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三例遗体多部位穿刺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99
1
作者 姚小红 李廷源 +26 位作者 何志承 平轶芳 刘华文 余时沧 牟华明 王丽华 张华蓉 付文娟 罗韬 刘锋 郭乔楠 陈聪 肖华亮 郭海涛 林爽 向东方 时雨 潘光强 黄霞 崔勇 刘晞照 汤玮 潘鹏飞 黄学全 丁彦 卞修武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1-417,共7页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所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WHO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病理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重庆地区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死亡后微创尸检,获取肺脏、心脏、肾脏、脾脏、骨髓、肝脏、胰腺、...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所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WHO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病理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重庆地区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死亡后微创尸检,获取肺脏、心脏、肾脏、脾脏、骨髓、肝脏、胰腺、胃、肠、甲状腺和皮肤组织。常规HE、透射电镜和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脏器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和2019-nCoV病毒蛋白,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脏器中2019-nCoV病毒RNA。结果肺泡结构呈现不同程度的破坏,肺泡腔内见少量浆液和纤维蛋白性渗出物,部分肺泡见透明膜形成。渗出细胞主要为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可见少数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主要为CD4阳性T细胞。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显著增生,部分细胞脱落至肺泡腔。肺泡隔血管充血、水肿、增宽,可见少量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少数微血管内见透明血栓;肺组织灶性出血,部分肺泡腔渗出物机化和肺间质纤维化。肺内各级支气管黏膜均可见部分上皮脱落。电镜下小支气管以下气道黏膜上皮和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胞质内可见冠状病毒颗粒。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部分肺泡上皮和巨噬细胞呈2019-nCoV抗原阳性,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证实2019-nCoV核酸阳性。脾脏淋巴细胞减少,可见变性、坏死。其他器官组织病变包括不同程度的实质细胞变性、坏死、小血管内透明血栓形成,并见慢性基础疾病改变;均未观测到冠状病毒感染证据。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变以肺最为显著,主要表现为肺泡渗出性炎和间质炎,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和透明膜形成,病毒主要分布于肺,但该病还累及免疫器官、心血管、肝脏和肾脏等多个脏器受损。病变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病理状态 解剖学 尸体解剖 微创尸检
原文传递
异体手移植二例报告 被引量:79
2
作者 裴国献 顾立强 +14 位作者 于立新 林昂如 王钢 王前 朱立军 陈丽光 缪东梅 汤陵宁 夏霆 林立 蓝炯彩 丁彦 刘世廷 洪军 陈龙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17-421,共5页
目的 探讨异体肢体移植重建肢体缺失的可行性。方法 筛选两例右手外伤性缺如病人 ,与供者行ABO、Rh血型、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配型、群体反应性抗体 (PRA)检测及淋巴细胞毒性交叉试验 ,以确定合适的两例脑死亡者作供者。供体上肢切... 目的 探讨异体肢体移植重建肢体缺失的可行性。方法 筛选两例右手外伤性缺如病人 ,与供者行ABO、Rh血型、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配型、群体反应性抗体 (PRA)检测及淋巴细胞毒性交叉试验 ,以确定合适的两例脑死亡者作供者。供体上肢切取后用 4℃UW器官保存液灌注、冰桶内保存、运输 ,随机选择其中一个肢体在再植前经 8GyX射线照射。移植手术包括桡骨、尺骨固定 ,吻合尺、桡动脉 ,尺、正中神经、头、贵要静脉 ,缝合除指浅屈肌腱外所有肌腱及皮肤。术后常规应用抗感染、抗凝、解痉药物 ,联合应用抗免疫排斥反应药物 :(1)全身用药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FK5 0 6、霉酚酸、强的松 ;(2 )局部用药 :肤轻松软膏涂手。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移植手血循环、免疫学指标以及皮肤活检。术后进行心理治疗以及在康复理疗师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移植手血循环同自体离断再植术。其中一个患者血糖升高 ,应用胰岛素对症治疗得以控制。皮肤切口顺利愈合。Tinel征检查显示神经生长速度较快。术后 7周移植手皮肤发生红色丘疹 ,系局部使用过多肤轻松软膏所致 ,经停用肤轻松软膏并用炉甘石洗剂擦洗后治愈。术后 4个月移植手功能较好 ,感觉已恢复至手指末节 ,可以持物 ,肌电图显示鱼际肌已见动作电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 手缺失 异体手移植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原体检测及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82
3
作者 丁彦 王慧君 +9 位作者 申洪 李祖国 耿舰 韩慧霞 蔡俊杰 李欣 康伟 翁德胜 陆药丹 姚开泰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5-200,共6页
