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诊断外周神经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5
1
作者 陈定章 周晓东 +4 位作者 朱永胜 李钧 张琪 刘晓琴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7期514-516,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外周神经病变和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检查15例正常查体肢体外周神经、12例外周神经损伤及6例神经肿瘤,术前超声检查与术中探查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正常神经纵切面声像图为多条线性的平行较强回声;横...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外周神经病变和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检查15例正常查体肢体外周神经、12例外周神经损伤及6例神经肿瘤,术前超声检查与术中探查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正常神经纵切面声像图为多条线性的平行较强回声;横切面为圆形中等回声结构,中心为点状强回声。2例外周神经完全离断,显示连续性中断,近端形成神经瘤;7例外周神经部分损伤,显示连续性部分中断;3例卡压性损伤,神经水肿增粗,内部呈束状低回声不清晰。6例神经肿瘤与神经相连续。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外周神经病变和损伤首选的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周围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系统肿瘤
原文传递
骨缺损修复材料可降解速固化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全平 +3 位作者 冯立宁 吴道澄 孙明林 白建萍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4期502-503,共2页
目的评价自行研制出的脱钙骨基质/磷酸钙骨水泥/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粘合剂复合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方法进行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实验、溶血实验、凝血试验、皮内实验、热源实验和肌肉内植入实验和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该材料是一... 目的评价自行研制出的脱钙骨基质/磷酸钙骨水泥/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粘合剂复合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方法进行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实验、溶血实验、凝血试验、皮内实验、热源实验和肌肉内植入实验和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该材料是一种无毒、无溶血性、对皮肤及肌肉无刺激作用、不含热原物质的生物医用材料,在动物体内不引起排异反应,在骨创面可诱导新骨形成。结论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试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容性 脱钙骨基质 磷酸钙骨水泥 粘合剂
下载PDF
自体和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后止点转归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张春礼 范宏斌 +4 位作者 吕荣 惠华 汪炳昂 刘丰虎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6-149,共4页
目的比较自体和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后韧带止点的组织学转归。方法取12只健康成年杂种犬,切除双膝前十字韧带,切取伸趾肌腱,对折成双股后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韧带的两端分别通过胫骨和股骨骨隧道后用缝线和螺钉固定,将每条犬的... 目的比较自体和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后韧带止点的组织学转归。方法取12只健康成年杂种犬,切除双膝前十字韧带,切取伸趾肌腱,对折成双股后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韧带的两端分别通过胫骨和股骨骨隧道后用缝线和螺钉固定,将每条犬的左右侧膝关节随机建成自体或异体的腱-骨愈合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比较韧带重建后其止点在6周、12周、6个月时的组织学表现。结果正常犬的前十字韧带止点具有四层移行结构,即致密结缔组织、纤维软骨、钙化纤维软骨和骨组织,在纤维软骨和钙化纤维软骨之间可见清晰连续的“潮线”。术后6周,自体和异体肌腱重建韧带止点均可见韧带与骨隧道之间充满疏松结缔组织。12周时,自体韧带与骨隧道之间胶原纤维排列有序,并已形成明显的“潮线”,但不连续,四层结构不清;异体韧带与骨隧道之间胶原纤维排列无序,无明显的“潮线”形成。6个月时,自体韧带与骨隧道之间形成明显的“潮线”,且连续,四层结构清晰;异体韧带与骨隧道之间也已形成“潮线”,但“潮线”的起伏性、连续性及结构均较自体韧带差。结论无论是自体肌腱还是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6个月后均可初步形成韧带-软骨止点;但在相同时间点,自体肌腱止点的组织学形态优于异体肌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 异体 肌腱移植 重建 前十字韧带后止点 转归 组织学
