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耦合模型的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关系量化分析——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 被引量:158
1
作者 王毅 +3 位作者 余茂军 宋晓雨 常夏洁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7-108,共12页
在分析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系统与城市化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机制,构建了两个系统的耦合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并以常熟市为例,对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在分析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系统与城市化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机制,构建了两个系统的耦合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并以常熟市为例,对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城市,其服务业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不同的互动关系,对一般综合性城市而言,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之间存在明显的耦合关系,二者相互作用,彼此影响。2003-2012年常熟市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综合评价函数值总体均呈上升趋势;耦合度在十年间变化极小,基本保持在0.49左右;耦合协调度呈不断上升趋势,实现了从2003-2008年失调阶段向2009-2012年协调阶段的转变。但总体上,两系统耦合协调等级较低,到2012年尚处于初级协调阶段;耦合协调度的类型也长期是城市化发展滞后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模型 现代服务业 城市化 协调 常熟
原文传递
旅游地快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流强度的空间耦合分析 被引量:85
2
作者 郭向阳 穆学青 +2 位作者 明庆忠 胡美娟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9-1135,共17页
以典型旅游地—云南省为研究案例,以高德交通大数据、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为基础,依据"路网及站点密度+通行规模+通行功能+区位优势度+换乘便捷度"的思路,构建快速交通优势度模型;基于旅游流"规模→消费→效益→效应"... 以典型旅游地—云南省为研究案例,以高德交通大数据、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为基础,依据"路网及站点密度+通行规模+通行功能+区位优势度+换乘便捷度"的思路,构建快速交通优势度模型;基于旅游流"规模→消费→效益→效应"的历时性维度构建旅游流强度模型;采用加权TOPSIS法对二者评价值进行测算,并运用耦合四象限模型对两者耦合类型进行划分。结果发现:①快速交通与旅游流耦合存在显著空间差异性。昆明、红河和丽江呈现良性耦合协调,耦合类型表现为"高旅游流-高快速交通优势",而旅游化水平低、远离交通枢纽和主要交通干线的边缘地区,旅游流与快速交通耦合效应则表现为"低旅游流-低快速交通优势"。②快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流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快速交通方式与旅游流强度的拟合优度表现为"航空运输>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特征。③云南省快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流强度耦合水平总体偏低,快速交通发展的主导模式为协调互补模式,且缘于快速交通的"时间-空间收敛"效应和"组织-空间协同"效应,快速交通组合类型多样化与旅游流强度存在正相关关系。不同快速交通发展模式对旅游流强度的贡献效应表现出"多元共生模式>协调互补模式>单类孤立模式>低速交通维持模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交通优势度 旅游流强度 空间耦合 发展模式 云南省
原文传递
南京国内旅游流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55
3
作者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7-40,共4页
通过对南京国内旅游抽样资料的分析 ,讨论了旅游流在 3个时间段面的地理分布、市场份额和ADod特点及变化原因。用ADod指标为半径绘制了ADod圈 。
关键词 南京市 旅游业 游客 旅游市场
下载PDF
环太湖旅游带旅游业联合发展战略初探 被引量:32
4
作者 黄震方 李想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14-117,共4页
本文分析了环太湖旅游带旅游业联合发展的三大优势,提出了区域联合、整体协进、统筹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战略思想,明确了战略重点,并提出了旅游业联合发展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区域旅游 发展战略 环太湖旅游带 旅游业
下载PDF
基于区域合作的徐连旅游带建设 被引量:26
5
作者 马晓冬 +1 位作者 史春云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7-61,共5页
文章首先提出了区域旅游合作是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认为区域旅游合作是资源导向型旅游开发的基础,是市场导向型旅游开发的内在要求,也是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区域旅游合作的机制、旅游产业化组织、旅游合作的技术... 文章首先提出了区域旅游合作是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认为区域旅游合作是资源导向型旅游开发的基础,是市场导向型旅游开发的内在要求,也是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区域旅游合作的机制、旅游产业化组织、旅游合作的技术支撑、旅游合作的空间体系四个方面构建了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框架。接着对徐(州)连(云港)进行旅游合作开发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出徐连两市具有城市共生、旅游资源互补、旅游市场共扼等,有利于旅游联合发展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徐连旅游带的总体思路。最后指出了徐连旅游带建设应重点实施的五大战略:政府主导、系统开发、联合促销、结构演变、信息化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徐连旅游带 徐州市 连云港市
