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率及重建相位窗对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6
1
作者 毛定飚 滑炎卿 +5 位作者 王鸣鹏 张国桢 吴威岚 胡非 葛虓俊 丁其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1-524,共4页
目的 探讨心率及重建相位窗对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健康体检者行 16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条件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每位患者的 4条冠状动脉分支 (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 )分... 目的 探讨心率及重建相位窗对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健康体检者行 16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条件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每位患者的 4条冠状动脉分支 (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 )分别用于图像质量分析。心率≤ 6 0次 /min者 ,有 82 1% (4 6 / 5 6支 )的图像可用于诊断 ;心率 6 1~ 70次 /min者 ,有 6 3 4 % (10 4 / 16 4支 )的图像可用于诊断 ;心率 71~ 80次 /min者 ,有 4 1 2 % (2 8/ 6 8支 )的图像可用于诊断 ;心率 80次 /min以上者有 31 2 % (10 / 32支 )的图像可用于诊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在 6 0 %~ 70 %的重建相位窗时图像质量最佳 ,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在 5 0 %~ 6 0 %时最佳 ,右冠状动脉重建相位窗为 5 0 %~ 70 %较满意。结论 心率及重建相位窗对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有重要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 重建相位窗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 图像质量
原文传递
CT肿瘤血管成像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2
2
作者 滑炎卿 张国桢 +2 位作者 丁其 倪国兴 陆孝禹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01-705,共5页
目的 揭示CT肿瘤血管成像的病理机制 ,探讨其在周围型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 112例有病理结果的周围型孤立性肺结节 (SPN)患者的CT图像 ,在现行评价SPN性质的原则基础上 ,以显示病灶肿瘤血管成像作为诊断肺癌的另 1... 目的 揭示CT肿瘤血管成像的病理机制 ,探讨其在周围型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 112例有病理结果的周围型孤立性肺结节 (SPN)患者的CT图像 ,在现行评价SPN性质的原则基础上 ,以显示病灶肿瘤血管成像作为诊断肺癌的另 1条指标。全部病例均作了螺旋CT扫描 ,分别行病灶平扫和增强三期扫描 (少数早期病例增强仅做了二期扫描 ) ,薄层重建图像、局部放大及非线性窗观察等后处理。手术标本先做大切片 ,选择与CT肿瘤血管成像对应的部位取材 ,经常规固定、石蜡包埋和薄层切片 ,分别行HE染色和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CD34) ,观察肿瘤血管的形态、分布 ,半定量评价肿瘤血管的贫富。统计分析采用四格表法 ,分别求得CT肿瘤血管成像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病灶直径在 1~ 3cm之间 ,手术病理报告各型支气管肺癌 89例 ,结核瘤 11例 ,类癌 5例 ,错构瘤 4例 ,炎性假瘤 3例。CT表现明确有肿瘤血管成像者 4 4例 ,占 39% (44 /112 ) ,其中病理诊断肺腺癌 2 7例 ,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 6例 ,大细胞癌 5例 ,小细胞未分化癌 4例 ,炎性假瘤 2例。统计显示在周围型肺癌中肿瘤血管成像的敏感性为 4 7 2 % (42 /89) ,特异性为 91 3% (2 1/2 3) ,阳性预测值为 95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肿瘤血管成像 周围型肺癌 诊断
原文传递
PET和PET/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8
3
作者 丁其 滑炎卿 +2 位作者 管一晖 赵军 张国桢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61-263,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PET/CT对孤立性肺结节(SPN)定性诊断的准确性。方法行PET/CT检查并经手术或随访证实的良恶性SPN患者各30例,PET诊断由2位核医学科医生以标准摄取值(SUV)max≥2.5作为良恶性结节鉴别标准,PET/CT诊断由2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与2... 目的探讨PET/CT对孤立性肺结节(SPN)定性诊断的准确性。方法行PET/CT检查并经手术或随访证实的良恶性SPN患者各30例,PET诊断由2位核医学科医生以标准摄取值(SUV)max≥2.5作为良恶性结节鉴别标准,PET/CT诊断由2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与2位核医学科医生综合评价结节的SUV和形态学特点后做出并分析SPN的形态学特征,包括分叶、短毛刺、棘突、结节空泡、空洞、钙化、胸膜凹陷、支气管截断、支气管血管集束征、卫星灶等统计各种征象在良性和恶性SPN中的出现频率.并用x2检验分析其统计学意义。