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阳性对照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丹丹 金贻铎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7期499-501,504,共4页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精准医疗下的肿瘤个体化治疗成为许多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为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广泛应用于病理诊断和临床治疗指导中。精确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需要实施全流程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阳性对照...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精准医疗下的肿瘤个体化治疗成为许多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为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广泛应用于病理诊断和临床治疗指导中。精确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需要实施全流程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阳性对照的合理设置是确保免疫组化质量稳定,推进标准质控,获取一致性检测结果的关键,本综述对当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不同阳性对照的应用现状及进展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疗 免疫组化 阳性对照 质量控制
下载PDF
细胞蜡块制备方法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丹丹 +2 位作者 程霞 陈如钰 王宏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59-1262,共4页
脱落细胞学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信息来源,以无创或者微创、可反复取材、诊断迅速的特点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细胞涂片方法阳性检出率低,可重复性差,有一定的误诊率。细胞蜡块可以弥补传统涂片的不足,并且在... 脱落细胞学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信息来源,以无创或者微创、可反复取材、诊断迅速的特点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细胞涂片方法阳性检出率低,可重复性差,有一定的误诊率。细胞蜡块可以弥补传统涂片的不足,并且在后期的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子病理检测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本综述将对细胞蜡块制备方法应用进展做以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落细胞学 细针穿刺 细胞蜡块 制备方法 离心沉淀
下载PDF
基层医院应用信息技术改善门诊服务的探索
3
作者 《微型计算机》 2024年第5期151-153,共3页
当前信息化时代,对各行各业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实际在开展生产经营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对医疗行业来说,信息技术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基层医院的信息技术应用,对门诊服务的实际改善效果进行了... 当前信息化时代,对各行各业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实际在开展生产经营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对医疗行业来说,信息技术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基层医院的信息技术应用,对门诊服务的实际改善效果进行了多角度评价,首先明确了当前基层医院门诊服务存在的问题,其次对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改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基层医院 门诊服务
下载PDF
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的临床病理特征
4
作者 于兰 +2 位作者 高逸群 路平 张静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567-571,577,共6页
目的探讨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6-09至2022-09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六医学中心SANT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同时分析影像学特征、免疫组化等资料。结果共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3... 目的探讨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6-09至2022-09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六医学中心SANT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同时分析影像学特征、免疫组化等资料。结果共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32~49岁,平均42.3岁,大部分偶然发现;6例单发,最大径3.0~14.5 cm(平均7.4 cm);1例多发,最大者5.7 cm×5 cm×3.5 cm,最小者0.7 cm×0.6 cm×0.6 cm;镜下见多个由纤维包绕的血管瘤样结节,结节内血管成分复杂,呈脾窦样、毛细血管样或静脉样,血管内皮细胞的CD34、CD31、CD8表达有所差异。周围梭形细胞SMA表达灶状阳性。