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各拉丹冬地区冰川变化的遥感监测 被引量:123
1
作者 鲁安新 姚檀栋 +2 位作者 刘时银 丁良福 李刚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9-562,共4页
以位于青藏高原长江源头的各拉丹冬地区冰川为例 ,利用 2 0 0 0年的TM数字遥感影像资料、196 9年的航空相片遥感资料、地形图及数字地形模型 ,通过遥感图像处理和分析提取研究区小冰期最盛期 (LIA)、196 9年和 2 0 0 0年的冰川范围 ,并... 以位于青藏高原长江源头的各拉丹冬地区冰川为例 ,利用 2 0 0 0年的TM数字遥感影像资料、196 9年的航空相片遥感资料、地形图及数字地形模型 ,通过遥感图像处理和分析提取研究区小冰期最盛期 (LIA)、196 9年和 2 0 0 0年的冰川范围 ,并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分析该地区冰川的进退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 ,该地区 196 9年冰川面积比小冰期最盛期的冰川面积减少了 5 2 % ,2 0 0 0年的冰川面积比 196 9年的冰川面积减少了 1.7% .从 196 9年到 2 0 0 0年最大冰川退缩速度为 - 4 1.5m·a-1,最大冰川前进速度为 +2 1.9m·a-1.本区的冰川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冰川退缩的速度不是太大 ,并有前进的冰川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拉丹冬地区 青藏高原 冰川变化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 图像处理
下载PDF
黄河上游阿尼玛卿山区冰川波动与气候变化 被引量:76
2
作者 刘时银 鲁安新 +4 位作者 丁永建 姚檀栋 丁良福 李刚 Hook RogerL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01-707,共7页
以黄河上游阿尼玛卿山的冰川为研究对象 ,通过应用航空相片、卫星遥感影像、地形图和数字高程模型 (DEM) ,分析了末次冰盛期、小冰期、自 1 966年及 2 0 0 0年的冰川范围及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末次冰盛期的冰川范围是现代冰川的 3 .1... 以黄河上游阿尼玛卿山的冰川为研究对象 ,通过应用航空相片、卫星遥感影像、地形图和数字高程模型 (DEM) ,分析了末次冰盛期、小冰期、自 1 966年及 2 0 0 0年的冰川范围及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末次冰盛期的冰川范围是现代冰川的 3 .1倍 ;小冰期以来 ,冰川已经开始退缩 ,尤其在 1 966—2 0 0 0年期间退缩有加速趋势 .介绍了一种提取冰川雪线高度的方法 ,并根据现代气候数据 ,探讨了研究时段雪线高度上的夏季平均气温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 ,末次冰盛期时 ,雪线下降了 42 0m左右 ,相应的夏季平均气温比现代低 1 .9℃ ,小冰期盛时夏季平均气温比现代低 0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阿尼玛卿山 冰川变化 气候变化 遥感 末次冰盛期 小冰期
下载PDF
玉龙喀什河源区32年来冰川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70
3
作者 上官冬辉 刘时银 +2 位作者 丁永建 丁良福 李刚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55-862,共8页
根据航空相片、地形图、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玉龙喀什河源区的冰川变化,结果表明,1970~2001年本区冰川总体上以稳定冰川的数量占多数,但由于部分冰川的退缩使得整个研究区的冰川表现为萎缩的趋势.1970~1989年冰川规模有扩大的趋势,冰... 根据航空相片、地形图、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玉龙喀什河源区的冰川变化,结果表明,1970~2001年本区冰川总体上以稳定冰川的数量占多数,但由于部分冰川的退缩使得整个研究区的冰川表现为萎缩的趋势.1970~1989年冰川规模有扩大的趋势,冰川面积、储量分别增加了1.4 km2、0.4781 km3,约占1970年研究区相应总量的0.12%、0.19%;而1989~2001年的冰川面积、储量分别比1970年减少了0.5%、0.4%,是西北干旱区冰川面积变化幅度最小的区域.分析认为该区域1970~1989年冰川扩大可能与该地区的冰川对20世纪60年代末温度降低、降水量增加有10~20年滞后响应有关;1989~2001年冰川退缩,主要受温度快速上升影响,而丰富的降水对冰川退缩起到缓冲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变化 冰川退缩 冰川规模 地形图 遥感监测 降水 西北干旱区 增加 扩大 遥感影像数据
