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震源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被引量:62
1
作者 培善 白彤霞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01-411,共11页
本文根据建立在“平均”二维破裂模式基础上的地震定标律,导出了地震矩 M_0与各常用震级之间(1gM_0-M_S,M_L,m_b),各种震级之间(M_s-M_L,M_s-m_b,M_L-m_b),各震源参数之间(断层长度IgL,断层面积 lgS,平均错距 lgD-M_s,拐角频率 1gf_c-M... 本文根据建立在“平均”二维破裂模式基础上的地震定标律,导出了地震矩 M_0与各常用震级之间(1gM_0-M_S,M_L,m_b),各种震级之间(M_s-M_L,M_s-m_b,M_L-m_b),各震源参数之间(断层长度IgL,断层面积 lgS,平均错距 lgD-M_s,拐角频率 1gf_c-M_L)的各种常用的关系式.利用这些关系式,由一个震级值就可以估算出一系列震源参数.本文还求出了平均破裂速度 V_r=2.65km/s,总破裂时间 T(s)=0.5L(km),平均位错速度 D(t)=11.4m/s.用矩震级 M_w 度量地震的大小,有四个优点:(1)地震矩反映了形变规模的大小,因此是度量地震大小的最佳物理量.(2)它是一个绝对力学标度,对任何大小地震都有意义,可测量,且不产生饱和问题.(3)它和我们已熟悉的震级标度可衔接.(4)它是一个均匀的震级标度,适用于宽尺度的地震统计.因此,M_w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震级标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震源参数 定量关系
下载PDF
b值和地震复发周期 被引量:49
2
作者 培善 白彤霞 李保昆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0-519,共10页
针对过去计算b值的误差 ,提出了两条改进措施 :(1)采用统一的绝对震级标度 -矩震级标度MW ;(2 )舍弃缺失地震次数的点 ,然后用最小二乘拟合求得b值 ,使b值计算较准确 .据此 ,用 3种不同来源和不同精度的资料计算 ,得到的b值都接近于 1.... 针对过去计算b值的误差 ,提出了两条改进措施 :(1)采用统一的绝对震级标度 -矩震级标度MW ;(2 )舍弃缺失地震次数的点 ,然后用最小二乘拟合求得b值 ,使b值计算较准确 .据此 ,用 3种不同来源和不同精度的资料计算 ,得到的b值都接近于 1.我们固定b值为 0 .85 ,用 13年的现代地震观测资料 ,计算今后 5 0~ 10 0年内较大地震 (外推震级 1~ 2级 )的复发周期 ,结果表明 ,6级和 7级以上地震的复发周期与用近 10 0年的历史地震资料计算得到的复发周期相当一致 ,可以说外推的结果是可靠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值 震级 地震复发周期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利用速度型数字地震仪记录测定面波震级 被引量:48
3
作者 刘瑞丰 党京平 培善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6年第2期1-4,共4页
根据IASPEI所推荐的面波震级公式,本文发展了一种利用长周期速度型数字地震仪记录测定面波震级的新方法。由于长周期数字地震仪基本上都采用速度平坦型设计,周期从3s到280s范围内仪器的放大倍数(增益)是一个常数,用本... 根据IASPEI所推荐的面波震级公式,本文发展了一种利用长周期速度型数字地震仪记录测定面波震级的新方法。由于长周期数字地震仪基本上都采用速度平坦型设计,周期从3s到280s范围内仪器的放大倍数(增益)是一个常数,用本文的方法可以非常方便、准确地测定面波震级。实际计算表明,测定的面波震级与美国NEIC公布的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波 震级 数字化地震仪 地震
下载PDF
峰值速度和加速度对环境剪应力的依赖性 被引量:44
4
作者 培善 S.J.Duda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85-194,共10页
