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体外循环下有搏动性双向Glenn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被引量:18
1
作者 梅举 +2 位作者 邹良建 赵枫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下行有搏动性腔静脉肺动脉双向分流手术 (Glenn)的经验。 方法 对 17例难以解剖根治或一期生理矫治的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有搏动性双向 Glenn手术 ,不关闭肺动脉。 结果 全组无死亡 ,...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下行有搏动性腔静脉肺动脉双向分流手术 (Glenn)的经验。 方法 对 17例难以解剖根治或一期生理矫治的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有搏动性双向 Glenn手术 ,不关闭肺动脉。 结果 全组无死亡 ,无严重并发症 ;除 2例反复发生胸腔积液患者外 ,其余 15例患者均未输注血细胞或血浆 ,出院呼吸空气时脉搏血氧饱和度为 0 .89± 0 .0 3,活动耐力较术前明显增加 ,随访 6个月至 3.5年未发现肺动静脉瘘发生。 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行有搏动性双向 Glenn手术简便、创伤小、疗效满意 ,是治疗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有效的姑息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 Glenn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经右前外侧胸部切口行二尖瓣手术的体会 被引量:17
2
作者 金海 于伟勇 +2 位作者 梅举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6-146,158,共2页
选用右前外侧胸部切口行二尖瓣手术 9例。全组男 2例 ,女 7例 ;年龄 11~ 4 5岁 ,平均 2 4 .6岁。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术8例 ,行二尖瓣成形术加室缺修补术 1例。术后无伤口感染 ,均为 1期愈合 ,全组无死亡和术后并发症。右前外侧胸部切口... 选用右前外侧胸部切口行二尖瓣手术 9例。全组男 2例 ,女 7例 ;年龄 11~ 4 5岁 ,平均 2 4 .6岁。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术8例 ,行二尖瓣成形术加室缺修补术 1例。术后无伤口感染 ,均为 1期愈合 ,全组无死亡和术后并发症。右前外侧胸部切口径路手术切口小且隐蔽 ,符合美观要求 ,创伤小 ,避免劈开胸骨 ,维护了胸廓完整性 ,有利术后恢复 ;并保留了再次心脏手术的入路。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慎重选择手术对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 心脏外科手术 手术入路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恢复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晓东 王志农 +3 位作者 朱家麟 蔡凯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82-85,99,共5页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中心肌缺血及再灌注对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并评价持续冷血及温血停搏液灌注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猫CPB模型,随机分成单纯CPB(组Ⅰ)、单纯缺血再灌注(组Ⅱ)、持续冷血停搏液灌注(组Ⅲ...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中心肌缺血及再灌注对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并评价持续冷血及温血停搏液灌注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猫CPB模型,随机分成单纯CPB(组Ⅰ)、单纯缺血再灌注(组Ⅱ)、持续冷血停搏液灌注(组Ⅲ)及持续温血停搏液灌注(组Ⅳ)4组。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心肌超微结构变化,并对超微结构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组Ⅱ的心肌超微结构变化较心脏缺血期间进一步加重,线粒体基质电子密度明显降低;线粒体内可见到Jenning小体;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高度肿胀且不规则、基底膜断裂、血管腔明显狭窄;组Ⅲ和组Ⅳ则均为轻度至中度的变化,其中以组Ⅳ变化最轻,线粒体内未见Jen-ning小体形成;糖原颗粒大部分保存较好;升主动脉开放后120min,组Ⅲ及组Ⅳ的心肌超微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以组Ⅳ最为明显。结论:CPB中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在心肌再灌注的30min最为明显,而且以线粒体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改变较为突出;持续冷血和温血停搏液灌注,对心肌均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持续温血停搏液灌注对心肌的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优于持续冷血停搏液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再灌注损伤 体外循环
下载PDF
二尖瓣手术同期双心房与左心房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效果对比 被引量:15
4
作者 姜兆磊 梅举 +5 位作者 徐方杰 马南 沈赛娥 汤敏 尹航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82-485,共4页