原文传递
信息不对称理论在改善医患关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4
作者 冯立宁 《医学与社会》 2002年第5期38-39,44,共3页
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出现医疗服务商品化 ,医患关系经济化的趋势 ,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 ,对医患关系的法律实质 ,医患的道德修养 ,医疗观和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使用对策论方法提出了改善医患关系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医患关系 信息不对称理论 伦理学 对策论方法
下载PDF
以纤维蛋白胶为载体复合BMP和bFGF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诱导异位成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雷伟 崔赓 +7 位作者 胡蕴玉 李洁 吕荣 靳小兵 汪培铭 杜俊杰 吕昌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765-767,共3页
目的 :了解以纤维蛋白胶 (Fibrinsealant,FS )为载体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异位诱导成骨的作用 ,为其临床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实验分组为 :实验组b (FS +bFGF+bBMP)、对照组b1(FS +bBMP)、对照组b2 (bBMP)、实验组r (FS +bFGF +rhBM... 目的 :了解以纤维蛋白胶 (Fibrinsealant,FS )为载体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异位诱导成骨的作用 ,为其临床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实验分组为 :实验组b (FS +bFGF+bBMP)、对照组b1(FS +bBMP)、对照组b2 (bBMP)、实验组r (FS +bFGF +rhBMP 2 )、对照组r1(FS +rhBMP)、对照组r2 (rhBMP)、对照组FS及空白对照组。将各组材料注射或植入小鼠肌袋内 ,采用放射学、形态学、碱性磷酸酶 (ALP)检测等方法对其成骨效应进行研究。结果 :在以bBMP为成骨因子的实验区中 ,实验组b具有高效的骨诱导活性 ,其成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b1、对照组b2、对照组FS及空白对照组(P <0 .0 1) ;在以rhBMP 2为成骨因子的实验区中 ,实验组r同样具有高效的骨诱导活性 ,其成骨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r1、对照组r2、对照组FS及空白对照组 (P <0 .0 1)。结论 :以FS为载体复合BMP和bFGF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具有高效的骨诱导活性 ,bFGF可明显增强BMP的骨诱导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胶 骨形态发生蛋白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载体 小鼠
下载PDF
无骨折移位的下胫腓关节分离 被引量:21
6
作者 黄耀添 马平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6-147,共2页
无骨折移位的下胫腓关节分离丛锐黄耀添马平足外翻暴力一般均发生外踝或腓骨下端骨折。但有少数病例,以韧带损伤为主要表现,发生足部的下胫腓韧带断裂。此类损伤较为罕见,容易漏诊[1]。我院1990~1994年,门、急诊共处理... 无骨折移位的下胫腓关节分离丛锐黄耀添马平足外翻暴力一般均发生外踝或腓骨下端骨折。但有少数病例,以韧带损伤为主要表现,发生足部的下胫腓韧带断裂。此类损伤较为罕见,容易漏诊[1]。我院1990~1994年,门、急诊共处理5例。临床资料本组5例中,女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关节移位 胫腓韧带断裂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四肢周围神经鞘瘤40例临床回顾 被引量:22
7
作者 朱庆生 +1 位作者 吴尧平 李稔生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 分析 40例周围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手术要点。方法  40例神经鞘瘤 ,其中臂丛神经 5例、上肢神经 2 1例 ,下肢神经 14例。单发者 3 8例 ,多发者 2例 (同一肢体 2个肿瘤 )。 8例肿块位于颈部及上臂近端者术前作MRI检查 ,证... 目的 分析 40例周围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手术要点。方法  40例神经鞘瘤 ,其中臂丛神经 5例、上肢神经 2 1例 ,下肢神经 14例。单发者 3 8例 ,多发者 2例 (同一肢体 2个肿瘤 )。 8例肿块位于颈部及上臂近端者术前作MRI检查 ,证实 5例的肿瘤起源于臂丛神经 ,2例为颈部肿瘤 ,1例为肺尖部肿瘤。 3 3例行肿瘤完整切除 ;1例C8神经根肿瘤因邻近胸膜顶及锁骨下动静脉 ,很难分离 ,故只能行肿瘤包膜内切除。 6例曾在其它医院误将肿瘤与神经干一同切除 ,行神经修复术。结果  3 3例术后神经功能正常 ,随访 6个月~ 2 8年未见复发。 1例包膜内切除者术后出现手内肌功能部分障碍 ,出院时已有大部分恢复 ,仍在随访中。结论 神经鞘瘤能够完整切除者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周围神经神经鞘瘤 治疗 诊断
