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2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瑕疵证据——以“两个《证据规定》”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112
1
作者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8-125,共8页
"两个《证据规定》"在证据学上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即提出了"瑕疵证据"的概念,由此实现了从证据可采性角度对证据类型的"三分法":"合法证据"、"瑕疵证据"和"无证据能力的证据... "两个《证据规定》"在证据学上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即提出了"瑕疵证据"的概念,由此实现了从证据可采性角度对证据类型的"三分法":"合法证据"、"瑕疵证据"和"无证据能力的证据"。"两个《证据规定》"依据证据效力的不同对证据类型做出的划分,克服了既往证据学研究中将证据简单划分为"合法证据与非法证据"这一研究范式的缺陷,在证据法理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瑕疵证据"在实践中具有多种典型样态,但其补救方式主要包括补正和合理解释。司法实务中应当注意区分"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注意把握"瑕疵证据"补正的合理限度,正确理解合理解释的"证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瑕疵证据 非法证据 无证据能力的证据 补正 合理解释
原文传递
独立没收程序的证据法难题及其破解 被引量:106
2
作者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6-87,共12页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增设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简称"独立没收程序"。然而,关于独立没收程序的相关证据制度,如证明标准、证明对象以及证明责任等重要内容,立法上或付诸阙如或...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增设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简称"独立没收程序"。然而,关于独立没收程序的相关证据制度,如证明标准、证明对象以及证明责任等重要内容,立法上或付诸阙如或模糊不明,这就导致用意良好的程序设计可能因为忽略了证据制度的技术支持而陷入某种实践困境。从证据法理上讲,独立没收程序本身是一种民事诉讼程序,因此应当采用"优势证据"的证明标准而非"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在证明对象上,检察机关应当举证证明程序上存在一个被追诉的犯罪事实,且申请没收的涉案财物与该犯罪事实之间存在实质联系;在证明对象上,检察机关应当承担举证责任,但在特定情况下,应当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主张对涉案财物拥有合法权利的利害关系人承担举证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没收程序 证明标准 证明对象 证明责任
原文传递
证据“转化”规则批判 被引量:84
3
作者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0-140,共11页
证据"转化"规则,是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上未见规定但在司法实务中一直沿用的一项证据规则,它指的是侦查机关采取一定手段,将形式上(如取证手段、取证主体以及证据种类)不符合法定要求因而无证据能力的证据转换为合法证据的规则... 证据"转化"规则,是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上未见规定但在司法实务中一直沿用的一项证据规则,它指的是侦查机关采取一定手段,将形式上(如取证手段、取证主体以及证据种类)不符合法定要求因而无证据能力的证据转换为合法证据的规则。根据证据"转化"规则之要求,非法定方法取得之证据、非法定主体取得之证据以及非法定种类之证据,都应当经过转化才具有证据能力。证据"转化"规则在我国司法实务中的产生,有其制度上的必然性。证据"转化"规则,在我国刑事司法实务中沿袭已久,对我国刑事司法实践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证据"转化"已经成为侦查机关处理"问题证据"的常规做法。客观地评价,证据"转化"规则,在我国特定历史阶段,尤其是在程序法定主义以及强制侦查法定原则尚未完全得到确立的背景下,对于我国刑事程序法治化的进程有其特定的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证据"转化"规则在实践中的运用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与争议,并由此凸显出其在证据法理上的某些矛盾与困境。基于此,证据"转化"规则的某些内容与要求,应当进行适度的修正,其适用范围也应当进行适当的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 证据“转化”规则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取证主体
下载PDF
“先刑后民”原则的实践困境及其理论破解 被引量:62