目的 对比分析二尖瓣手术同期应用双极射频消融钳行左心房消融术与双心房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二尖瓣手术同期应用双极射频消融钳行迷宫(Cox Maze)Ⅳ手术109例,其中男43例,女66例;年龄39~ 6... 目的 对比分析二尖瓣手术同期应用双极射频消融钳行左心房消融术与双心房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二尖瓣手术同期应用双极射频消融钳行迷宫(Cox Maze)Ⅳ手术109例,其中男43例,女66例;年龄39~ 62岁.根据住院号将患者分为双心房消融组61例(住院号为偶数)和单纯左心房消融组48例(住院号为奇数).术前诊断风湿性心脏病81例,退行性病变28例.房颤病程7个月至13年,其中持续性房颤34例,长程持续性房颤75例.患者均为首次心脏手术,术前检查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例.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双极钳双心房消融术或单纯左心房消融术.消融完毕,探查二、三尖瓣病变情况,择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术.术毕常规放置心外膜临时起搏导线.结果 全组均顺利完成心脏瓣膜手术及改良迷宫术.双心房消融组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均较单纯左心房消融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它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死亡1例,为左心房消融组二尖瓣修复患者,因肺部感染术后25天死于呼吸衰竭.全组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冠状动脉损伤及脑卒中等并发症.术毕复跳时均无房颤心律,其中窦性心律94例(86.2%),交界性心律15例.出院时窦性心律95例(95/108,88.0%),其中双心房消融组57例(57/61,93.4%),单纯左心房消融组38例(38/47,8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术后随访6个月至5.5年,术后1年时单纯左心房消融组的心房扑动发生比例明显高于双心房消融组(10.6%对0,P=0.032);术后3年累计窦性心律维持率,单纯左心房消融组与双心房消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6±7.3)%对(89.0±4.4)%,P =0.096].结论 二尖瓣病变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双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二尖瓣 导管消融术
原文传递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在小儿后纵隔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蒋连勇 谢晓 +6 位作者 胡丰庆 胡睿 肖海波 王明松 李国庆 梅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76-877,882,共3页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后纵隔肿瘤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2月对36例患儿行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后纵隔肿瘤切除术,患侧卧位,腋中线第7~8肋间做腔镜孔,腋前线第3~5肋间做2~3 cm 操作孔,选择电钩或超声刀...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后纵隔肿瘤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2月对36例患儿行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后纵隔肿瘤切除术,患侧卧位,腋中线第7~8肋间做腔镜孔,腋前线第3~5肋间做2~3 cm 操作孔,选择电钩或超声刀沿肿瘤边缘分离组织,避开周围重要血管、神经、乳糜管等结构,完整切除肿瘤。结果所有患儿均在单操作孔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56~133 min,平均82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平均25 ml;术后住院时间3~10 d,平均6.2 d。住院期间无死亡,2例术后出现霍纳综合征,其余患儿恢复顺利。术后病理:单纯囊肿3例,畸胎瘤1例,神经纤维瘤2例,节细胞神经瘤22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6例,神经母细胞瘤2例。所有患儿随访1~43个月,平均19个月,无肿瘤复发,1例霍纳综合征患儿半年后恢复正常,1例无明显好转。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治疗小儿后纵隔肿瘤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单操作孔 纵隔肿瘤 儿童
下载PDF
人工生物可降解支架聚乳酸-聚乙醇酸种植人食管上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鲍春荣 景殿英 +4 位作者 建东 梅举 黄盛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5-508,共4页
目的研究人食管上皮细胞在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三维支架上的贴附和生长情况,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培养工程化人工食管。方法制作PLGA三维细胞支架;分离培养成人食管上皮细胞,体外扩增后种植到PLGA支架上。在体外和裸鼠体内分别培养食管上... 目的研究人食管上皮细胞在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三维支架上的贴附和生长情况,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培养工程化人工食管。方法制作PLGA三维细胞支架;分离培养成人食管上皮细胞,体外扩增后种植到PLGA支架上。在体外和裸鼠体内分别培养食管上皮细胞-支架复合物,分期终止培养,进行组织学染色、扫描电镜、细胞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体外培养发现,人食管上皮细胞在支架材料上贴附生长良好,长期培养仍保持食管上皮细胞特性,裸鼠体内培养4周后可形成食管黏膜样组织。结论PLGA支架适合食管上皮细胞黏附生长,可作为食管组织工程的细胞载体。利用组织工程的方法可获得适于移植的工程化人工食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上皮细胞 组织工程 聚乳酸 聚乙醇酸
下载PDF
梅氏微创消融术治疗高龄房颤患者的结果 被引量:12
7
作者 马南 姜兆磊 +3 位作者 陈飞 赵乃时 梅举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10期870-873,共4页
