±1.1)μmol/L,P<0.01]。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EPCs增殖并增强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内皮祖细胞 缺血性疾病 丹参多酚酸盐
原文传递
扬州市沿江地区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何胜虎 单其俊 +9 位作者 张薏 张晶 燕建峰 孙党红 刘龙芬 陈勇 张桁忠 高兵 曹克将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7-459,共3页
目的了解扬州市沿江地区农村成年人群中心房颤动(房颤)患病率及治疗情况。方法应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2个自然村,采取国际通用的标准化调查方法,在人群中进行以房颤为主要内容的心血管流行病学调查并统计结果。结果该地区房颤患病率0.5... 目的了解扬州市沿江地区农村成年人群中心房颤动(房颤)患病率及治疗情况。方法应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2个自然村,采取国际通用的标准化调查方法,在人群中进行以房颤为主要内容的心血管流行病学调查并统计结果。结果该地区房颤患病率0.58%(标准化率0.61%),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男性少于女性(0.4%vs.0.8%)(P>0.05)。房颤病人中瓣膜型、非瓣膜型及孤立性房颤所占比例分别为15%、60%和25%;服药情况:华法林占5%,阿司匹林15%,洋地黄25%,β受体阻滞剂10%。结论该地区农村房颤患病率、年龄、病因分组与全国及国外相关资料趋势接近。服药情况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人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及药物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何胜虎 +2 位作者 张晶 燕建锋 陈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5期2587-2589,共3页
目的:研究盐酸曲美他嗪(万爽力)对过氧化氢(H2O2)体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上建立H2O2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的万爽力(1、10、100μmol/L)对细胞活... 目的:研究盐酸曲美他嗪(万爽力)对过氧化氢(H2O2)体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上建立H2O2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的万爽力(1、10、100μmol/L)对细胞活力噻唑蓝、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一氧化氮(NO)表达的影响。结果:万爽力可以提高H2O2诱导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SOD活性,促进NO的分泌,且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爽力对氧化损伤的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及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曲美他嗪 氧化损伤
下载PDF
高糖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盐酸贝那普利对其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燕建锋 何胜虎 +1 位作者 张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5期1345-1347,1350,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贝那普利对体外高糖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分别培养在含5.5mmol/L葡萄糖(A组)、33.3mmol/L葡萄糖(B组)、33.3mmol/L葡萄糖+0.1μmol/L盐酸贝那普利(C组)、33.3mmo... 目的探讨盐酸贝那普利对体外高糖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分别培养在含5.5mmol/L葡萄糖(A组)、33.3mmol/L葡萄糖(B组)、33.3mmol/L葡萄糖+0.1μmol/L盐酸贝那普利(C组)、33.3mmol/L葡萄糖+1.0μmol/L盐酸贝那普利(D组)、33.3mmol/L葡萄糖+10.0μmol/L盐酸贝那普利(E组)的培养基中培养24h,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分别进行细胞活力、细胞培养上清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MDA)含量、NO分泌量的测定。结果B、C、D、E组的细胞活力、MDA含量、GSH-PX活力、NO分泌量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D组、E组的细胞活力、MDA含量、GSH-PX活力与B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O分泌量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贝那普利对体外高糖诱导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清除活性氧、降低脂质过氧化、提高内皮细胞抗氧化酶体系的活力而实现对高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内皮细胞 盐酸贝那普利 抗氧化
下载PDF
内皮祖细胞与支架内再狭窄 被引量:5
7
作者 何胜虎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7年第3期397-400,共4页
支架内再狭窄是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的主要原因。也是近年来介入心脏病领域最富挑战的难题之一。内皮祖细胞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具有促进损伤血管内皮修复的功能。利用抗原-抗体结合原理制作的内皮祖细胞捕捉支架,能够... 支架内再狭窄是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的主要原因。也是近年来介入心脏病领域最富挑战的难题之一。内皮祖细胞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具有促进损伤血管内皮修复的功能。利用抗原-抗体结合原理制作的内皮祖细胞捕捉支架,能够迅速修复受损的血管内皮,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现就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冠状动脉 支架 再狭窄
下载PDF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及丹参多酚酸盐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陈述 张晶 +3 位作者 燕建峰 袁彬 何胜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1160-1163,共4页
目的:观察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的变化及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8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和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后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滴注,疗程2周,于治疗... 目的:观察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的变化及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8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和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后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滴注,疗程2周,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NO、内皮素(E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症状均缓解,丹参多酚酸盐组ET值较治疗前下降更明显(P<0.01),NO、VEGF值较治疗前上升更明显(P<0.01)。结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存在内皮功能受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可有效改善内皮功能,缓解心绞痛的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内皮功能 丹参多酚酸盐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栓前体蛋白水平的变化及药物干预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何胜虎 张晶 +5 位作者 陈述 张薏 徐日新 屠莉莉 赵福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1000-1002,共3页