结果SPN PE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6.7%、90.0%和88.3%,PET/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0%、93.3%和91.7%。排在前五位的恶性征象依次是短毛刺(63.3%)、支气管截断(50.0%)、棘突(46.7%)、典型分叶(36.7%)和胸膜凹陷(26.7%),与良性SPN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在7例PET诊断错误的SPN患者中,有4例PET/CT诊断改变了治疗决策,其中2例PET/CT诊断正确,另有2例诊断可疑.建议随访。结论PET/CT对SPN定性诊断的准确性较PET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对比研究 脱氧葡萄糖 PET/CT 孤立性肺结节 对照研究 支气管血管集束征 放射科医生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内软斑块的准确性 被引量:27
4
作者 毛定飚 滑炎卿 +5 位作者 张国桢 王鸣鹏 吴威岚 胡非 丁其 葛虓俊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22-725,共4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测定冠状动脉内斑块密度的可靠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选用4具成年人尸体心脏标本,将取自标本心室内血栓和心包脂肪颗粒(大小分别为2.0、1.5、1.0、0.5 mm)置入冠状动脉模拟冠状动脉内斑块。对比剂配成1:30、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测定冠状动脉内斑块密度的可靠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选用4具成年人尸体心脏标本,将取自标本心室内血栓和心包脂肪颗粒(大小分别为2.0、1.5、1.0、0.5 mm)置入冠状动脉模拟冠状动脉内斑块。对比剂配成1:30、1:40、1:50 3种浓度注入冠状动脉内。原始数据以2种不同层厚(1.00、0.75 mm)重建横断面图像。结果当对比剂浓度为1:30时,血栓CT值分别为109 HU(层厚1.00 mm、大小2.0 mm)、115 HU(层厚1.00 mm、大小1.5 mm)、101 HU(层厚0.75 mm、大小2.0 mm)、113 HU(层厚0.75 mm、大小1.5 mm);脂肪CT值分别为-23 HU(层厚1.00 mm、大小2.0 mm)、-17 HU(层厚1.00 mm、大小1.5 mm)、-9 HU(层厚1.00 mm、大小1.0 mm)、-27 HU(层厚0.75 mm、大小2.0 mm)、-19 HU(层厚0.75 mm、大小1.5 mm)、-13 HU(层厚0.75 mm、大小1.0 mm)。当对比剂浓度为1:40时,血栓CT值分别为79 HU (层厚1.00 mm、大小2.0 mm)、87 HU(层厚1.00 mm、大小1.5 mm)、115 HU(层厚1.00 mm、大小1.0 mm)、73 HU(层厚0.75 mm、大小2.0 mm)、80 HU(层厚0.75 mm、大小1.5 mm)、110 HU(层厚0.75 mm、大小1.0 mm);脂肪的CT值分别为-31 HU(层厚1.00 mm、大小2.0 mm)、-22 HU(层厚1.00 mm、大小1.5 mm)、-10 HU(层厚1.00 mm、大小1.0 mm)、-35 HU(层厚0.75 mm、大小2.0 mm)、-25 HU(层厚0.75 mm、大小1.5 mm)、-19 HU(层厚0.75 mm、大小1.0 mm)。当对比剂浓度为1:50时,血栓CT值分别为53 HU(层厚1.00mm、大小2.0 mm)、60 Hu(层厚1.00mm、大小1.5 mm)、63 HU(层厚1.00 mm、大小1.0 mm)、51 HU(层厚0.75 mm、大小2.0 mm)、64 HU(层厚0.75 mm、大小1.5 mm)、67 HU(层厚0.75 mm、大小1.0 mm)、145 HU(层厚0.75 mm、大小0.5 mm);脂肪的CT值分别为-39 HU(层厚1.00 mm、大小2.0 mm)、-28 HU(层厚1.00 mm、大小1.5 mm)、-22 HU(层厚1.00 mm、大小1.0 mm)、17 HU(层厚1.00 mm、大小0.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 冠状动脉疾病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评价肺气肿患者肺功能的可行性 被引量:27
5
作者 葛虓俊 张国桢 +4 位作者 朱砚萍 单琳 毛定飚 丁其 滑炎卿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3-247,共5页
目的探索建立肺气肿通气功能障碍的CT分级标准及可行性。方法147例受试者自愿接受多层螺旋CT(MSCT)及常规肺功能(PFT)检查,间隔不超过1周。以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120例,比较MSCT肺功能与PFT之间的相关性,并以PFT为金... 目的探索建立肺气肿通气功能障碍的CT分级标准及可行性。方法147例受试者自愿接受多层螺旋CT(MSCT)及常规肺功能(PFT)检查,间隔不超过1周。以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120例,比较MSCT肺功能与PFT之间的相关性,并以PFT为金标准将其分为正常、轻、中、重度肺功能损害4组,用来建立肺气肿通气功能障碍的MSCT分级标准。B组27例,评估上述分级标准的准确性。测定CT肺功能的定量指标:容积比(Vex/in)、吸气相平均肺密度(MLDin)、呼气相平均肺密度(MLDex)、平均肺密度比(MLDex/in)、吸气相-910HU的像素指数(Piin-910)、呼气相-910HU的像素指数(Piex-910)、-910HU的像素指数比(Piex/in-910)。结果MSCT肺定量指标与PFT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以Piex/in-910与FEV1%的相关性最佳(r=-0.905,P<0.01)。正常肺功能者60例,轻度下降者22例,中度下降者21,重度下降者17例,所建立的分级标准能较好地反映肺气肿通气功能障碍,其中以Piex/in-910诊断效能最高(x^2=0.267,P=0.966,准确性81.5%),其初步标准为:正常0~9.9,轻度10.0~34.9,中度35.0~74.9,重度≥75.0。结论MSCT肺定量指标评价肺气肿通气功能障碍是可行的,其中以Piex/in-910诊断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呼吸功能试验 肺疾病 肺气肿