4
作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2期19-27,共9页
“先刑后民”原则在我国现实司法中遭遇实践困境,进而在学理上遭到普遍的合理性质疑。为此,需要澄清几个观念上的误区:一则“先刑后民”原则在内涵上包括位阶上和位序上的优先性,二则并非我国所独有,而是一项具有普适性的司法原则;三则... “先刑后民”原则在我国现实司法中遭遇实践困境,进而在学理上遭到普遍的合理性质疑。为此,需要澄清几个观念上的误区:一则“先刑后民”原则在内涵上包括位阶上和位序上的优先性,二则并非我国所独有,而是一项具有普适性的司法原则;三则“先刑后民”原则的价值基础并非旨在彰显“公权优先”的价值理念,而是重在刑、民程序冲突的理性解决。同时,还应当在制度层面上加强对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的保障:一是以程序选择权为基础改造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二是加强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程序之间的衔接适用;三是积极构建滥用程序的制裁机制,防止当事人恶意启动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刑后民 被害人 民事权利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下载PDF
检察权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返回检察理论研究的始点 被引量:57
5
作者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1-106,共16页
探讨检察权以及检察机关的性质问题,主要是为解决检察权的独立性及其身份保障问题,因此,应当返回问题的始点,回归"行政权——司法权"这一研究范式。在肯定检察权的双重定位的前提下,从检察权的历史起源、现实构造以及发展趋... 探讨检察权以及检察机关的性质问题,主要是为解决检察权的独立性及其身份保障问题,因此,应当返回问题的始点,回归"行政权——司法权"这一研究范式。在肯定检察权的双重定位的前提下,从检察权的历史起源、现实构造以及发展趋势来看,检察权本质上应当被定位为一种司法权。既然检察权是一种司法权,那么检察官独立的法律解释权应当得到尊重。检察权、司法权、法律监督权,本质上是三位一体的概念,它们的具体适用语境取决于对宪法条文的正确解读。据此,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审判机关之间应当是一种法律监督关系,这也是检警一体化、审判监督权存在的理论基础;而控辩对抗、检察官当事人化等理论主张和改革诉求,则因与检察权的司法权定位相悖而缺乏足够的理论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权 司法权 法律监督权 宪法
原文传递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被引量:49
6
作者 左卫民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6-147,共12页
从现代化理论来看 ,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型刑事诉讼制度向现代型刑事诉讼制度转化的历程。传统型刑事诉讼制度与现代型刑事诉讼制度之间在程序理念、结构以及运作等方面都存在着重大差异。对于这些基本理论问题 ,我国刑... 从现代化理论来看 ,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型刑事诉讼制度向现代型刑事诉讼制度转化的历程。传统型刑事诉讼制度与现代型刑事诉讼制度之间在程序理念、结构以及运作等方面都存在着重大差异。对于这些基本理论问题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中显然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 ,正是这种认识上的误差 ,导致了改革目标的错位以及改革路径的错误选择。据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制度 改革 中国 现代型 社会形态 程序结构 纠问式诉讼
原文传递
从“无理”的判决到判决书“说理”——判决书说理制度的正当性分析 被引量:53
7
作者 林喜芬 《法学论坛》 2004年第5期29-34,共6页
由于受到大陆法系传统的影响 ,我国判决说理并没有被制度化 ,甚至长时间囿于是否需要制度化的讨论中。笔者通过分析认为 ,在中国现有的司法语境中 ,判决说理具有急需正当化、制度化的内在需求。一是 ,判决说理是法官权力公开化的必然 ,... 由于受到大陆法系传统的影响 ,我国判决说理并没有被制度化 ,甚至长时间囿于是否需要制度化的讨论中。笔者通过分析认为 ,在中国现有的司法语境中 ,判决说理具有急需正当化、制度化的内在需求。一是 ,判决说理是法官权力公开化的必然 ,同时也是一种法官自保的策略性选择 ;二是 ,判决说理是司法职能现代化的内在需求 ,力求通过判决说理达到当事人从内心“服判”的司法追求。笔者通过比较分析进一步指出了说理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决说理 权力公开化 司法职能 判决书
下载PDF
历史与现实交困中的案件请示制度 被引量:51
8
作者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8,共10页
