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碳酸钙的改性 被引量:3
1
作者 董琼 冰晶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聚合物 复合材料 有机改性剂 无机改性剂
下载PDF
酸性分子筛催化乙烯二聚反应 被引量:1
2
作者 冰晶 黄世萍 汪文川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64-1868,共5页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采用5T簇模型来模拟分子筛催化剂的酸性位,在B3LYP/6-311+G(3df,2p)的条件下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乙烯在酸性分子筛上的二聚反应.对反应各驻点进行了全局优化,经过零点能校正后,计算得出乙烯二聚反应的活化能.研究...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采用5T簇模型来模拟分子筛催化剂的酸性位,在B3LYP/6-311+G(3df,2p)的条件下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乙烯在酸性分子筛上的二聚反应.对反应各驻点进行了全局优化,经过零点能校正后,计算得出乙烯二聚反应的活化能.研究表明,乙烯在分子筛上的二聚反应分三步进行:单个乙烯分子化学吸附"第二个乙烯分子的物理吸附→两乙烯分子二聚反应.乙烯化学吸附生成的烷氧化合物与物理吸附的乙烯分子发生二聚反应生成新的C—C键同时生成新的烷氧化合物.计算得到的乙烯化学吸附和二聚反应的反应能垒分别为108和149kJ·mol-1.反应的逆过程也就是1-丁烯在酸性分子筛表面的1-丁基烷氧化合物发生β分裂反应,计算所得相应的1-丁烯β分裂反应的能垒为217kJ·mol-1,远高于相应的乙烯二聚反应能垒.此外还进一步研究了所用基组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T 分子筛 乙烯 二聚反应 烷氧化合物
下载PDF
Fe_3O_4@SiO_2磁性催化剂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3
作者 冰晶 陈文民 +3 位作者 范立维 郑屹华 吕迪 卢泽湘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2-64,75,共4页
以正硅酸乙酯作为硅源,采用沉淀法将四氧化三铁颗粒包覆在二氧化硅中,制备了Fe3O4@SiO2磁性催化剂载体材料。考察了氨水浓度、正硅酸乙酯浓度和四氧化三铁加入量对样品包覆率的影响,并对样品的物相和显微结构做了表征。结果表明:正硅酸... 以正硅酸乙酯作为硅源,采用沉淀法将四氧化三铁颗粒包覆在二氧化硅中,制备了Fe3O4@SiO2磁性催化剂载体材料。考察了氨水浓度、正硅酸乙酯浓度和四氧化三铁加入量对样品包覆率的影响,并对样品的物相和显微结构做了表征。结果表明:正硅酸乙酯可作为制备Fe3O4@SiO2磁性催化剂载体的硅源;在氨水浓度为0.4 mol/L、正硅酸乙酯浓度为0.02 mol/L、Fe3O4加入量为0.04 g的适宜反应条件下,样品包覆率为99%;二氧化硅有效包覆了四氧化三铁颗粒,但团聚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磁性 Fe3O4@SiO2硅源
下载PDF
磁性核壳型Fe_3O_4@SiO_2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冰晶 范立维 +3 位作者 林兆宇 吴正国 吕迪 卢泽湘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5年第4期44-47,共4页
以偏硅酸钠为硅源,采用沉淀法将Fe3O4颗粒包覆在Si O2中,制备了磁性核壳型Fe3O4@Si O2。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盐酸滴加时间和偏硅酸钠浓度对样品包覆率的影响,并对样品的物相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偏硅酸钠... 以偏硅酸钠为硅源,采用沉淀法将Fe3O4颗粒包覆在Si O2中,制备了磁性核壳型Fe3O4@Si O2。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盐酸滴加时间和偏硅酸钠浓度对样品包覆率的影响,并对样品的物相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偏硅酸钠可作为制备磁性核壳型Fe3O4@Si O2材料的硅源;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2h、盐酸滴加时间2h、偏硅酸钠浓度0.2mol·L-1,此时样品包覆率接近100%;Si O2对Fe3O4形成了有效包覆,但存在团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磁性 Fe3O4SiO2 硅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