目的 报道梅氏微创消融术治疗高龄房颤患者的早中期结果.方法 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经左胸径路微创外科治疗的高龄房颤患者6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71.9±3.82)岁.60例患... 目的 报道梅氏微创消融术治疗高龄房颤患者的早中期结果.方法 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经左胸径路微创外科治疗的高龄房颤患者6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71.9±3.82)岁.60例患者中阵发性房颤34例,持续性房颤26例.手术通过左胸路径,在全胸腔镜下施行.房颤消融术式包括双极消融钳行双侧环肺静脉消融、连接两侧肺静脉的左心房顶部线性消融、心外膜自主神经节消融和左心耳切除等.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108.3±32.7)min,无患者需转为开胸手术;无起搏器置入等并发症和死亡;平均住院日为(8.9±2.7)d.术后平均随访(15.9±8.7)个月,52例患者维持窦性心律,8例患者术后不能维持窦性心律.术后复查无左房血栓和肺静脉口狭窄.结论 左胸径路微创外科治疗房颤对高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手术 微创 高龄
下载PDF
组织工程食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鲍春荣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1-333,共3页
很多食管疾病需要行食管替代术,用自身组织行食管替代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而现有的人工食管无法满足食管替代的要求。利用组织工程技术研究人工食管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希望,本文就利用组织工程技术研究人工食管的发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组织工程 人工器官 食管 食管疾病
下载PDF
心脏外科手术后纵隔感染的诊治 被引量:11
9
作者 梅举 +4 位作者 徐志云 邹良建 于伟勇 王志农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总结经胸骨正中切口行心脏手术后发生纵隔感染的诊治经验。方法对65例胸骨正中切口心脏术后纵隔感染病人进行切口分泌物和动脉血细菌培养、真菌培养,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经静脉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后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 目的总结经胸骨正中切口行心脏手术后发生纵隔感染的诊治经验。方法对65例胸骨正中切口心脏术后纵隔感染病人进行切口分泌物和动脉血细菌培养、真菌培养,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经静脉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后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6例感染出现较晚、感染局限者,仅行局部开放引流、冲洗;余59例均行纵隔清创、胸骨固定后行纵隔冲洗,其中5例行转移胸大肌瓣或腹直肌瓣修复。结果63例于术后2周内发生纵隔感染,另2例分别发生于术后第18d和22d,最短者发生于术后第3d,平均(7.4±4.3)d。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3.1%。死亡12例(18.5%)。随访1~12年,无远期死亡,感染复发3例。结论胸骨正中切口行心脏手术后纵隔感染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早期清创、冲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纵隔感染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在儿童纵隔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江海峰 蒋连勇 +4 位作者 谢晓 胡丰庆 王明松 梅举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4期299-301,共3页
目的总结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治疗12岁以下儿童纵隔肿瘤的经验。方法12岁以下儿童纵隔肿瘤48例,行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所有患儿患侧卧位,腋中线第7-8肋间做腔镜孔,腋前线第3-5肋间做2—3cm操作孔。结果所有患儿均在... 目的总结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治疗12岁以下儿童纵隔肿瘤的经验。方法12岁以下儿童纵隔肿瘤48例,行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所有患儿患侧卧位,腋中线第7-8肋间做腔镜孔,腋前线第3-5肋间做2—3cm操作孔。结果所有患儿均在单操作孔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其中前纵隔肿瘤8例,中纵隔肿瘤4例,后纵隔肿瘤36例,肿瘤直径2—7cm,平均(3.69±1.19)cm,手术时间56—153分钟,平均(93.45±35.62)分钟,术中出血10-50ml,平均(22.74±14.67)ml,总住院时间5—18天,平均(10.67±2.97)天,术后住院时间3~10天,平均(6.13±1.75)天,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2例术后出现霍纳综合征,其余患儿均恢复。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儿童纵隔肿瘤,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单操作孔 纵隔肿瘤 儿童
下载PDF
人工生物可降解支架构建组织工程食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鲍春荣 +4 位作者 梅举 黄盛东 景殿英 建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35-1239,共5页