原文传递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影像表现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天女 黄庆娟 +3 位作者 丁重阳 朱晓华 丁其 陈建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MALT)淋巴瘤cT或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MALT淋巴瘤的cT或18F—FDGPET—CT表现特点。结果单肺病灶7例,双肺病灶7例,其中单发实变影3...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MALT)淋巴瘤cT或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MALT淋巴瘤的cT或18F—FDGPET—CT表现特点。结果单肺病灶7例,双肺病灶7例,其中单发实变影3例,单发肿块影3例,单发结节影1例,多发结节影1例,肿块影合并结节影、斑片状影1例,实变影合并斑片状影4例,弥漫性问质性病变1例。9例有支气管充气征,5例有cT血管造影征。2例FDG代谢不均匀增高,最大标准摄取值超过2.5。结论肺MALT淋巴瘤的影像特征性表现主要为单发或多发结节、肿块或实变影,内有支气管充气征,18F—FDG高代谢,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原文传递
MSCT对冠状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7
作者 毛定飚 谭德炎 +4 位作者 滑炎卿 丁其 葛虓俊 王鸣鹏 张国桢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对冠状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 9例患者的MSCT冠状动脉成像资料。结果 :9例冠状动脉变异患者中冠状动脉开口起源异常 4例 ,单一冠状动脉 1例 ,右冠状动脉发育不良1例 ,左回旋支缺如 1例 ,...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对冠状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 9例患者的MSCT冠状动脉成像资料。结果 :9例冠状动脉变异患者中冠状动脉开口起源异常 4例 ,单一冠状动脉 1例 ,右冠状动脉发育不良1例 ,左回旋支缺如 1例 ,冠状动脉分支起源异常 2例。结论 :MSCT可无创性准确诊断各种冠状动脉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变异 影像学诊断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肺容积测定与肺功能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葛虓俊 张国桢 +4 位作者 滑炎卿 毛定飚 丁其 朱砚萍 单林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5年第1期30-32,59,共4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肺容积指标与肺功能(PFT)的相关性及其在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中的特点。方法正常对照组38例,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24例,其中20例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均在1周内完成PFT及CT检查。采用多层螺旋CT(MSCT)于最大...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肺容积指标与肺功能(PFT)的相关性及其在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中的特点。方法正常对照组38例,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24例,其中20例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均在1周内完成PFT及CT检查。采用多层螺旋CT(MSCT)于最大吸气末和最大呼气末分别扫描全肺,用Pulmo肺定量软件测定全肺容积。结果MSCT的肺容积指标其中的最大吸气末容积(Vin)与PFT的肺总量的相关性最佳(r=0.961,P<0.01);最大呼气末容积(Vex)与残气量(RV)、容积差(Vin-Vex)与最大肺活量(MVC)、容积比(Vex/Vin)与残气量与肺总量比(RV/TLC)也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r=0.899,P<0.01;r=0.772,P<0.01;r=0.614,P<0.01)。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者Vin、Vex、Vex/Vin均有显著升高(P<0.058),与PFT的表现相一致。结论MSCT测定的肺容积指标与PFT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用于评估COPD患者的肺功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肺功能 MSCT 肺通气功能 阻塞性 相关性 残气 呼气末 对照研究 诊断
下载PDF
^18F-FDGPET/CT在滤泡性淋巴瘤分期及疗效评价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9