原文传递
高频超声在正常臂丛神经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8
作者 陈定章 周晓东 +4 位作者 张琪 张民 朱燕妮 朱永胜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307-308,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显示臂丛神经的可行性及方法学。方法用高频超声检查12例正常人臂丛神经,确认其与周围组织解剖定位关系。结果正常臂丛神经长轴显示多条线性平行回声,短轴呈圆形中等回声,内有点状弱回声,斜角肌间隙、锁骨下动脉和颈深...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显示臂丛神经的可行性及方法学。方法用高频超声检查12例正常人臂丛神经,确认其与周围组织解剖定位关系。结果正常臂丛神经长轴显示多条线性平行回声,短轴呈圆形中等回声,内有点状弱回声,斜角肌间隙、锁骨下动脉和颈深动脉是检查中的重要标志,C5-7显示率100%(12/12例),C8、T1显示率83.3%(10/12例)。结论高频超声可为臂丛神经的形态学观察提供新的影像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检查 臂丛神经 神经检查 锁骨下动脉 影像检查方法 超声显示 斜角肌间隙 形态学观察 定位关系 组织解剖
原文传递
骨粒粒度与强化搅拌对骨形态发生蛋白提取量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亚非 胡蕴玉 +3 位作者 李雪冰 杨光 李华林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8-120,共3页
作者报告了在提取牛骨形态发生蛋白过程中,采用控制骨粒粒度与强化搅拌法。骨粒度在600~2000μm,抽提骨形态发生蛋白时用强力搅拌机24小时持续搅拌。使骨形态发生蛋白产量提高65%,小鼠肌袋异位成骨实验活性良好,无免... 作者报告了在提取牛骨形态发生蛋白过程中,采用控制骨粒粒度与强化搅拌法。骨粒度在600~2000μm,抽提骨形态发生蛋白时用强力搅拌机24小时持续搅拌。使骨形态发生蛋白产量提高65%,小鼠肌袋异位成骨实验活性良好,无免疫排斥反应。蛋白电泳结果显示5批样品的区带基本一致,证实不同批次样品蛋白组份稳定。控制骨粒度与强化搅拌可提高牛骨形态发生蛋白提取量并保持良好活性。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证实该法提取的bBMP有良好诱导力、组织相容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粒粒度 搅拌 骨折 愈合
原文传递
3D打印技术在拇指再造中辅助重建骨与关节的应用 被引量:20
10
作者 臧成五 孟泽祖 +4 位作者 刘林峰 张文志 陈永祥 张建磊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1-33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3D打印技术在拇指再造中辅助重建骨与关节的方法与效果评价。方法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10月,共有5例Ⅲ度拇指缺损患者接受了3D打印技术辅助下的跨甲皮瓣联合第二足趾再造拇指手术。首先收集患者双手、供足的CT数据,通过BO... 目的探讨应用3D打印技术在拇指再造中辅助重建骨与关节的方法与效果评价。方法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10月,共有5例Ⅲ度拇指缺损患者接受了3D打印技术辅助下的跨甲皮瓣联合第二足趾再造拇指手术。首先收集患者双手、供足的CT数据,通过BOHOLO(surgicalsimulator)外科手术模拟器软件功能将健侧拇指图像利用镜像技术互换到患侧拇指,此时生成所需再造拇指的骨关节三维图像。在供足躅趾与第二足趾上根据生成的再造拇指图像数据进行骨关节切割,得到所需切取足趾的数据。同时根据供足躅趾与第二足趾切取后的缺损设计髂骨瓣与旋髂浅动脉皮瓣进行重建。使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再造拇指与供足聚乳酸(PIA)模型,根据模型在供足设计以第一跖背动静脉为蒂的跨甲皮瓣联合第二足趾骨关节再造拇指术,以足背神经、躅趾趾底神经重建感觉功能。结果5例再造拇指全部存活,1例出现供区皮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痊愈。术后随访3~15个月,再造拇指的功能与外观恢复良好,感觉功能恢复满意,两点分辨觉9—11mm。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拇手指再造术后功能及外形评定标准评定:优4例,良1例。结论躅甲皮瓣联合第二足趾骨关节再造拇指,首先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出模型,在模型的辅助下再造拇指骨关节,可缩短手术时间,为手术设计提供数字化、精确化的方案,使再造拇指的功能与外观更为理想,并减少对供区过多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外科皮瓣 3D打印技术 再造
原文传递
游离骨间背侧动脉桡侧穿支皮瓣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建磊 臧成五 +3 位作者 陈永祥 张文志 孟泽祖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7-449,共3页
