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易敬林 杨海军 +5 位作者 丁伟 柳喆 吴晓牧 杨志刚 陈波 何丹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1-4,F0004,共5页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和培养条件,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无恶性血液病的32~65岁的成人骨髓7例,经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单个核细胞,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将细胞的密度调整到1×106个/mL,接种到12...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和培养条件,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无恶性血液病的32~65岁的成人骨髓7例,经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单个核细胞,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将细胞的密度调整到1×106个/mL,接种到12孔培养板中(1 mL/孔)进行培养,48 h 后更换新鲜培养液,以后每3 d 换液1 次.当细胞铺满培养板底90%以上时,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胞传代培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细胞的CD29、CD44、CD166、CD105、CD34、CD45、HLA-DR表达情况.并且使用脂肪细胞诱导培养液诱导培养MSCs,油红O染色检测其能否被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结果成人骨髓接种后24 h内细胞开始聚集成细胞集落,并从集落中长出少许长梭形细胞,6~15 d细胞进入快速增殖期,一般培养20~25 d后细胞汇合成片铺满培养板底;而传代培养的细胞每代约需10~15 d即可铺满瓶底.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此次培养的骨髓来源细胞高表达CD29、CD44、CD166、CD105,不表达CD34、CD45、HLA-DR,符合骨髓MSCs细胞的特性.油红O染色显示MSCs可以被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结论用密度为1.077 g/mL淋巴细胞分离液作为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的人骨髓MSCs增殖力强,操作简单,是一种较好的分离和培养MSCs的方法.MSCs可以被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人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吴晓牧 杨志刚 +3 位作者 丁伟 杨海军 柳喆 张昆南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7年第4期410-415,共6页
目的:探索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体外条件。方法:采用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1.077g·mL-1)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的骨髓中分离出MSCs进行体外扩增。收集第2代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标... 目的:探索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体外条件。方法:采用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1.077g·mL-1)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的骨髓中分离出MSCs进行体外扩增。收集第2代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标志。逐渐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β-巯基乙醇(BME)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MSCs向神经元细胞分化,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诱导后细胞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巢蛋白(nse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培养后的MSCs强表达CD29;较强表达CD44、CD166和CD105;不表达CD45、CD34和HLA-DR。诱导剂诱导后,MSCs分化为具有典型的神经元形态的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显示78%的细胞NSE表达阳性;大约51%细胞nsetin表达阳性;所有细胞GFAP均阴性表达。结论:成人MSCs在体外可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且具有较高的阳性分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元样细胞 诱导 分化
原文传递
沙立度胺对ECV_(304)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丁伟 林茂芳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 在体外探讨沙立度胺 (thalidomide,反应停 )抗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反应停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 ECV30 4 细胞增殖的抑制率 ;RT- PCR检测血管新生相关基因的表达 ;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反应停对 NF-κB... 目的 在体外探讨沙立度胺 (thalidomide,反应停 )抗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反应停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 ECV30 4 细胞增殖的抑制率 ;RT- PCR检测血管新生相关基因的表达 ;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反应停对 NF-κB活化的影响。结果 反应停对 ECV30 4 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 (r=0 .999,P<0 .0 0 1) ,当 5 0μg/ ml反应停处理 72小时 ,其抑制率为 34% ;2 5μg/ m l反应停处理 2 4小时 ,ECV30 4 细胞VEGF m 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0 .4 8± 0 .14 vs 0 .98± 0 .18,P=0 .0 0 5 ) ;与对照组相比 ,IL - 8m RNA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减少 (5 .77± 0 .4 4 vs 5 .99± 0 .5 2 ,P>0 .0 5 ) ;αv 整合素亚基 m 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0 .4 7± 0 .13vs 0 .82± 0 .18,P=0 .0 2 9) ,而β5整合素亚基 m 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1.5±0 .5 2 vs 1.37± 0 .81,P>0 .0 5 )。当药物浓度为 5 0μg/ m l时 ,NF-κB转录因子活性明显降低 ,且其对 NF-κB活化的抑制与药物浓度有关。结论 反应停抑制血管新生可能与其通过直接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下调 VEGF和αv 整合素亚基表达以及抑制 NF-κB的活化等多个环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反应停 细胞株 ECV304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多巴胺神经元分化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晓牧 丁伟 +3 位作者 王卫真 易敬林 何丹 陈元仲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向神经元和多巴胺神经元分化的潜能。方法分离和纯化hMSCs;在体外以WHI-P131预处理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预诱导后,全反式维甲酸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诱导hMSCs向神经元和多巴胺神经元分...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向神经元和多巴胺神经元分化的潜能。方法分离和纯化hMSCs;在体外以WHI-P131预处理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预诱导后,全反式维甲酸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诱导hMSCs向神经元和多巴胺神经元分化。光镜下观察其分化过程中hMSCs的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诱导前后细胞是否表达神经元和多巴胺能神经元标志蛋白。结果诱导后的hMSCs能分化成为具有典型神经元形态的细胞,并明显表达抗人神经巢蛋白(nestin)[(54.2±3.7)%]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77.0±5.7)%],低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8.8±2.4)%];对照组细胞这些表达均为阴性;而且相当部分hMSCs表达酪氨酸羟化酶(TH)[(36.5±15.8)%]和多巴胺转运体(DAT)[(26.0±14.2)%]。结论在适当条件下,hMSCs可分化成为神经元样细胞和多巴胺神经元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神经元样细胞 多巴胺神经元样细胞