从导出的地震定标律和地震破裂过程的断裂力学模式出发,得到了震源平均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谱的表达式,进而又推导出震源的峰值位移d_m,速度v_m和加速度a_m的表达式:d_m=k_dM_0~2/~3τ_0^(2/3),v=k_vM_0^(1/3)τ_0^(4/3),a_m=k_aτ_0~2式... 从导出的地震定标律和地震破裂过程的断裂力学模式出发,得到了震源平均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谱的表达式,进而又推导出震源的峰值位移d_m,速度v_m和加速度a_m的表达式:d_m=k_dM_0~2/~3τ_0^(2/3),v=k_vM_0^(1/3)τ_0^(4/3),a_m=k_aτ_0~2式中M_0是地震矩,τ_0是环境剪应力值,k_d,k_v,k_a为适当的常数.我们选用了66个地震的观测资料,这些地震的矩震级范围包括了从1级左右的极微震,3—5级的小震,直到6—7级的大震;地震矩从10~9—10^(20)Nm,跨越了10个数量级,并用这些地震检验了上述公式. 令所有地震的平均应力为5MPa,定出常数k_d,k_v,k_a,进而由速度和加速度观测资料求得66个地震的环境剪应力τ_0值,这些数值相当稳定.多数极微震的τ_0值在2—4MPa之间;小震的τ_0值多数在4—8MPa左右;大震的τ_0值为10MPa左右。τ_0值对震源深度和断层类型有明显的依赖性.一般深度很浅的小震和极微震,τ_0值很低;正断层地震的τ_0值相对较低;逆断层地震的τ_0值较高;走滑断层地震的τ_0值则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值 速度 加速度 环境应力 震源谱
下载PDF
云南及其邻近地区三维速度图象 被引量:29
5
作者 刘瑞丰 培善 李强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1-67,共7页
利用地震层析成象法重建了云南及其邻近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图象,成象结果表明:(1)地壳上部的速度图象与地表已知的地质特征明显相关,康滇地轴显著高速,形成了一个接近地表的高速岩体;文山州低速,速度约为5.40km/s.(2)地壳下... 利用地震层析成象法重建了云南及其邻近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图象,成象结果表明:(1)地壳上部的速度图象与地表已知的地质特征明显相关,康滇地轴显著高速,形成了一个接近地表的高速岩体;文山州低速,速度约为5.40km/s.(2)地壳下部在北纬26-31°,东经100-104°长条带内有低速层存在,四川盆地的地壳比50km(?) 要浅.(3)层析成象结果不仅揭示了研究区域速度的横向不均匀性,也可以从地壳底部的速度图象大致看出红河断裂带的走向,沿红河断裂带两侧速度差异很大.(4)腾冲地区从25-110km 里有一低速柱,这可能是地幔玄武岩上涌造成的.(5)研究区域地壳厚度的轮廓大致是西边厚、东南薄.(6)从地壳底部的速度图象发现,5级以上的大部分地震都发生在速度梯度较大的地方,特别是高速、低速的过渡地区,低速区地震很少.(7)在450km 处,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仍然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层析成象 速度图象 地震预报
下载PDF
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仿真的应用 被引量:29
6
作者 刘瑞丰 培善 +2 位作者 党京平 张伟清 任克新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7年第3期7-12,共6页
利用傅里叶分析法,把速度型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变成台站人员所熟悉的长周期(763)、中长周期(SK)模拟常规地震记录,分析人员能在仿真后的记录波形图上识别震相和计算震级。
关键词 数字化地震仪 数字仿真 宽频带 地震记录 地震仪
下载PDF
根据环境应力场寻找中国大陆地区的潜在震源区 被引量:27
7
作者 培善 白彤霞 肖磊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94-304,共11页