下载PDF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地区降雪中δ^(18)O特征及其与水汽来源的关系 被引量:65
4
作者 姚檀栋 丁良福 +4 位作者 蒲建辰 上田丰 大畑哲夫 刘景寿 杨志红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0期1570-1573,共4页
本文以1989年中日青藏高原冰川考察研究期间所得到的资料为基础,讨论该地区降雪中氧同位素(δ_(18)O)的特征及其与水汽来源的关系。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降雪 水汽来源 氧同位素
原文传递
木孜塔格西北坡鱼鳞川冰川跃动遥感监测 被引量:58
5
作者 郭万钦 刘时银 +2 位作者 许君利 魏俊锋 丁良福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65-774,共10页
基于Landsat卫星数据的遥感监测发现,木孜塔格峰西北坡鱼鳞川冰川的中支在2007-2011年间发生了跃动,冰川北侧末端在几年内前进距离达到了(548±34)m.进一步的监测发现,该冰川的大幅跃动主要发生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跃动期间冰... 基于Landsat卫星数据的遥感监测发现,木孜塔格峰西北坡鱼鳞川冰川的中支在2007-2011年间发生了跃动,冰川北侧末端在几年内前进距离达到了(548±34)m.进一步的监测发现,该冰川的大幅跃动主要发生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跃动期间冰川表面约4.8km长的范围经历了急剧的破碎化过程,并呈现出最早由冰川中部积蓄区下段开始,然后向上下游逐渐扩展的特征.对冰面裂隙及其他特征点的追踪发现,冰川除积累区以外的部位都产生明显的位移,其中冰川中部以下至冰舌部各点的位移都在1km以上.同时,冰面运动速度的计算结果也显示,冰川各个部分都经历了急剧的运动速度变化过程,其中冰川中部最大运动可视速率达到约(13.3±1.5)m.d-1,并且还揭示出该冰川的跃动具有北侧主末端最先开始快速运动,然后向上游逐渐扩展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孜塔格 冰川跃动 遥感监测 冰面特征
下载PDF
普若岗日冰原及其小冰期以来的冰川变化 被引量:50
6
作者 蒲健辰 姚檀栋 +2 位作者 王宁练 丁良福 张其花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7-92,共6页
普若岗日是藏北高原最大的由数个冰帽型冰川组合成的大冰原 .冰川覆盖面积 42 2 5 8km2 ,冰储量为 5 2 5 15 3km3 .冰川雪线海拔 5 6 2 0~ 5 86 0m .冰原呈辐射状向周围微切割的宽浅山谷溢出 5 0多条长短不等的冰舌 ,最大的可伸至山... 普若岗日是藏北高原最大的由数个冰帽型冰川组合成的大冰原 .冰川覆盖面积 42 2 5 8km2 ,冰储量为 5 2 5 15 3km3 .冰川雪线海拔 5 6 2 0~ 5 86 0m .冰原呈辐射状向周围微切割的宽浅山谷溢出 5 0多条长短不等的冰舌 ,最大的可伸至山麓地带 ,形成宽尾状冰舌 .在一些下伸较低的冰舌段 ,形成有许多冰塔林 ,以雄伟壮观的连座冰塔林和雏形冰塔林为主 .在东南部一些冰舌段雏形冰塔林的上部 ,分布着奇特的新月型雪冰丘和链状排列有序的雪冰丘 .小冰期以来 ,普若岗日的冰川呈退缩趋势 .环绕冰舌分布的冰碛序列 ,在北部和东南部普遍可区分出 3道 .对比研究认为 ,分别属于小冰期 3次寒冷期冰进的遗迹 .而西部小冰期冰川作用的范围较小 .按小冰期最盛时的规模量测当时的冰川面积 ,和现在相比该时段内冰川面积减少了 2 4 2 0km2 ,当时冰川面积比现在大 5 7% .由此引起的冰川资源的减少为 3 6 5 83km3 ,相当于 36 5 83× 10 8m3 的水量 .在普若岗日西侧 ,小冰期后期至 2 0世纪 70年代 ,冰川退缩了 2 0m ;70年代至 90年代末 ,冰川退缩了 40~ 5 0m ;平均 1 5~ 1 9m·a-1;1999年 9月至2 0 0 0年 10月 ,退缩 4~ 5m .明显反映出逐渐加剧的变化趋势 .和其它地区相比较 ,普若岗日冰原变化比较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分布特征 小冰期 普若岗日冰原 冰川作用
下载PDF
1970-2000年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冰川变化 被引量:49
7
作者 上官冬辉 刘时银 +4 位作者 丁良福 张世强 李刚 张勇 李晶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4-210,共7页