下载PDF
c-myc基因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魏宇靖 柯波 +3 位作者 刘婷婷 丁伟 符环 程洪波 《江西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c-Myc基因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RT-PCR)技术检测30例CML(其中慢性期11例,加速期8例,急变期11例)和10例对照(正常骨髓6例和非恶性血液病4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myc基因的表达,分析c-... 目的探讨c-Myc基因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RT-PCR)技术检测30例CML(其中慢性期11例,加速期8例,急变期11例)和10例对照(正常骨髓6例和非恶性血液病4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myc基因的表达,分析c-myc基因与CML患者不同临床阶段之间的关系。结果 c-myc基因在CML不同临床分期的表达水平均有所升高,CML慢性期患者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L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c-myc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期和对照组(P<0.05),CML急变期患者较加速期患者c-myc基因表达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yc基因在CML加速期和急变期的表达明显升高,提示c-myc基因高表达可能是CML病情进展与急变的机制之一。c-myc基因表达水平在CML患者病程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可能作为c-myc基因抑制剂应用于CML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YC基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胆碱能神经元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晓牧 丁伟 +3 位作者 项正兵 王卫真 柳喆 张昆南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6-8,78,共4页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体外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潜能。方法体外分离和扩增人BMMSCs。利用扩增后的第2代BMMSCs分为诱导组和对照组。诱导组的细胞经预处理和预诱导后在含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音速波状蛋白(Shh)的完全培养基...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体外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潜能。方法体外分离和扩增人BMMSCs。利用扩增后的第2代BMMSCs分为诱导组和对照组。诱导组的细胞经预处理和预诱导后在含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音速波状蛋白(Shh)的完全培养基中诱导5 h,对照组不加任何诱导剂。诱导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神经元样细胞特异标志。结果诱导组BMMSCs经诱导后均能分化为具有典型神经元形态的细胞,并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61.00±3.6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14.42±2.74)%],且有相当部分神经元样细胞表达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9.92±1.29)%];对照组BMMSCs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上述特异性标志物表达也均为阴性。结论BMMSCs可跨胚层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和胆碱能神经元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元样细胞 胆碱能神经元样细胞 分化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血管新生初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丁伟 林茂芳 +2 位作者 叶锦 王丽君 丁伟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MDS)患者骨髓是否存在血管新生 ,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 (兔抗人凝血因子 相关抗原多克隆抗体 )标记了 38例 MDS、1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 L)和 15例正常人骨髓组织...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MDS)患者骨髓是否存在血管新生 ,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 (兔抗人凝血因子 相关抗原多克隆抗体 )标记了 38例 MDS、1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 L)和 15例正常人骨髓组织内血管内皮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计数骨髓切片全片中微血管数 ,计算平均值 ,表达为微血管数 /× 4 0 0视野 ,并与患者临床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DS组骨髓微血管数 ( 17± 2支 /× 4 0 0视野 )高于正常人对照组 ( 7± 2支 /× 4 0 0视野 ) ( P<0 .0 0 1) ,但低于 ANL L 组 ( 2 4± 4支 /× 4 0 0视野 ) ( P<0 .0 0 1) ,其中 MDS低危组与高危组骨髓微血管密度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 MDS患者骨髓微血管数与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数、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等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MDS患者骨髓存在明显的血管新生 ,为临床应用抗血管新生方法治疗 MDS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新生血管化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丁伟 吴晓牧 +3 位作者 饶燕飞 杨志刚 柳喆 张水生 《江西医药》 CAS 2007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比较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与全骨髓培养法之间的差异,以期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基于临床移植需要的MSCs分离方法。方法分别应用上述两种方法分离MSCs,比较用两种方法的细胞形态... 目的比较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与全骨髓培养法之间的差异,以期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基于临床移植需要的MSCs分离方法。方法分别应用上述两种方法分离MSCs,比较用两种方法的细胞形态、MSCs细胞得率及以及细胞表面标志的差异。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有效培养出骨髓MSCs,且获得的第二代MSCs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细胞形态均一,为长梭形或三角形。5ml骨髓细胞分离培养后,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的MSCs细胞总数显著小于全骨髓培养法(t=2.639,P<0.01)。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与全骨髓培养法获得的第二代MSCsCD29、CD105、CD105、CD34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809、0.659、0.277、0.191,P均>0.05),但前者的HLA-DR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47,P<0.05)。结论与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相比较,全骨髓培养法分离MSCs具有培养时间较短,细胞得率较多的优点,虽纯度相对较低,但仍是一种较好的MSCs分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 细胞培养