作者 丁重阳 李天女 +4 位作者 孙晋 杨文平 黄庆娟 丁其 徐绪党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在滤泡性淋巴瘤(FL)的分期、疗效评价、复发监测及预后判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13年1月行PET/CT检查的经病理确诊为FL的28例患者[男12例,女16例,平均年龄57(36~82)岁]资料。...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在滤泡性淋巴瘤(FL)的分期、疗效评价、复发监测及预后判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13年1月行PET/CT检查的经病理确诊为FL的28例患者[男12例,女16例,平均年龄57(36~82)岁]资料。对患者均进行AnnArbor临床分期,统计行PET/CT检查后临床分期改变情况。比较不同临床分期组间、病理高级别(3a+3b级)组和低级别(1+2级)组间SUVmax差异。28例中有17例行化疗后PET/CT检查和电话随访(10-88个月)监测疗效,比较疗效佳(CR+PR)和不佳(SD+PD)者生存差异。统计分析采用Mann—Whitneyu秩和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1)28例治疗前行^18F—FDGPET/CT的患者中,10.7%(3/28)分期上调,3.6%(1/28)分期下调。Ⅰ+Ⅱ期组SUVmax为10.1±3.2,Ⅲ+Ⅳ期组SUVmax为11.5±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19,P〉0.05)。病理低级别组(15例)和高级别组(13例)SUVmax分别为6.9±3.6和12.4±5.6(Z=-3.706,P〈0.01)。(2)17例治疗前后均行^18F-FDGPET/CT检查的患者中,疗效佳组(11例)治疗前SUV~10.8±5.1,治疗后SUVmax3.4±2.3(Z=-2.312,P〈0.05);疗效不佳组(6例)治疗前SUVmax11.2±6.9,治疗后SUVmax7.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53,P〉0.05)。疗效佳与疗效不佳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48和26个月(x^2=4.207,P〈0.05)。结论^18F-FDGPET/CT有助于明确FL分期、评价疗效、监测复发及提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滤泡型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肺像素指数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0
作者 葛虓俊 张国桢 +2 位作者 毛定飚 丁其 滑炎卿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3,i0011,共4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肺像素指数与肺功能(PFT)指标的相关性及像素直方图特点。方法对127名受试者行CT及PFT检查,两种检查间隔不超过1周。CT检查采用MSCT于最大吸气末、最大呼气末及平静呼吸分别扫描全肺,用Pulmo肺定量软件测定-102...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肺像素指数与肺功能(PFT)指标的相关性及像素直方图特点。方法对127名受试者行CT及PFT检查,两种检查间隔不超过1周。CT检查采用MSCT于最大吸气末、最大呼气末及平静呼吸分别扫描全肺,用Pulmo肺定量软件测定-1024~-910HU与-1024~-960HU的全肺像素指数(PI-910HU、PI-960HU),计算出-910HU的呼气相与吸气相像素指数比,勾画出像素直方图。结果MSCT各呼吸相像素指数值与PFT存在相关性,其中以PI-910HU的呼吸两项指数比与常规肺功能指标中的FEV1/FVC相关性最佳(r=-0.901,P<0.01)。像素直方图中,28例为双峰样分布,81例为类正态分布,18例为偏态分布。结论MSCT的CT像素指数与PFT显著相关,可用于评估肺功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肺功能实验 肺密度
下载PDF
中期PET-CT检查在评价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反应及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11
作者 丁重阳 李天女 +4 位作者 范磊 徐卫 李建 孙晋 丁其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2-344,共3页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病理亚型,占成人淋巴瘤的30%-40%,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不断增高的趋势。PET-CT在DLBCL诊断及分期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公认[1-4],但是中期PE...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病理亚型,占成人淋巴瘤的30%-40%,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不断增高的趋势。PET-CT在DLBCL诊断及分期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公认[1-4],但是中期PET-CT对DLBCL患者疗效判断及预后评估的作用存在一定的争议。我们回顾性分析68例DLBCL患者化疗前及化疗中的18F-FDGPET-CT显像结果,旨在探讨中期PET-CT检查在评价DLBCL患者化疗反应及预后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化疗反应 预后评估 CT检查 患者 中期 价值 DLBCL
原文传递
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肺错构瘤的CT征象 被引量:11
12
作者 滑炎卿 丁其 +2 位作者 唐平 吕帆真 殷于磊 《上海医学影像》 2008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肺错构瘤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经手术病理或2年以上随访证实的肺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17~76岁,平均43岁,女性36例,男性17例。健康体检发现48例,因呼吸系统症状就诊发现5例。分别使... 目的探讨肺错构瘤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经手术病理或2年以上随访证实的肺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17~76岁,平均43岁,女性36例,男性17例。健康体检发现48例,因呼吸系统症状就诊发现5例。分别使用单层螺旋CT、4层螺旋CT和16层螺旋CT扫描,层厚和层距2mm~10mm之间,其中平扫7例,平扫+增强46例。观测SPN形态和大小用肺窗(WW-1000~-1500HU),测定病灶密度和强化程度用纵隔窗(WC40~50HU)。手术、经皮肺穿刺或胸腔镜活检病理证实17例,随访证实36例。结果均为单发病灶,直径小于20mm者44例,大于20mm者9例;边缘光滑者11例,边缘分叶和(或)长毛刺者42例;密度均匀者15例,不均匀者38例,测得钙化或(和)脂肪密度者15例;注射对比剂后轻度强化者2例,无强化者51例。结论肺错构瘤以周围型孤立性结节居多,直径多在2cm以下,可见边缘分叶或(和)长毛刺,平扫密度高或呈岛状高密度,常见散在性钙化,典型者内见脂肪密度或(和)爆米花样钙化,增强扫描不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支气管源性肺癌 错构瘤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化疗中期及终末期18F—FDGPET/CT显像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10
