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于海燕 王群松 +3 位作者 张梓威 孙杨帆 蔡德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3-515,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相关性。方法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筛查(MoCA)量表筛选2型糖尿病患者82例,其中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42例,认知功能正常患者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相关性。方法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筛查(MoCA)量表筛选2型糖尿病患者82例,其中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42例,认知功能正常患者40例。分别给予动态血糖监测、测定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清IGF-1、TGF-β1,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将两组检查结果对照分析,并以Mo CA得分为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血糖波动系数、HOMA-IR、IGF-1水平与认知功能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oCA与HOMA-IR、病程、FINS、HbA1c显著正相关,与IGF-1水平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GF-1水平低、病程长、血糖控制差、血糖波动幅度大为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综合康复治疗法对2型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孙杨帆 于海燕 +1 位作者 江钟立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8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探析经颅直流电刺激综合康复治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对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10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住院患者共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单双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4... 目的探析经颅直流电刺激综合康复治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对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10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住院患者共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单双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进行康复科常规认知功能训练同时应用尼莫地平进行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综合康复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认知功能障碍(HDS评分)、智力(WAIS评分)及功能活动问卷(FAQ)评分以及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FPG水平、HDS评分、WAIS评分、FAQ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8周后,两组FPG水平、FAQ评分均降低,HDS评分、WAIS评分均升高,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周与8周后,两组FPG水平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HDS评分、WA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FA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2/14),稍高于对照组64.3%(9/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综合康复治疗法在2型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认知功能与记忆力并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利于患者恢复,积极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认知功能障碍 经颅直流电刺激 康复疗法 记忆力
原文传递
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3
作者 于海燕 王群松 +7 位作者 张梓威 蔡德亮 孙扬帆 窦佳鸣 袁建民 俞水 卜瑞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4224-4226,共3页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选取T2DM合并MCI患者56例,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吡格列酮15 mg/d口服治疗,疗程2年。于治疗前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C肽(FCP)...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选取T2DM合并MCI患者56例,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吡格列酮15 mg/d口服治疗,疗程2年。于治疗前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C肽(FCP),空腹血糖(FPG),血压,血脂,血尿酸(U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以及动态血糖监测;同时给予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MMSE以及P300评定;治疗1年和2年后再次抽血化验上述指标和心理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在吡格列酮治疗2年后糖化血红蛋白(Hb A1c)、FINs水平、HOMA-IR、P300潜伏期缩短,TGF-β1水平下降,IGF-I水平显著增加(P<0.05);Mo CA评分显著增加、MMSE评分显著增加、P300潜伏期和波幅显著降低(P<0.01)。结论吡格列酮治疗能够改善和延缓T2DM患者的认知功能减退,治疗需要时间长,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2型糖尿病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于海燕 蔡德亮 +4 位作者 张梓威 窦佳鸣 陆婷 孙扬帆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73-2274,共2页
目的评价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糖、血压和肾功能的治疗效果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将2008年2月至2009年6月住院的DN患者70例分为强化血糖控制+支持性心理治疗组和强化血糖控制+支持性心理治疗+... 目的评价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糖、血压和肾功能的治疗效果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将2008年2月至2009年6月住院的DN患者70例分为强化血糖控制+支持性心理治疗组和强化血糖控制+支持性心理治疗+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组各35例,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入组前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血压,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血肌酐(Scr),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等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生物反馈治疗组在治疗后12 w血压和尿MA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4 w后,血糖、血压、HbA1c、尿MA、Scr、TGF-β1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治疗可以降低DN患者的血糖、血压,改善微循环和肾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放松训练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三维步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嘉瑜 于海燕 +7 位作者 孙杨帆 姚帅 蒋志达 陈兰 陈煜 黄桂兰 袁荣正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90-1094,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三维步态分析特点。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0例(神经病变组)和无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20例(糖尿病组),并招募年龄相匹配且无2型糖尿病病史的健康...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三维步态分析特点。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0例(神经病变组)和无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20例(糖尿病组),并招募年龄相匹配且无2型糖尿病病史的健康志愿者2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瑞典Qualisys动作捕捉系统对3组受试者进行三维步态测试,采集并分析其步长、步速、步宽、步频、步幅、双足支撑相时间、单足支撑相时间、足底峰值压力及时间等数据特点。结果神经病变组的步长、步速、步频、步幅均较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下降(P<0.05);神经病变组与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双足支撑相时间延长,单足支撑相时间缩短,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病变组足底第一峰值压(P1)和第二峰值压(P2)、第二峰值出现时间(T2)较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出现明显步态异常,步行稳定性下降,足底压力增强,足底受压时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三维步态分析 足底压力
原文传递
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研究
6
作者 陈萍 《大医生》 2020年第18期51-53,共3页
目的观察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平均分为高强度组、低强度组和对照组三组,分别施... 目的观察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平均分为高强度组、低强度组和对照组三组,分别施以不同的治疗干预措施,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的诱发运动电位(MEP)波幅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患者MEP波幅指标均明显提高,而在治疗后高强度组MEP波幅指标明显高于低强度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的MEP潜伏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患者MEP潜伏期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U-FM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U-FM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同时高强度组上肢运动功能U-FMA评分明显高于低强度组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功能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同时高强度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MBI评分要明显高于低强度组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基础性对症治疗,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提升患者生活自主能力,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强度 低频重复 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