案件请示制度可以溯源至清末变法 ,是清末变法的附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由于法律制度体系不完备等原因 ,这一制度在实践中得到沿用。最高人民法院也从请示主体、请示答复的形式、请示答复的程序、请示答复的效力等方面对案件请... 案件请示制度可以溯源至清末变法 ,是清末变法的附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由于法律制度体系不完备等原因 ,这一制度在实践中得到沿用。最高人民法院也从请示主体、请示答复的形式、请示答复的程序、请示答复的效力等方面对案件请示进行了规范。但是 ,由于案件请示制度本身违背了审判独立、直接审理等现代司法的基本理念 ,存在着侵犯当事人诉权、导致诉讼效率低下等内在缺陷 ,理论上和实务界都趋向于废除。但是 ,这种在法治实践中产生和出现的独特性问题 ,有其生成、发展的具体语境 ,在判断、分析、解决问题时 ,必须斟酌问题产生的具体语境 ,其解决也必定取决于多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件 审判独立 法治实践 诉权 审理 司法 诉讼效率 制度 实务 产品
原文传递
认罪认罚从宽程序解释和适用中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61
9
作者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0-104,共15页
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总结吸收了前期试点工作的经验,正式增设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明确了刑事案件认罪认罚可以依法从宽处理的原则,并完善了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的程序规定。然而,由于前期试点时间以及立法准备周期过短,关于认罪认... 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总结吸收了前期试点工作的经验,正式增设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明确了刑事案件认罪认罚可以依法从宽处理的原则,并完善了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的程序规定。然而,由于前期试点时间以及立法准备周期过短,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立法设计层面的诸多技术问题未及充分反映和反馈,使得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通过后,实务部门在解释、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时普遍产生了一些困惑和问题,包括: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性质及其适用范围;控、辩双方在签署具结书后还能否撤回;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合法性瑕疵是否影响其效力;认罪认罚案件法院如何开庭审理;发生《刑事诉讼法》第201条的情形,程序上如何处理;一审判决作出后被告人上诉,程序上如何处理;认罪认罚具结书是否可以在本案或他案中作为证据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 认罪认罚从宽 认罪认罚具结书 被告人上诉
原文传递
刑事不起诉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44
10
作者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0-109,共10页
刑事不起诉制度的改革应当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扩大不起诉的适用范围,包括法定不起诉和酌定不起诉,应当以公共利益衡量作为公诉机关裁量是否提起公诉的根本准则,据此应当建立"污点证人"制度;二是增设暂缓起诉制度,建立不起诉... 刑事不起诉制度的改革应当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扩大不起诉的适用范围,包括法定不起诉和酌定不起诉,应当以公共利益衡量作为公诉机关裁量是否提起公诉的根本准则,据此应当建立"污点证人"制度;二是增设暂缓起诉制度,建立不起诉与暂缓起诉相配套的二元"消极公诉"机制;三是借鉴国外立法例设立人大审查起诉制度和准起诉制度作为不起诉的制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不起诉制度 改革 公共利益 暂缓起诉制度 强制起诉制度 准起诉制度 刑事诉讼
原文传递
论“反复自白”的效力 被引量:57
11
作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8-144,共7页
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反复自白,形成多份甚至十数份口供,而一旦出现刑讯逼供等非法取供问题,则是否排除以及如何排除反复自白遂成为困扰实务界的难题。反复自白应当排除,并非基于"毒树之果"规则,而是因为非法... 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反复自白,形成多份甚至十数份口供,而一旦出现刑讯逼供等非法取供问题,则是否排除以及如何排除反复自白遂成为困扰实务界的难题。反复自白应当排除,并非基于"毒树之果"规则,而是因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有延续效力。从我国现行司法体制和刑事诉讼机制出发,对反复自白应当坚持全部排除的观点,即只要刑讯逼供等非法取供行为一经查实,则犯罪嫌疑人所作的全部有罪供述均应无例外地一体排除。反复自白排除后,在对遭受刑讯逼供的被告人提供心理辅导的前提下,法官可以重新依法对被告人展开讯问,若被告人仍作出有罪供述,该口供可以作为定案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自白 刑讯逼供 非法证据排除 毒树之果 重新取证