目的 研究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利用3例尸检材料为观察对象,全部材料经常规HE染色,肺组织部分标本经组织化学Macchiavello法(病毒包涵体染色)、网状纤维、PAS染色;免疫组织化学;超薄切片及染色;光镜及透射... 目的 研究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利用3例尸检材料为观察对象,全部材料经常规HE染色,肺组织部分标本经组织化学Macchiavello法(病毒包涵体染色)、网状纤维、PAS染色;免疫组织化学;超薄切片及染色;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3例均以高热为首发症状,继而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肺部阴影;肺部病变:双肺广泛性实变;灶性出血,坏死,脱屑性肺泡炎及支气管炎,肺泡腔内充满增生脱落的肺泡上皮及渗出的蛋白、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肺透明膜形成,部分肺泡腔内、渗出物机化呈肾小球样机化性肺炎改变,肺泡上皮细胞内可见病毒包涵体;免疫器官损伤:脾脏淋巴组织大片状坏死,淋巴结灶性坏死。骨髓造血组织抑制;全身小血管炎:心、肺、肝、肾、肾上腺、横纹肌间小静脉周围及血管壁水肿,灶性纤维素样坏死,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部分小静脉有血栓形成;全身中毒性改变:肺、肝、肾、心、肾上腺实质细胞变性,坏死。肺组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群集的病毒颗粒。结论 本病是一种全身多器官损伤性疾病,肺部及免疫系统是病毒主要作用的靶器官,肺部广泛性实变,大量透明膜形成,呼吸窘迫及免疫功能低下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综合征 病原体 检测 病理 冠状病毒 传染病 非典型肺炎
原文传递
从SARS尸体解剖发现,浅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COVID-19)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41
4
作者 丁彦 卞修武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1-293,共3页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的冠状病毒研究小组通过系统进化分析,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是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姊妹病毒,同属于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Sr-CoV),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V-2",同时,世界卫生组织也将"新型冠状...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的冠状病毒研究小组通过系统进化分析,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是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姊妹病毒,同属于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Sr-CoV),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V-2",同时,世界卫生组织也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新命名为冠状病毒病-19(COVID-19),我们分析其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可能与SARS有相似之处。因此,根据我们的4例SARS尸体解剖发现及研究结果对COVID-19的病理变化及其发病机制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供病理及临床工作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病 尸体解剖 系统进化分析 ID 病理变化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与病理变化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6
5
作者 孙勇 丁彦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9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与肠道菌群的关系,观察肠黏膜病理改变状况。方法对27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27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菌群分析,并与10例正常组进行比较;取全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制做病理切片。结果活动期溃疡性...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与肠道菌群的关系,观察肠黏膜病理改变状况。方法对27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27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菌群分析,并与10例正常组进行比较;取全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制做病理切片。结果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比正常组显著减少(P<0.01),而大肠杆菌比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其他细菌差异无显著性(P>0.05);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各种细菌数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期与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病理学改变明显不同。结论活动期与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这种变化与其病理学改变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病理学
