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适应蚁群算法 被引量:150
1
作者 张纪会 高齐圣 徐心和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8,共4页
蚁群算法是由意大利学者M .Dorigo等人首先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模拟进化算法 ,初步的研究已经表明该算法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质 ,为求解算杂的组合优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此方法已经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 ,... 蚁群算法是由意大利学者M .Dorigo等人首先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模拟进化算法 ,初步的研究已经表明该算法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质 ,为求解算杂的组合优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此方法已经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 ,如需要较长的计算时间 ,容易出现停滞现象等 .目前国内对此研究尚少 ,为此 ,本文对蚁群算法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强化学习 旅行商问题 组合优化问题
下载PDF
玉米对土壤中重金属铅的吸收特性及污染防治 被引量:102
2
作者 匡少平 徐仲 张书圣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8-31,共4页
通过山东五莲玉米盆栽试验 ,研究作物对土壤中铅的吸收效应 ,探讨环境土壤重金属元素对作物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玉米盆栽试验表明 ,当土壤中加入不同比例的铅时 (0~ 4 0 0 0 mg/ kg) ,基本没有观察到铅对玉米的毒害病症 ,铅对作物的生... 通过山东五莲玉米盆栽试验 ,研究作物对土壤中铅的吸收效应 ,探讨环境土壤重金属元素对作物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玉米盆栽试验表明 ,当土壤中加入不同比例的铅时 (0~ 4 0 0 0 mg/ kg) ,基本没有观察到铅对玉米的毒害病症 ,铅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没有明显的宏观影响。但微区调查揭示 ,玉米对土壤中的铅具有强烈的吸收性 ,并可残留在作物的各个部位 ,且吸收量随土壤中铅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 ;其中根系的吸收性最强 ,是秸杆、籽实的几十至几千倍 ,表明作物根系为秸杆、籽实对铅的吸收提供了良好的屏障。不同铅化合物对作物吸收铅的影响不尽相同 ,用 Pb(NO3 ) 2 处理的铅吸收量比用 Pb Cl2 处理的明显偏高 ,特别是当土壤中铅添加量较高时 ,该特征更为显著 ;而用 Pb Cl2 处理的作物 ,当铅添加量达到一定程度后 ,除根系外 ,作物对铅的吸收趋于饱和。运用根系对土壤中铅的特殊吸收性 ,可以在铅污染的土壤区通过自然作物栽培 ,并将作物根系从土壤中清除 ,来逐渐达到环境土壤修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土壤污染 植物效应 环境修复 玉米 吸收特性 污染防治
下载PDF
纳米ZrO_2水悬浮液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75
3
作者 杨静漪 李理 +2 位作者 蔺玉胜 杨丰科 侯耀永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65-670,共6页
本文选用纳米粉ZrO_2,分别采用单一静电稳定机制、加入PEG的空间位阻稳定机制和加入PMAA-NH4的电空间稳定机制制备成2vol%的ZrO_2水悬浮液,通过Zeta电位、沉降实验和粘度测定及粒度分析等手段,最终分别得到了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高... 本文选用纳米粉ZrO_2,分别采用单一静电稳定机制、加入PEG的空间位阻稳定机制和加入PMAA-NH4的电空间稳定机制制备成2vol%的ZrO_2水悬浮液,通过Zeta电位、沉降实验和粘度测定及粒度分析等手段,最终分别得到了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高分散、高稳定的ZrO2水悬浮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悬浮液 静电稳定 二氧化锆陶瓷 陶瓷 稳定性
下载PDF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9
4
作者 胡志强 许良忠 +1 位作者 任雪景 郭玉晶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48-51,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讨论了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总结了拟除虫菊酯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关键词 拟除虫菊酯类 杀虫剂 研究进展 结构 活性
下载PDF
电化学法研究蛋白质和茜素红S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53
5
作者 孙伟 焦奎 刘晓云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2-314,共3页
在pH 4 .2的Britton Robinson缓冲液中 ,茜素红S(ARS)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能形成一种红色的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复合物。用线性扫描二阶导数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对该体系进行了研究 ,复合物的形成使ARS的还原峰电流下降 ,峰电流的下降值同... 在pH 4 .2的Britton Robinson缓冲液中 ,茜素红S(ARS)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能形成一种红色的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复合物。用线性扫描二阶导数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对该体系进行了研究 ,复合物的形成使ARS的还原峰电流下降 ,峰电流的下降值同所加的BS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用于BSA的测定 ,在 8.0× 10 -8~ 1.2× 10 -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测限为 4 .3× 10 -8mol/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白蛋白 茜素红S 线性扫描极谱法 超分子复合物 定量分析 相互作用 电化学法 蛋白质