目的:观察血栓前体蛋白(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Tp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SC)中的早期变化,以及低分子肝素干预的影响。方法:80例ASC患者分为非ST段抬高的ACS组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两组,另外选取26例劳力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目的:观察血栓前体蛋白(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Tp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SC)中的早期变化,以及低分子肝素干预的影响。方法:80例ASC患者分为非ST段抬高的ACS组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两组,另外选取26例劳力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及3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浆中TpP含量,并对比观察常规抗凝治疗与加用低分子肝素克赛前后TpP含量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n=30)TpP均值为(1.72±1.000)mg/L,STEMI组(n=22)TpP均值为(10.58±4.858)mg/L(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非ST段抬高的ACS组(n=58)TpP均值为(4.09±1.597)mg/L(P>0.05,同上),劳力性稳定型心绞痛组(n=26)TpP均值为(2.87±1.675)mg/L(P>0.05,同上)。克赛组(n=18),用药前后TpP均值分别为为(10.792±3.267)和(3.117±1.900)mg/L(P<0.01);常规治疗组(n=18),用药前后TpP均值分别为(10.742±3.315)和(5.650±2.160)mg/L(P<0.01)。结论:TpP对ASC具有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常规抗凝治疗加用低分子肝素克赛能更好地降低Tp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病 血栓前体蛋白 克赛
下载PDF
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177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梅宏斌 +4 位作者 纪军 徐冰 张晶 陈述 何胜虎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9期508-511,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与卒中情况。方法调查2015年8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苏北人民医院住院房颤患者301例的病例资料,记录性别、年龄、主要诊断、合并疾病情况、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INR值、华法林剂...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与卒中情况。方法调查2015年8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苏北人民医院住院房颤患者301例的病例资料,记录性别、年龄、主要诊断、合并疾病情况、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INR值、华法林剂量、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阿司匹林使用情况、血栓栓塞事件、出血事件情况,分析抗凝治疗的规范性及其与临床后果的关系。结果住院房颤患者平均年龄(72±11)岁,房颤类型以非瓣膜型房颤为主,占93.7%(282/301),58.8%的房颤患者采用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4%接受NOAC抗凝治疗。华法林抗凝治疗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抗凝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3.0%vs 20.5%,P=0.025)。瓣膜型和非瓣膜型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后INR达标(INR 2.0~3.0)的比率分别为15.8%和7.1%。结论为了达到更好的房颤患者卒中预防效果,需进一步加强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教育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华法林 卒中 国际标准化率
原文传递
人心肌干细胞的体外改良培养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圣大 马根山 +2 位作者 姚玉宇 陈中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1-384,共4页
目的:用改良的培养基培养人心肌干细胞,并筛选鉴定。方法:通过心脏外科手术取下右心耳组织,用组织块培养法来获得原代心肌干细胞,用改良的心肌干细胞培养液培养,增殖传代后进行心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鉴定,再用免疫磁珠筛选以获得较纯... 目的:用改良的培养基培养人心肌干细胞,并筛选鉴定。方法:通过心脏外科手术取下右心耳组织,用组织块培养法来获得原代心肌干细胞,用改良的心肌干细胞培养液培养,增殖传代后进行心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鉴定,再用免疫磁珠筛选以获得较纯的目的心肌干细胞。结果:培养约2周后,贴壁良好的心肌组织块周围可见有小、圆、亮的细胞爬出,用Accutase(细胞消化液)短时间消化后冲洗细胞,培养增殖传代,其增殖能力与传统心肌干细胞培养液培养的细胞比较无显著差异,用流式细胞术鉴定c-Kit(干细胞表面标志物),其阳性率(6.8±2.1)%,之后用含抗c-Kit抗体(anti-c-Kit)的磁珠进行分选,即得较纯的c-Kit阳性(c-Kit+)心肌干细胞,它们可以分化为心肌细胞。结论:通过心脏组织块贴壁培养法,用改良后的心肌干细胞培养基培养,再借助免疫磁珠的分选,同样可得到较纯的c-Kit+心肌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干细胞 流式细胞术 磁珠分选
下载PDF
人循环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和诱导分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胜虎 +1 位作者 张晶 燕建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2-44,53,共4页
目的研究外周血来源的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的分离、培养、分化及鉴定方法,探索EPCs体外扩增所需的条件。方法采集健康成人外周血,经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MNC),接种在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上,在加有EGM-2-MV-SingleQ... 目的研究外周血来源的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的分离、培养、分化及鉴定方法,探索EPCs体外扩增所需的条件。方法采集健康成人外周血,经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MNC),接种在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上,在加有EGM-2-MV-SingleQuots的培养液中培养和扩增。于培养第7天选择免疫荧光(Dil-acLDL/FITC-UEA-1)鉴定培养所得的细胞是否具有EPCs的特征。结果MNC在培养的第2天开始出现成簇现象,第4天细胞由圆形转变为梭形贴壁细胞,呈条索状或管状分布;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双染色阳性的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s。结论人外周血MNC在体外经适当条件的培养,完全可以分化成EP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冠心病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细胞培养