地壳介质是一种里面存在着许多裂纹的非完整介质.断裂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介质的强度远低于完整介质的强度.笔者认为,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地壳中裂纹在合适的条件下由稳态扩展逐渐发展到失稳扩展的结果,地震破裂即为断裂力学所阐... 地壳介质是一种里面存在着许多裂纹的非完整介质.断裂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介质的强度远低于完整介质的强度.笔者认为,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地壳中裂纹在合适的条件下由稳态扩展逐渐发展到失稳扩展的结果,地震破裂即为断裂力学所阐明的低应力快速破裂现象.快速破裂的出现必需要有局部应力和应变的高度集中.根据Knott(1973)对裂纹尖端进行的弹塑性应力分析表明,裂纹尖端的应力状态对裂纹的扩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应力集中,在裂纹尖端必然形成一个塑性区.塑性区中的位移已不是弹性位移,而是塑性位移σ,这里,τ0是作用剪应力,它相当于地震发生时的初始应力或构造应力,α是裂纹半长,μ是刚性模量,τy是介质剪切屈服强度.而地震位错恰恰是发生在形成塑性区的裂纹末端.于是我们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假定,设位错D(ξ1,t)为文中的公式(5),地震最大位移为,式中,L是断层长度.若刚性模量μ取上地壳的数值,μ=33GPa,介质剪切屈服强度τy取实验室给出的平均值τy=30MPa,那么,根据Dmax和L的观测值,利用此公式就可以估计大震的构造剪应力值.计算结果表明,全球的大震构造剪应力值大多数在5—20MPa之间,有地区差异,平均为10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潜在震源区 环境应力场 大陆地区 中国
下载PDF
地震矩张量反演在地震快速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8
作者 刘瑞丰 运泰 +2 位作者 周公威 涂毅敏 培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5-122,共8页
利用地震矩张量反演的方法,对1996年11月~1998年1月发生于我国境内的10次MS≥5.2地震的震源机制进行了快速测定,并以“地震震源参数简报”的形式将测定结果及时发送中国地震局震情值班室和有关省地震局。
关键词 地震矩张量反演 震源机制 断层面解 地震监测
下载PDF
唐山地震序列的环境应力场 被引量:25
9
作者 培善 肖磊 +1 位作者 白彤霞 王溪莉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40-447,共8页
利用唐山地震系列的加速度观测资料,计算了唐山主震及其重要大余震共38次地震的环境剪应力值;并利用中-美合作的加速度台阵资料,计算了1982年7月至1984年7月共52次小余震的环境剪应力值.结果表明,环境剪应力τ0对... 利用唐山地震系列的加速度观测资料,计算了唐山主震及其重要大余震共38次地震的环境剪应力值;并利用中-美合作的加速度台阵资料,计算了1982年7月至1984年7月共52次小余震的环境剪应力值.结果表明,环境剪应力τ0对矩震级有较弱的依赖关系.较小τ0值的地区,只能发生小震或中等地震.只有τ0值较大的地区,才能发生大地震.在τ0值大的地区发生的地震,产生的峰值加速度、速度、位移值均较高.所以,测定重要地区的τ0值,对地震预报和工程抗震有重要意义.主断层两端发生的大余震,τ0值往往比主震还高,这可能是断层两端部应力集中的反映.这个现象给预测大余震发生的地点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 地震序列 地震预报 峰值加速度 环境应力场
下载PDF
地震波衰减研究在我国的进展 被引量:21
10
作者 培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A01期231-241,共11页
近20年来地震波衰减研究在我国有不少进展.本文简述了通过长周期面波、体波、尾波研究地震波衰减的方法和结果.还论述了地震波衰减机理研究和实验室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 地震波 面波 体波 尾波 衰减机理 地震勘探
下载PDF
由二维破裂模式导出的地震定标律 被引量:21
11
作者 培善 海通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37-350,共14页