目的总结应用骨间背侧动脉桡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4年10月,我们采用游离骨间背侧动脉桡侧穿支皮瓣对8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修复,其中手指软组织创面4例,虎口软组织创面2例,手背... 目的总结应用骨间背侧动脉桡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4年10月,我们采用游离骨间背侧动脉桡侧穿支皮瓣对8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修复,其中手指软组织创面4例,虎口软组织创面2例,手背侧软组织创面2例。并以前臂后侧皮神经重建皮瓣感觉,皮瓣切取面积为3.5cm×1.5cm-6.5cm×4.5cm。结果术后8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时间为6~12个月,皮瓣外形满意,手指、虎口功能恢复良好,皮瓣两点分辨觉恢复至8—11mm。供区仅留线性瘢痕,无功能影响。结论以骨问背侧动脉桡侧穿支为蒂的筋膜皮瓣,具有血供可靠、切取方便、皮瓣内有感觉神经支配、供区损伤小、不臃肿等特点,是修复手部小面积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损伤 外科皮瓣 骨间背侧动脉 桡侧穿支皮瓣
原文传递
不同术式在指尖离断再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12
作者 臧成五 赵睿 +6 位作者 张航 孟泽祖 孙万辉 张文志 鲜航 马继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5-186,共2页
指尖离断在手外伤中较常见,虽然再植难度大,但成功后效果往往很好,所以手术时采用一切可能的办法再植残指是手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2009年6月至2012年3月,我们采用顺行法、逆行法和建立生理性或非生理性血流通道的方法进行指尖再植... 指尖离断在手外伤中较常见,虽然再植难度大,但成功后效果往往很好,所以手术时采用一切可能的办法再植残指是手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2009年6月至2012年3月,我们采用顺行法、逆行法和建立生理性或非生理性血流通道的方法进行指尖再植100例135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尖离断再植 临床应用 术式 非生理性 手外科医生 2009年 指尖再植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19
13
作者 孟泽祖 鲜航 +4 位作者 侯晓进 魏石磊 马继 赵睿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提供参考。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对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26例(29指)断指再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再植成活率并进行功能评估;同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断指...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提供参考。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对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26例(29指)断指再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再植成活率并进行功能评估;同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断指再植后血管危险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5例(28指)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8月(平均18.4月)。28指中25指成活,末次随访时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评估优16,良5,可4,差3,优良率75%。未发生血管危象和发生血管危象两组间在受伤-手术时间、有无静脉移植及功能评估方面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的因素众多,严格缩短受伤至手术的时间并提高静脉移植的质量可降低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再植指体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 再植术 血管危象 成活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高频超声对正常成人臂丛神经根和椎间孔的定位及其图像特征 被引量:17
14
作者 冯桦 周晓东 +2 位作者 陈定章 张党谋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3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超声对正常成人臂丛神经根和椎间孔定位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在高频超声引导下使用金属探针对成人尸体颈胸段双侧臂丛神经椎间孔及神经根行穿刺定位,并与正常成人臂丛神经声像图对照分析。结果声像图显示,颈椎椎体...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超声对正常成人臂丛神经根和椎间孔定位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在高频超声引导下使用金属探针对成人尸体颈胸段双侧臂丛神经椎间孔及神经根行穿刺定位,并与正常成人臂丛神经声像图对照分析。结果声像图显示,颈椎椎体横突根部和椎动脉是辨认和定位椎间孔及其内神经根发出水平的重要解剖标志。50例受检者中,所有受检者均可观察到C5~C8水平的神经根,显示率为100%(100/100),T1和下干显示率为34%(34/100)。结论高频超声可准确区分和定位臂丛神经各个神经根及椎间孔位置,可为臂丛神经损伤及局部麻醉的定位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臂丛神经 椎间孔
原文传递