原位杂交EBE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SANT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独特病理学特征的良性血管性病变,多无临床症状,易误诊,手术切除即可治愈,术后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 临床病理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气道播散与肺腺癌临床病理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杨峰燕 +1 位作者 金贻铎 王宏伟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气道播散(STAS)在肺腺癌中的意义及与临床病理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10—2022-10在涿州市医院和河北一洲肿瘤医院接受手术切除术的228例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判断STAS情况;分析STAS与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气道播散(STAS)在肺腺癌中的意义及与临床病理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10—2022-10在涿州市医院和河北一洲肿瘤医院接受手术切除术的228例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判断STAS情况;分析STAS与临床病理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STAS与性别、吸烟、组织学类型、T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神经侵犯和肺膜侵犯相关(P<0.05);与年龄无关。生存分析发现,伴STAS的总生存时间低于无STAS的患者(P<0.05)。结论STAS在肺腺癌预后中具有重要的价值,STAS和临床病理危险因素相结合可以提高肺腺癌预后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议在常规病理报告中纳入此项指标,为肺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更为科学、全面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播散 肺癌 临床病理危险因素 STAS 预后
下载PDF
农村“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构建的措施策略
6
作者 《微型计算机》 2024年第4期127-129,共3页
随着电子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当前互联网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在我们的各个方面都有互联网的应用。在当前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各界人士对“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实际在应用时也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为医院行业... 随着电子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当前互联网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在我们的各个方面都有互联网的应用。在当前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各界人士对“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实际在应用时也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为医院行业的智慧化、智能化医疗提供重要支持。但对农村地区来说,由于经济欠发达,基层医院规模较小,医疗水平不高,函待建立“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满足基层病人的个性化需求,为我国整个医疗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医疗健康” 农村 远程医疗
下载PDF
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于兰 高逸群 +3 位作者 陈文换 路平 崔立红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5期451-454,463,共5页
目的探讨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LAMN)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根据最新诊断标准,重新评估存档切片,筛查出87例LAMN,回顾性分析临床、影像学及内镜检查和随访资料。结果男性41例,女性46例,年龄26~88岁,平均61岁。51例(58.6%)伴有临床症状,腹... 目的探讨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LAMN)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根据最新诊断标准,重新评估存档切片,筛查出87例LAMN,回顾性分析临床、影像学及内镜检查和随访资料。结果男性41例,女性46例,年龄26~88岁,平均61岁。51例(58.6%)伴有临床症状,腹痛最为常见。61例行阑尾单纯性切除,26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71例(81.6%)阑尾增粗、管腔扩张、黏液积聚,肿瘤最大径0.5~3.5 cm,平均2.5 cm。所有病例均伴有黏膜上皮轻度异型增生和管壁内黏液,82%黏膜脱失,99%黏膜肌缺失,79.3%黏膜下纤维化,63.3%钙化或骨化。8例切缘阳性病例,2例扩大手术,其中1例阑尾断端发现残留肿瘤性上皮。80例随访资料显示33例pTis、42例pT3和1例pT4a均未见肿瘤复发,4例pT4b,1例未见肿瘤复发,3例带瘤生存。结论LAMN具有独特形态学特征,广泛取材对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必要的,及时治疗预后较好。局限性病变单纯切除即可治愈,黏液阳性切缘要密切随访,不建议广泛结肠切除及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 低级别黏液性肿瘤 腹膜假黏液瘤 病理学
下载PDF
小肠浆母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宏伟 赵敏 +3 位作者 陆云龙 金贻铎 陆江阳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49-352,共4页