运用多光谱遥感资料监测冰川变化已成为冰川研究的有效数据源,分析了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念青唐古拉山峰区1970年冰川及Landsat ETM+(2000)解译的冰川分布.结果显示,念青唐古拉山峰区共有870条冰川,30a来冰川面积减小了5.7%,冰... 运用多光谱遥感资料监测冰川变化已成为冰川研究的有效数据源,分析了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念青唐古拉山峰区1970年冰川及Landsat ETM+(2000)解译的冰川分布.结果显示,念青唐古拉山峰区共有870条冰川,30a来冰川面积减小了5.7%,冰储量减少了7%;其中,冰川面积1~5km^2的冰川退缩的贡献最大,占总面积退缩量的56.7%.念青唐古拉山东南坡与西北坡的退缩幅度稍有不同,东南坡冰川面积减少了5.2%。西北坡冰川面积减少了6.9%.西北坡的拉弄冰川长度减少了(305±36)m,年退缩率为(10.2±1.2)m·a^-1,面积退缩为2.6%.当雄气象站的资料表明,冰川退缩主要受温度持续上升的影响,尤其是1985年以来的温度快速上升的影响.对处于西北坡冰川体积变化分析表明,冰川体积减少可能是导致纳木错湖水位上升、水量增加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青唐古拉山 冰川变化 LANDSAT 纳木错湖
下载PDF
20世纪初以来青藏高原东南部岗日嘎布山的冰川变化 被引量:46
8
作者 刘时银 上官冬辉 +6 位作者 丁永建 韩海东 张勇 王建 谢昌卫 丁良福 李刚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63,共9页
采用地形图、航空摄影相片、中巴资源卫星和Landsat TM数字影像, 对青藏高原东南部岗日嘎布山区20世纪初以来的冰川变化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该地区冰川对 20 世纪后期全球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 20世纪初期至1980年, 研究区的冰川基本处... 采用地形图、航空摄影相片、中巴资源卫星和Landsat TM数字影像, 对青藏高原东南部岗日嘎布山区20世纪初以来的冰川变化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该地区冰川对 20 世纪后期全球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 20世纪初期至1980年, 研究区的冰川基本处于退缩状态, 期间冰川面积减少了13 8%, 储量减少了9 8%, 储量减少量相当于249 2×108 m3水当量, 因冰川萎缩导致其对河川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了一半左右. 1980年以来, 本区气候表现出升温和降水增加, 在此气候变化背景下, 冰川总体呈面积减小的退缩状态, 但有一定数量的冰川处于前进之中, 这可能与不同规模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点和响应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部 冰川变化 水资源影响
下载PDF
基于RS与GIS的冰川变化研究——青藏高原北侧新青峰与马兰冰帽变化的再评估 被引量:31
9
作者 刘时银 上官冬辉 +6 位作者 丁永建 韩海东 张勇 王建 谢昌卫 丁良福 李刚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4-252,共9页
应用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了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可可西里地区、昆仑山脉中段的新青峰和马兰冰帽近30a来的冰川变化.1971—2000年间新青峰冰帽总面积呈减小变化,马兰冰帽面积有所增加;结合以往研究结果,发现新青峰冰帽... 应用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了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可可西里地区、昆仑山脉中段的新青峰和马兰冰帽近30a来的冰川变化.1971—2000年间新青峰冰帽总面积呈减小变化,马兰冰帽面积有所增加;结合以往研究结果,发现新青峰冰帽面积变化在1979年前后为突变点,1979年前冰帽总体面积扩大,之后面积迅速减小,期间经历了1989—1994年相对稳定的时期.进一步分析新青峰冰帽东南侧新青峰冰川和西北侧西新青峰冰川长度变化过程,发现新青峰冰帽面积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条冰川的变化.研究时段内两条冰川末端进退变化有较大差异,西新青峰冰川在1971—1976和1994年之后为退缩期,1976—1994年间为前进,而新青峰冰川则有所不同,该冰川1971年以来一直处于退缩之中,但不同时段退缩速率不同,且1994年后有加速退缩的趋势.根据马兰冰帽冰芯δ18O记录所反映的夏季气温变化,近50a来研究区在1976年之前为相对高温期,之后为相对低温期,两冰川不同的长度变化趋势可能与两冰川对气候变化具有不同的动力响应特征有关.根据两条冰川冰面地形特征分析认为,受地形条件制约,两条冰川可能具有不同的冰川表面物质平衡梯度,这也可能是两冰川具有不同的动力响应特征的影响要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峰冰帽 冰川变化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1970—2000年羌塘高原冰川变化及其预测研究 被引量:31
