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USLE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IDRISI预测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的研究 被引量:789
1
作者 蔡崇法 树文 +2 位作者 史志华 黄丽 张光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24,共6页
依据实地调查资料 ,建立了典型小流域地理数据库 ;应用径流小区观测结果 ,确定了定量计算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USL E因子指标的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 IDRISI支持下 ,根据USLE土壤侵蚀预测模型对数据库实施运算操作 ,预测了小流域土壤侵蚀... 依据实地调查资料 ,建立了典型小流域地理数据库 ;应用径流小区观测结果 ,确定了定量计算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USL E因子指标的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 IDRISI支持下 ,根据USLE土壤侵蚀预测模型对数据库实施运算操作 ,预测了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结果表明 ,占流域面积 6 7%的区域土壤侵蚀微弱或轻度 ,这一区域对流域土壤侵蚀量的贡献率仅为 3% ,而流域 80 %的泥沙来自于占流域面积仅 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土壤侵蚀量 预测 USLE模型 IDRISI系统
下载PDF
三峡库区紫色土养分流失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3
2
作者 黄丽 树文 +2 位作者 董舟 蔡强国 张光远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13,21,共7页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对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的养分流失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认为,降雨导致坡地养分含量降低,这绝大部分是由泥沙流失引起的。泥沙中<002mm的微团聚体和<0002mm的粘粒是养分流失的主...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对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的养分流失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认为,降雨导致坡地养分含量降低,这绝大部分是由泥沙流失引起的。泥沙中<002mm的微团聚体和<0002mm的粘粒是养分流失的主要载体。紫色土坡地的养分流失受土壤性质、降雨强度、坡度、植被覆盖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养分流失 混沙 土壤颗粒 坡度 降雨强度 植被覆盖
下载PDF
侵蚀紫色土土壤颗粒流失的研究 被引量:68
3
作者 黄丽 张光远 +2 位作者 树文 蔡崇法 蔡强国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5-39,85,共6页
通过对秭归县紫色土坡地和王家桥小流域(16.7km2)河道降雨的观测、土壤和泥沙的分析,初步探讨了紫色土坡地土壤颗粒的流失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与流域河道泥沙组成的不同。结果表明紫色土坡地流失的泥沙中<0.02mm的颗粒... 通过对秭归县紫色土坡地和王家桥小流域(16.7km2)河道降雨的观测、土壤和泥沙的分析,初步探讨了紫色土坡地土壤颗粒的流失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与流域河道泥沙组成的不同。结果表明紫色土坡地流失的泥沙中<0.02mm的颗粒大量富集,而河道泥沙的组成以0.2~0.02mm的颗粒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颗粒组成 泥沙 土壤流失 坡地
下载PDF
基于GIS的汉江中下游农业面源氮磷负荷研究 被引量:81
4
作者 史志华 蔡崇法 +4 位作者 树文 李朝霞 王天巍 张斌 沈晓鲤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3-477,共5页
根据汉江中下游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决策的需求 ,在大量实地观测资料及区域地理与农业环境数据基础上 ,开发并建立了汉江中下游农业面源动态监测信息系统 .以此为技术支持 ,运用数学模型及其与GIS相结合的技术 ,研究了汉江中下游农业面源... 根据汉江中下游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决策的需求 ,在大量实地观测资料及区域地理与农业环境数据基础上 ,开发并建立了汉江中下游农业面源动态监测信息系统 .以此为技术支持 ,运用数学模型及其与GIS相结合的技术 ,研究了汉江中下游农业面源污染的负荷及分布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汉江中下游 农业面源污染 氮磷负荷 地理信息系统 水域污染