下载PDF
江苏省乡村旅游信息化与区域旅游经济耦合协调关系 被引量:38
6
作者 杨艳 +2 位作者 葛军莲 吴耀宇 王毅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0-225,共6页
在构建乡村旅游信息化和区域旅游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AHP模型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耦合评价模型,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四星级乡村旅游区信息化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对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 在构建乡村旅游信息化和区域旅游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AHP模型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耦合评价模型,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四星级乡村旅游区信息化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对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各地级市乡村旅游信息化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距,全省乡村旅游信息化与区域旅游经济之间相互依存、融合发展,两者之间有良性正耦合关系,全省乡村旅游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促进了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沿沪宁铁路沿线的城市群耦合协调度等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星级乡村旅游区 旅游信息化 智慧旅游 区域旅游经济 耦合协调
原文传递
湿地公园建设与湿地旅游资源保护的协调机制研究——以江苏、上海沿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6
7
作者 吴江 周年兴 +1 位作者 黄金文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4-127,123,共5页
本文从湿地公园的概念与研究动态入手,以江苏、上海沿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提出了湿地公园建设与湿地旅游资源保护的协调机制,从理念、目标、规划与政策、技术和管理、决策调控五个层面提出协调机制实施的基本模式。通过研究,希望能丰... 本文从湿地公园的概念与研究动态入手,以江苏、上海沿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提出了湿地公园建设与湿地旅游资源保护的协调机制,从理念、目标、规划与政策、技术和管理、决策调控五个层面提出协调机制实施的基本模式。通过研究,希望能丰富湿地旅游资源保护的方法和途径,对湿地生态功能结构的维护和资源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公园 湿地旅游资源保护 协调机制
下载PDF
基于旅游发展潜力的县域单元旅游空间功能区划探讨——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 被引量:19
8
作者 钱新锋 +1 位作者 张学文 孙艳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05-1915,共11页
区划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从旅游发展潜力出发,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探讨县域单元旅游空间功能区划方法。综合分析各个已有的区划,并对其进行叠置和合并分析,确定功能区的基本单元。从城镇影响、社会经济、交通可达、资源影响四个方... 区划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从旅游发展潜力出发,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探讨县域单元旅游空间功能区划方法。综合分析各个已有的区划,并对其进行叠置和合并分析,确定功能区的基本单元。从城镇影响、社会经济、交通可达、资源影响四个方面构建旅游经济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县域单元的旅游发展潜力,发现常熟市旅游发展潜力呈现出以县城为中心的圈层空间结构,并向南部突出。在此基础上,评价各个基本单元的旅游发展潜力,将其划分为重点发展区、引导发展区、限制发展区、不宜发展区四类功能区,重点发展区和引导发展区依托县城优越的基础设施服务,呈现出集中分布的特征。限制发展区和不宜发展区数量最多,覆盖区域最大,多分布在县域单元的外部,距离县城相对较远,旅游发展难度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空间功能区划 县域单元 旅游发展潜力 常熟市
原文传递
中国旅游交通碳排放格局及影响因素解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郭向阳 穆学青 +1 位作者 明庆忠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9-136,共8页
旅游交通碳排放是引致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其空间差异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30个省域为研究单元,在构建旅游交通碳排放模型基础上,采用空间变差函数、趋势面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等定量方法探讨旅游交通碳排放的时... 旅游交通碳排放是引致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其空间差异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30个省域为研究单元,在构建旅游交通碳排放模型基础上,采用空间变差函数、趋势面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等定量方法探讨旅游交通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8年中国旅游交通碳排放呈递增态势,绝对差异逐渐增大,相对差异呈现阶段性波动变化特征;2)旅游交通碳排放总体空间分异特征显著,呈现由东至西递减态势,这与中国“东强西弱”的旅游交通网络格局及“沿主要交通干线及航空枢纽”布局的旅游客流量、流向空间特征一致;3)省域旅游交通碳排放存在空间相互作用及联动效应,总体上东—西方向空间差异趋向最大,其他方向空间分异程度较小;4)经济发展水平、对外旅游开放度和游客接待规模是引致旅游交通碳排放的主因,较大程度塑造了中国旅游交通碳排放的区域差异格局,而服务业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对旅游交通碳排放具有不同程度的引致或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交通碳排放 格局演变 影响因素 中国