下载PDF
结肠、直肠癌活检病理诊断的探讨 被引量:33
6
作者 虞积耀 丁华野 +12 位作者 丁彦 陆江阳 郭瑞峰 黄勇 王仰坤 王嘉羚 陆平 宁浩勇 杨光之 芮海涛 郝艳 陈建 李宏伟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8-11,i003-i004,共6页
目的 结合WHO(2 0 0 0 )对结肠、直肠癌的诊断标准 ,对结肠、直肠内窥镜活检癌的临床病理诊断进行探讨。方法 对 12 15例结肠、直肠活检诊断癌的标本进行回顾性阅片 ,确定癌侵及黏膜下层的标准 ,并与相应的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诊断进... 目的 结合WHO(2 0 0 0 )对结肠、直肠癌的诊断标准 ,对结肠、直肠内窥镜活检癌的临床病理诊断进行探讨。方法 对 12 15例结肠、直肠活检诊断癌的标本进行回顾性阅片 ,确定癌侵及黏膜下层的标准 ,并与相应的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诊断进行对照 ,进行手术前后的病理诊断分析。结果 将 12 15例活检诊断结肠、直肠癌的标本与手术切除标本对比 ,其中 1173例活检诊断结肠癌 ,其中不能肯定癌侵及黏膜下层者 74 2例 ,手术后标本均为浸润癌 ,4 2例为腺瘤癌变 ,手术后标本有 3例癌局限在黏膜内。结论 建议在结肠活检癌的病理诊断中对不能确定癌侵及黏膜下层的病例不使用黏膜内肿瘤诊断 ,因为事实上这些病例绝大多数已是浸润癌。黏膜内肿瘤诊断主要应用于腺瘤及腺瘤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组织活检 病理学诊断 直肠癌 黏膜内肿瘤
下载PDF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cDNA芯片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24
7
作者 丁彦 +2 位作者 高雪芹 闫实 韩金祥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70-1075,共6页
目的建立制备肿瘤转移相关基因cDNA基因芯片的方法,并探讨其在肿瘤转移表达谱应用方面的意义。方法选择了399个已知转移相关基因克隆,经PCR扩增纯化后,以Cartesian Pixsys 5500芯片点样仪点布于多聚赖氨酸包被的玻片上;采用Cy3-dUTP和Cy... 目的建立制备肿瘤转移相关基因cDNA基因芯片的方法,并探讨其在肿瘤转移表达谱应用方面的意义。方法选择了399个已知转移相关基因克隆,经PCR扩增纯化后,以Cartesian Pixsys 5500芯片点样仪点布于多聚赖氨酸包被的玻片上;采用Cy3-dUTP和Cy5-dUTP双重荧光标记人大肠癌和肺癌细胞、正常组织、大肠癌和肺癌组织总RNA并与阵列进行杂交。结果经ScanArrayTM 4000共聚焦荧光扫描仪检测,图像背景均匀,信号清晰,效果满意。对大肠癌细胞系和组织标本及肺癌标本表达基因扫描结果行联合聚类分析发现:两种癌的基因表达大多数相同,仅少数有差别,有30种在两种转移癌中呈持续上调或下调的基因,包括运动因子基因、粘附分子、蛋白水解酶、癌基因、抑癌基因、抑制或促进凋亡基因以及诱导血管增生和信号转导的基因等。结论优化的cDNA基因芯片制备技术用于基因表达分析有较高的效率和可靠的实用性能。检测的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在两种癌无明显差别,表明不同癌其浸润和转移的分子机制大致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生物信息学 肿瘤基因 CDNA芯片 肠肿瘤 肺癌 基因表达谱
下载PDF
优化病理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9
8
作者 于莉娜 廖文婷 +1 位作者 张庆玲 丁彦 《基础医学教育》 2013年第3期254-255,258,共3页
病理学实验课是病理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病理实验教学现状,突破传统的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模式,应用案例式教学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入先进设备,促进师生间良好的双向沟通,提高上课效率;针对不同的专业,在教学内容、方法上... 病理学实验课是病理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病理实验教学现状,突破传统的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模式,应用案例式教学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入先进设备,促进师生间良好的双向沟通,提高上课效率;针对不同的专业,在教学内容、方法上区别对待,突出专业特色,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参与尸检、病理相关操作,拓展思维,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临床病理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等。通过对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各个环节优化课程内容,提高了病理学实验课教学质量,为学生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跨越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实验教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丁彦 +2 位作者 张进华 邱红明 张素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 探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方法学及意义。方法 首先将大肠癌Lovo细胞以不同浓度加入到非大肠癌患者的淋巴结组织制备的细胞悬液中 ,经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细胞角蛋白 (Cytokeratin ,AE1/AE3)和碘化丙锭 (... 目的 探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方法学及意义。方法 首先将大肠癌Lovo细胞以不同浓度加入到非大肠癌患者的淋巴结组织制备的细胞悬液中 ,经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细胞角蛋白 (Cytokeratin ,AE1/AE3)和碘化丙锭 (PI)双重染色后 ,用盲法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 ,建立参照模型。然后以同样方法测定 2 5例大肠癌患者经常规病理检查转移阴性的 16 2个淋巴结。结果 参照模型对Lovo细胞的检出值与理论值呈较理想的一致性 (r=0 976 ) ,可以从 10 5个淋巴细胞中检出 10个癌细胞。在 7例 (2 8% )大肠癌患者的 38个 (2 3 45 % )常规切片诊断阴性的淋巴结中检到了癌细胞 ,并与癌大小和浸润深度有相关性。结论 流式细胞术检测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是一种可靠、快速及定量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大肠癌 淋巴结微转移