下载PDF
间作及农林复合系统中植物组分间养分竞争机理分析 被引量:67
5
作者 蔡崇法 王峰 +2 位作者 树文 黄丽 史志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219-221,252,共4页
农林复合系统、间作及套作中植物组分之间养分竞争普遍存在。植物的养分竞争主要包括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微生物。低等动物等外界因素对植物的竞争作用具有明显的影响。农林复合系统中 ,林种和林间作物品种的... 农林复合系统、间作及套作中植物组分之间养分竞争普遍存在。植物的养分竞争主要包括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微生物。低等动物等外界因素对植物的竞争作用具有明显的影响。农林复合系统中 ,林种和林间作物品种的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农林复合系统 植物 养分竞争 竞争机制
下载PDF
三峡库区坡地生态工程控制土壤养分流失研究——以等高植物篱为例 被引量:66
6
作者 许峰 蔡强国 +3 位作者 吴淑安 张光远 树文 蔡崇法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03-310,共8页
三峡库区紫色土陡坡地径流小区大雨强模拟降雨实验表明 ,以等高植物篱为代表的坡地生态工程能相当有效地减少坡面侵蚀量、径流量和坡面氮、磷养分损失量。由于植物篱和带间覆盖稿秆对径流的阻滞作用使坡面径流与表土的混合、养分溶解交... 三峡库区紫色土陡坡地径流小区大雨强模拟降雨实验表明 ,以等高植物篱为代表的坡地生态工程能相当有效地减少坡面侵蚀量、径流量和坡面氮、磷养分损失量。由于植物篱和带间覆盖稿秆对径流的阻滞作用使坡面径流与表土的混合、养分溶解交换过程更加充分 ,径流携带的养分流失成为有效养分流失的主要方式。通过施肥改善土壤渗透特性、抗蚀性及带间覆盖能明显提高控制坡面产沙、产流和养分流失。等高植物篱 -农作系统各种处理中以施用有机肥和配施有、无机肥 -带间麦秆覆盖两种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地生态工程 等高植物篱 养分流失控制 土壤
下载PDF
基于GIS和RUSLE的小流域农地水土保持规划研究 被引量:54
7
作者 史志华 蔡崇法 +2 位作者 树文 李朝霞 王天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72-175,共4页
通过遥感和野外调查进行信息采集 ,利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RU SL E)和 IDRISI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分析 ,获取了王家桥小流域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布信息。根据土壤经济容许流失量 (TEP)和水土保持规划原则 ,调整现有农地的利用方式或... 通过遥感和野外调查进行信息采集 ,利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RU SL E)和 IDRISI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分析 ,获取了王家桥小流域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布信息。根据土壤经济容许流失量 (TEP)和水土保持规划原则 ,调整现有农地的利用方式或配置水土保持措施 ,即调整 RU SL E中植被与经营管理因子 (C)和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的值 ,完成流域农用地的水土保持规划。该研究提出的以 RU SL E- GIS相耦合的水土保持规划工具比较简单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RUSLE 小流域 农地 水土保持规划 水土流失调节用方程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GIS支持下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土壤养分流失量预测 被引量:55
8
作者 蔡崇法 树文 +2 位作者 史志华 黄丽 张光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2,共4页
土壤养分流失是农田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形式。以长江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区域 ,根据土壤养分流失规律与土壤侵蚀量预测结果 ,以及表土中养分含量 ,像元土壤侵蚀量和泥沙对养分的富集比 ,建立了可与 GIS结合的侵蚀泥沙携带养分量预测... 土壤养分流失是农田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形式。以长江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区域 ,根据土壤养分流失规律与土壤侵蚀量预测结果 ,以及表土中养分含量 ,像元土壤侵蚀量和泥沙对养分的富集比 ,建立了可与 GIS结合的侵蚀泥沙携带养分量预测模式。运算结果显示 ,小流域有机质、氮、磷、钾流失总量分别为 5 0 9.8,47.1,14.6 ,1137.4t,平均 30 .5 ,2 .8,0 .9,6 8.1t/ km2。根据正常施肥水平及有机质累积率草拟的土壤养分流失分级标准来判断 ,三峡库区小流域养分流失量 ,以严重流失占的比例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流失土壤 小流域 三峡库区 地理信息系统 预测