目的探讨小肠浆母细胞淋巴瘤(PB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小肠浆母细胞淋巴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5岁。手术切除小肠不规则结节状肿物。镜下见浆细胞样分化的异型淋巴细胞... 目的探讨小肠浆母细胞淋巴瘤(PB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小肠浆母细胞淋巴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5岁。手术切除小肠不规则结节状肿物。镜下见浆细胞样分化的异型淋巴细胞弥漫浸润小肠肠壁,并累及周围多个器官,瘤细胞胞质丰富,胞核偏位,核仁大而明显,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化示CD79a、CD138和CD10弥漫(+),CD38和EMA局灶(+),Ki-67阳性指数80%。κ轻链基因单克隆性重排。术后肿瘤复发1个半月死亡。结论小肠PBL是一种罕见的B细胞来源、高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差,生存期短。本例PBL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EB病毒检测阴性,因此其发生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放射治疗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母细胞淋巴瘤 小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下载PDF
Ⅰ期肺腺癌沿气道播散80例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机制分析
9
作者 杨峰燕 +2 位作者 屈志刚 吴仕和 赵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89-92,共4页
围绕病理特征与发病机制等出发点展开对I期肺腺癌沿气道传播患者病案的数据分析。方法 以2022年覆盖范围内院内系统登记的肺腺癌患者病案为受试对象主体,随后调取符合受试样本入组标准的I期患者病案为最终受试对象,样本量为80(n=80)。... 围绕病理特征与发病机制等出发点展开对I期肺腺癌沿气道传播患者病案的数据分析。方法 以2022年覆盖范围内院内系统登记的肺腺癌患者病案为受试对象主体,随后调取符合受试样本入组标准的I期患者病案为最终受试对象,样本量为80(n=80)。回顾性总结入组的I期肺腺癌沿气道传播受试患者的检出情况与病例特性以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肺腺癌沿气道传播阳性检出患者构成比为35.00%(n=28);在组织形态学分析中微乳头型沿气道传播阳性检出构成比最高。与肺腺癌沿气道传播相关的因素包括肿瘤组织坏死、胸膜与脉管侵犯。同时预后生存情况指出肺腺癌沿气道传播阳性检出患者五年内无进展生存周期缩短且5年生存率更低,复发与累计死亡患者构成比更高均是影响该类患者预后不利的高级风险因素。结论 肺腺癌沿气道传播可作为影响患者预后不利的独立风险因素之一,该现象的发生与肺上皮细胞间质转化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预后分析 无进展生存期
下载PDF
免疫评分在实体肿瘤预后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刘丹丹 +1 位作者 蒋健 王宏伟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9期901-904,共4页
肿瘤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肿瘤微环境是肿瘤发生、发展重要条件,免疫评分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评价指标,可以准确评价宿主免疫状态,免疫评分在多种肿瘤中已被证实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且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 肿瘤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肿瘤微环境是肿瘤发生、发展重要条件,免疫评分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评价指标,可以准确评价宿主免疫状态,免疫评分在多种肿瘤中已被证实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且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在此就免疫评分在实体肿瘤预后中的应用及其价值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评分 肿瘤微环境 免疫治疗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NM分期
下载PDF
组织包埋机制作组织芯片的技术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丹丹 +3 位作者 李亚卓 程霞 聂优 王宏伟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8期598-601,共4页
组织芯片(Tissue microarrys),又称组织微阵列(tissue microarray,TMA)即将数十至上千个小组织以芯柱微阵列方式整齐地排列在一张载玻片上而制成的组织切片[1]。微阵列各位点为一次性快速分析组织原位检测提供多个标本的DNA、RNA和蛋白... 组织芯片(Tissue microarrys),又称组织微阵列(tissue microarray,TMA)即将数十至上千个小组织以芯柱微阵列方式整齐地排列在一张载玻片上而制成的组织切片[1]。微阵列各位点为一次性快速分析组织原位检测提供多个标本的DNA、RNA和蛋白质靶标[2]。TMA不仅具有使用耗材少、制作周期短、检测通量高,还可以实现实验条件均一化、标准化等优点,使其在科学研究领域作为靶标筛选的首要技术手段[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标本 组织芯片 组织包埋机 制作技术 应用价值
下载PDF
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丹丹 王宏伟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8期709-712,共4页
目的探讨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3例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的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5~50岁,中位年龄44岁,肿瘤分别... 目的探讨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3例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的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5~50岁,中位年龄44岁,肿瘤分别位于右大腿上端会阴部、右肩部、胸椎椎体及附件。镜检:肿瘤组织呈多结节状,瘤细胞大小及形态一致,呈圆形或稍长形,胞质嗜酸性,间质黏液样变性,部分细胞伴有上皮样及浆样分化。结论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临床及影像学无明显特异性,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分子遗传学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 软组织肿瘤 临床病理观察 恶性肿瘤 不确定分化肿瘤
下载PDF