下载PDF
等离子体微弧氧化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39
6
作者 张欣宇 石玉龙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9-73,共5页
等离子体微弧氧化是一种直接在有色金属表面原位生长陶瓷膜的新技术。本研究详细介绍了微弧氧化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微弧氧化的基本原理、制备方法、工艺特点 ,以及膜层的结构和性能特点 。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微弧氧化技术 应用 陶瓷膜层 应用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开发和应用 被引量:50
7
作者 尹德荟 李炳海 +1 位作者 许淑贞 郭守学 《塑料》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6-23,共8页
主要介绍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 H M W P E) 的成型加工方法、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的改进以及在各方面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成型 改性 聚乙烯 超高分子量
下载PDF
纳米粒子在乙炔聚合反应中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44
8
作者 王彦妮 张志琨 崔作林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04-307,共4页
纳米粒子在乙炔聚合反应中的催化作用王彦妮,张志琨,崔作林(青岛化工学院纳米材料研究所,青岛266042)关键词纳米粒子,乙炔,聚合反应,催化作用纳米粒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因而具有传统材料所没有的独特的光、电、磁等性... 纳米粒子在乙炔聚合反应中的催化作用王彦妮,张志琨,崔作林(青岛化工学院纳米材料研究所,青岛266042)关键词纳米粒子,乙炔,聚合反应,催化作用纳米粒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因而具有传统材料所没有的独特的光、电、磁等性能.对纳米粒子的研究始于60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乙炔 聚合反应 催化作用
下载PDF
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6
9
作者 赵菲 孙学红 +1 位作者 郝立新 刘保成 《聚氨酯工业》 2001年第1期9-12,共4页
研究了合成方法、软段及硬段组成结构、熟化条件等因素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聚氨酯弹性体的结构与组成 ,以及由此引起的微相分离程度的变化 ,是影响弹性体性能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低聚物二醇、二异氰酸酯及扩链剂合... 研究了合成方法、软段及硬段组成结构、熟化条件等因素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聚氨酯弹性体的结构与组成 ,以及由此引起的微相分离程度的变化 ,是影响弹性体性能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低聚物二醇、二异氰酸酯及扩链剂合成的弹性体性能不同 ;采用预聚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体 微相分离 力学性能 合成方法 软段 硬段
下载PDF
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和维护 被引量:64
10
作者 郭仲聚 陈春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多媒体教室 使用效率 多媒体教学设备 多媒体设备 投影机
下载PDF
纳米镍在硝基苯加氢中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1
11
作者 左东华 张志琨 崔作林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98-302,共5页
纳米镍在硝基苯加氢中催化性能的研究左东华,张志琨,崔作林(青岛化工学院纳米材料研究所,青岛266042)关键词纳米镍,催化加氢,硝基苯.硝基化合物加氢还原是化工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化工单元反应,现今工业生产中大多采用Ra... 纳米镍在硝基苯加氢中催化性能的研究左东华,张志琨,崔作林(青岛化工学院纳米材料研究所,青岛266042)关键词纳米镍,催化加氢,硝基苯.硝基化合物加氢还原是化工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化工单元反应,现今工业生产中大多采用Raney-Ni作为催化剂。但由于在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镍 催化 加氢 硝基苯 催化性能 催化剂
原文传递
高粘度稠油开采方法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2
作者 崔波 石文平 +1 位作者 戴树高 李旭云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 2000年第6期5-10,32,共7页
论述了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和使用的各种高粘度重质稠油的开采方法 ,比较了其优缺点 。
关键词 高粘度重质稠油 石油开采 微生物法 井下催化法
下载PDF
电化学免疫分析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3
作者 焦奎 张书圣 +1 位作者 张敏 张立群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1211-1217,共7页
电化学免疫分析法是将免疫分析与电化学分析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免疫分析新方法.近十多年来,电化学免疫分析法的研究有了迅速的发展.本文对电化学免疫分析法的标记物、免疫方法、电化学检测技术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展望了电化学免疫分析的发... 电化学免疫分析法是将免疫分析与电化学分析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免疫分析新方法.近十多年来,电化学免疫分析法的研究有了迅速的发展.本文对电化学免疫分析法的标记物、免疫方法、电化学检测技术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展望了电化学免疫分析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免疫分析 标记物 免疫方法 免疫分析
下载PDF
Internet与英语教学 被引量:45
