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悲欢离合总是情——洪学智女儿洪醒华幼年的传奇经历
1
作者 丁丽 《江淮文史》 1993年第6期40-47,1,共9页
1939年,八路军将领洪学智夫妇赴抗日前线途中。将襁褓中的女儿寄养在山西阳曲县农村。这个女孩先后被三户农家收养,最后由一对农民夫妇甘冒风险,历尽艰辛,抚育12年。全国解放后,又忍痛把她送还给生身父母。这就是《洪学智女儿洪醒华幼... 1939年,八路军将领洪学智夫妇赴抗日前线途中。将襁褓中的女儿寄养在山西阳曲县农村。这个女孩先后被三户农家收养,最后由一对农民夫妇甘冒风险,历尽艰辛,抚育12年。全国解放后,又忍痛把她送还给生身父母。这就是《洪学智女儿洪醒华幼年的传奇经历》中记述的一个真实故事。生动展现了战争年代军民之间深厚的鱼水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学智 洪醒 传奇经历 阳曲县 甘冒风险 朝鲜战场 抗日前线 那女孩 军民之间 德厚
下载PDF
此情绵绵无绝期(二)——记郭庆兰与柯棣华的爱情
2
作者 丁丽 《山西老年》 1996年第4期4-6,共3页
新婚不久,这对异国伉俪,便遵照部队的惯例,又各自搬回原来的住处了。只有在星期六,他和她才难得一聚。 忘我的工作,艰苦的生活,加之药品短缺,使柯棣华因绦虫而引发的癫痫病频频发作,每次昏厥的时间也渐渐延长。聂荣臻司令员为柯棣每况... 新婚不久,这对异国伉俪,便遵照部队的惯例,又各自搬回原来的住处了。只有在星期六,他和她才难得一聚。 忘我的工作,艰苦的生活,加之药品短缺,使柯棣华因绦虫而引发的癫痫病频频发作,每次昏厥的时间也渐渐延长。聂荣臻司令员为柯棣每况愈下的病情十分焦虑,他请江一真同志向柯棣转达他的意思,希望他能够易地治疗。柯棣华听了聂司令员的意见,并没有在口头上表示反对,但他对江一真同志说:“江校长,您大概听说过希腊神话人物安泰的故事吧!同安泰一样,我如果离开了根据地的人民,离开了根据地的这块土地,人民还能指望我做成什么事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华 聂荣臻 印度 希腊神话 国际主义 司令员 中印两国 晋察冀根据地 周恩来总理 大连市
原文传递
赵延绪和他的高足
3
作者 丁丽 《沧桑》 1993年第1期19-23,共5页
对于赵延绪先生在山西近代美术史上的地位,人们的看法似乎见仁见智、其说不一。作为画家,赵延绪确实不曾留下什么纪念碑式的宏幅巨制;作为美术教育家,他也不曾留下什么严谨科学的理论著述。而十年浩劫,又于一夜之间,使画家、美术教育家... 对于赵延绪先生在山西近代美术史上的地位,人们的看法似乎见仁见智、其说不一。作为画家,赵延绪确实不曾留下什么纪念碑式的宏幅巨制;作为美术教育家,他也不曾留下什么严谨科学的理论著述。而十年浩劫,又于一夜之间,使画家、美术教育家的赵延绪,把毕生的心血珍藏丧失殆尽,从而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无产者”。然而,在他那众多的弟子中,著名版画家、美术评论家力群,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教育家 美术评论家 赵子岳 美术史家 电影表演 美术学院教授 野兽派 胡佩衡 点彩派 赵老师
下载PDF
此情绵绵无绝期(一)——记郭庆兰与柯棣华的爱情
4
作者 丁丽 《山西老年》 1996年第3期6-8,共3页
1958年8月9日。首都机场。 一架银灰色的大型客机,在发动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冲出跑道,直插蓝天,然后掉头向南,沿着通往印度的航线,消失在浓浓的云层之中…… 机舱内的舷窗下,坐着一对母子。母亲看上去不过40出头,但无情的岁月,却过... 1958年8月9日。首都机场。 一架银灰色的大型客机,在发动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冲出跑道,直插蓝天,然后掉头向南,沿着通往印度的航线,消失在浓浓的云层之中…… 机舱内的舷窗下,坐着一对母子。母亲看上去不过40出头,但无情的岁月,却过早地在她那姣好的面容上隐隐留下一道道细细的皱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求恩 卫生学校 反扫荡 抗日根据地 总司令部 冲出跑道 印度 校长 教会医院 司令员
原文传递
任之恭先生的中国心
5
作者 丁丽 《山西老年》 1994年第6期4-7,共4页
1986年5月,和煦的春风给沁源县的山山水水又涂上一抹抹悦目的嫩绿色。各色叫不出名目的鲜花盛开了,微笑了,似乎也为迎接海外游子的归来高兴得什么似的。 此刻,年届八十的任之恭教授,在夫人和女儿的陪同下,满面春风地出现在河西村。对于... 1986年5月,和煦的春风给沁源县的山山水水又涂上一抹抹悦目的嫩绿色。各色叫不出名目的鲜花盛开了,微笑了,似乎也为迎接海外游子的归来高兴得什么似的。 此刻,年届八十的任之恭教授,在夫人和女儿的陪同下,满面春风地出现在河西村。对于这位耄耋老人来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实在太熟悉、太亲切、太可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村 中国心 海外游子 嫩绿色 沁源县 物理学界 总统号 华人学者 耄耋老人 狂欢之夜
原文传递
在诺布灵奖的授勋仪式上……——记美籍华人著名桥梁专家张馥葵
6
作者 丁丽 《山西老年》 1994年第1期4-7,共4页
1992年6月5日。美国纽约。 停泊在纽约赫德逊河畔的“纽约精神号”轮船,在各色彩旗的妆扮下洋溢着节日般的热烈气氛。此刻,在这艘轮船上,来自美国各地的建筑界桥梁界的著名设计师,以及工程投资界的许多知名人士欢聚一堂,正向世界桥梁设... 1992年6月5日。美国纽约。 停泊在纽约赫德逊河畔的“纽约精神号”轮船,在各色彩旗的妆扮下洋溢着节日般的热烈气氛。此刻,在这艘轮船上,来自美国各地的建筑界桥梁界的著名设计师,以及工程投资界的许多知名人士欢聚一堂,正向世界桥梁设计大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灵 赫德逊 桥梁界 世界桥梁 桥梁专家 投资界 桥梁设计 华夏文化 设计大师 茅以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