下载PDF
公路交通对城市旅游经济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吗?——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17
10
作者 郭向阳 明庆忠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0-91,共12页
以长江经济带130个地理单元为研究样本,综合采用空间分析、双变量关联检验模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方法,探究了2000-2018年长江经济带公路交通发达度与城市旅游经济的空间格局,并重点探查公路交通发达度对城市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效应。... 以长江经济带130个地理单元为研究样本,综合采用空间分析、双变量关联检验模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方法,探究了2000-2018年长江经济带公路交通发达度与城市旅游经济的空间格局,并重点探查公路交通发达度对城市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公路交通发达度呈现“东高西低,局部集聚”和“多核心-边缘”式空间分布特征,其空间格局与地形起伏度、经济实力、人口分布等因素具有显著的空间重叠性;(2)长江经济带城市旅游经济呈现“自东向西级差化递减”和“中心城市带动型”特征,其与城市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实力、交通优势度、信息化水平、人口密度等因素呈现空间耦合性;(3)城市旅游经济高值区对公路交通高发达地区具有显著的依附性,公路交通发达度对城市旅游经济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且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旅游产业集聚、信息化水平和旅游资源禀赋对本地旅游经济的正向影响效应较大,旅游资源对周边城市旅游经济的间接效应为正,但不显著;由于空间竞争效应及地理距离衰减屏蔽效应的存在,本地旅游产业集聚将对周边地区旅游经济产生竞争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交通发达度 城市旅游经济 空间溢出效应 长江经济带 空间面板杜宾模型
下载PDF
江苏省服务业发展时空格局演变 被引量:16
11
作者 宋晓雨 +3 位作者 卢晓旭 李亚儒 谢朝栋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1-117,共7页
综合运用统计分析与ESDA方法,选取人均服务业增加值为测度指标,系统分析了江苏省县域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变。结果表明:1992年以来江苏省县域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而相对差异趋于缩小,区域内服务业发展水平时间... 综合运用统计分析与ESDA方法,选取人均服务业增加值为测度指标,系统分析了江苏省县域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变。结果表明:1992年以来江苏省县域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而相对差异趋于缩小,区域内服务业发展水平时间差异较大;从空间格局的演变过程来看,县域服务业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即在空间上集聚分布,且集聚趋势有所增强。此外,服务业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格局,苏南地区发展水平较高,苏北地区发展水平较低,沿江地区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沿海地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服务业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时空格局 格局演变 ESDA方法 江苏省
原文传递
生态效率视角下旅游业生态福利及驱动因素——以常州市为例 被引量:16
12
作者 胡美娟 +3 位作者 李在军 周年兴 李欣 张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44-1955,共12页
经济效益最大化与环境影响最小化是绿色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诉求。本文立足于生态效率模型,创新性地提出旅游业生态福利指数,据此分析1995—2017年常州市旅游业生态福利变化趋势及驱动效应,旨在为评价旅游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提... 经济效益最大化与环境影响最小化是绿色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诉求。本文立足于生态效率模型,创新性地提出旅游业生态福利指数,据此分析1995—2017年常州市旅游业生态福利变化趋势及驱动效应,旨在为评价旅游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新视角。研究发现:(1)1995年来常州市生态足迹呈现先增长后下降趋势,但旅游业各部门生态足迹均不断增长,游客人均资源消耗约为本地居民人均资源消耗的2.81—9.37倍,面临艰巨的节能减排压力。(2)1995年来常州市本底生态效率与旅游生态效率逐年提升,分别增加了37033元/hm2和44226元/hm2;同等资源消耗下,旅游业平均每单位产出高14409元/hm2,但游客年均消耗的自然资源却为本地居民的5.78倍。(3)1995—2007年间常州市旅游生态福利升降波动频繁,2007年来呈以直线式地骤降,受规模效益影响,旅游业的绿色生态福利和高效性不断弱化,为全市的资源节约量下降了10.7倍。(4)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Disivia Index,LMDI)揭示规模效应、经济效应对旅游福利水平变化起到显著地负向驱动效应,效率效应、技术效应起到正向拉动作用。未来,常州市旅游业应以绿色发展为导向,走出“无烟产业”误区,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工作,走资源利用精细化、可持续发展道路,最大限度提升旅游业福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生态福利 旅游业 驱动机理 常州市
下载PDF
城市门户性与中国门户群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毅 陈娱 +3 位作者 陆玉麒 车冰清 余茂军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1-338,共8页
