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南印度洋深海散射层昼夜垂直迁移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万树
杰
陈新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3,共11页
本研究根据2011−2020年西南印度洋56个声学断面数据观察到的深海散射层201次昼夜垂直迁移现象,分析了其昼夜垂直迁移特征及时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散射层具有分层现象,第一散射层位于200 m以浅水层,其海洋面积散射系数(NASC)峰...
本研究根据2011−2020年西南印度洋56个声学断面数据观察到的深海散射层201次昼夜垂直迁移现象,分析了其昼夜垂直迁移特征及时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散射层具有分层现象,第一散射层位于200 m以浅水层,其海洋面积散射系数(NASC)峰值的平均水深为(58.66±24.63)m,夏季和冬季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第二散射层位于400~700 m水层,其NASC峰值的平均水深为(589.02±66.33)m,夏季和冬季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51)。散射层向上迁移的开始时间平均为16:20,结束迁移的平均时间为18:31,迁移的平均速率为(5.28±1.53)cm/s;向下迁移的开始时间平均为4:38,结束迁移的平均时间为6:52,迁移的平均速率为(5.56±2.13)cm/s。随着纬度的增加,散射层向下迁移的开始时间变晚,迁移速率变慢;随着经度的增加,散射层迁移速率变慢,且不同经度海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分析认为,研究海域理化环境的季节性变化以及散射层中生物的不同生活史阶段是造成散射层垂直结构和昼夜垂直迁移特征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其对解释金枪鱼的昼夜垂直迁移行为和指示金枪鱼渔场分布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散射层
昼夜垂直迁移
时空差异
西南印度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声散射模型在鱼类目标强度和种类识别研究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被引量:
2
2
作者
万树
杰
陈新军
童剑锋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1-180,共10页
渔业资源声学评估技术是水产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已成为渔业生物资源量估算的重要手段,其中鱼体声散射模型的建立是核心技术。为此,本文概括论述了渔业资源声学评估技术,梳理了基准和非基准两大类别的10种常见声散射模型的理论基础...
渔业资源声学评估技术是水产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已成为渔业生物资源量估算的重要手段,其中鱼体声散射模型的建立是核心技术。为此,本文概括论述了渔业资源声学评估技术,梳理了基准和非基准两大类别的10种常见声散射模型的理论基础和适用范围,重点回顾了声散射模型在单体鱼及鱼群目标强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鱼种分类识别研究中声散射模型的应用。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通过鱼群声散射建模、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实测数据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可在宽频探鱼声呐获取鱼群信息的基础上,构建更加精确、完善的声学评估技术,为合理估算及开发渔业资源提供可靠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散射模型
目标强度
鱼种分类识别
渔业资源声学评估
原文传递
题名
西南印度洋深海散射层昼夜垂直迁移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万树
杰
陈新军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3,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0901401)。
文摘
本研究根据2011−2020年西南印度洋56个声学断面数据观察到的深海散射层201次昼夜垂直迁移现象,分析了其昼夜垂直迁移特征及时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散射层具有分层现象,第一散射层位于200 m以浅水层,其海洋面积散射系数(NASC)峰值的平均水深为(58.66±24.63)m,夏季和冬季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第二散射层位于400~700 m水层,其NASC峰值的平均水深为(589.02±66.33)m,夏季和冬季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51)。散射层向上迁移的开始时间平均为16:20,结束迁移的平均时间为18:31,迁移的平均速率为(5.28±1.53)cm/s;向下迁移的开始时间平均为4:38,结束迁移的平均时间为6:52,迁移的平均速率为(5.56±2.13)cm/s。随着纬度的增加,散射层向下迁移的开始时间变晚,迁移速率变慢;随着经度的增加,散射层迁移速率变慢,且不同经度海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分析认为,研究海域理化环境的季节性变化以及散射层中生物的不同生活史阶段是造成散射层垂直结构和昼夜垂直迁移特征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其对解释金枪鱼的昼夜垂直迁移行为和指示金枪鱼渔场分布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深海散射层
昼夜垂直迁移
时空差异
西南印度洋
Keywords
deep scattering layer
diel vertical migration
spatiotemporal differences
southwestern Indian Ocean
分类号
P72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S931.1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声散射模型在鱼类目标强度和种类识别研究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被引量:
2
2
作者
万树
杰
陈新军
童剑锋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1-180,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0901401)。
文摘
渔业资源声学评估技术是水产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已成为渔业生物资源量估算的重要手段,其中鱼体声散射模型的建立是核心技术。为此,本文概括论述了渔业资源声学评估技术,梳理了基准和非基准两大类别的10种常见声散射模型的理论基础和适用范围,重点回顾了声散射模型在单体鱼及鱼群目标强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鱼种分类识别研究中声散射模型的应用。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通过鱼群声散射建模、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实测数据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可在宽频探鱼声呐获取鱼群信息的基础上,构建更加精确、完善的声学评估技术,为合理估算及开发渔业资源提供可靠的研究手段。
关键词
声散射模型
目标强度
鱼种分类识别
渔业资源声学评估
Keywords
acoustic scattering model
target strength
fish species discrimination
fishery resource acoustic assessment
分类号
S931.1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南印度洋深海散射层昼夜垂直迁移特征研究
万树
杰
陈新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声散射模型在鱼类目标强度和种类识别研究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万树
杰
陈新军
童剑锋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