脂肪组织的病理制片方法改进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丹丹 +1 位作者 张蓉 王宏伟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1年第4期316-317,共2页
脂肪组织根据结构和功能不同分为黄色脂肪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它们与血管、免疫、神经和细胞外基质结合,两种脂肪细胞的协同作用确保机体的最佳状态[1]。脂肪细胞内含大量油滴,造成病理或者科研工作中制片困难,没有良好的切片诊断医生... 脂肪组织根据结构和功能不同分为黄色脂肪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它们与血管、免疫、神经和细胞外基质结合,两种脂肪细胞的协同作用确保机体的最佳状态[1]。脂肪细胞内含大量油滴,造成病理或者科研工作中制片困难,没有良好的切片诊断医生难以作出准确的诊断结果[2]。经过工作中反复的实践和摸索,发现延长固定和浸蜡时间可以明显改善切片质量,诊断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病理切片 方法改进 延长浸蜡
下载PDF
窄面包埋法在胃肠镜和宫颈活检中的应用
14
作者 刘丹丹 王宏伟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1181-1182,共2页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疾病的警惕性越来越高,体检和癌前检查被大家越来越重视。胃肠镜标本和宫颈活检标本占据了很多医院小标本病例的一半以上,但是胃肠镜和宫颈活检的包埋面一直是困扰病理技术员的问题,平时工作中除了囊壁、...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疾病的警惕性越来越高,体检和癌前检查被大家越来越重视。胃肠镜标本和宫颈活检标本占据了很多医院小标本病例的一半以上,但是胃肠镜和宫颈活检的包埋面一直是困扰病理技术员的问题,平时工作中除了囊壁、皮肤、胃壁、肠壁等立埋外,胃肠镜和活检标本小标本立埋一直存在争议,一部分医院觉得最大面包埋的细胞数目更多,一部分医院觉得窄面包埋可以看到组织的结构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镜标本 宫颈活检标本 窄面包埋法
下载PDF
胃复合性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宏伟 陆云龙 +3 位作者 吕蓓蓓 杨文霞 陆江阳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73-677,共5页
目的探讨胃复合性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镜、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对1例胃复合性DLBCL和cHL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53岁。手术切除远端胃,... 目的探讨胃复合性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镜、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对1例胃复合性DLBCL和cHL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53岁。手术切除远端胃,肉眼观察胃体及幽门部多发性溃疡及结节状肿物。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显示,胃体部中等偏大异型淋巴细胞弥漫浸润胃壁全层,瘤细胞CD20、CD79a、Pax-5和Mum-1弥漫(+),Ki-67增殖率为80%。胃幽门部散在分布较大的RS及HRS细胞,瘤细胞CD30、CD15、Mum-1(+),Pax-5弱(+),Ki-67增殖率为100%,背景为大量反应性炎细胞。瘤细胞EB病毒检测均为(-)。患者术后进行8个周期CHOP方案化疗及2个周期RCHOP方案化疗,术后11个月因肿瘤复发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胃复合性DLBCL和cHL均十分罕见,密切结合病史并依据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是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关键,EB病毒感染与其不良预后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下载PDF
试论班主任的能力研究与培养
16
作者 安萍 《金融教育研究》 2007年第5期127-128,133,共3页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能力大小,是影响班级工作效绩的重要因素。文章结合作者班主任工作实践,从班主任能力研究的意义、班主任应具备的能力及班主任能力培养的途径三方面对班主任的能力研究与培...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能力大小,是影响班级工作效绩的重要因素。文章结合作者班主任工作实践,从班主任能力研究的意义、班主任应具备的能力及班主任能力培养的途径三方面对班主任的能力研究与培养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 能力 研究培养
下载PDF
2091例非小细胞肺癌ALK D5F3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贻铎 王宏伟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66-370,共5页
目的探讨全自动罗氏平台(Ventana)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表达的意义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对... 目的探讨全自动罗氏平台(Ventana)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表达的意义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病理科2015年6月1日至2021年7月8日收集的2091例NSCLC组织标本(包括活检、穿刺、根治切除标本和胸腔积液沉渣等)进行ALK D5F3(Ventana)IHC检测。分析ALK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2091例NSCLC标本中,ALK阳性率为5.45%(114/2091),肺腺癌、肺鳞癌和其他类型NSCLC的ALK阳性率分别为6.03%(107/1774)、1.43%(3/210)和8.39%(36/429)。ALK阳性患者中男女比为1∶2.8。ALK阳性患者中浸润癌占比为5.36%(112/2091),高于原位癌的0.01%(2/2091)和微浸润癌的0.005%(1/2091)。原位腺癌可见ALK阳性;原位鳞癌未见阳性;1例癌肉瘤出现阳性。ALK阳性腺癌转移到其他部位时,最容易出现脑转移。结论ALK D5F3(Ventana)IHC检测对NSCLC患者ALK阳性筛查有重要意义,规范检测提高其结果的准确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