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质碳酸钙稳定的O/W型Pickering乳液及其粒度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杏念 王凌 +2 位作者 李斌 李晶 魏先领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25,112,共7页
以重质碳酸钙作为颗粒稳定剂制备O/W型Pickering乳液,利用球磨法获得不同尺寸的碳酸钙,研究碳酸钙颗粒粒度、颗粒浓度、油相比例对乳液类型、稳定性、微观形貌及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后不同粒度的碳酸钙均能稳定Pickering乳... 以重质碳酸钙作为颗粒稳定剂制备O/W型Pickering乳液,利用球磨法获得不同尺寸的碳酸钙,研究碳酸钙颗粒粒度、颗粒浓度、油相比例对乳液类型、稳定性、微观形貌及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后不同粒度的碳酸钙均能稳定Pickering乳液,且该乳液具有一定的储存稳定性,固体颗粒粒径对乳液性质有一定的影响,乳液粒径随固体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增大;随固体颗粒浓度的增大,乳液的乳析指数、乳液粒径以及乳液黏度均减小,但当固体颗粒浓度达到9g/100 mL以上时,增加颗粒浓度对乳液粒径影响不大;增大油相比例会使乳析指数减小、乳液粒径和黏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Pickering乳液 粒度效应 乳液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振动信号的推移质输沙率监测研究
2
作者 吴小康 罗铭 +2 位作者 刘兴年 黄尔 陈政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推移质输沙率精确测量是河流动力学的研究难点之一,传统的推移质直接测量方法受限于推移质运动的复杂性和测量仪器的局限性,无法对推移质进行长时间的连续监测。为了连续监测推移质运动,采用推移质间接测量方法,利用安装振动传感器的冲... 推移质输沙率精确测量是河流动力学的研究难点之一,传统的推移质直接测量方法受限于推移质运动的复杂性和测量仪器的局限性,无法对推移质进行长时间的连续监测。为了连续监测推移质运动,采用推移质间接测量方法,利用安装振动传感器的冲击板系统对推移质运动产生的振动信号进行高分辨率采集,提取振动信号特征值,并建立与推移质输沙率及流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对推移质输沙率进行有效预测。结果表明:推移质振动信号的特征值均值与推移质输沙率有良好的相关性;中等流量条件的神经网络预测效果最佳,小流量条件的预测效果次之,大流量条件的预测效果相对较差,且其最优输入参数与流量及河床变化均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信号 推移质输沙率 间接测量法 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推理公式法在无资料地区小流域河流划界中的应用——以敖家河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朱猛 王强 刘兴年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4-57,65,共5页
无资料地区小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划界工作是河湖划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缺乏实测的水文资料,河道控制断面的设计洪水位无法由水位流量关系推求。探讨了推理公式法在无资料地区小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划界中的应用,认为该方法可准确计算出... 无资料地区小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划界工作是河湖划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缺乏实测的水文资料,河道控制断面的设计洪水位无法由水位流量关系推求。探讨了推理公式法在无资料地区小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划界中的应用,认为该方法可准确计算出各个断面设计洪峰流量,并结合实测断面资料,由洪峰流量计算设计洪水位。最后将此方法应用到敖家河小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划界,计算所得的设计洪峰流量与洪水位成果合理,成功划定其河道管理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理公式法 无资料地区 小流域河流划界 河长制
下载PDF
砂卵石河流粗化完成后细沙补给对河床阻力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强 聂锐华 +1 位作者 杨克君 刘兴年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20,共5页
结合Venditti关于细沙补给对河床活动性影响的分析,引用修正后的Einstein-Barbarossa方法对河床阻力进行划分,探讨了细沙补给对砂卵石河流冲刷粗化完成后河床阻力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量细沙补给的条件下,沙粒阻力与床面阻... 结合Venditti关于细沙补给对河床活动性影响的分析,引用修正后的Einstein-Barbarossa方法对河床阻力进行划分,探讨了细沙补给对砂卵石河流冲刷粗化完成后河床阻力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量细沙补给的条件下,沙粒阻力与床面阻力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形状阻力与床面阻力的比值先增大后减小;水流克服表面阻力损失的能量随沙粒阻力减小而减少,进一步导致水流损失的机械能减小,河床上大颗粒泥沙获得的能量增大进而导致其活动性增强;河床上活动的泥沙颗粒与裸露大颗粒泥沙之间不断接触碰撞形成局部能量交换,裸露大颗粒泥沙通过水流方向的动量交换所产生的颗粒剪应力增大,这可能也是河床上大颗粒泥沙活动性增强的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沙补给 粗化层 沙粒阻力 能量耗散 河床活动性
下载PDF
上游堰坡对淹没式矮堰浑水冲刷深度振荡频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立 王路 +2 位作者 聂锐华 马旭东 刘兴年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9,共5页
淹没式矮堰是一种常见的河道整治建筑物,常用于改善通航条件和防止河道下切。淹没式矮堰的存在会改变其周围的水流结构,产生基础冲刷,威胁其结构安全。在浑水冲刷条件下,即水流强度大于泥沙临界启动条件时,矮堰上游的泥沙会以沙波形式... 淹没式矮堰是一种常见的河道整治建筑物,常用于改善通航条件和防止河道下切。淹没式矮堰的存在会改变其周围的水流结构,产生基础冲刷,威胁其结构安全。在浑水冲刷条件下,即水流强度大于泥沙临界启动条件时,矮堰上游的泥沙会以沙波形式向下游运动,与水流产生的冲刷坑交互影响,使冲刷过程变得更为复杂。该文在一条长12 m,宽0.44 m,深0.58 m的水沙自循环水槽里开展了平衡输沙条件下的淹没式矮堰浑水冲刷实验,测量了淹没式矮堰上游和下游瞬时冲刷深度以及上游瞬时床面高度的变化过程,分析了上游沙波频率与淹没式矮堰浑水冲刷深度振荡频率之间的响应关系。通过对比矩形淹没式矮堰和带上游堰坡的淹没式矮堰实验结果,分析了上游堰坡对"沙波频率—浑水冲刷深度振荡频率"关系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上游堰坡虽然能有效减少矮堰上游浑水冲刷深度,但不影响上游浑水冲刷深度的振荡频率;上游堰坡能增加下游浑水冲刷深度的振荡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没式矮堰 浑水冲刷 振荡频率 上游堰坡
原文传递
淹没植被群周围泥沙冲淤特性研究
6
作者 顾继一 刘兴年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3-145,共3页
受自然条件影响和上下游来输沙限制,河道中被淹没植被群周围床面一般呈两侧冲刷、尾部淤积的状态。通过水槽试验模拟分析了河道中植被群周围地形变化特征,研究了不同淹没度下植被群周围泥沙冲淤机理。结果表明,植被群高度不影响其内部... 受自然条件影响和上下游来输沙限制,河道中被淹没植被群周围床面一般呈两侧冲刷、尾部淤积的状态。通过水槽试验模拟分析了河道中植被群周围地形变化特征,研究了不同淹没度下植被群周围泥沙冲淤机理。结果表明,植被群高度不影响其内部与两侧侵蚀变化过程,但较高植被群加速了冲刷速率,促使两侧侵蚀区域向植被群后方延伸;同时在上游无来沙条件下,植被群高度的增大有效抑制了尾流区泥沙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没植被群 河床形态 冲淤变化 尾流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