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堡凹陷北端古近系地层构造解析——断层链接处“变换生长”现象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晓文 常迪 +2 位作者 施尚明 何春波 魏华彬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87-1294,共8页
选择构造位置最为典型的南堡凹陷北端作为研究区,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成果,针对不同时期开展了活动断裂分析、沉降中心位置分析等工作.明确了研究区沙三期主控断层活动强度最大位置走向与次级活动断层主要走向均为北东向,至沙一期... 选择构造位置最为典型的南堡凹陷北端作为研究区,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成果,针对不同时期开展了活动断裂分析、沉降中心位置分析等工作.明确了研究区沙三期主控断层活动强度最大位置走向与次级活动断层主要走向均为北东向,至沙一期转变为近东西向.通过观察主控断层的三维空间形态,提出西南庄断层和柏各庄断层链接处存在"变换生长"现象,表现为断层深部连续、至浅部分开,且走向发生改变.同时指出与先存断层走向相差近45°方向的伸展应力条件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揭示了该区域应力体制转换后的性质为南北向伸展而非走滑.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在沙三期的应力体制为强烈的北西-南东向伸展;沙二时期为应力体制过渡时的平静期(剥蚀期);从沙一期开始应力体制变为强烈的南北向伸展,并派生出走滑分量;东营期后强度减弱.南堡凹陷与研究区应力体制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凹陷 柏各庄断层 西南庄断层 构造解析 伸展构造 断层“变换生长”现象
原文传递
基于RGB多地震属性融合的储层预测 被引量:10
2
作者 施尚明 王杰 段彦清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02-505,共4页
为提高储层预测的精确度,提取研究区目的层沙一段多种相关地震属性,并优选均方根振幅、有效带宽及能量半衰时三种属性作为储层预测的敏感属性,利用RGB多地震属性融合技术对研究区所发育的砂质碎屑流储层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多属性融合... 为提高储层预测的精确度,提取研究区目的层沙一段多种相关地震属性,并优选均方根振幅、有效带宽及能量半衰时三种属性作为储层预测的敏感属性,利用RGB多地震属性融合技术对研究区所发育的砂质碎屑流储层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多属性融合技术可实现对研究区砂质碎屑流储层分布范围的准确识别与精细刻画,对于寻找隐蔽性岩性油气藏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RGB多属性融合 储层预测 砂质碎屑流
下载PDF
杏南油田萨Ⅱ、Ⅲ组油层三次采油注入体系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霍迎冬 刘晓文 +2 位作者 张景远 田宇昕 施尚明 《甘肃科学学报》 2023年第4期15-22,共8页
根据杏南油田纯油区三次采油层系组合及井网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考虑萨Ⅱ、Ⅲ组油层性质及开发形势,需开展杏南油田萨Ⅱ、Ⅲ组三次采油注入体系研究。对微观孔隙结构及多学科油藏成果进行了研究,确定萨Ⅱ、Ⅲ组油层微观剩余油主要以簇状... 根据杏南油田纯油区三次采油层系组合及井网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考虑萨Ⅱ、Ⅲ组油层性质及开发形势,需开展杏南油田萨Ⅱ、Ⅲ组三次采油注入体系研究。对微观孔隙结构及多学科油藏成果进行了研究,确定萨Ⅱ、Ⅲ组油层微观剩余油主要以簇状、粒内及粒间为主,砂体动用较好,进一步挖潜需考虑扩大波及体积,从而提高驱油效率。结合室内实验研究成果,600×10^(4)~900×10^(4)分子量聚合物及弱碱三元复合体系与油水具有较好的配伍性,并且驱油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的段塞尺寸下,不论均质、非均质岩心,无碱二元复合体系的采收率增幅最高,其次为弱碱三元复合体系、强碱三元复合体系、聚合物、碱/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南油田 萨Ⅱ、Ⅲ组油层 三次采油 注入体系 驱油实验
下载PDF
长春岭南区块浅层气成藏条件及其主控因素
4
作者 昝春景 季汉成 +1 位作者 赵忠波 施尚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43,共8页
浅层气资源分布广泛,勘探开发前景广阔。针对长春岭南区块浅层气分布认识不清的问题,以埋藏较浅的泉四段储层为目的层,通过分析成藏条件,明确主控因素,研究沉积微相和断裂对气藏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气源主要来自青山口组青... 浅层气资源分布广泛,勘探开发前景广阔。针对长春岭南区块浅层气分布认识不清的问题,以埋藏较浅的泉四段储层为目的层,通过分析成藏条件,明确主控因素,研究沉积微相和断裂对气藏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气源主要来自青山口组青一段烃源岩所生成的原油伴生气;储层为河流相沉积,河道砂体厚度大、物性好,有利于浅层气富集;断裂构造和倾斜的储层砂体为浅层气提供了良好的垂向和横向运移通道;研究区具有背斜形态,被南北、北西和少量北东走向的3组断裂切割,构造圈闭条件较好;青一段烃源岩同时作为区域盖层,厚度大,断层在明水组末期停止活动,保存条件良好。沉积微相和断层是研究区浅层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应重点寻找断层-岩性气藏,研究区东部的背斜隆起带为有利勘探区。研究成果为该区块进一步勘探指明了有利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气 成藏条件 主控因素 泉四段 长春岭背斜带
下载PDF
长春岭南区块扶余油层沉积特征
5
作者 汪耀宗 施尚明 《中国锰业》 2018年第4期94-97,共4页
综合分析录井、测井、地球物理等相关资料,对东南隆起区长春岭南区块扶余油层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块砂体主要受发育于长春岭至大榆树地区东支河流沉积体系所控制。扶余油层河道砂体发育,具有纵向多期河道砂体叠置、... 综合分析录井、测井、地球物理等相关资料,对东南隆起区长春岭南区块扶余油层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块砂体主要受发育于长春岭至大榆树地区东支河流沉积体系所控制。扶余油层河道砂体发育,具有纵向多期河道砂体叠置、横向变化快的特点,呈砂泥互层岩性组合关系。识别刻画了各油层组主河道砂体或叠置河道砂体的分布。对于该区块的浅层气勘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岭南区块 扶余油层 沉积特征 地震属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