使用二维矩形破裂模式,导出了大小不同地震的震源位移谱的表达式.位移谱有三个拐角频率f_c1,f_c2,f_c3.f_c1和f_c2分别联系着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破裂时间,f_c3联系着震源函数的上升时间.根据三个拐角频率,可以把位移谱u(ω)分成四个区... 使用二维矩形破裂模式,导出了大小不同地震的震源位移谱的表达式.位移谱有三个拐角频率f_c1,f_c2,f_c3.f_c1和f_c2分别联系着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破裂时间,f_c3联系着震源函数的上升时间.根据三个拐角频率,可以把位移谱u(ω)分成四个区域,在Ⅰ区,f<f_c1,u(ω)=u(0)∝f^0;在Ⅱ区,f_c1<f<f_c2,u(ω)∝1/f;在Ⅲ区,f_c2<f<f_c3,u(ω)∝1/f^2;在Ⅵ区,f >f_c3,u(ω)∝1/f^3.由于在四个区域u(ω)随频率的增加下降的速度不一样,决定了震源参数在不同的震级范围内(也就是不同地震矩范围)有不同的表达式.假定地震满足几何相似、应力环境相似以及动力学相似条件,因而地震矩M_0,长度和宽度方向的破裂时间、上升时间都可以用断层长度L来定标。根据Dziewonski and Woodhouse给出的1981—1983年800多个地震的地震矩M_0资料,以及BISC给出的面波震级M_s、体波震级m_b,来确定定标律中的常数.这样就可以从定标律推导出震源参数之间的统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破裂模式 地震定标律 震级
下载PDF
地震辐射能对环境应力场的依赖性 被引量:16
12
作者 培善 S.J.Duda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46-152,共7页
用圆盘形位错模式,并认为位错是裂纹尖端的塑性位移,而不是整个断层面上的弹性位移,在时间域内计算了地震破裂释放的地震波总能量 E.结果表明能量正比于地震矩 M0和区域应力场τ0 的平方,并随破裂速度 v(?)的增加而增加,即 E∝ M0τ_0~2... 用圆盘形位错模式,并认为位错是裂纹尖端的塑性位移,而不是整个断层面上的弹性位移,在时间域内计算了地震破裂释放的地震波总能量 E.结果表明能量正比于地震矩 M0和区域应力场τ0 的平方,并随破裂速度 v(?)的增加而增加,即 E∝ M0τ_0~2f(v_r).f 是 v_r 的增函数.在频率域内,用我们导出的地震定标律公式对震源速度谱的平方进行积分,也同样得到了 E∝M_0τ_0~2的结果.如果τ_0=10MPa,则 E=4.79M_0,这个结果与 Vassiliou 和 Kanamori 的结果一致.还计算了地震辐射效率 η=5.26%.从地震波能量的分配上看,大部分能量在第一拐角频率 f_(?)和第三拐角频率 f_(c3)之间,占92.3%.频率 f<f_(?) 的能量占3.85%,f>f_(c3)的能量占3.85%.对于矩震级 M_w=6.0的地震,f_(c3)≈8Hz,所以这些地震的绝大部分能量的频率范围都<2Hz.这个现象已被 Vassiliou 和 Kanamori 所证实.上述结果表明,地震释放的能量对区域应力场有强烈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辐射能 环境 应力场 地震波
下载PDF
用地震波的持续时间测定川滇地区的近震震级 被引量:16
13
作者 秦嘉政 培善 《地震学报》 1984年第1期58-65,共8页
本文用云南,四川地区的大量地震资料讨论了地震尾波衰减,维式地震仪器静态放大倍数以及震中距与地震波持续时间的关系。求得了川滇地区垂直向和水平向的地震波持续时间t_(DU)测定近震震级的公式:M_(DZ)=0.94+1.57log(t_(DUV))+0.00136△... 本文用云南,四川地区的大量地震资料讨论了地震尾波衰减,维式地震仪器静态放大倍数以及震中距与地震波持续时间的关系。求得了川滇地区垂直向和水平向的地震波持续时间t_(DU)测定近震震级的公式:M_(DZ)=0.94+1.57log(t_(DUV))+0.00136△(1)M_(DM)=0.78+1.60log(t_(DUM))+0.00114△(2)结果表明,用持续时间 t_(DU)求得的震级标准误差比用振幅求得的震级标准误差要小。说明用这种方法求近震震级也许是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级 川滇地区 地震波 震中距 地震基本参数 地震仪器 仪表 地震尾波 持续时间 连续时间 时间测定
下载PDF
面波震级测定的发展过程概述 被引量:14
14
作者 培善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89年第6期1-9,共9页