10
作者 王利平 谢自楚 +3 位作者 刘时银 丁良福 殷俊琦 吴立宗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79-990,共12页
采用地学信息图谱方法,分析了羌塘高原1970—2000年的冰川变化.结果表明:1970—2000年期间,羌塘高原整体呈萎缩趋势,冰川面积退缩的年平均速率(APAC)为0.145%.a-1,年平均退缩面积3.004 km2.a-1,但也有部分冰川处于前进状态.1970—2000... 采用地学信息图谱方法,分析了羌塘高原1970—2000年的冰川变化.结果表明:1970—2000年期间,羌塘高原整体呈萎缩趋势,冰川面积退缩的年平均速率(APAC)为0.145%.a-1,年平均退缩面积3.004 km2.a-1,但也有部分冰川处于前进状态.1970—2000年羌塘高原冰川退缩加剧,但与中国西部大部分地区相比,仍是退缩速率较小的地区;整体冰川变化趋势由北向南逐渐增大,但是不同时段不同山地的冰川变化又有所差异.通过分析冰川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可知,气温上升是1970—2000年羌塘高原冰川处于退缩状态的主要原因.对比分析羌塘高原冰川变化实际结果和冰川系统模型的预测结果可知,直线式升温模式下升温速率为0.03 K.a-1时的情形更符合羌塘高原的冰川变化实际情况,也说明冰川系统模型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高原 图谱 冰川变化 气候响应 冰川系统模型 变化预测
下载PDF
利用ASTER影像对慕士塔格-公格尔山冰川解译与目录编制 被引量:30
11
作者 上官冬辉 刘时银 +7 位作者 丁永建 丁良福 沈永平 张世强 鲁安新 李刚 蔡迪花 张勇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4-351,共8页
以帕米尔东缘的慕士塔格公格尔山为试验区,利用2001年ASTER遥感数据,综合空间锐化增强处理、比值图像取阀值和目视判读等提取冰川边界;利用ASTER的同轨立体像对提取DEM,区分表碛覆盖的冰川范围;自动、半自动和人工量算冰川的有关参数,... 以帕米尔东缘的慕士塔格公格尔山为试验区,利用2001年ASTER遥感数据,综合空间锐化增强处理、比值图像取阀值和目视判读等提取冰川边界;利用ASTER的同轨立体像对提取DEM,区分表碛覆盖的冰川范围;自动、半自动和人工量算冰川的有关参数,进行冰川解译和新的冰川目录编制.与中国冰川编目数据对比分析,1962/1966—2001年间研究区冰川面积退缩了67.89km2,占总面积的(6.2±1.0)%.结果表明,运用高分辨率的ASTER遥感资料可快速、直观地实现基于GIS的冰川编目,方便地观测冰川的动态变化,从而节约冰川编目和观测冰川变化的时间和经费,在实践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士塔格-公格尔山 冰川变化 GLIMS 遥感 ASTER
下载PDF
冰川零平衡线处的物质平衡及其应用 被引量:23
12
作者 谢自楚 丁良福 +1 位作者 刘潮海 刘时银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9,共9页
论证了在稳定状态时的冰川平衡线即零平衡线(ELA0)处的比净平衡大致等于整个冰川的平均净平衡。提出了ELA0的直接测定方法、误差范围以及利用冰川中值高度计算ELA0的公式。认为可以利用ELA0的特征简化冰川物质平衡的... 论证了在稳定状态时的冰川平衡线即零平衡线(ELA0)处的比净平衡大致等于整个冰川的平均净平衡。提出了ELA0的直接测定方法、误差范围以及利用冰川中值高度计算ELA0的公式。认为可以利用ELA0的特征简化冰川物质平衡的观测及计算,以及利用冰川编目资料大面积估算冰川物质平衡状况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平衡线 物质平衡 冰川
下载PDF
可可西里马兰山冰川的近期变化 被引量:23
13
作者 蒲健辰 姚檀栋 +2 位作者 王宁练 丁良福 张其花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9-192,共4页
位于可可西里地区的马兰山冰帽 ,冰川覆盖了整个山体 ,冰川面积达 195km2 ,属极大陆型冰川 .雪线海拔在 5 34 0~ 5 5 40m之间 .大多数冰川末端存在小冰期的冰碛垄 ,一般可分辨出 3道 .自小冰期以来 ,随着气候的变化 ,马兰山冰帽表现出... 位于可可西里地区的马兰山冰帽 ,冰川覆盖了整个山体 ,冰川面积达 195km2 ,属极大陆型冰川 .雪线海拔在 5 34 0~ 5 5 40m之间 .大多数冰川末端存在小冰期的冰碛垄 ,一般可分辨出 3道 .自小冰期以来 ,随着气候的变化 ,马兰山冰帽表现出波动退缩趋势 .小冰期时 ,冰舌末端南坡比现在低 2 0m ,北坡低 2 0~ 40m .由冰川退缩引起的冰川面积的减小相当于现代冰川面积的 4.6 % ,略小于整个羌塘高原地区小冰期以来冰川面积减小的幅度 (8% ) .