原文传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理学及发病机制 被引量:23
10
作者 丁彦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75-476,共2页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tu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我国暂命名为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acuteinfectiousatypiealpneumonia,AIAP) ,简称非典型肺炎(AP) ,是近几个月流行全球 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该病来...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tu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我国暂命名为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acuteinfectiousatypiealpneumonia,AIAP) ,简称非典型肺炎(AP) ,是近几个月流行全球 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该病来势凶险 ,传染性极强 ,是目前国际医学界研究的焦点 ,本文作者根据 4例系统尸体解剖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病理学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血清蛋白质组学技术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1
作者 廖秋林 陈晓东 丁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02-407,共6页
In recent years,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proteomics.As embranchment of proteomics,serum proteomics has been pay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lso.The advanced techniques have been appl... In recent years,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proteomics.As embranchment of proteomics,serum proteomics has been pay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lso.The advanced techniques have been applied in serum proteomics research,which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thodology.A great advance has been made in serum proteomics research for seeking associated tumor markers,pharmacy and some non-cancer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 双向凝胶电泳 光谱分析 质量 血清
下载PDF
大剂量γ线照射对小鼠免疫功能近期、远期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崔玉芳 丁彦 +4 位作者 徐菡 柳晓兰 靳巍 毛建平 毛秉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5-677,共3页
目的 :观察大剂量γ线照射对小鼠免疫功能近期、远期的影响。方法 :将 2 2 5只清洁级C5 7小鼠 ,随机分为 0、6、9、12、15和 2 0Gy 6个剂量组 ,经γ线全身 1次照射后 ,于照后 1~2 8d和 3~ 12月活杀取材 ,用原位末端标记 (TUNEL)和May ... 目的 :观察大剂量γ线照射对小鼠免疫功能近期、远期的影响。方法 :将 2 2 5只清洁级C5 7小鼠 ,随机分为 0、6、9、12、15和 2 0Gy 6个剂量组 ,经γ线全身 1次照射后 ,于照后 1~2 8d和 3~ 12月活杀取材 ,用原位末端标记 (TUNEL)和May Grunwald Giemsa(MGG)染色 ,检测细胞凋亡并观察其与照射剂量的关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1)照后早期 (1~ 14 )d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率即出现明显升高 ,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凋亡率的升高更为显著 ;而T细胞亚群经不同剂量照射后持续下降 ,剂量为 2 0Gy时降至最低 ,其中以CD8+ T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最高 ,因而推测早期的严重损伤是急性辐射免疫损伤的重要特点之一。 (2 )照射后 1月淋巴细胞的凋亡率降低 ,T细胞及其亚群也逐渐恢复。然而直至照后 6~ 12月 ,无论是淋巴细胞的凋亡率还是CD3+ T细胞及CD8+ T细胞亚群 ,均未恢复到对照的水平 ,提示大剂量辐射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呈现较重的远期效应。 (3)本实验还发现 ,12≤Gy照射后 ,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率与照射剂量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15~ 2 0Gy照射后未观察到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照射后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大量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免疫损伤 T细胞亚群 凋亡