1945年古登堡提出了面波震级M_s。在以后的几十年中M_s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自1957年以来,在面波震级测定方面,从理论认识上逐步得到深化。随着地震科学的发展,经过面波震级测定的几个阶段之后,发现目前我国使用的面波震级公式在方法... 1945年古登堡提出了面波震级M_s。在以后的几十年中M_s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自1957年以来,在面波震级测定方面,从理论认识上逐步得到深化。随着地震科学的发展,经过面波震级测定的几个阶段之后,发现目前我国使用的面波震级公式在方法上,甚至物理概念上存在有四个方面问题。对此,本人提出了一些分析意见和个人看法。同时。提出了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波震级 测震学
下载PDF
测震分析常用方法(讲座) 被引量:15
15
作者 培善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1年第6期25-79,13,共55页
国家地震局根据现今地震学的发展情况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制定了新的“地震台站观测规范”。从1991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规范中删除了原“规范”中已过时和有错误的内容。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为了使台站同志们对新“规范”有更深入的... 国家地震局根据现今地震学的发展情况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制定了新的“地震台站观测规范”。从1991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规范中删除了原“规范”中已过时和有错误的内容。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为了使台站同志们对新“规范”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特刊出此测震分析讲座,作为对新“规范”的解释。在此讲座中还加进了一些地震波传播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台站人员不仅知道应该怎么做,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使本讲座也成为培训台站人员的基本教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观测 测震分析
下载PDF
由环境应力值寻找地震危险区的尝试 被引量:13
16
作者 培善 海通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2年第6期1-11,共11页
作者根据位错理论,采用二维矩形破裂模式,在导出了平均震源速度谱的基础上,导出了用地震波计算环境剪应力τ_0的公式。计算了1987—1991年中国和邻区大约1000多次4级以上中强地震的环境剪应力值τ_0,并把τ_0≥10MPa的地震看作是高剪应... 作者根据位错理论,采用二维矩形破裂模式,在导出了平均震源速度谱的基础上,导出了用地震波计算环境剪应力τ_0的公式。计算了1987—1991年中国和邻区大约1000多次4级以上中强地震的环境剪应力值τ_0,并把τ_0≥10MPa的地震看作是高剪应力值地震。自1987—1991年5年内,我国及邻区共发生M_s≥6.0的强震45次,和160余次高剪应力中强地震(M=4.0-5.0,τ_0≥10MPa),大约有1/4的强震和1/3的高应力值地震发生在台湾地区。说明台湾地区是一个高地震活动区和高应力值地区。新疆的喀什—乌恰—乌什地区也是高地震活动区和高应力值地区。我们对发生在其地区的强震,向前追溯了环境应力值τ_0的变化。发现有11个强震事件(约占全部事件80%)在震前1—5年内,在以强震为圆心,半径为200km范围内(个别略远),均有1—2个或多个高应力值地震出现。说明当高应力值地震发生时,该地区环境应力在增高,它可以作为将要发生强震的前兆。据此,推测了今后3年内大陆强震发生的可能地区是:①中印缅三国边境地区;②西藏波密地区;③青海北部到宁夏北部地区;④新疆伊宁地区;⑤纵贯新青藏90°E±2°线地带;⑥晋北忻州地区;⑦苏北及黄海地区;⑧山东长岛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剪应力 地震危险区 速度谱 地震破裂模式
下载PDF
根据构造环境应力场预测峰值水平加速度 被引量:12
17
作者 培善 李保昆 白彤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02-517,共16页