下载PDF
多西紫杉醇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生长的影响及机制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艳霞 丁伟 肖祖克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诱导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对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特点,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连反应(RT-PCR)法测定...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诱导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对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特点,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连反应(RT-PCR)法测定整合素α5β1,bcl-2,bax等凋亡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1)多西紫杉醇在1.33~108μg/ml浓度范围内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且此作用与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呈明显相关关系(r=0.947、0.979,P=0.014、0.004)。(2)4~36μg/ml多西紫杉醇作用12~48h,A549细胞可见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且A549细胞凋亡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升高,呈浓度依赖性(r=0.999,P=0.034)。(3)RT-PCR结果显示,多西紫杉醇可明显抑制A549细胞中表达α5整合素亚基基因,使其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意义(t=10.147、4.583,P=0.01、0.044)。但多西紫杉醇对A549细胞表达VEGF、bF-GF、β1整合素亚基基因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诱导A549细胞凋亡,其机制是通过抑制Bcl-2/Bax表达比例诱导其凋亡,并可能抑制整合素α5β1表达而影响A549细胞的增殖、黏附,以及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549细胞株 凋亡 多西紫杉醇 α5β1整合素 BCL-2 BAX
下载PDF
音速波状蛋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伟 吴晓牧 +3 位作者 陈元仲 柳喆 杨志刚 易敬林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21-223,228,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音速波状蛋白(Shh)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定向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扩增和鉴定人骨髓MSCs。采用不同诱导方案诱导MSCs向神经元和多巴胺能神经元样细胞定向转化后,进行抗神经巢蛋白(Nest... 目的探讨音速波状蛋白(Shh)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定向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扩增和鉴定人骨髓MSCs。采用不同诱导方案诱导MSCs向神经元和多巴胺能神经元样细胞定向转化后,进行抗神经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酪氨酸羟化酶(TH)和多巴胺转运体(DAT)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并计算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实验组诱导后MSCs能分化为具有典型神经元形态的细胞,可见NSE、Nestin、GFAP、TH和DAT等神经细胞标志表达;对照组MSCs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上述特异性标志物表达均为阴性。实验2组(诱导方案含Shh)与1组(诱导方案不含Shh)的NSE、Nestin、GFAP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2组TH和DAT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实验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hh可促进MSCs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元样细胞 多巴胺能神经元样细胞 分化 音速波状蛋白
下载PDF
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运动神经元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孔卫国 吴晓牧 +3 位作者 张昆南 胡国柱 丁伟 何丹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9期1-4,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s,hMSCs)在体外诱导向运动神经元分化的潜能。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hMSCs,在含有10%FBS的DMEM/F12培养基中的培养扩增。将传代后的第1代hMSCs分为诱导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s,hMSCs)在体外诱导向运动神经元分化的潜能。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hMSCs,在含有10%FBS的DMEM/F12培养基中的培养扩增。将传代后的第1代hMSCs分为诱导组和对照组,诱导组的细胞在完全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预处理24h后,用0.5μg/mL维甲酸(RA)和200ng/mL音速波状蛋白(shh)联合诱导10d。对照组不加上述诱导剂。光镜下观察其分化过程中hMSCs的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诱导前后细胞是否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是否产生运动神经元及在总的细胞数种所占比率,并用流式软件分析结果。结果诱导组hMSCs经诱导后能分化为具有典型神经元形态的细胞,部分细胞表达抗人神经巢蛋白(Nestin),表达率达到(25.0±4.8)%;流式检测诱导后运动神经元特异性标志蛋白HB9表达,表达率达到(50.0±5.3)%。对照组细胞形态无改变,无Nestin表达,HB9表达小于5%。结论hMSCs在体外条件下能诱导分化为运动神经元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运动神经元 诱导 分化
下载PDF
PTEN、NF-κB基因在正常核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婷婷 丁伟 +3 位作者 黄艳辉 罗敏智 万才水 金成豪 《江西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473-477,共5页
