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8
1
作者 曹萌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8-124,共7页
中国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有三:一是文化资金保障体系亟待强化,投资渠道需要扩展;二是文化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人才建设缺少刚性政策支持;三是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监管薄弱,考评机制亟待建立。针对上述问题... 中国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有三:一是文化资金保障体系亟待强化,投资渠道需要扩展;二是文化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人才建设缺少刚性政策支持;三是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监管薄弱,考评机制亟待建立。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创新财政投入和管理模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财政资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引进和充实文化水平高、文艺专业素质高和组织管理能力强的年轻人才,增强文化干部队伍的实力和活力,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民族地区 文化体系建设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清朝的满语文保护措施与新中国满语文教育教学 被引量:3
2
作者 曹萌 《满族研究》 2016年第1期15-18,共4页
满语文的保护抢救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起始可以追溯到清王朝初建之际。新中国成立后,保护抢救满语文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盘活珍贵历史文献,认识和解读清朝历史的需要,同时还是保护一个民族"物种",使之不至灭绝,以及传承满族... 满语文的保护抢救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起始可以追溯到清王朝初建之际。新中国成立后,保护抢救满语文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盘活珍贵历史文献,认识和解读清朝历史的需要,同时还是保护一个民族"物种",使之不至灭绝,以及传承满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需要。建国以来的满语文保护抢救最为突出的是满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努力,共有三个层面的体现:一是通过学历教育培养满语文人才,二是非学历满语文人才培训与中小学满语文义务教育、三是编撰出版了大量满语文教材与工具书,以及相关的研究著作。文章通过对这些满语文保护抢救的行动的梳理与综述,希望为归纳和揭示一定的满语文保护抢救规律、为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保护抢救措施、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保护抢救机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语文 保护抢救 教育教学
下载PDF
新时代视阈下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3
作者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2-106,共5页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创新。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方法,并通过实践案例评价创新效果。文章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新时代教学需求进行分析,在阐述教学模式创新重要性的同时解析引...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创新。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方法,并通过实践案例评价创新效果。文章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新时代教学需求进行分析,在阐述教学模式创新重要性的同时解析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通过项目化教学模式、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和多元评价教学模式等理论建构,基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模式策略研究,发现创新的教学模式,从而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小学思政课 教学模式创新
下载PDF
儒学在辽代的传播及其影响和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99-102,共4页
契丹族作为马上民族建立了辽朝,辽王朝本应该完全以武立国,不擅"文礼之事",但是由于契丹统治者采取了以儒学为核心的治国之道,遂有儒学思想在辽代的传播。此种传播为维护契丹统治,扩大国土疆域,安定局势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可... 契丹族作为马上民族建立了辽朝,辽王朝本应该完全以武立国,不擅"文礼之事",但是由于契丹统治者采取了以儒学为核心的治国之道,遂有儒学思想在辽代的传播。此种传播为维护契丹统治,扩大国土疆域,安定局势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儒学思想的传播和实施,就没有辽代经济文化的繁荣和政治稳定。儒学思想贯穿辽代始终,该思想通过多种方式的传播,巩固了辽的统治政权,促进了辽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儒学文化思想成为指导辽朝统治者治国安邦的基本国策,对辽朝的政治、思想文化、社会习俗、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等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将儒学的影响范围扩展到中国北方乃至东北亚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辽代 传播 影响
下载PDF