在分析了对峰值加速度 PGA 的影响因素之后,我们发现构造环境剪应力场参数τ_0对 PGA起了重要的作用,将τ_0引入 PGA 的预测公式中,同时考虑了 PGA 对频率的依赖性。大地震的PGA 的优越频率 f_a 较低,小地震的 f_a 较高.因此,小地震的... 在分析了对峰值加速度 PGA 的影响因素之后,我们发现构造环境剪应力场参数τ_0对 PGA起了重要的作用,将τ_0引入 PGA 的预测公式中,同时考虑了 PGA 对频率的依赖性。大地震的PGA 的优越频率 f_a 较低,小地震的 f_a 较高.因此,小地震的衰减系数较大,PGA 衰减较快。基于上述两点改进,提出了新的 PGA 预测公式。在该公式中,构造环境应力场、震级、距离和场地条件是预测将来强地面运动的重要变量。此公式有很大的适用范围,可以用于大地震(矩震级 M_w=6—7.8),也可以用于较小地震(M_w=3—6)的 PGA 预测;在考虑了世界各个地区不同的构造环境应力值水平以后,新预测公式可以应用于世界不同地区(例如美国加州和中国华北、西南等)。用实际观测资料检验结果表明,预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值 加速度预测 构造环境应力 衰减系数 地震
下载PDF
中国强地震动速度衰减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培善 李保昆 白彤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58-370,共13页
在研究构造环境应力场特征的过程中,发现构造环境剪应力场量值、对峰值地震动速度PGV有很大影响.用公式定量地把、值引入到PGV的预测方程中,得到了新的预测方程CLB97V;并用观测资料证明了所得方程在震中距=5──250km范围内,对美... 在研究构造环境应力场特征的过程中,发现构造环境剪应力场量值、对峰值地震动速度PGV有很大影响.用公式定量地把、值引入到PGV的预测方程中,得到了新的预测方程CLB97V;并用观测资料证明了所得方程在震中距=5──250km范围内,对美国大地震和中国大地震均适用.本文还考虑了大、中、小地震的速度具有不同的优势频率:大震较低,小震较高,因此,小震的PGV衰减较快.这样,CLB97V不仅适用于大震,也适用于中、小地震.如果考虑了世界各地不同的构造区域具有不同的构造环境应力场以后,预测方程可以适用于世界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震 强震 地震动 速度衰减
下载PDF
澜沧—耿马地震的破裂过程 被引量:11
19
作者 培善 秦嘉政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5-103,共9页
本文收集了国内各个单位和国外EDR报告给出的澜沧——耿马地震的震源参数和震源机制解参数,讨论了它们之间差别的原因。由地震定标律给出了主震7.5级地震的断层长度、宽度、面积和平均错距的估计值,结果分别为52 km,26 km,1.3×10~3... 本文收集了国内各个单位和国外EDR报告给出的澜沧——耿马地震的震源参数和震源机制解参数,讨论了它们之间差别的原因。由地震定标律给出了主震7.5级地震的断层长度、宽度、面积和平均错距的估计值,结果分别为52 km,26 km,1.3×10~3 km^2,2.0 m。研究了它们的破裂方向:像是从中间地区分别向东南(产生最大主震7.5级地震)和西北方向(产生次大主震7.0级地震)破裂扩展,但不是同时,相隔了约13分钟。本文还讨论了第二次主震(Ms7.0)比第一次主震(Ms7.5)造成的地面破坏面积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破裂 震源 断层 澜沧-耿马
下载PDF
用地震波形资料反演中国大陆六相中强地震的矩张量和震源机制 被引量:9
20
作者 方韶东 培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61-268,共8页
利用 Helmberger(1968)的广义地震射线理论,研究了利用地震波形资料快速、大量地线性反演国内地震的地震矩张量和震源机制解的新方法,并对近年来先后发生在中国大陆的六个中强地震进行了反演,得到了这些地震的地震矩张量、标量地震矩、... 利用 Helmberger(1968)的广义地震射线理论,研究了利用地震波形资料快速、大量地线性反演国内地震的地震矩张量和震源机制解的新方法,并对近年来先后发生在中国大陆的六个中强地震进行了反演,得到了这些地震的地震矩张量、标量地震矩、断层而解和震源时间函数等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震源机制矩张量 地震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