磷酸钙骨水泥/BMP复合人工骨的理化性能及缓释作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孙明林 胡蕴玉 +3 位作者 雷伟 袁志 吴永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800-802,共3页
目的 研制CPC/BMP复合人工骨 ,检测其理化特性及缓释作用。方法 制备CPC/BMP及CPC骨块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面结构。用材料力学实验方法测定不同凝固时间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变化。测定孔隙率和体外溶解度 ,并以庆大霉素为例研究... 目的 研制CPC/BMP复合人工骨 ,检测其理化特性及缓释作用。方法 制备CPC/BMP及CPC骨块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面结构。用材料力学实验方法测定不同凝固时间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变化。测定孔隙率和体外溶解度 ,并以庆大霉素为例研究了CPC作为载体的缓释作用。结果 结晶后的材料呈多孔状结构 ,BMP呈微球状分布在孔隙间。测定的孔隙率为 44.5 %。骨块在体外实验有一定的溶解度。最初 2 4h内 ,凝固时间与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成正相关 ,凝固 2h后抗压强度达到极限强度的 5 0 %以上。 2 4h基本达到最高强度 ,分别为 5 1.0MPa和 60 .6MPa。对庆大霉素的释放可持续 2 0d以上 ,2 0d累计释放出实验总量的 84.5 %。结论 材料多孔状结构利于骨生长 ,同时具有理想的力学强度、缓释作用和一定的溶解度 ,可望用于临床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磷酸钙骨水泥 骨移植
下载PDF
双切口微创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报告 被引量:12
16
作者 韩一生 朱庆生 +2 位作者 王海强 张胜利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780-781,共2页
目的介绍双切口微创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法。方法2004年以来,应用双切口微创全髋关节置换10例。前切口平行股骨颈的体表投影,长4.5cm,从缝匠肌和股外侧肌间隙进入,“工”字形切开关节囊后完成股骨颈截骨,使用特殊的髋臼锉和带偏心距的... 目的介绍双切口微创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法。方法2004年以来,应用双切口微创全髋关节置换10例。前切口平行股骨颈的体表投影,长4.5cm,从缝匠肌和股外侧肌间隙进入,“工”字形切开关节囊后完成股骨颈截骨,使用特殊的髋臼锉和带偏心距的髋臼打入器安放髋臼,缝合关节囊。髋后切口3.0cm,劈开臀中肌纤维通过套筒股骨扩髓,在X线机透视下安放股骨假体。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84mL,术后3d下地活动,住院时间平均为7.4d。患者术后随访平均为4.5个月,8例已完全脱拐,行走正常,2例出院不足1个月,仍需扶拐行走。结论双切口全髋关节置换不切断臀中肌,损伤小,保留关节囊,患者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适应证为股骨颈骨折或病变较轻、且不过于肥胖的初次置换者,并发症包括髋臼或股骨柄位置不佳和股骨近端骨折。双切口髋关节置换需要一个独立的学习过程,并且需要C型臂X线监视仪和特殊的髋臼锉、打入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术 双切口 微创手术
原文传递
探讨肌电图联合高频超声检查在外伤性桡神经损伤程度和部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航 +3 位作者 赵睿 臧成五 陈定章 陈永祥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评估分析肌电图联合高频超声检查在外伤性桡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总结2013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7例桡神经损伤术前肌电图及高频超声检查诊断结果 ,对照术中发现的桡神经真实损伤程度及治疗后恢复结果 ,评价肌电图联合... 目的评估分析肌电图联合高频超声检查在外伤性桡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总结2013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7例桡神经损伤术前肌电图及高频超声检查诊断结果 ,对照术中发现的桡神经真实损伤程度及治疗后恢复结果 ,评价肌电图联合高频超声检查在桡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37例桡神经损伤依据肌电图联合高频超声诊断采用标准化治疗方案。随访时间6~24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及英国医学研究会感觉功能测定标准评分,优18例,良16例,可3例,优良率91.9%。结论肌电图联合高频超声检查诊断外伤性桡神经损伤,可较好弥补受伤早期肌电图检查的不足,从形态上和功能上联合判断桡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可提高桡神经损伤的确诊率,对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神经损伤 肌电图 高频超声
下载PDF
不同时期颈椎病患者颈椎骨密度变化与椎体变形关系 被引量:11
18
作者 罗卓荆 +4 位作者 李明全 冯立宁 刘凯 李小娟 陈建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5期744-745,共2页