下载PDF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养分状况及养分流失 被引量:53
9
作者 蔡崇法 树文 +2 位作者 张光远 黄丽 王道合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7-84,共8页
紫色土是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区的主要坡地土壤。本研究采用典型区域调查,代表性土壤剖面养分分析,结合实验小区人工降雨的方法,初步研究了发育于侏罗纪紫色砂泥岩母质上紫色土的养分状况、养分流失特点、过程及影响养分流失因素。
关键词 紫色土 坡地 养分流失 水土流失
下载PDF
等高植物篱控制紫色土坡耕地侵蚀的特点 被引量:55
10
作者 许峰 蔡强国 +5 位作者 吴淑安 张光远 蔡崇法 树文 史志华 黄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80,共10页
应用等高植物篱能在较低投入下有效控制坡地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三峡库区紫色土 2 5°坡地的大雨强模拟降雨实验表明 ,香根草等高植物篱能减少相当于对照坡耕地的 82 .2 %的侵蚀量 ( 1 997年 1 1月 ) ,通过施肥促进植物篱生长密闭... 应用等高植物篱能在较低投入下有效控制坡地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三峡库区紫色土 2 5°坡地的大雨强模拟降雨实验表明 ,香根草等高植物篱能减少相当于对照坡耕地的 82 .2 %的侵蚀量 ( 1 997年 1 1月 ) ,通过施肥促进植物篱生长密闭能进一步提高对流失土壤的拦截效率 ,效果不逊于带间覆盖。经过 31个月的侵蚀过程 ,各植物篱小区最明显的坡形变化是篱带处及其前部堆淤成接近水平的淤积带。由于植物篱的阻滞和坡形的变缓 ,径流和表土作用的时间延长 ,由径流携带的养分损失成为坡面养分流失的重要途径 ,控制径流损失是控制养分流失的重要方式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植物篱 土壤侵蚀 控制 方式 紫色土 三峡库区
下载PDF
SRTM 3与ASTER GDEM数据处理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62
11
作者 张朝忙 刘庆生 +3 位作者 刘高焕 树文 王鹏 董金发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9-34,共6页
从SRTM 3与ASTER GDEM的版本演化、质量评价、插补方法和数据应用现状等方面系统介绍了两种重要地形数据源。SRTM 3从2003年6月公开发布至今共4个重要版本,ASTER GDEM自2009年6月公开发布至今共两个重要版本;考虑数据源和数据处理技术,... 从SRTM 3与ASTER GDEM的版本演化、质量评价、插补方法和数据应用现状等方面系统介绍了两种重要地形数据源。SRTM 3从2003年6月公开发布至今共4个重要版本,ASTER GDEM自2009年6月公开发布至今共两个重要版本;考虑数据源和数据处理技术,并辅以等高线分析、地形属性可视化、地形属性频率直方图分析等技术,认为SRTM 3和ASTER GDEM数据质量较高,在许多领域的应用中SRTM 3优于1∶25万地形图、ASTERGDEM则堪比1∶5万地形图数据。目前,SRTM 3与ASTER GDEM数据空洞及异常区域插补方法可以相互借鉴,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空缺区域周围数据直接插值;二是借助辅助数据填补空缺区域,并对接边处平滑处理。SRTM 3与ASTER GDEM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水文学、工程开发、地质与灾害评估等诸多领域,提出了对两种数据进一步研究的工作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TM 3 ASTER GDEM 质量评价 插补方法
下载PDF
GIS在三峡库区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2
作者 史志华 蔡崇法 +2 位作者 树文 张光远 蔡强国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4-78,96,共6页
以三峡库区王家桥小流域为例,探讨了应用地理信系系统(GIS)和数学模型相结合评价土壤肥力的途径。通过系统全面的考虑选取了9个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并用模糊数学建立单因子评价模型,再用加权法得到每个评价单... 以三峡库区王家桥小流域为例,探讨了应用地理信系系统(GIS)和数学模型相结合评价土壤肥力的途径。通过系统全面的考虑选取了9个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并用模糊数学建立单因子评价模型,再用加权法得到每个评价单元的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数(SIFI)。根据SIFI值将土壤肥力分为高(>0.45)、中(0.25~0.45)和低(<0.25)3级。应用IDRISI对王家桥小流域的土壤肥力资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王家桥小流域的土壤肥力大多处于中下水平,高、中、低肥力土壤的面积比例分别为24.9%,31.9%和38.0%。流域的土壤肥力资源尚有较大的潜力。限制王家桥小流域土壤肥力资源的主要因素是土壤侵蚀、投入水平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地理信息系统 层次分析法 模糊数学 GIS