13
作者 丁重阳 李天女 +4 位作者 孙晋 段丽敏 杨文平 徐绪党 丁其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1-465,共5页
目的探讨化疗中期及终末期18F-FDGPET/CT显像对DLBCL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1年经手术或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110例(男62例,女48例,中位年龄52岁)DLBCL患者的18F—FDGPET/CT显像结果。其中在化疗中期(4... 目的探讨化疗中期及终末期18F-FDGPET/CT显像对DLBCL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1年经手术或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110例(男62例,女48例,中位年龄52岁)DLBCL患者的18F—FDGPET/CT显像结果。其中在化疗中期(4周期)、化疗终末期(6∽8周期)、化疗中期+终末期行PET/CT检查的患者分别为42、44和24例。根据显像结果将患者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以无进展生存(PFS)期及总体生存(os)期为评价指标,对各组患者进行预后评估。组间PFS率及Os率的比较采用疋。检验,预后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结果化疗中期”F—FDGPET/CT显像阳性组28例,阴性组38例,2组中位PFS期分别为20和37个月,3年PFS率分别为17.9%(5/28)和52.6%(2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5,P〈O.01);中位Os期分别为28和39个月,3年0s率分别为35.7%(10/28)和55.3%(21/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73,P〉0.05)。化疗终末期”F.FDGPET/CT显像阳性组20例,阴性组48例,2组中位PFS期分别为21和54个月,3年PFS率分别为20.O%(4/20)和77.1%(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15,P〈0.01);中位Os期分别为26和57个月,3年0s率分别为25.0%(5/20)和8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62,P〈0.01)。结论化疗终末期PET/CT是DLBCL患者预后评估的可靠方法,而化疗中期PET/CT对患者的预后评估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型 药物疗法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原文传递
肺大泡的多层螺旋CT定量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葛虓俊 张国桢 +2 位作者 滑炎卿 丁其 毛定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肺大泡定量指标及三维重建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18例经HRCT明确诊断的肺大泡 ,中单发肺大泡 5例 ,多发肺大泡 13例。CT检查采用MSCT于最大呼气末扫描全肺 ,用Pulmo肺定量软件对全肺 (18例 )和肺大泡中...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肺大泡定量指标及三维重建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18例经HRCT明确诊断的肺大泡 ,中单发肺大泡 5例 ,多发肺大泡 13例。CT检查采用MSCT于最大呼气末扫描全肺 ,用Pulmo肺定量软件对全肺 (18例 )和肺大泡中心层面 (2 4例 )进行定量分析 ,并以容积再现技术 (VRT)作三维重建 ,其阈值定为 -10 2 4~ 980Hu。结果 :(1)CT肺定量方法检出的肺大泡病灶的大小、数目及位置与HRCT检出的相仿 ,并能顺利地量化出病灶容积及占全肺的比重 (4~ 2 741.2ml,0 .2 4%~ 40 .5 % ) ;(2 )全肺像素直方图中 ,双峰样分布 5例 ,类正态分布 13例。肺大泡中心层面像素直方图中 ,双峰样分布 10例 ,类正态分布 12例 ,偏态分布 2例 ;(3 )三维重建图像中 ,较大肺大泡能清楚显示 4例 ;较小者显示不清 3例 ;多发肺大泡均能显示 ,但边界显示不清 11例。结论 :MSCT能很好地对肺大泡进行三维重建及量化分析 ,其定量指标对肺大泡评估具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肺大泡 定量分析 三维重建 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重建技术的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毛定飚 滑炎卿 +5 位作者 张国桢 王鸣鹏 吴威岚 胡非 葛虓俊 丁其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时各种重建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疾病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20例患者做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回顾性心电门控、0.42s螺旋扫描),进行容积再现技术(VRT)、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仿真内窥镜(CT...