目的:通过对颈椎病患者X线和颈椎骨密度的测量,探讨不同年龄段颈椎病患者颈椎椎体变形与骨密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分3组,正常组20例,平均年龄23岁;颈椎间盘突出症组(颈椎组)22例,平均年龄43岁,腰椎骨密度正常;骨质疏松合并颈椎管狭... 目的:通过对颈椎病患者X线和颈椎骨密度的测量,探讨不同年龄段颈椎病患者颈椎椎体变形与骨密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分3组,正常组20例,平均年龄23岁;颈椎间盘突出症组(颈椎组)22例,平均年龄43岁,腰椎骨密度正常;骨质疏松合并颈椎管狭窄症组(疏松组)28例,平均年龄58岁,腰椎骨密度显示骨质疏松。所有病例测量颈椎侧位C3~C6的椎管、椎体矢状径比,椎体变形指数,C4~C6骨密度。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颈椎组患者仅在C5,C6椎体出现轻度椎管狭窄,椎体变形,骨密度无明显变化;疏松组则是颈椎高度减低,周径增宽,骨密度升高,3值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椎体骨质疏松的发展与颈椎病的自然发展病程具有明确的相关性,可能是颈椎开始退变进而发展为颈椎病的始动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骨密度 椎体变形
下载PDF
前外侧微创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重飞 朱庆生 +4 位作者 韩一生 朱锦宇 王海强 张大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共5页
目的探讨前外侧微创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要点及适应证。方法2004年12月至2005年5月入院进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110例患者,随机分入传统后外侧入路组和前外侧微创入路组。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所有手术,分别记录纳入研究患者的一般人口... 目的探讨前外侧微创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要点及适应证。方法2004年12月至2005年5月入院进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110例患者,随机分入传统后外侧入路组和前外侧微创入路组。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所有手术,分别记录纳入研究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状况、围手术期测量指标和术后功能随访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可比。手术时间、术后髋臼外展角、前倾角、前后位片股骨柄假体居中例数和股骨假体3点固定例数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外侧微创入路组手术切口长度为(7.5±0.9)cm、出血量为(376.2±168.3)ml、围手术期输血量为(410.1±136.5)ml、输血人数(36)及术后24h疼痛评分(30.8±21.8)显著减少(t=28.42、t=6.04、t=6.03、x。=10.45、t=5.64,均P〈0.01)。术后3个月随访显示前外侧微创人路组患者Harris评分(83.8±5.6)及Barthel指数(93.5±6.4)高于后外侧入路组(t=-7.00、-3.09,均P〈0.01),而术后3年随访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外侧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在不影响假体稳定性的前提下能够减轻手术创伤、减少出血、促进机体康复。此种术式需要特殊设备,对手术医师有较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外科手术 微创
原文传递
电生理联合高频超声检查在上臂桡神经炎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航 赵睿 +2 位作者 臧成五 陈定章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14期2699-2702,2765,共5页
目的:探讨电生理联合高频超声检查在上臂桡神经炎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分析西京医院手外科自2010年12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4例诊断为上臂桡神经炎的患者,男8例,女6例;年龄21~33岁,平均24.6岁;病程2周~1.8年。所有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 目的:探讨电生理联合高频超声检查在上臂桡神经炎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分析西京医院手外科自2010年12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4例诊断为上臂桡神经炎的患者,男8例,女6例;年龄21~33岁,平均24.6岁;病程2周~1.8年。所有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高频超声检查,确诊后行外科手术治疗及病理检查。结果:电生理检查:2例明确诊断为外侧肌间隔处桡神经完全损伤;5例诊断为外侧肌间隔处桡神经严重损伤;6例诊断为外侧肌间隔处桡神经中度损伤;1外侧肌间隔处可能损伤,由于病史小于3周,建议随访。高频超声检查:6例为I型,神经长段均匀肿胀,回声减低;8例为II型神经一处或多处缩窄,缩窄两端肿胀,回声减低,呈漏沙或腊肠样变。其中II型中有一例呈局部多处缩窄。本组患者经手术探查及术后病理证实两者联合检查诊断率可达100%。结论:电生理联合超声检查,可提高上臂桡神经炎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神经 神经炎 电生理检查 高频超声检查 联合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