下载PDF
干湿效应下崩岗区岩土抗剪强度衰减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56
13
作者 张晓明 树文 蔡崇法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41-245,共5页
发育于花岗岩的崩岗侵蚀区红土受干湿变化影响显著。通过室内直剪试验,研究了不同干湿效应对崩岗侵蚀区岩土抗剪强度衰减的影响。试验处理采用5种干湿效应水平(风干48h、风干24h、自然含水率、浸30s和浸60s)。结果显示:土壤黏聚力c和内... 发育于花岗岩的崩岗侵蚀区红土受干湿变化影响显著。通过室内直剪试验,研究了不同干湿效应对崩岗侵蚀区岩土抗剪强度衰减的影响。试验处理采用5种干湿效应水平(风干48h、风干24h、自然含水率、浸30s和浸60s)。结果显示:土壤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随干湿变化呈非线性衰减趋势,当土壤含水率13%左右时,对应的抗剪强度指标出现峰值;峰值强度前符合线性递增规律,峰值强度后符合一阶指数衰减规律。在风干阶段,抗剪强度主要受裂隙性影响,而在增湿阶段,基质吸力是影响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干湿循环效应对崩岗侵蚀发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剪强度 非线性分析 崩岗侵蚀区 峰值强度 干湿效应
下载PDF
GIS支持下乡镇域土壤肥力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37
14
作者 蔡崇法 树文 +1 位作者 史志华 王天巍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0年第2期99-102,共4页
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以鄂南典型红壤丘陵区为例,研究了乡镇域土壤肥力评价的方法和过程,分析了土壤肥力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应用GIS对乡镇域土壤肥力进行评价能克服速度慢、数据更新不方便的缺点,避免乡镇农业决策者主观判断土壤肥力... 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以鄂南典型红壤丘陵区为例,研究了乡镇域土壤肥力评价的方法和过程,分析了土壤肥力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应用GIS对乡镇域土壤肥力进行评价能克服速度慢、数据更新不方便的缺点,避免乡镇农业决策者主观判断土壤肥力等级的弊病,为生产布局和用地决策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试区土壤肥力与土壤养分、土地利用和区域经济有关,肥力等级有向中等级变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综合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 乡镇域
下载PDF
降雨过程中红壤表土结构变化与侵蚀产沙关系 被引量:44
15
作者 李朝霞 王天巍 +2 位作者 史志华 树文 蔡崇法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9,共5页
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和表土微形态观测,研究了发育于泥质页岩、第四纪红粘土和花岗岩3种母质的红壤在降雨侵蚀过程中表土土壤结构的变化及其对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过程中,泥质页岩红壤极易形成土壤结皮,增加径流,响应结皮的形成,径... 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和表土微形态观测,研究了发育于泥质页岩、第四纪红粘土和花岗岩3种母质的红壤在降雨侵蚀过程中表土土壤结构的变化及其对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过程中,泥质页岩红壤极易形成土壤结皮,增加径流,响应结皮的形成,径流速率和含沙量较高,且迅速达到最大值,随后径流稳定而含沙量持续下降。第四纪红粘土红壤团聚体稳定,较难形成结皮,且结皮易被破坏,导致侵蚀过程中产流产沙量较低,均随降雨时间的延长而呈缓慢上升趋势。花岗岩红壤基本上不能产生结皮,粗化现象严重,因此产流量和产沙量也较低;由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差以及径流的选择性运移,泥质页岩红壤和花岗岩红壤侵蚀泥沙中细颗粒(<0.02mm)含量远高于土壤中该粒径颗粒。而第四纪红壤侵蚀泥沙中粗颗粒较多,以多级团聚体的团聚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侵蚀过程 侵蚀产沙 降雨过程 侵蚀泥沙 产沙量 产流产沙 泥质 第四纪 花岗岩
下载PDF
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质量影响 被引量:31
16