下载PDF
CD44V6在大肠癌转移中作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祖国 丁彦 +2 位作者 邓永键 郭君其 朱梅刚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729-732,共4页
目的研究CD44V6在大肠癌转移中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羊膜代基底膜模型并将大肠癌肿瘤细胞与羊膜及血管内皮共同培养,研究CD44V6对大肠癌细胞粘附基底膜与血管内皮的影响。采用共聚焦图像三维重构分析技术研究CD44V6... 目的研究CD44V6在大肠癌转移中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羊膜代基底膜模型并将大肠癌肿瘤细胞与羊膜及血管内皮共同培养,研究CD44V6对大肠癌细胞粘附基底膜与血管内皮的影响。采用共聚焦图像三维重构分析技术研究CD44V6对大肠癌细胞骨架的影响。使用激光漂白后荧光恢复技术研究CD44V6对大肠癌细胞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的影响。结果CD44V6单抗能抑制大肠癌细胞对羊膜及血管内皮的粘附和浸润能力,影响大肠癌细胞骨架蛋白的构型和分布。但对大肠癌细胞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无明显影响。结论CD44V6变异体能促进大肠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及基底膜的粘附和浸润,并影响细胞骨架蛋白的构型和分布,增强肿瘤细胞的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肿瘤转移 CD44V6 作用机理
原文传递
用文献轮廓挖掘大肠癌转移芯片表达谱 被引量:19
14
作者 黄仲曦 +1 位作者 丁彦 姚开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95-1197,共3页
目的寻找新的大肠癌转移相关基因。方法根据大肠癌转移芯片的表达谱,采用基于文献轮廓的数据挖掘方法,从Medline文献数据库中提取基因的相关文献并分析词的频率,再基于重复发生和共发生的过滤标准提取功能相关的词,最后基于词的发生频... 目的寻找新的大肠癌转移相关基因。方法根据大肠癌转移芯片的表达谱,采用基于文献轮廓的数据挖掘方法,从Medline文献数据库中提取基因的相关文献并分析词的频率,再基于重复发生和共发生的过滤标准提取功能相关的词,最后基于词的发生频率对基因进行功能聚类,进一步结合文献及已有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两个新的可能与大肠癌转移相关的基因TIAM1和NM23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肿瘤转移 基因芯片 信息存储 信息检索 基因表达谱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治疗相关基因检测的规范建议 被引量:23
15
作者 王恩华 朱明华 +7 位作者 步宏 陈杰 丁彦 周晓军 梁智勇 张祥宏 孙保存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3-77,共5页
一、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常见靶向治疗相关基因的意义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居于首位的恶性肿瘤,其中NSCLC约占85%左右。随着对其分子途径探索的逐步深入和相对应的靶向药物的不断出现,给其中的部分晚期患者带来... 一、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常见靶向治疗相关基因的意义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居于首位的恶性肿瘤,其中NSCLC约占85%左右。随着对其分子途径探索的逐步深入和相对应的靶向药物的不断出现,给其中的部分晚期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基因检测 靶向治疗 药物治疗 NSCLC 相关基因 恶性肿瘤 世界范围
原文传递
鼻咽癌血清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廖秋林 陈晓东 +1 位作者 赵亮 丁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采用双向电泳-质谱技术优化肿瘤抗原筛选方法,筛选鼻咽癌肿瘤抗原。方法鼻咽癌转移组、鼻咽癌未转移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先采用高丰度蛋白去除、脱盐预处理等以优化双向电泳,图像分析3组血清图谱寻找差异蛋白质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 目的采用双向电泳-质谱技术优化肿瘤抗原筛选方法,筛选鼻咽癌肿瘤抗原。方法鼻咽癌转移组、鼻咽癌未转移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先采用高丰度蛋白去除、脱盐预处理等以优化双向电泳,图像分析3组血清图谱寻找差异蛋白质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差异蛋白质点进行鉴定。结果通过调整、优化各个阶段的实验条件,实验结果比较稳定,重复性也比较好,分辨率得到一定的提高。图谱比较所得29个差异蛋白质点,成功鉴定了23种蛋白质。与正常组比较,转铁蛋白、锌指蛋白544、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NM23-H1蛋白和FAD合成酶在两组鼻咽癌患者中低表达,12-脂氧合酶、血清淀粉样蛋白A1前体、细胞色素P450、sICAM-1、组织蛋白酶G和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1等在两组鼻咽癌中均高表达,其中12-脂氧合酶、sICAM-1、组织蛋白酶G和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1在鼻咽癌转移组中比未转移组中表达增高,而热休克蛋白70则只在鼻咽癌转移组表达。结论双向电泳-质谱技术可发现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蛋白表达谱质或量的变化,从而为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血清蛋白质组学 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1 热休克蛋白70
下载PDF
