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协同视角下的公共管理模式构建策略探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万宇涵
-
机构
武汉大学
-
出处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第16期193-194,共2页
-
文摘
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更好地开展公共管理,使协同视角下的公共管理模式符合经济发展的趋势,提升公共管理服务的层次,针对我国公共管理模式目前存在的弊端,需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文章从公共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出发,阐述了协同视角下构建公共管理模式的意义,提出了构建公共管理模式的具体策略,以期为公共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协同视角
公共管理
政府
-
分类号
C936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唐乾陵蕃酋像研究史综述
- 2
-
-
作者
万宇涵
王蔚
-
机构
西藏民族大学文物与博物馆
西藏民族大学
-
出处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83-88,共6页
-
基金
西藏文化传承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西藏自治区党委重大委托课题(WT—ZD20210102)。
-
文摘
唐乾陵作为唯一一座埋葬两位皇帝的帝陵在中国帝陵研究史上具有重要价值,而其所设立数量众多、规模较大的“蕃酋石像生”更是罕见,自宋代以来便有学者开展对乾陵蕃酋像的研究,到今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现将历年来对乾陵蕃酋像的研究进行整合,希望能够呈现出乾陵蕃酋像研究更加清晰的面貌。
-
关键词
唐乾陵
蕃酋像
石刻
-
Keywords
Qianling of the Tang Dynasty
Tibetan chieftain statue
stone carving
-
分类号
K871.4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试析吐蕃石像生为唐帝陵所独有的原因
- 3
-
-
作者
万宇涵
-
机构
西藏民族大学
-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10期142-145,共4页
-
文摘
石像生又称“翁仲”,自秦汉以来历朝历代的帝王或贵族均在自己的陵墓前设置石像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吐蕃石像生是指以吐蕃人物为原型而建立的石像生,这类石像生为唐代帝陵所独有,在其他朝代的皇帝陵墓前未曾见到,故而吐蕃石像生为唐代帝陵所独有的原因也是吐蕃石像生的调查与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文章主要以唐朝时期独有的社会历史现象为切入点,来展开对“吐蕃石像生为唐帝陵所独有的原因”一题的讨论。
-
关键词
唐帝陵
吐蕃石像生
唐蕃关系
-
分类号
K879.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唐蕃文化交流视野下唐帝陵吐蕃石像生研究
- 4
-
-
作者
万宇涵
-
机构
西藏民族大学
-
出处
《文化产业》
2022年第24期71-73,共3页
-
文摘
作为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鼎盛时期,唐朝在外交政策方面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程度。唐王朝中原政权和周边多数少数民族政权均有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的交流交往。而吐蕃王朝作为当时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中最为强盛者和唐政权之间的交往更为密切,并且当时所留下的实物材料更是反映这段历史的直接载体。现将目光落在“吐蕃石像生”的身上,试图从唐蕃文化交流的视角来研究关中地区的吐蕃石像生。
-
关键词
周边少数民族
石像生
中原政权
吐蕃王朝
唐蕃文化
唐王朝
少数民族政权
唐帝陵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剪草头
- 5
-
-
作者
万宇涵
陈明海(指导)
-
机构
上海市松江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
不详
-
出处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版)》
2024年第11期35-35,共1页
-
文摘
这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乡下看望太奶奶。一到太奶奶家,我就看到太奶奶在小菜园里锄地。我四处张望,看到在菜园的一角有一片“杂草”。我疑惑地问:“太奶奶,那些草为什么不拔掉呢?”太奶奶笑着说:“傻孩子,那是你最爱吃的草头(注:即首,一种常见野菜),我怎么舍得拔掉呢?”“原来那就是草头呀!”我吃惊地跑到那块地旁,看了又看。
-
关键词
剪草
小菜园
野菜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