下载PDF
初查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被引量:54
12
作者 陈大鹏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2008年第7期65-71,共7页
初查是在立案之前对案件线索进行初步的筛选和过滤,以判断是否达到立案条件,并为正式侦查作准备的调查活动,它已成为刑事办案中不可或缺的前置程序。初查属于任意侦查的范畴,因此,"法无规定得行使,法有规定更得行使";立案仅... 初查是在立案之前对案件线索进行初步的筛选和过滤,以判断是否达到立案条件,并为正式侦查作准备的调查活动,它已成为刑事办案中不可或缺的前置程序。初查属于任意侦查的范畴,因此,"法无规定得行使,法有规定更得行使";立案仅是强制侦查的启动要件,并非任意侦查的启动要件,因此初查可以先于立案而进行。在初查中,可以采取询问、同意搜查、同意扣押和调取证据材料等各种任意侦查措施,但不得采用可能强制性干预当事人重要权益的侦查手段,也不得在初查中采用行政调查手段。基于初查程序的合法性,初查中所获的证据,不论是实物证据,还是言词证据,均自始即具有证据能力,无须经过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查 正式侦查 任意侦查 强制侦查
原文传递
一事不再理原则重述 被引量:48
13
作者 谢佑平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1年第3期73-79,共7页
现代意义上的一事不再理原则以保障人权、实现诉讼效益为价值依归 ,其确切的涵义包括了诉讼系属的效力和判决的既判力两个层面。同时 ,一事不再理原则也是一项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诉讼原则 ,本文深入探讨和分析了其价值根基和运作机制。
关键词 刑事诉讼 一事不再理原则 诉讼系属 既判力 人权保障 诉讼效益 同一案件
原文传递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立法技术三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为中心 被引量:56
14
作者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37,共1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拟增设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但在立法技术上存在三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在篇章结构上,将三种缺席审判程序作为一项整体制度规定并列为特别程序仍需斟酌;二是在法条关系上,新增之缺席审判制度与现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拟增设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但在立法技术上存在三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在篇章结构上,将三种缺席审判程序作为一项整体制度规定并列为特别程序仍需斟酌;二是在法条关系上,新增之缺席审判制度与现行法规定之独立没收程序存在着一定的竞合关系;三是在条文设计上,允许被判决人在缺席判决生效后通过提出异议的方式重新审理,并不完全契合诉讼法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案(草案)》 刑事缺席审判 立法技术 程序竞合
原文传递
刑事缺席判决制度引论 被引量:37
15
作者 《当代法学》 2004年第1期40-47,共8页
参与原则是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础性原则 ,但为迅速终结诉讼、提高诉讼效益 ,各国均规定了缺席审判程序作为参与原则之例外。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刑事缺席判决程序缺乏明文规定。在诉讼效益价值日益得到重视的今天 ,一味否定缺判决制度... 参与原则是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础性原则 ,但为迅速终结诉讼、提高诉讼效益 ,各国均规定了缺席审判程序作为参与原则之例外。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刑事缺席判决程序缺乏明文规定。在诉讼效益价值日益得到重视的今天 ,一味否定缺判决制度的存在价值是非常不明智的。为此 ,应当在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司法经验和具体国情 ,从协调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益的宏观角度出发 ,构建我国的刑事缺席判决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 效益 公正 缺席判决
原文传递
基于Hausdorff距离算法的变压器差动保护新判据 被引量:53
16
作者 翁汉琍 刘华 +4 位作者 林湘宁 李振兴 黄景光 鲁俊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75-483,共9页