目的探讨PTEN和NF-κB基因在正常核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N-AM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RT-PCR)技术检测40例初治CN-AML和10例对照(正常骨髓6例和非恶性血液病4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PTEN、NF-κ... 目的探讨PTEN和NF-κB基因在正常核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N-AM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RT-PCR)技术检测40例初治CN-AML和10例对照(正常骨髓6例和非恶性血液病4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PTEN、NF-κB p65的表达,分析PTEN、NF-κB与患者年龄、性别、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原始细胞数及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结果对照组PTEN基因表达阳性率为90%,CN-AML组阳性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1);PTEN基因表达与年龄、骨髓中原始细胞百分比有关,(P值分别为0.016、0.01),与性别、外周血白细胞计数、OS无关(P>0.05);对照组NF-κB P65基因表达均为阴性,CN-AML组阳性率为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NF-κB p65基因阳性表达与较短OS有关(P=0.024),与性别、年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骨髓中原始细胞百分比均无关(P>0.05)。结论 CN-AML患者存在PTEN、NF-κB基因表达异常,NF-κB阳性者预后较差,是影响CN-AML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PTEN基因 NF-κB基因 预后
下载PDF
一种新的小胶质细胞分离纯化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项正兵 吴晓牧 +3 位作者 丁伟 张昆南 柳喆 何丹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3-14,19,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率的原代小胶质细胞体外分离纯化方法。方法以McCarthy等经典的小胶质细胞原代培养培养方法为基础,并进行改进,使用低浓度胰酶消化法帮助小胶质细胞从混合培养的胶质细胞分离下来,用OX42抗体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结果获...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率的原代小胶质细胞体外分离纯化方法。方法以McCarthy等经典的小胶质细胞原代培养培养方法为基础,并进行改进,使用低浓度胰酶消化法帮助小胶质细胞从混合培养的胶质细胞分离下来,用OX42抗体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结果获得了高纯度的小胶质细胞。结论低浓度胰酶消化法分离小胶质细胞与经典的振摇分离法所获得的纯度相当,但提高了细胞的分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培养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复方中药抑制免疫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晓牧 胡建新 +2 位作者 张昆南 丁伟 项正兵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022-1023,1045,共3页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制剂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用卵白蛋白和弗氏完全佐剂(OVA+FCA)免疫小鼠制作免疫反应鼠,观察雷公藤组、复方中药组和对照组用药前、用药后小鼠血清IgG水平的变化及脾脏质量和脾脏系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雷公藤组和复方...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制剂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用卵白蛋白和弗氏完全佐剂(OVA+FCA)免疫小鼠制作免疫反应鼠,观察雷公藤组、复方中药组和对照组用药前、用药后小鼠血清IgG水平的变化及脾脏质量和脾脏系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雷公藤组和复方中药组均能使脾脏质量和脾脏指数I、gG水平下降,但雷公藤组无显著性差异,而复方中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中药组与雷公藤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中药能明显抑制小鼠免疫反应,并比单用雷公藤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反应 雷公藤 复方中药 IGG
下载PDF
得力生诱导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凋亡及其对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艳霞 丁伟 肖祖克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47-50,54,共5页
目的探讨中成药得力生诱导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凋亡及其对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特点,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连反应(RT-PCR)法测定survivin m... 目的探讨中成药得力生诱导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凋亡及其对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特点,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连反应(RT-PCR)法测定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果(1)得力生在4 mL/L~100 mL/L浓度范围内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此作用与药物体积浓度无明显相关关系,但该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r=0.991,P=0.001)。(2)20 mL/L浓度的得力生在体外可诱导A549细胞凋亡,且其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r=0.997,P=0.049)。(3)RT-PCR结果显示,得力生可明显抑制A549细胞中表达survivin,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33,P<0.05)。结论得力生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诱导A549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力生 A549细胞株 细胞凋亡 SURVIVIN
下载PDF
转染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总RNA对树突状细胞介导的抗白血病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饶燕飞 邹湉 +2 位作者 杨桂玲 王小中 丁伟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529-532,共4页
目的体外诱导和鉴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树突状细胞(CML-DC),并探讨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总RNA体外转染对其介导的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分离14例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加入rhIL-4、r... 目的体外诱导和鉴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树突状细胞(CML-DC),并探讨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总RNA体外转染对其介导的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分离14例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加入rhIL-4、rhGM-CSF、rhTNF-α诱导培养CML-DC。分别于培养第1、3、6、14d用倒置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学表型,染色体G显带技术检测其染色体核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并于CML-DC培养第5d,加入CML细胞总RNA脂质体转染,或裸总RNA转染,或不加任何试剂继续培养的DC,共三种CML-DC,分别致敏T淋巴细胞,另设以IL-2培养的T淋巴细胞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的致敏T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CML骨髓单个核细胞诱导前CD1α、CD83表达均在5%以下。