基于职能与区位二元视角,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2014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门户性、门户等级体系、门户群以及门户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意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门户性在地带性尺度上呈"东中西"三级递减空间格局,东部地... 基于职能与区位二元视角,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2014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门户性、门户等级体系、门户群以及门户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意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门户性在地带性尺度上呈"东中西"三级递减空间格局,东部地区门户城市空间集群趋势明显,中部、西部地区缺乏明显的高值集群。2中国门户城市划分为4个等级,高等级门户沿海、沿江、沿边指向性明显,低等级门户广泛分布于中、西部内陆地区。3中国门户城市可划分为辽东半岛、京津秦唐、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和珠江三角洲六大门户群,六大门户群的腹地范围差异较大且区域分工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门户性 等级体系 门户群 门户结构 中国
下载PDF
文化遗产旅游地意象空间扩散研究--以苏州园林为例 被引量:14
14
作者 周永博 沙润 +2 位作者 卢晓旭 侯兵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11-1320,共10页
遗产旅游地意象是遗产旅游中主体与客体互动的桥梁,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与现场环境中的旅游者不同,身处惯常环境中的潜在旅游者往往是在信息传播帮助下形成其旅游地意象,在此过程中,时空距离和文化认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苏州园林... 遗产旅游地意象是遗产旅游中主体与客体互动的桥梁,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与现场环境中的旅游者不同,身处惯常环境中的潜在旅游者往往是在信息传播帮助下形成其旅游地意象,在此过程中,时空距离和文化认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苏州园林为例开展遗产旅游地意象扩散的实证研究,旨在探索遗产旅游地意象扩散的基本规律,为遗产旅游地意象传播提供理论导向。研究根据近万个江苏省内样本数据,分析苏州园林旅游地意象扩散的空间格局,提出遗产旅游地意象圈层模式和引力模型,为当代信息技术与遗产旅游发展双重背景下的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和市场开拓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遗产 旅游地 意象 扩散 认同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旅游场强时空异质性及演化机理 被引量:15
15
作者 胡美娟 沈一忱 +3 位作者 郭向阳 张允翔 阮陵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01-1810,共10页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6个城市为研究单元,综合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可达性分析、改进的场强模型、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对2000~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旅游场强时空格局的演化及其形成机理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城市旅...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6个城市为研究单元,综合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可达性分析、改进的场强模型、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对2000~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旅游场强时空格局的演化及其形成机理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城市旅游综合规模差异化显著,但趋于均衡化发展态势;(2)区域旅游场强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交通'轴线'扩散明显,空间结构由最初的'Z'字型发展为'网状',最后演变为'树枝状',旅游场强类型呈现稳定的圈层包围结构,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演变;(3)旅游场强格局演化主要由交通优势度、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和政策导向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场强模型 异质性 演化机理 长三角城市群
原文传递
中国水资源“农转非”时空异质性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胡美娟 李在军 +2 位作者 周年兴 沈一忱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42-1554,共13页
借助重心迁移、面板分位数回归分析法研究2003—2015年中国省域水资源'农转非'的时空格局、过程及机制。研究表明:(1)水资源'农转非'呈显著空间分异特征,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且北方地区总体低于南方地区。(2... 借助重心迁移、面板分位数回归分析法研究2003—2015年中国省域水资源'农转非'的时空格局、过程及机制。研究表明:(1)水资源'农转非'呈显著空间分异特征,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且北方地区总体低于南方地区。(2)水资源'农转非'重心轨迹波动较大,2003—2008年受重庆、青海、云南的引擎拉动呈西南向移动,2008—2015年在西部省份水资源'农转非'减缓,以及辽宁、吉林、北京等水资源'农转非'提升的共同影响下,呈持续东北向迁移。(3)产业结构变动、市场化水平提高、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生态环境改善是水资源'农转非'主要驱动力,水资源利用比较收益、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规模等因素则制约了非农用水占比的提升,城市化水平与农业有效节灌率在不同时段对不同等级地区的作用方向与强度呈相反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农转非” 异质性 重心迁移 形成机制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旅游业与城镇质量协调度空间特征及驱动力识别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郭向阳 明庆忠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2-82,共11页