作者 史志华 蔡崇法 +2 位作者 王天巍 树文 张光远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37-543,共7页
以鄂南红壤丘陵典型区的三个村为代表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对 1981和 1998年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质量进行对比研究 ,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总体上具有农业型特点 ,17a间水田减少了 2... 以鄂南红壤丘陵典型区的三个村为代表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对 1981和 1998年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质量进行对比研究 ,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总体上具有农业型特点 ,17a间水田减少了 2 1% ;其余的利用方式则有不同幅度的增加 ,居民地、水域、林地、园地和旱地增加了 4 2 .2 %、99.6 %、8%、5 6 .8%和 8%。土壤质量有从优劣两端向中等靠拢的趋势 ,17a后 、 、 和 等地面积分别减少 18.6 %、12 .2 %、2 9.6 %和 2 5 % ; 等地增幅达 5 1.9%。土地利用方式及管理措施是影响土壤质量演变方向和强度的关键因子 ,园地和林地的土壤质量大多得到明显改善 ,水田的Δ SQI多数呈下降的趋势 ,旱地的土壤质量变化比较复杂 ,与土地利用结构相关。依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丘陵区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利用变化 土壤质量
下载PDF
鄂东南崩岗洪积扇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分异特征 被引量:38
17
作者 邓羽松 树文 +3 位作者 蔡崇法 吕国安 夏栋 朱芸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4850-4857,共8页
[目的]研究崩岗洪积扇农田土壤颗粒组成、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持水情况、有机质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探索崩岗洪积扇农田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分异规律,不仅有利于农业用地规划,也为崩岗洪积扇农田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对山区... [目的]研究崩岗洪积扇农田土壤颗粒组成、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持水情况、有机质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探索崩岗洪积扇农田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分异规律,不仅有利于农业用地规划,也为崩岗洪积扇农田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对山区农林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运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以通城县杨垄小流域崩岗洪积扇农田为研究对象,选定水田和旱地两种洪积扇土地利用方式,分别采集洪积扇农田扇顶、扇中、扇缘以及对照4个区域测定其土壤物理性质,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对各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探究,研究崩岗对洪积扇农田的影响规律。[结果]崩岗侵蚀导致洪积扇农田土壤严重沙化,土壤结构性恶化。洪积扇农田土壤粗颗粒物质(砾石和砂粒)平均比对照区多75.89%,土壤细颗粒物质(粉粒和黏粒)平均比对照区减少39.13%。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洪积扇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比对照区减少58.70%;容重增大,相对对照区平均增加0.25 g·cm-3;土壤孔隙度均小于对照区,饱和持水性和毛管孔隙度显著低于对照区。同时,沿着洪积扇扇缘到扇顶,土壤砾石和砂粒含量呈现逐渐增加,而粉粒和黏粒含量逐渐减少,容重随之增大,土壤孔隙度减少,持水性能也逐渐减弱,有机质逐渐减少的趋势。相关性分析得出,土壤容重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907**),土壤容重与土壤孔隙性和土壤持水特性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与土壤持水特性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非毛管孔隙度与各物理性质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土壤各粒级大小与土壤容重、土壤持水性指标、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结论]崩岗侵蚀发生后,洪积扇农田以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土壤容重、孔隙度以及持水性能为代表的土壤物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 洪积扇 土壤物理性质 分异规律