近百年来 ,冰川的退缩量为 45~ 6 0m左右 ,而从1970年以来的 30a中 ,马兰山冰川的退缩量为 30~ 5 0m ,平均年退缩量为 1~ 1.7m .虽然小于高原边缘和其它地区的冰川退缩幅度 ,但是退缩速率正在逐渐增大 ,这将对高原内陆脆弱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兰山冰帽 小冰期 现代冰川 气候变化 退化量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唐古拉山东段布加岗日地区小冰期以来的冰川变化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王宁练 丁良福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4-244,共11页
对唐古拉山东段布加岗日地区小冰期以来的冰川变化资料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该地区小冰期最盛时 (即 15世纪 )冰川总面积和总储量分别为 2 4 1 4 6km2 和 19 6 2 82km3 ,目前其面积和储量分别已减少了 2 3 7%和 15 1% ,并且自小冰期... 对唐古拉山东段布加岗日地区小冰期以来的冰川变化资料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该地区小冰期最盛时 (即 15世纪 )冰川总面积和总储量分别为 2 4 1 4 6km2 和 19 6 2 82km3 ,目前其面积和储量分别已减少了 2 3 7%和 15 1% ,并且自小冰期以来有 184条长度大约为 0 6km的小冰川已消失 .该地区各冰川面积和储量的绝对变化量随着冰川规模的增大而增大 ,而其相对变化百分数却是随着冰川规模的增大而减小 .不同方位冰川小冰期以来的平均面积萎缩量、平均末端退缩量和平均末端高程上升量均表明 ,南坡冰川变化的绝对量比北坡的大 .这说明在同一气候变化背景下 ,该地区南坡冰川对于气候变化的响应比北坡冰川敏感 .小冰期以来该地区冰川雪线上升了约 90m ,这大致相当于气温上升约0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岗日地区 小冰期 冰川变化 气候变化 唐古拉山
下载PDF
喀喇昆仑山克勒青河谷近年来发现有跃动冰川 被引量:24
15
作者 上官冬辉 刘时银 +6 位作者 丁永建 丁良福 沈永平 鲁安新 李刚 张勇 谢昌卫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1-644,共4页
根据冰川编目、Landsat MSS/TM/ETM+影像和相关的历史考察制图,利用GIS进行了不同时期的冰川分布图的制作,对比分析了不同时期冰川范围.重点监测了喀喇昆仑山北坡克勒青河的5Y654D48、5Y654D97的不同时段内的冰川运动状况.结果发现:5Y65... 根据冰川编目、Landsat MSS/TM/ETM+影像和相关的历史考察制图,利用GIS进行了不同时期的冰川分布图的制作,对比分析了不同时期冰川范围.重点监测了喀喇昆仑山北坡克勒青河的5Y654D48、5Y654D97的不同时段内的冰川运动状况.结果发现:5Y654D48冰川和5Y654D97冰川分别在1990-2000年与1977-1990年间运动速度达272 m·a-1,213.1 m·a-1,比其它时段运动速度大7~20倍,具备跃动冰川的运动特征.分析认为,5Y654D48冰川在1990-2000年、5Y654D97在1977-1990年间曾分别发生过冰川跃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跃动冰川 克勒青河 LANDSAT GLIMS
下载PDF
中国喀喇昆仑山、慕士塔格公格尔山典型冰川变化监测结果 被引量:22
16
作者 上官冬辉 刘时银 +1 位作者 丁永建 丁良福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4-375,共2页
关键词 冰川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RS GIS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1
17
作者 曾吉林 金键 丁良福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11期907-909,共3页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安全性及应用前景。前瞻性选取162例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1例。对照组行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腹腔镜胆囊切除(LC)手...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安全性及应用前景。前瞻性选取162例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1例。