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时各种重建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疾病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20例患者做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回顾性心电门控、0.42s螺旋扫描),进行容积再现技术(VRT)、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仿真内窥镜(CTVE)等图像后处理,并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结果:在20例患者的136节段(血管直径≥2mm)中,CT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有122节段(89.7%)。对于CT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冠状动脉节段,在横断位图像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2%和94.4%,CTVE为71.8%和84.4%,MIP为68.7%和84.4%,CPR为65.6%和87.7%,VRT为65.6%和74.4%。将5种重建技术结合后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和96.6%。结论:横断面图像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在冠状动脉中高度狭窄的诊断上,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肌血管重建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桥血管的评价 被引量:8
16
作者 毛定飚 张艳芳 +3 位作者 滑炎卿 丁其 葛虓俊 张国桢 《上海医学影像》 2004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 8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行心电门控下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容积再现(VRT)、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和仿真内窥镜(CTVE)等后处理,观察...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 8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行心电门控下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容积再现(VRT)、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和仿真内窥镜(CTVE)等后处理,观察桥血管位置、管腔通畅情况。结果 在CT图像上,8例患者的12根桥血管均可用于评价,并且未发现明显再狭窄和闭塞。结论 16层螺旋CT可无创性对冠状动脉桥血管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桥血管 术后随访 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状动脉成像
下载PDF
术前CT评估胰头癌可切除性的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巍 袁祖荣 +4 位作者 滑炎卿 唐健雄 涂彦渊 丁其 罗恩钊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评价术前 CT 判别胰头癌可切除性的方法和标准,并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螺旋 CT 对24例胰头癌病人进行术前薄层多期扫描,将胰周血管受侵犯程度分为4级,结合周围组织脏器的受累情况判断胰头癌的可切除性,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 目的评价术前 CT 判别胰头癌可切除性的方法和标准,并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螺旋 CT 对24例胰头癌病人进行术前薄层多期扫描,将胰周血管受侵犯程度分为4级,结合周围组织脏器的受累情况判断胰头癌的可切除性,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 24例胰头癌病人,术前15例判别可切除,实际14例得到了根治性切除,阳性准确率达93.3%,阴性准确率达100%。结论利用血管受侵犯程度分级,螺旋 CT 可以较准确的判别胰头癌的可切除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术前诊断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显像诊断肺癌的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丁重阳 黄庆娟 +3 位作者 李天女 吴丽玲 丁其 陈建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对2006年10月~2009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115例肺癌和53例肺良性病变的PET/CT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观察肺部病灶的CT形态及PET显像的FDG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结合临床、病理诊断...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对2006年10月~2009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115例肺癌和53例肺良性病变的PET/CT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观察肺部病灶的CT形态及PET显像的FDG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结合临床、病理诊断及治疗资料,分析PET、CT、PET/CT对肺癌原发灶及转移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CT对168例肺部病变患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3.9%(85/115)、73.6%(39/53)、73.8%(124/168);PET分别为82.6%(95/115)、62.3%(33/53)、76.2%(128/168);PET/CT分别为90.4%(104/115)、81.1%(43/53)、87.5%(147/168)。