目的研究食管上皮细胞在聚乳酸-聚乙醇酸[po ly(lactic-co-g lyco lic ac id),PLGA]三维支架材料上的黏附和生长情况,探索利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组织工程食管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粒子浸出-常温模压法制作PLGA三维多孔支架材料;分离培养6... 目的研究食管上皮细胞在聚乳酸-聚乙醇酸[po ly(lactic-co-g lyco lic ac id),PLGA]三维支架材料上的黏附和生长情况,探索利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组织工程食管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粒子浸出-常温模压法制作PLGA三维多孔支架材料;分离培养6只犬食管上皮细胞,体外扩增后,种植到预涂Ⅳ型胶原的PLGA支架材料上。在体外和犬腹腔内分别培养食管上皮细胞-支架复合物,分期终止培养,体外培养3 d,1、2、3和4周,其中将体外培养3 d后细胞-支架复合物植入同只犬腹腔内,于体内培养1、2、3和4周后行组织学、扫描电镜观察,以及细胞角蛋白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分离培养的犬原代食管上皮细胞呈铺路石样,体外可大量扩增,细胞角蛋白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体外及体内培养可见食管上皮细胞在支架材料上黏附、生长良好,持续培养仍保持食管上皮细胞特性;犬腹腔内培养4周后,可形成食管黏膜样组织。结论预涂Ⅳ型胶原的PLGA支架材料适合食管上皮细胞黏附生长,可作为组织工程食管的支架材料。利用组织工程的方法在体外和犬腹腔内培养有可能获得适于移植的组织工程食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食管 食管上皮细胞 聚乳酸聚乙醇酸
下载PDF
主动脉瓣环窄小的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术 被引量:8
12
作者 梅举 +4 位作者 邹良建 徐志云 孙道华 于伟勇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13-214,共2页
目的 总结 37例主动脉瓣环细小患者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术的经验。 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置换主动脉瓣 ,再置换二尖瓣 ,瓣膜均为机械瓣 ,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 34例。 结果 术后早期并发症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1例 ,肾功能不全 2例 ... 目的 总结 37例主动脉瓣环细小患者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术的经验。 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置换主动脉瓣 ,再置换二尖瓣 ,瓣膜均为机械瓣 ,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 34例。 结果 术后早期并发症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1例 ,肾功能不全 2例 ,频发性室性早搏 6例 ,无早期死亡 ;术后随访 3个月~ 3.5年 ,平均 1.6 1年 ,无远期死亡。结论 对需行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置换的主动脉瓣环细小患者 ,先行主动脉瓣置换可放置相对较大口径的主动脉瓣 ,其早期和晚期效果均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环窄小 二尖瓣 主动脉瓣 心脏瓣膜联合置换术 三尖瓣成形术 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自发性气胸的胸腔镜微创治疗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国庆 梅举 +5 位作者 张辅贤 钟竑 肖海波 张韫佼 胡丰庆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14-415,共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出现自发性气胸者约占我院收治自发性气胸病人的10%。与普通气胸不同,其细小支气管的不完全梗阻在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病变具有弥漫性、双侧性等特点。肺大疱以混合型与Ⅱ型居多。手术风险及难度大,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出现自发性气胸者约占我院收治自发性气胸病人的10%。与普通气胸不同,其细小支气管的不完全梗阻在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病变具有弥漫性、双侧性等特点。肺大疱以混合型与Ⅱ型居多。手术风险及难度大,术中及术后有许多特殊情况需要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自发性气胸 微创治疗 胸腔镜 手术风险 气胸病 全梗阻 支气管
原文传递
单中心连续353例梅氏微创消融术经验和2年随访结果 被引量:9
14
作者 马南 姜兆磊 +3 位作者 尹航 刘浩 梅举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11期670-673,共4页
目的总结梅氏微创消融术治疗房颤的经验和平均随访2年的临床结果。方法2010年6月至2015年5月,采用梅氏微创消融术治疗孤立性房颤患者353例,男240例,女113例;年龄(59.7±8.5)岁。阵发性房颤186例,非阵发性房颤167例。手术... 目的总结梅氏微创消融术治疗房颤的经验和平均随访2年的临床结果。方法2010年6月至2015年5月,采用梅氏微创消融术治疗孤立性房颤患者353例,男240例,女113例;年龄(59.7±8.5)岁。阵发性房颤186例,非阵发性房颤167例。手术经左胸路径,在全胸腔镜下施行,房颤消融术式包括双极消融钳行双侧环肺静脉消融、连接两侧肺静脉的左心房顶部和左心房后壁线性消融,Marshall韧带、心外膜自主神经节消融和左心耳切除等。结果全组手术(92.3±19.1)min,无中开胸手术者。无置入起搏器等并发症和死亡。患者住院(8.5±2.1)天。术后随访(25.0±15.1)个月,308(90.1%)例维持窦性心律,34例不能维持窦性心律。术后复查,无卒中、左心房血栓和肺静脉口狭窄。结论梅氏微创消融术治疗孤立性房颤的疗效满意,不仅可以有效地恢复窦性心律,还可以降低术后卒中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脏外科手术 微创外科 消融
原文传递