对照组行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腹腔镜胆囊切除(LC)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胆囊切除+胆总管I期缝合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引流拔管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并随访术后复发情况。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总并发症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期胆总管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取石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初步结果显示其住院时间短,胃肠功能恢复快,复发率低,疗效确切,可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但以上结论需要进一步多中心研究及长期随访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小冰期以来羌塘高原中西部冰川变化图谱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德平 王利平 +3 位作者 刘时银 谢自楚 丁良福 吴立宗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0-47,共8页
运用地理信息图谱理论与方法,以地形图、航空相片、Landsat TM和ETM+遥感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分析了羌塘高原中西部小冰期至2000年代的冰川变化.结果表明:这里虽仍有部分冰川存在前进,但冰川整体呈萎缩状态,而且近几十年来,冰川退缩加剧.... 运用地理信息图谱理论与方法,以地形图、航空相片、Landsat TM和ETM+遥感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分析了羌塘高原中西部小冰期至2000年代的冰川变化.结果表明:这里虽仍有部分冰川存在前进,但冰川整体呈萎缩状态,而且近几十年来,冰川退缩加剧.与同一区域的普若岗日相比,研究区冰川更为稳定.与其它山区冰川相比,这里由于是极大陆型冰川区,所以冰川较其它山区冰川相对稳定.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是该区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高原中西部 RS和GIS 图谱 冰川变化 气候
下载PDF
高亚洲冰川物质平衡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谢自楚 丁良福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4-11,共8页
高亚洲大部分冰川近期处于较大的负平衡状态,70年代中期以来,有加速亏损趋势。其负平衡值由边缘向内部减少,青藏高原西部比较稳定,个别地区近年出现微弱正平衡。从冬季补给型冰川上总结的物质平衡对气候响应的普遍性模式,对夏季补给型... 高亚洲大部分冰川近期处于较大的负平衡状态,70年代中期以来,有加速亏损趋势。其负平衡值由边缘向内部减少,青藏高原西部比较稳定,个别地区近年出现微弱正平衡。从冬季补给型冰川上总结的物质平衡对气候响应的普遍性模式,对夏季补给型冰川不完全适用。因此,零平衡线高度及多年平衡线之差的模式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平衡 气候 响应
下载PDF
1989年中日青藏高原冰川联合考察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姚檀栋 上田丰 +4 位作者 大畑哲夫 焦克勤 邵文章 丁良福 蒲建辰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8,共8页
1989年中日青藏高原冰川考察研究于1989年4至10月进行。野外考察与室内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近几十年来有明显的升温趋势,这导致了藏东南冰川的强烈退缩和冰川运动速度的明显降低。唐古拉山、昆仑山地区的冰川变化与藏东南有所不同,许... 1989年中日青藏高原冰川考察研究于1989年4至10月进行。野外考察与室内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近几十年来有明显的升温趋势,这导致了藏东南冰川的强烈退缩和冰川运动速度的明显降低。唐古拉山、昆仑山地区的冰川变化与藏东南有所不同,许多冰川仍具有前进的迹象。唐古拉山、昆仑山地区冰川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巴芬式”冰川的存在。δ^(18)O分析说明,大陆性气团与海洋性气团的δ^(18)O是大不相同的。因此δ^(18)O可以作为一种区分气团来源的绝对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考察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