14
作者 范琳 房荣 《外语电化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36,共6页
Internet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就英语教学而言,Internet上有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可供使用.神奇的网络环境,为英语教学展示了一个新的空间,正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本文探讨了通过Internet实现英... Internet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就英语教学而言,Internet上有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可供使用.神奇的网络环境,为英语教学展示了一个新的空间,正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本文探讨了通过Internet实现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式,介绍了Internet上的英语教学、学习资源及查询方法.毫无疑问,Internet的快速发展确实为优化英语"教"、"学"环境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特网 万维网 英语教学 网络教学 教学资源
原文传递
颗粒增韧陶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5
作者 郝春成 崔作林 +1 位作者 尹衍升 龚红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8-30,共3页
综述了几种主要的颗粒增韧陶瓷的增韧机理,并从晶界应力设计、纳米颗粒增韧、金属及金属间化合物增韧陶瓷等几方面对颗粒增韧陶瓷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颗粒增韧陶瓷 纳米粒子 金属间化合物 增韧机理 应力设计 金属 韧性
下载PDF
蔬菜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超临界流体提取和气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32
16
作者 王建华 徐强 +1 位作者 焦奎 程刚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06-507,共2页
建立了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气相色谱测定韭菜中百菌清、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残留量的方法。样品与无水硫酸镁混合后进行萃取。用正交设计法选择萃取条件,最佳条件为压力30.4MPa,温度40℃。静态萃取时间1min,CO2... 建立了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气相色谱测定韭菜中百菌清、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残留量的方法。样品与无水硫酸镁混合后进行萃取。用正交设计法选择萃取条件,最佳条件为压力30.4MPa,温度40℃。静态萃取时间1min,CO2用量15mL,收集液为乙酸乙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农药残留 测定 蔬菜 韭菜 GC SPE
下载PDF
高分散高稳定α-Al_2O_3和纳米SiC单相及混合水悬浮液的制备 被引量:34
17
作者 侯耀永 李理 +1 位作者 杨静漪 杨丰科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1-177,共7页
采用胶体电空间稳定机制改善陶瓷粉体的分散,以聚电解质PMAA-NH4为分散剂制备出高分散、高稳定单相α-Al2O3,单相SiC和复合(α-Al2O3和纳米SiC)水悬浮液.
关键词 复合陶瓷 高分散 悬浮液 碳化硅 纳米材料 陶瓷
下载PDF
含反式-1,4-聚异戊二烯的轮胎胶料的加工和使用性能 被引量:45
18
作者 宋景社 范汝良 +3 位作者 黄宝琛 冯敏 田斌 王名东 《轮胎工业》 CAS 1999年第1期9-13,共5页
对掺用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的胎面和胎侧胶料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含TPI的胶料具有良好的包辊性和毛细管流变性;硫化诱导期和焦烧时间稍有延长,这更有利于安全加工。因此,用少量(如20份)TPI替代NR... 对掺用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的胎面和胎侧胶料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含TPI的胶料具有良好的包辊性和毛细管流变性;硫化诱导期和焦烧时间稍有延长,这更有利于安全加工。因此,用少量(如20份)TPI替代NR制备胎面和胎侧胶从加工工艺角度考虑是可行的,无需改变现行轮胎生产设备和工艺配方。掺用TPI的胶料较不用者定伸应力提高,滚动阻力和压缩生热降低,耐疲劳性能优异,磨耗和干湿路面摩擦因数保持较高水平,即轮胎三大行驶性能间有较好的综合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异戊二烯 胎面胶 胎侧胶 轮胎 混炼胶
下载PDF
逐步线性规划法求解废水最小化问题 被引量:35
19
作者 胡仰栋 徐冬梅 +1 位作者 华贲 韩方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6-71,共6页
对用水过程的优化设计即废水最小化问题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操作水源和操作序列的概念 .分别对单组分再利用、多组分再利用及单组分再生再利用问题 ,提出了逐步线性规划的解算方法 .新方法首先依据规则将操作对贫流的要求进行分段排序 ,... 对用水过程的优化设计即废水最小化问题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操作水源和操作序列的概念 .分别对单组分再利用、多组分再利用及单组分再生再利用问题 ,提出了逐步线性规划的解算方法 .新方法首先依据规则将操作对贫流的要求进行分段排序 ,然后按操作序列逐级进行富流和贫流水源的优化匹配 ,最终完成用水过程的设计 .给出了 4个实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步线性规划法 废水 最水化 质量交换网络 再利用 用水网络 水资源 优化设计
下载PDF
铝材表面的等离子微弧氧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石玉龙 茹凤虎 +1 位作者 彭红端 谢广文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5-18,共4页
以工业级硅酸钠为电解液,铝材在交流电压作用下进行等离子微弧氧化反应,电压升高,膜厚增大。用X- 射线衍射分析法和扫描电镜法检测,氧化膜为非晶态氧化铝陶瓷膜。硬度试验和腐蚀试验表明:该膜硬度高、耐强碱腐蚀性强。
关键词 等离子微弧氧化 硅酸钠 氧化 电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