微创右胸切口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姜兆磊 梅举 +5 位作者 张韫佼 刘浩 张俊文 沈赛娥 尹航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762-765,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微创右胸切口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施行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6年3月至2013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共施行首次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169例,其中微创右胸切口42例(微创手术组),男30例... 目的对比研究微创右胸切口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施行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6年3月至2013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共施行首次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169例,其中微创右胸切口42例(微创手术组),男30例、女12例,平均年龄(59.31±8.30)岁;常规胸骨正中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127例(常规手术组),男89例、女38例,平均年龄(60.02±5.93)岁。病变类型:主动脉瓣狭窄75例,关闭不全42例,狭窄伴关闭不全52例。微创手术组经右锁骨中线第3肋间、胸骨旁切口(6 cm)进胸,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常规手术组经胸骨正中切口进胸,常规升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阻断升主动脉后,施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置换主动脉瓣机械瓣153例,生物瓣16例,21 mm瓣52例,23 mm瓣117例。微创手术组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较常规手术组长(P<0.001),但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术后住ICU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常规手术组明显缩短(P<0.001),且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及术中、术后输血量明显少于常规手术组(P<0.001)。术后早期常规手术组开胸探查止血2例,切口感染2例。全组术后早期死亡2例,均为常规手术组,1例为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另1例为胸骨感染并发人工瓣膜心内膜炎。结论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相比,微创右胸切口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主动脉瓣置换术,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相似,但微创手术组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且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主动脉瓣置换术 微创右胸切口
原文传递
梅氏微创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207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马南 姜兆磊 +3 位作者 陈飞 赵乃时 梅举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996-999,共4页
目的探索梅氏微创消融术治疗207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2月经梅氏微创消融术治疗房颤患者20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1例、女96例,年龄(58.9±14.8)岁。阵发性房颤98例持续性房颤109... 目的探索梅氏微创消融术治疗207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2月经梅氏微创消融术治疗房颤患者20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1例、女96例,年龄(58.9±14.8)岁。阵发性房颤98例持续性房颤109例。手术通过左胸路径在全胸腔镜下施行房颤消融术式包括双极消融钳行双侧环肺静脉消融、连接两侧肺静脉的左心房顶部和左房后壁线性消融,心外膜自主神经节消融和左心耳切除等。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12.4±32.5)min,无中转开胸。无起搏器置入等并发症和死亡。平均住院时间(7.2±3.1)d。术后平均随访(24.2±8.9)个月,187例(90.3%)患者维持窦性心律,20例患者术后不能维持窦性心律。术后复查无卒中、左心房血栓和肺静脉口狭窄。结论梅氏微创消融术治疗房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微创手术 消融
原文传递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9
17
作者 肖海波 梅举 +1 位作者 鲍春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总结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行人工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检查及术前、术中、术后处理方法。结果无住院死亡病例,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心律失... 目的总结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行人工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检查及术前、术中、术后处理方法。结果无住院死亡病例,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心律失常、继发性出血、低心排综合征和肾功能衰竭,无肺动脉高压危象发生。术后7~10d检测肺动脉压力较术前显著降低[(41.9±8.9)mmHgvs(85.1±13.8)mmHg](P<0.01)。19例患者随访6~18个月,无远期死亡病例。结论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的围术期处理、减少心肌及肺损伤是提高手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重度肺动脉高压 心脏手术
下载PDF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成形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梅举 +5 位作者 邹良健 徐志云 于伟勇 王志农 赵枫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36-1437,共2页