旅游业是提升城镇质量的重要力量,城镇为旅游业开展提供了基础设施与空间载体。在构建旅游业与城镇质量指标基础上,综合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及地理探测器模型,探讨中国大陆31个省(区、市)旅游业与城镇质量协调度空间... 旅游业是提升城镇质量的重要力量,城镇为旅游业开展提供了基础设施与空间载体。在构建旅游业与城镇质量指标基础上,综合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及地理探测器模型,探讨中国大陆31个省(区、市)旅游业与城镇质量协调度空间特征及驱动力。结果表明:(1)中国各省(区、市)旅游业与城镇质量协调度整体水平不高且空间差异特征显著,呈现“整体不均衡,局部组团”的空间结构特征;(2)旅游业与城镇质量协调度整体呈现正向空间关联性,二者协调度大致以“胡焕庸线”为界,其东南半壁多为热点布局,其西北半壁多为协调度冷点集中分布区;(3)国家层面,政府调控对旅游业与城镇质量协调度起着重要引导作用,东部地区协调度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和层级性;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和创新驱动对中部地区发挥着主要影响作用,西部地区旅游业与城镇质量协调性空间差异主要表现为政策驱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城镇质量 协调发展 空间分布特征 地理探测器模型
下载PDF
基于三维福利的城市生态福利强度及驱动模式——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量:11
18
作者 胡美娟 李在军 +3 位作者 周年兴 秦东丽 张郴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7-341,共15页
基于2000-2017年长三角城市生态消耗和福利水平,分析生态福利强度时空演化过程及驱动模式。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城市生态福利强度不断降低,多以低强度类型为主,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效率得以提高;空间演化上表现为外围地市的生态福利... 基于2000-2017年长三角城市生态消耗和福利水平,分析生态福利强度时空演化过程及驱动模式。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城市生态福利强度不断降低,多以低强度类型为主,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效率得以提高;空间演化上表现为外围地市的生态福利强度低于核心地市,较低和低强度类型范围呈现由四周向中心地区蔓延态势,中高强度类型主要分布在资源型、工业密集型地市;驱动因素中资源消耗效应、技术效应及福利效应对城市生态福利强度表现为显著的正向驱动效应,效率效应和经济效应的增强导致城市生态福利强度的降低,环境消耗效应和规模效应驱动作用不显著。据此,城市福利生态强度的驱动模式可划分为单因素支配型、双因素主导型、三因素协同型及四因素均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福利强度 三维福利 驱动模式 长三角城市
原文传递
乡镇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研究——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毅 +3 位作者 李亚儒 宋晓雨 常夏洁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38-945,共8页
以常熟市各乡镇为研究区域,以2007-2011年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为基础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空间基尼系数、区位商等方法和指标对常熟市各乡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整体水平、行业特征及专门化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常熟市服务业集聚整... 以常熟市各乡镇为研究区域,以2007-2011年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为基础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空间基尼系数、区位商等方法和指标对常熟市各乡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整体水平、行业特征及专门化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常熟市服务业集聚整体差异显著,空间上整体呈现出一种典型的单中心、大梯度等级化集聚发展态势;相对于苏州,常熟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相对集聚程度不高且趋势不够明显;乡镇之间的生产性服务业内部行业的结构差异均较大,专业化分工比较明显;常熟市整体生产性服务业在苏州市的专业化优势不够明显,地位不够突出;行业中除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房地产业的专门化率较高外,其他4个行业的专门化率均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生产性服务业 空间集聚特征 常熟市
下载PDF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经济空间格局 被引量:9
20
作者 倪金星 杨剑 +3 位作者 徐冬冬 马志飞 王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0-936,共7页
基于中国2303个县域单元1998年-2013年的人均GDP和夜间灯光遥感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整体上,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两极分化严重,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大体保持不变.其中,东部地区的珠三角... 基于中国2303个县域单元1998年-2013年的人均GDP和夜间灯光遥感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整体上,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两极分化严重,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大体保持不变.其中,东部地区的珠三角、福建沿海、长三角、山东半岛、京津唐、辽中南依旧为典型的经济发达区,成为全国性的经济增长极,但是其经济溢出效应不足;西南地区的贵州、四川行政区的边缘及西藏东南部和甘肃南部为典型的经济落后区;中西部的省会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对周边县市产生虹吸作用.2)从时间序列变化趋势来看,不同聚类类型的变化趋势差异显著.HH类型区的空间格局总体上稳定,年际变化小;LL类型区年际起伏变化大;HL类型和LH类型区变化不显著.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HH类型和LL类型区具有集中连片分布的特征,HL类型和LH类型区趋于分散,其中HL类型呈点状分布于中西部省会城市(武汉、西安、兰州、成都、重庆、贵阳、南宁、昆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SP/OLS 空间格局 人均GDP数据 夜间灯光数据 中国县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