近代西方科技在晚清的传播与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6-19,共4页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西方科技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也鼓涨了西方帝国对外大肆扩张的贪婪欲望。东方"天朝大国"的清王朝国门于是被西方列强打开,与此同时,学习和研...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西方科技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也鼓涨了西方帝国对外大肆扩张的贪婪欲望。东方"天朝大国"的清王朝国门于是被西方列强打开,与此同时,学习和研究近代西方科学技术,也很快成为清王朝一股社会思潮。近代西方科技在晚清的传播范围较广,上至宫廷皇族,中有朝廷大员,下到觉悟起来的知识分子,均对西方科技有所认识体察或者运用采纳,以及因此产生的政治警醒;近代西方科技的传入在助长清统治者奢靡生活作风的同时,也对清统治者思想观念和国家发展生产了以下四方面的影响:启发了改革意识、更新了人才培养观念、激发了政治改革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西方科技 晚清 影响
下载PDF
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主要模式 被引量:1
6
作者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26-128,共3页
对我国现行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三种主要模式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存在着科研机构功能定位误区、研究成果与公共政策制定现实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因此,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质量与社会责任,创... 对我国现行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三种主要模式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存在着科研机构功能定位误区、研究成果与公共政策制定现实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因此,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质量与社会责任,创新政策制定者的吸纳路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研究 公共政策制定 社会责任 吸纳路径
下载PDF
文化视域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长诗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5-131,共7页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长诗作为民间文学的一个门类,普遍存在于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各少数民族民间长诗在主题选择、艺术手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体现出了极大的相似性。同时,在审美及思维方式方面又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及民族性,进而使各...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长诗作为民间文学的一个门类,普遍存在于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各少数民族民间长诗在主题选择、艺术手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体现出了极大的相似性。同时,在审美及思维方式方面又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及民族性,进而使各少数民族民间长诗从整体上呈现出"同中存异,异中有同"的多元谐同发展的格局。究其原因,从深层意义来讲,呈现的共性是因其同处于相同的社会形态现实,异是缘于文化的不可通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民间长诗 共性 个性 成因
原文传递
理想国与大同社会的比较
8
作者 《大连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83-86,共4页
理想国与大同社会是中西两位伟大哲学家首创的社会理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理想国"柏拉图政治思想规划设计的"范式"。它以辩论和对话的形式勾勒和描绘了一个作者认为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一个优... 理想国与大同社会是中西两位伟大哲学家首创的社会理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理想国"柏拉图政治思想规划设计的"范式"。它以辩论和对话的形式勾勒和描绘了一个作者认为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一个优越完美的理想国制。抒发了作者对完美、公正的理想国制的渴望。大同社会是中国孔儒思想倡导的最高的理想社会或者说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它以"天下为公"政治核心理念。设计了一个"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平等,博爱的理想社会。虽然东方"大同社会"与西方"理想国"的创始者所追求的目的从某种程度或某些方面有着似乎相同之处,但是由于地域、文化背景、经历的不同,所以所创作出来的思想也有各自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国 大同社会 比较 研究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三个维度探析
9
作者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2期89-92,共4页
正确把握高校思政教育的理念与内涵,有效地实施思政教育,其关键是完善和改革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凸显其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点,其教学方式改革维度有三:即传统讲授与智慧教学相统一、知识体系与问题导向相... 正确把握高校思政教育的理念与内涵,有效地实施思政教育,其关键是完善和改革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凸显其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点,其教学方式改革维度有三:即传统讲授与智慧教学相统一、知识体系与问题导向相统一、认知理解与认同实践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模式改革 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维度:概念认知、理论逻辑及实践路径
10