下载PDF
脓毒症心肌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瑞强 《现代医学》 2015年第12期1590-1594,共5页
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是重症监护病房中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的疾病。心脏是脓毒症的重要靶器官,脓毒症心肌病的出现使病人的预后进一步恶化。目前对脓毒症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深入研究脓毒症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发现其潜在的治疗靶... 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是重症监护病房中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的疾病。心脏是脓毒症的重要靶器官,脓毒症心肌病的出现使病人的预后进一步恶化。目前对脓毒症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深入研究脓毒症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发现其潜在的治疗靶点可能会降低脓毒症病人的死亡率,带来临床获益。作者综述了当前脓毒症心肌病的免疫状态、心肌结构变化及治疗手段的最新进展,希望对未来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流动力学 心功能障碍 脓毒症心肌病
原文传递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心源性休克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晓燕 +2 位作者 殷静静 於江泉 郑瑞强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521-52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对急性暴发性心肌炎(AFM)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6例合并CS并接受了VA-ECMO循环辅助的AFM患者的病例资... 目的:回顾性分析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对急性暴发性心肌炎(AFM)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6例合并CS并接受了VA-ECMO循环辅助的AFM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临床治疗结果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包括肌钙蛋白I(cTnI)、CKMB、谷草转氨酶(AST)、BNP、肌酐等,记录有创机械通气、临时起搏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住院时长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数据。结果:16例患者,其中男9例(56.3%),女7例(43.7%);平均年龄(40±14)岁;存活12例,存活率75%。两组患者在年龄、伴随疾病、有创机械通气、IABP、CRRT及ECMO治疗时长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CKMB、AST、BNP、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cTnI[存活组vs.死亡组:(10.91±11.02)ng/mL vs.(42.02±24.36)ng/mL,P=0.003]和住院时长[存活组vs.死亡组:(30.67±14.37)d vs.(6.0±4.16)d,P=0.005]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A-ECMO是临床治疗AFM合并CS患者的有效机械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发性心肌炎 心源性休克 体外膜肺氧合 肌钙蛋白Ⅰ 肌酸激酶同工酶
原文传递
曲美他嗪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肌缺血和心率变异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晶 何胜虎 +5 位作者 陈述 张薏 燕建峰 赵福全 徐遐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432-1435,共4页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症(NSTEACS)患者疗效及心率变异(HRV)的影响,评价其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NSTEACS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氟伐他汀、美托洛尔等常规治疗,另一组在常...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症(NSTEACS)患者疗效及心率变异(HRV)的影响,评价其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NSTEACS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氟伐他汀、美托洛尔等常规治疗,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总观察疗程为8周,观察患者用药前后心率、血压、胸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每天含服次数、心肌缺血的范围及程度以及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进行疗效评定和HRV分析。结果:曲美他嗪组(有效率94.4%,显效率72.2%),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有效率65.8%,显效率36.8%)(P<0.05或P<0.01)。SDNN、SDANN、rMSSD、PNN50均升高,低频谱功率(LF)、低频/高频谱功率比值(LF/HF)均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高频谱功率(HF)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有效改善NSTEACS患者心肌缺血及HR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曲美他嗪 心肌缺血 心率变异
下载PDF
扬州地区心房颤动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胜虎 +4 位作者 燕建峰 张薏 乔华 单其俊 曹克将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了解扬州地区心房颤动(AF)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现状。方法对2005~2008年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诊断AF患者1172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结果患者中位年龄69岁,男女比例1.07∶1.00。AF病因及相关因素统计(单项%)分别为老年6... 目的了解扬州地区心房颤动(AF)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现状。方法对2005~2008年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诊断AF患者1172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结果患者中位年龄69岁,男女比例1.07∶1.00。AF病因及相关因素统计(单项%)分别为老年64.8%、高血压49.0%、冠心病51.9%、风湿性瓣膜病15.6%、甲状腺机能亢进1.8%、特发性AF0.8%、心肌病11.1%和糖尿病8.4%;心房增大65.3%,射血分数降低28.0%;阵发性AF28.1%,持续性AF42.2%,永久性AF29.8%。阵发性AF3%采用节律控制治疗,57.4%采用心室率控制治疗,药物以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最多,其次为胺碘酮;慢性AF75.3%接受心室率控制治疗,常用药物为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等;脑卒中患病率10.4%;非瓣膜病AF者脑卒中危险因素与AF类型、心房大小无显著相关,而与高龄、高血压、性别密切相关;接受抗血栓治疗79.1%(抗血小板68.3%、抗凝10.3%)。结论扬州地区AF患者在年龄分布、病因及相关因素、AF类型、脑卒中危险因素等流行病学特点与国内外报道相似;多数AF患者采用心室率控制和以抗血小板治疗为主的抗血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脑卒中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非新生儿破伤风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与护理