对变压器励磁涌流和故障电流波形整体形态的特征进行分析,利用两者之间相似度差异,结合Hausdorff距离算法在图形相似度方面的优势,构造基于Hausdorff距离算法的变压器差动保护新判据,该判据采用归一化后的差流序列和标准正弦波序列之间... 对变压器励磁涌流和故障电流波形整体形态的特征进行分析,利用两者之间相似度差异,结合Hausdorff距离算法在图形相似度方面的优势,构造基于Hausdorff距离算法的变压器差动保护新判据,该判据采用归一化后的差流序列和标准正弦波序列之间的Hausdorff距离值进行判别,以区分变压器的励磁涌流(包括对称性涌流)和故障差流(包括故障电流叠加励磁涌流)。通过仿真试验验证所提新判据的有效性、快速性和抗干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 变压器 差动保护 对称性涌流 图形相似度 Hausdorff距离算法
下载PDF
程序正义的重心:刑事侦查程序论——兼论我国侦查程序改革 被引量:34
17
作者 《金陵法律评论》 2002年第2期110-126,共17页
侦查程序中充斥着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与衡平,为此,侦查程序的架构必须突出程序的限权功能和体现程序的控权性,通过科学、合理的程序设置制约国家侦查权,防止其误用、滥用,危害人权。为此,侦查程序的发动、运行和终结始终应当受到... 侦查程序中充斥着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与衡平,为此,侦查程序的架构必须突出程序的限权功能和体现程序的控权性,通过科学、合理的程序设置制约国家侦查权,防止其误用、滥用,危害人权。为此,侦查程序的发动、运行和终结始终应当受到程序法的严格控制,必须依循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的程序和规则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侦查程序 程序正义 衡平 限权 侦查权 控权 刑事诉讼法 国家权力 公民权利 程序法
下载PDF
论司法改革与司法公正 被引量:31
18
作者 谢佑平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29-139,共11页
司法公正涵括了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两层涵义。程序公正指在整个司法过程中公正地对待作为当事人的冲突主体 ,保证冲突主体能足够和充分地表述自己的愿望、主张和请求的手段及其行为的空间。而实体公正则是指判决结果对案件真实情况的准... 司法公正涵括了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两层涵义。程序公正指在整个司法过程中公正地对待作为当事人的冲突主体 ,保证冲突主体能足够和充分地表述自己的愿望、主张和请求的手段及其行为的空间。而实体公正则是指判决结果对案件真实情况的准确再现以及法律适用的正确无误。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我国现行司法体制的结构性缺陷正在于公正的缺失。而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的目标定位正是为了重塑司法公正。为此 ,在改革的动力资源上 ,必须依赖国家与社会的双向互动 ,在改革的路径选择上 ,需要在本土化的基础上走创新型制度移植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公正 司法公正 程序公正 司法改革 判决结果 司法过程 司法体制 结构性缺陷 路径选择 制度移植
原文传递
“曲意释法”现象批判——以刑事辩护制度为中心的分析 被引量:45
19
作者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26,共12页
2012年3月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正式通过,我国刑事辩护制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是,理论上仍然要警惕公、检、法机关对刑事辩护制度的若干新规进行"曲意释法",所谓"曲意释法",即公、检、法机关利用其解释和适用刑... 2012年3月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正式通过,我国刑事辩护制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是,理论上仍然要警惕公、检、法机关对刑事辩护制度的若干新规进行"曲意释法",所谓"曲意释法",即公、检、法机关利用其解释和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话语权",故意违背刑事诉讼法的立法原意曲解刑事诉讼法的条文内涵,对刑事诉讼法作出有利于自己却不利于辩方的解释,以扩张自身权力并压缩辩护权行使的空间、抑制辩护权的行使。为此,应当对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阅卷权、辩护人的举证责任、辩护律师的惩戒权等争议问题上作出妥当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 刑事辩护 法解释 曲意释法
原文传递
艾叶挥发油治疗疮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4
20
作者 刘碧山 +1 位作者 沈德凯 池建淮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95-597,共3页
关键词 阳证疮疡 阴证疮疡 艾叶挥发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