作者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82-88,共7页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从完善内容、方法来增强少数民...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从完善内容、方法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和实践,以提升其家国情怀素养,激发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本文在重新界定和解析中华民族共体意识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从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维度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构建实践铸牢路径,为少数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建构一个从概念认知——理论逻辑——实践路径的系统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体系
下载PDF
“改土归流”对西南少数民族汉文诗文创作的影响——以白族、纳西族、彝族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4-152,共9页
明清时期,西南云贵地区文教鼎兴,汉文诗文创作兴盛。其中白族、纳西族、彝族三个民族产生了二百五十多位汉文作家,创作出大量的汉文诗文作品。这些作家有五十多位是土司制度下产生的土司作家,有近二百位是“改土归流”后产生的平民作家... 明清时期,西南云贵地区文教鼎兴,汉文诗文创作兴盛。其中白族、纳西族、彝族三个民族产生了二百五十多位汉文作家,创作出大量的汉文诗文作品。这些作家有五十多位是土司制度下产生的土司作家,有近二百位是“改土归流”后产生的平民作家。显而易见,“土司制”政治环境下呈现出土司统治阶层垄断汉文诗文创作的局限。“改土归流”对云贵少数民族汉文诗文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彰显出其促进中华文学发展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土归流 西南云贵 少数民族汉文诗文
原文传递
尹湛纳希对近代以来东北蒙古族作家的影响
12
作者 邓优 《满族研究》 2017年第3期104-109,共6页
东北蒙古族作家是指世居我国东北地区科尔沁草原、呼伦贝尔草原,以及由土默特部东迁至喀左、朝阳、北票、阜新一带的辽西地区的蒙古族作家;而所谓近代以来主要指1840年中国近代起始点至今。尹湛纳希是近代出生于辽西地区的蒙古族作家,... 东北蒙古族作家是指世居我国东北地区科尔沁草原、呼伦贝尔草原,以及由土默特部东迁至喀左、朝阳、北票、阜新一带的辽西地区的蒙古族作家;而所谓近代以来主要指1840年中国近代起始点至今。尹湛纳希是近代出生于辽西地区的蒙古族作家,是近代以来东北地区最有影响的蒙古族作家。尹湛纳希及其作品对近代以来东北蒙古族作家的影响体现在三方面:对草原和草原生活与人物的描写与热爱、对蒙古族英雄的崇敬与刻画、对蒙古族民族传统的传承与弘扬。造成上述影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其主要而言,在于他们同处于草原地域文化圈,均具热爱草原热爱本民族的共同情怀,以及共同的民族英雄崇拜意识,此外,尹湛纳希人格魅力和作品艺术成就也是造成这一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尹湛纳希 近代以来 东北蒙古族作家 影响
下载PDF
满语文水平等级测试体系建构及其满文历史文献研究
13
作者 孙国军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2期58-61,共4页
满族文作为研究满族的重要工具,在综述改革开放以来对其保护抢救方式与策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描述说明了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满族聚集区诸多中小学开设满语文特色课程,以及培养满语文专业人才高校数量增加等对满语文水平等级测试的需求... 满族文作为研究满族的重要工具,在综述改革开放以来对其保护抢救方式与策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描述说明了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满族聚集区诸多中小学开设满语文特色课程,以及培养满语文专业人才高校数量增加等对满语文水平等级测试的需求。通过吸纳相关理论方法对满语文水平等级测试研究的启示和借鉴,阐述中国满语文水平等级测试体系的建设。指出该测试体系的结构由体系原则构建、体系理想特征设计,以及囊括测试框架和指标体系及样题的指标系统建设三部分组成。揭示满语文水平等级测试体系构建在服务于满文历史文献研究,促进满族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以及增加满文历史文献学术研究方面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语文 测试 指标体系 满文历史文献
下载PDF
清帝东巡文学文献体系的建构
14
作者 曹萌 《满族研究》 2019年第3期54-58,共5页
所谓清帝东巡文学是指清朝皇帝在几次东巡祭祖活动中所产生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东巡文学侍从进行的文学创作、东巡清帝旅途中写作的诗赋,以及扈从宗室子弟和王公大臣诏对酬答的诗文和东巡所经之地官吏及流人的献诗;同时还包括东巡皇帝... 所谓清帝东巡文学是指清朝皇帝在几次东巡祭祖活动中所产生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东巡文学侍从进行的文学创作、东巡清帝旅途中写作的诗赋,以及扈从宗室子弟和王公大臣诏对酬答的诗文和东巡所经之地官吏及流人的献诗;同时还包括东巡皇帝因经过或驻跸所产生的民间故事传说。帝东巡文学因为其多元的产生渠道和多体裁文学作品,再加上清帝东巡的次数较多,因而构成一个特殊的文学板块,从文学文献的角度看,则已然形成了一个文学文献体系。撰写本文的目的,即在于尝试对清帝东巡文学文献进行体系性建构,从而系统地阐述和探讨该文学板块的形成和意蕴,并借此概括和揭示清帝东巡文学所包含的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与满族文学发展有关的规律和理论质素,揭示清帝东巡文学在当今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帝东巡文学 文献体系 建构
下载PDF
南北朝作家庾信的性格及其矛盾特征
15
作者 徐振宁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43-47,共5页
学术界关于庾信性格的研究至今未能取得共识,言人人殊,甚至聚讼不已。本文阐述庾信性格的构成及其矛盾特征,指出其性格中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特征,即庄重儒雅与温文懦弱、忠君爱国与贪生怕死、行为卑鄙与心灵崇高、匿怨仕敌的虚伪与心灵... 学术界关于庾信性格的研究至今未能取得共识,言人人殊,甚至聚讼不已。本文阐述庾信性格的构成及其矛盾特征,指出其性格中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特征,即庄重儒雅与温文懦弱、忠君爱国与贪生怕死、行为卑鄙与心灵崇高、匿怨仕敌的虚伪与心灵坦荡的真诚、豪壮正义与苟且自安、孝慈两全与孤傲不群。庾信矛盾性格的内涵,构成了其多维性与多向性的性格体系。这些矛盾性格存在着一定的内在有序组合,是对立统一的结果。在对庾信一组组矛盾对立的性格分析中,我们既看到了其性格多元性和多向性的形成过程,也看到了造成这一独特性格的内在动力和外在作用力。性格是情感的决定者,情感是性格的外现,也是文学表现的对象。我们之所以能在庾信的整个创作中,看到既有暗淡无光的一面,又有光耀千古的一面,看到彼此矛盾和令人费解的感情流向,就是因为庾信有着这样由多重矛盾性格决定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庾信 性格 矛盾 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