目的:报告作者12年间(1992年6月至2004年12月)施行43例主动脉瓣成形术的体会.方法:全组43例,男30例,女13例,年龄5~57岁,平均(29.6±14.7)岁;动脉脉压差为50~80 mmHg(1 mmHg=0.133 kPa), 心胸比例0.53~0.76.超声多普勒提示重度... 目的:报告作者12年间(1992年6月至2004年12月)施行43例主动脉瓣成形术的体会.方法:全组43例,男30例,女13例,年龄5~57岁,平均(29.6±14.7)岁;动脉脉压差为50~80 mmHg(1 mmHg=0.133 kPa), 心胸比例0.53~0.76.超声多普勒提示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7例,中度25例,轻-中度11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26例(均伴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脱垂21例,主动脉瓣瓣环扩大3例,主动脉瓣右冠瓣叶发育不良2例;右佛氏窦瘤破裂3例;风湿性心脏病17例(单纯性AR 13例,合并轻度主动脉瓣狭窄4例).采用主动脉瓣叶折叠悬吊(19例)、主动脉瓣叶中央三角形切除(2例)、交界折叠环缩(3例)、主动脉瓣叶削薄(17例)、肺动脉瓣叶移植(2例)等主动脉瓣成形方法,同期处理合并病变.结果:全组43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包括低心排3例,呼吸衰竭1例,肾衰1例,心律失常4例,均经相应处理后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13年(平均5.6年),1例死于人工心脏瓣膜心内膜炎,2例再次手术行主动脉瓣置换,余40例中37例主动脉瓣功能良好,3例有轻-中度AR,但左心室大小及功能基本正常.结论:先天性主动脉瓣叶的脱垂可行折叠悬吊法或中央三角形切除脱垂的瓣叶纠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环扩大可行环缩折叠纠正瓣叶关闭不全.风湿性病因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可将增厚的中心体部位削薄,改善主动脉瓣的对合及其关闭功能.成形术中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成形术 先天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
下载PDF
改良人工腱索技术在右胸微创切口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姜兆磊 梅举 +5 位作者 汤敏 马南 刘浩 鲍春荣 张俊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5期406-409,I0001,共5页
目的 探讨改良人工腱索技术在右胸微创切口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技巧,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6月至2015年1月,经右胸微创切口应用改良人工腱索技术修复二尖瓣前叶或(和)后叶脱垂引起的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58例,术中在脱垂瓣叶对... 目的 探讨改良人工腱索技术在右胸微创切口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技巧,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6月至2015年1月,经右胸微创切口应用改良人工腱索技术修复二尖瓣前叶或(和)后叶脱垂引起的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58例,术中在脱垂瓣叶对应的乳头肌上将不带垫片的ePTFE缝线作“U”型缝合,两头的针线则均在距缘3~5 mm处缝合于脱垂瓣叶的游离缘,先将每根线在脱垂的瓣缘缝2针,在置入“C”型二尖瓣成形环后,通过左心室的反复注水试验,调整人工腱索的长度至最佳位置,直至完全纠正瓣叶脱垂和二尖瓣返流,最后每根针线再在瓣缘缝1针,打结固定.术中常规应用经食管超声(TEE)评价成形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均成功接受二尖瓣成形术,每例患者平均植入1~3(2.1±0.7)根ePTFE人工腱索.术中平均体外循环时间72~123(85.7±9.5) 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48~95(61.9±9.3)min.二尖瓣成形术后,术中TEE显示二尖瓣无返流或微量返流47例,轻度返流11例.出院时,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无返流或微量返流41例,轻度返流15例,轻中度返流2例.术后随访6~73(29.4±18.9)个月,无远期死亡;无返流或微量返流36例,轻度返流18例,中度返流2例,重度返流2例.术后1年、3年、5年时,中度以上二尖瓣关闭不全免除率为(96.6±2.4)%、(93.9±3.5)%和(90.1±5.0)%.结论 改良人工腱索技术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右胸微创切口二尖瓣成形术中,操作简单易行,人工腱索的调整、固定方便,早、中期效果满意.术中根据二尖瓣的病变情况选用个体化的成形方法、适当的腱索数量、准确的腱索缝合部位及适宜的腱索长度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修复 人工腱索 微创手术
下载PDF
人食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良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曾志勇 鲍春荣 +4 位作者 杨胜生 庄聪文 程先进 梅举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537-539,共3页
目的探讨适合应用于组织工程食管研究的食管上皮细胞培养方法。方法对比食管上皮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K-SFM及含血清培养基DMEM中的生长情况。结果食管上皮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K-SFM中生长快,细胞形态好,不易被成纤维细胞污染。结论应用无... 目的探讨适合应用于组织工程食管研究的食管上皮细胞培养方法。方法对比食管上皮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K-SFM及含血清培养基DMEM中的生长情况。结果食管上皮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K-SFM中生长快,细胞形态好,不易被成纤维细胞污染。结论应用无血清培养基K-SFM培养食管上皮细胞,方法简便,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食管 上皮细胞 培养基 无血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