CD_(44V6)在不同转移能力人大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祖国 丁彦 +1 位作者 邓永键 朱梅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细胞CD44V6的表达与其转移潜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定量分析技术,从蛋白水平到分子水平、从定性到定量,分析不同转移能力人大肠癌细胞CD44V6的表达。结果:人大肠癌... 目的:探讨大肠癌细胞CD44V6的表达与其转移潜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定量分析技术,从蛋白水平到分子水平、从定性到定量,分析不同转移能力人大肠癌细胞CD44V6的表达。结果:人大肠癌HT29、LoVo细胞系均有CD44V6变异体mRNA和蛋白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高转移能力的LoVo细胞表达强度均高于低转移能力的HT29细胞。实验还发现:LoVo细胞系内不同的细胞之间表达CD44V6的强度不一致,部分LoVo细胞表达CD44V6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原位杂交 大肠肿瘤 肿瘤细胞 CD44V6
下载PDF
抑癌基因KAI1对大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莉 李祖国 +1 位作者 杨光之 丁彦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7-590,594,共5页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KAI1对大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用KAI1 cDNA质粒转染低表达KAI1基因的人大肠癌LoVo细胞。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转染后mRNA和蛋白的表达,利用体外肿瘤同质性粘附、异质性粘附实验和肿瘤侵袭模型等方法,检测KA...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KAI1对大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用KAI1 cDNA质粒转染低表达KAI1基因的人大肠癌LoVo细胞。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转染后mRNA和蛋白的表达,利用体外肿瘤同质性粘附、异质性粘附实验和肿瘤侵袭模型等方法,检测KAI1/CD82对大肠癌粘附与侵袭的影响;以空白质粒转染组为对照组。结果体外实验发现转染KAI1质粒的LoVo细胞同质性粘附能力高于对照组,异质性粘附及侵袭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抑癌基因KAI1对肿瘤的增殖能力没有影响。结论KAI1基因表达的减少可以导致大肠癌细胞同质性粘附降低,对基底膜粘附及侵袭转移的能力增加。因此,KAI1基因可以作为大肠癌的一种转移抑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癌基因 KAI1 大肠癌细胞 生物学特性 肿瘤转移 结肠直肠肿瘤
下载PDF
葡萄胎发病新基因F10与滋养细胞肿瘤侵袭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周瑾 陈士岭 +5 位作者 邢福祺 庞战军 李冰 周问渠 付欣 丁彦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葡萄胎差异表达新基因F10在不同类型滋养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侵袭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2例葡萄胎、6例侵袭性葡萄胎、8例绒癌中F10表达情况。结果F10在全部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癌中均呈... 目的探讨葡萄胎差异表达新基因F10在不同类型滋养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侵袭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2例葡萄胎、6例侵袭性葡萄胎、8例绒癌中F10表达情况。结果F10在全部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癌中均呈阳性表达,其在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癌中的表达强度递增,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F10可能与滋养细胞肿瘤的发生及其侵袭行为相关,在侵袭或滋养细胞恶变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胎 绒毛膜癌 滋养层肿瘤 基因表达 原位杂交
下载PDF
结肠癌淋巴结微转移免疫组化检测及其预后关系 被引量:17
20
作者 丁彦 张福明 +3 位作者 李亦民 郭君其 蔡俊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76-277,307,I004,共4页
目的 探讨结肠癌淋巴结微转移免疫组化检出率及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抗细胞角蛋白(CK) 和癌胚抗原(CEA) 单克隆抗体,对68 例结肠癌(Dukes′B期) 根治术后经病理常规检查为转移阴性的584... 目的 探讨结肠癌淋巴结微转移免疫组化检出率及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抗细胞角蛋白(CK) 和癌胚抗原(CEA) 单克隆抗体,对68 例结肠癌(Dukes′B期) 根治术后经病理常规检查为转移阴性的584 枚淋巴结进行免疫组化(ABC法)检测,结合随访资料进行临床预后分析。 结果 68 例转移阴性的584枚淋巴结中,13 例(19-1 % ,1368)29 枚(5-0 % ,29584)淋巴结中发现微小转移的癌细胞,其中11 例5 年内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死亡。55 例免疫组化检测阴性的患者仅3 例复发。免疫组化诊断微转移阳性和阴性组5 年复发率分别是86-6% (1113) 和5-5% (355)。两组病人差异非常显著( P< 0-001)。 结论 应用肿瘤特异性抗体检测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淋巴结有助于发现微小转移的癌细胞,对估计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结微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