而诱导成熟的CML-DC细胞CD1a、CD8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13±3.43%、26.76±2.79%,较诱导前均明显增高(P<0.01)。CML-DC细胞均存在Ph1染色体,并表达bcr-abl融合基因。总RNA脂质体转染CML-DC、裸总RNA转染CML-DC、单纯CML-DC分别致敏的T淋巴细胞在效:靶比为20:1时对CML单个核细胞的杀伤效率分别为75.33±3.11%、37.23±2.92%、29.62±1.6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87±3.43%,P<0.01)。总RNA脂质体转染的CML-DC所诱导的CTL杀伤活性最强,与后三组杀伤活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CML-DC既具有CML白血病源性,又具有DC细胞的特性,并能诱导特异性CTL杀伤白血病细胞。经脂质体转染CML细胞总RNA可以提高CML-DC介导的CTL特异性杀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总RNA T淋巴细胞 细胞毒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VEGF和bFGF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伟 饶燕飞 +3 位作者 曾黎峰 张水生 柳喆 吴晓牧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6年第1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浆液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38例MDS、1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和15例正常人...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浆液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38例MDS、1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和15例正常人骨髓浆液的VEGF和bFGF水平,用酶标仪测定VEGF及bFGF光密度平均值。结果:MDS组和ANLL组骨髓浆液VEGF和bFGF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而MDS组VEGF水平显著低于ANLL组(P<0.05),但MDS组bFGF水平与ANLL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浆液VEGF和bFGF表达与MDS患者性别、年龄、外周血中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含量及骨髓涂片中原始细胞百分比(高危组)均无相关(r分别为0.160、0.154、0.193、0.185、0.171、0.286;r分别为0.141、0.175、0.152、0.163、0.158、0.239,P均>0.05)。结论:MDS患者骨髓微环境中bFGF和VEGF表达水平均升高,可能在MDS骨髓血管新生及其病情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酶联免疫吸附法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治疗过程中出现MPL基因突变的MDS/MPN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安娜 孔春芳 丁伟 《江西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550-553,共4页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myelodysplastic/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 with ring sideroblasts and thrombocyt-osis,MDS/MPN-RS-T)是2016年《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明确的骨髓增生异常/骨...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myelodysplastic/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 with ring sideroblasts and thrombocyt-osis,MDS/MPN-RS-T)是2016年《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明确的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中特殊亚群。MDS/MPN-RS-T是既有MDS伴环形铁粒幼细胞(MDS with ring sideroblasts,MDS-RS)的形态学发育异常特点,又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或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的骨髓增殖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增多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 骨髓增殖 淋巴组织肿瘤 环形铁粒幼细胞 MDS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循环microRNA-144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饶燕飞 刘静 +2 位作者 章海斌 姚心韵 丁伟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mi RNA-144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MDS患者24例,健康对照12例,q RT-PCR检测外周血mi RNA-144相对表达量,统计分析mi RNA-144在MDS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其预后相关性。结果 mi RNA-... 目的探讨mi RNA-144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MDS患者24例,健康对照12例,q RT-PCR检测外周血mi RNA-144相对表达量,统计分析mi RNA-144在MDS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其预后相关性。结果 mi RNA-144在MDS亚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单系病态造血(RCUD)、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病态造血(RCMD)、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RARS)、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1(RAEB-1)及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2(RAEB-2)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81、3.64、4.56、6.49及8.73,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mi RNA-144在预后好和预后差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81和7.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 RNA-144在MDS中高表达,且可作为潜在的预后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I RNA-144 预后
下载PDF
遗传性Sebastian综合征1例家系调查并文献复习
20
作者 饶燕飞 丁伟 +2 位作者 张玲玲 金成豪 王小中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707-708,660,共3页
遗传性Sebastian综合征(hereditary Sebastian syndrome.SBS)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临床较为少见,易误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为了便于临床医师更好地认识该病,我们报道1例SBS患者以及对其家系调查.并复习相关文... 遗传性Sebastian综合征(hereditary Sebastian syndrome.SBS)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临床较为少见,易误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为了便于临床医师更好地认识该病,我们报道1例SBS患者以及对其家系调查.并复习相关文献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bastian综合征 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文献复习 家系调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医师 SB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