17
作者 潘春芳 朱庆捷 +1 位作者 卜媛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56-58,共3页
总结非新生儿破伤风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与护理。方法 对4例非新生儿破伤风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密切观察病情、感染控制、环境护理、镇痛镇静肌松剂的护理、硫酸镁使用的护理、气道管理、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康复锻... 总结非新生儿破伤风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与护理。方法 对4例非新生儿破伤风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密切观察病情、感染控制、环境护理、镇痛镇静肌松剂的护理、硫酸镁使用的护理、气道管理、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康复锻炼等综合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住院18~49天,均痊愈出院。结论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重点做好精细化护理是成功救治非新生儿破伤风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新生儿破伤风 重症患者 救治与护理
下载PDF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血脂的关系
18
作者 何胜虎 +4 位作者 陈述 张薏 张晶 燕建峰 赵福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9期3032-303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BIL)浓度变化与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37例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CHD组)和非冠心病组(非CHD组),采用Gensini法计算冠脉病变积分(CSS),检测空腹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BIL)浓度变化与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37例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CHD组)和非冠心病组(非CHD组),采用Gensini法计算冠脉病变积分(CSS),检测空腹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CHD组TBIL、DBIL、IBIL水平低于非CHD组(P<0.01)。双变量分析显示TBIL、DBIL、IBIL与CSS呈负相关。TBIL、IBIL与TC、LDL-C呈负相关。结论:血清BIL水平与CHD程度呈负相关,低血清BIL水平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机制可能与影响脂类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清胆红素 血脂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成人重症破伤风五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晓燕 殷静静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年第10期1080-1083,共4页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5例成人重型破伤风患者临床资料。5例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19~65岁。发病前5~30 d有外伤史,发病后1~11 d就诊,主要表现为颈痛伴活动受限、张口困难就诊,住院期...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5例成人重型破伤风患者临床资料。5例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19~65岁。发病前5~30 d有外伤史,发病后1~11 d就诊,主要表现为颈痛伴活动受限、张口困难就诊,住院期间出现颈部、双上肢阵发性抽搐、全身阵发性痉挛发作或腹肌紧张、腹痛等;就诊时2例外伤已愈合。入院后均予局部清创,甲硝唑联合青霉素/头孢菌素抗感染治疗,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HTIG)3000 U于臀大肌及三角肌深部肌内注射中和体内游离毒素,咪达唑仑联合硫酸镁持续静脉泵入控制和解除骨骼肌痉挛。3例患者因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1例因严重骨骼肌痉挛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急性肾损伤,行床旁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治疗后5例均痊愈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 重症监护 硫酸镁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动态监测感染性休克患者B型钠尿肽的预后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晓兰 +2 位作者 张文娟 郑瑞强 林华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11期949-95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并评价BNP与感染性休克时机体血流动力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8例行机械通气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并评价BNP与感染性休克时机体血流动力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8例行机械通气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仪(PiCCO)持续监测心脏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入院后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II)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动脉血乳酸、BNP测定。根据患者入院后28天的生存状态分为存活组(36例)和死亡组(22例),比较两组BNP、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乳酸与预后进行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BNP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入院时BN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09)。存活组第1、2、3天血浆BNP水平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死亡组患者治疗后BNP水平未见下降,两组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ROC曲线分析显示:BN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9(P=0.031),对预后评价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7%、76.7%。结论 BNP水平与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BNP可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脓毒性 心钠素 血流动力学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