下载PDF
中国南方崩岗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39
18
作者 李双喜 桂惠中 树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3-86,共4页
在全面定位调查并建立崩岗GIS数据库的基础上,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中国南方崩岗的空间分布特点进行研究。通过岩性、土壤、地形、降雨、气温等自然因子对崩岗分布数量的影响分析,确定中国南方崩岗主要分布在年均降雨量为1 300~2 00... 在全面定位调查并建立崩岗GIS数据库的基础上,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中国南方崩岗的空间分布特点进行研究。通过岩性、土壤、地形、降雨、气温等自然因子对崩岗分布数量的影响分析,确定中国南方崩岗主要分布在年均降雨量为1 300~2 000mm、年均气温为15~22℃、海拔500m以下的花岗岩红壤丘陵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 空间分布 特征 GIS数据库 GIS空间分析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与平衡施肥对巢湖流域稻田氮素径流损失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5
19
作者 王静 郭熙盛 +1 位作者 王允青 树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64-1171,共8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连续2年研究了巢湖流域保护性耕作与平衡施肥对稻田氮素径流流失特征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巢湖流域水稻田在传统耕作条件下径流液中TN的浓度范围是0.73~15.33mg·L-1,DN是氮素径流流失的主要形态,约占TN的...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连续2年研究了巢湖流域保护性耕作与平衡施肥对稻田氮素径流流失特征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巢湖流域水稻田在传统耕作条件下径流液中TN的浓度范围是0.73~15.33mg·L-1,DN是氮素径流流失的主要形态,约占TN的74%~92%,NH4+-N和NO3--N所占比例差异比较大,主要与径流-施肥时间间隔以及作物的不同生育期有关。氮素径流损失量年际差异比较大,2008年和2009年分别是2.91kg·hm-2和6.23kg·hm-2,分别占施氮量的1.62%和3.46%。由于降雨事件的偶然性,平衡施肥对氮素径流损失量的影响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径流流失风险仍难以控制;保护性耕作能有效地降低氮素径流流失负荷,使得氮素流失潜能大大减小。与T(传统耕作)处理相比,TS(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处理、BF(平衡施肥)处理和NTS+BF(少免耕+秸秆还田+平衡施肥)处理水稻产量平均增产幅度分别为9.97%、13.60%和23.18%,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因此,保护性耕作可以作为源头控制稻田氮素流失的较好措施之一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平衡施肥 氮素 径流 面源污染
下载PDF
GIS支持下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的分级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史志华 蔡崇法 +3 位作者 蔡强国 树文 王天巍 张光远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0-193,共4页
根据土壤侵蚀特点 ,在IDRISI地理信息系统 (GIS)支持下 ,研究设计了小流域空间与属性数据库的建设 ,在GIS系统支持下可有效地实现区域土壤侵蚀潜在危险的分级及其空间分析。首先 ,采用侵蚀预报的数学模型来估算土壤侵蚀量 ,用土壤详查... 根据土壤侵蚀特点 ,在IDRISI地理信息系统 (GIS)支持下 ,研究设计了小流域空间与属性数据库的建设 ,在GIS系统支持下可有效地实现区域土壤侵蚀潜在危险的分级及其空间分析。首先 ,采用侵蚀预报的数学模型来估算土壤侵蚀量 ,用土壤详查资料编制土层厚度和土壤容重图 ;然后 ,由土壤年均侵蚀量、土层厚度和土壤容重得到土壤抗蚀年限图 ,按水利部标准将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分为 5级。最后 ,为了表明某一地区或地类土壤侵蚀潜在危险的大小 ,还提出了土壤侵蚀潜在危险指数 (SEPDI)。以三峡库区的王家桥小流域为例进行了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土壤侵蚀 潜在危险 潜在危险指数 分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