55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31例,PET诊断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70.9%、95.8%、81.8%;CT分别为41.9%、87.5%、65.5%;PET/CT分别为90.3%、95.8%、92.7%。肺癌远处转移41例,PET/CT发现105处骨转移,单纯CT只发现25处。结论:PET/CT对肺癌原发灶及转移灶较单纯PET、单纯CT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高,在肺癌的诊断和分期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脱氧葡萄糖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肿瘤转移
下载PDF
PET/CT与PET在病变定位诊断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丁其 管一晖 +5 位作者 赵军 滑炎卿 左传涛 毛定飚 葛虓俊 张国桢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83,i003,共4页
目的 比较PET CT与PET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有全身不同部位病变的12 0例PET CT显像患者,男74例,女4 6例,年龄2 3~78岁,中位年龄5 4 6岁。包括头颈部病变30例,胸部病变4 0例,腹盆腔病变30例,骨骼病变2 0例。分析PET图像和PET C... 目的 比较PET CT与PET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有全身不同部位病变的12 0例PET CT显像患者,男74例,女4 6例,年龄2 3~78岁,中位年龄5 4 6岁。包括头颈部病变30例,胸部病变4 0例,腹盆腔病变30例,骨骼病变2 0例。分析PET图像和PET CT融合图像,以准确定位、不能准确定位但不影响诊断、不能准确定位影响诊断3种标准评价PET和PET CT的定位能力。结果PET对病变的定位准确性为2 9 2 % ,总的不影响诊断的定位准确性为6 9 2 % ;PET CT对病变的定位准确性为86 7% ,总的不影响诊断的定位准确性为93 3% (P <0 0 0 1)。结论 PET CT在病变精确定位方面明显优于P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对照研究 PET/CT 定位准确性 影响诊断 定位诊断价值 CT融合图像 头颈部病变 PET图像 不同部位 方法选择 中位年龄 胸部病变 盆腔病变 骨骼病变 定位能力 精确定位
下载PDF
PET—CT预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丁重阳 李天女 +3 位作者 孙晋 杨文平 丁其 徐绪党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23-927,共5页
目的探讨化疗中期和终末期行PET—CT检查预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DLBCL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其中43例患者在化疗中期(4个周期)、48例患者在化疗终末期(6~8个周期)、25例患... 目的探讨化疗中期和终末期行PET—CT检查预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DLBCL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其中43例患者在化疗中期(4个周期)、48例患者在化疗终末期(6~8个周期)、25例患者在化疗中期和终末期均行PET—CT检查。通过与治疗前PET-CT的结果进行比较,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和无缓解组,对各组患者的预后进行比较。结果中期组患者中,完全缓解42例,部分缓解15例,无缓解11例,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缓解患者的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1.9%、60.0%和18.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2.4%、46.7%和9.1%。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患者的2年无进展生存率和3年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部分缓解与无缓解患者的2年无进展生存率和3年总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终末期组患者中,完全缓解50例,部分缓解11例,无缓解12例,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缓解患者的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2.0%、45.5%和8.3%。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0%、54.5%和8.3%。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患者的2年无进展生存率和3年总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部分缓解与无缓解患者的2年无进展生存率和3年总生存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中期行PET-CT比较,终末期行PET—CT更能准确地评估DLBCL患者的预后;中期行PET—CT不能区分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DLBCL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