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120
1
作者 谢林花 吴德礼 张亚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65-870,共6页
通过查阅我国2000—2016年共计119项≤1 000 m^3·d^(-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际工程案例文献,统计分析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模式、出水执行标准、6种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氨氮、SS、BOD_5)去除率,结合层次分析... 通过查阅我国2000—2016年共计119项≤1 000 m^3·d^(-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际工程案例文献,统计分析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模式、出水执行标准、6种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氨氮、SS、BOD_5)去除率,结合层次分析法对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7.26%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处理水量小于100 m^3·d^(-1);出水水质主要执行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文献占比为74.99%;处理技术总体分为生物、生态和组合处理技术3大类,组合处理技术使用最多,多种工艺技术组合是未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发展方向。文献中对于水质指标的考核重视程度由高到低分别为COD、总磷、氨氮和总氮,污染物去除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分别为COD、氨氮、总磷和总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处理技术 排放标准 水质指标
下载PDF
西安市PM_(2.5)中碳质气溶胶污染特征 被引量:34
2
作者 牟臻 陈庆彩 +6 位作者 王羽琴 沈振兴 华晓羽 张梓萌 孙浩堯 王玛敏 张立欣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29-1536,共8页
利用热光分析法探究了西安市2017年353个PM_(2.5)样品中的元素碳(EC)、有机碳(OC)、甲醇可萃取有机碳(MSOC)以及热-光分析法得到的7个碳组分(OC1~4、EC1~3)的质量浓度、季节变化趋势以及来源.结果表明,西安市2017年OC、EC以及MSOC的... 利用热光分析法探究了西安市2017年353个PM_(2.5)样品中的元素碳(EC)、有机碳(OC)、甲醇可萃取有机碳(MSOC)以及热-光分析法得到的7个碳组分(OC1~4、EC1~3)的质量浓度、季节变化趋势以及来源.结果表明,西安市2017年OC、EC以及MSOC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7. 56±11. 83)、(4. 08±2. 95)和(11. 10±6. 77)μg·m^(-3). OC质量浓度的季节性趋势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 EC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 MSOC/OC比值年平均值为0. 64±0. 20,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春季OC和EC相关性较好(r^2=0. 76),而在冬季的相关性较差(r^2=0. 43),说明碳气溶胶的来源不同.采用EC示踪法对二次气溶胶的含量进行估算,SOC的平均含量分别占到了春、夏、秋、冬四季OC质量浓度的51. 9%、38. 4%、37. 3%、44. 0%.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西安市的碳质气溶胶主要来源于燃煤和机动车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有机碳 元素碳 季节性变化 来源解析
原文传递
青海省黄土丘陵区主要林分土壤微量元素丰缺状况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赵串串 王媛 高瑞梅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0-135,共6页
以青海省黄土丘陵区为例,对比分析了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Cu、Fe、Mn、Zn、B在不同林地类型中的含量差异及其与土壤有机质、p H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土壤中有效态Fe和B含量极其丰富,达到高等水平;Cu含量比较丰富处于中等水平;Zn... 以青海省黄土丘陵区为例,对比分析了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Cu、Fe、Mn、Zn、B在不同林地类型中的含量差异及其与土壤有机质、p H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土壤中有效态Fe和B含量极其丰富,达到高等水平;Cu含量比较丰富处于中等水平;Zn含量较为丰富,处于中低水平;Mn含量极其缺乏,处于极低或低水平。不同林型中,针阔混交林和灌木林的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较高。2)各微量元素有效性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Fe、Cu、B、Zn、Mn,Fe的有效性指数最高(7.613),Mn的有效性指数最小(0.722)且有效性指数均小于1。不同林分中微量元素有效性综合指数顺序为针阔混交林>灌木林>针叶林>阔叶林。3)有机质与有效态Fe呈极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p H与有效态Cu、Fe、Mn、Zn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量元素 有效性评价 黄土丘陵区 林分类型
原文传递
西安市PM2.5中水溶性离子的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26
4
作者 黄含含 王羽琴 +1 位作者 李升苹 陈庆彩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28-2535,共8页
为探究西安市大气PM2.5中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及来源,本研究采集2017~2018年的PM2.5样品,利用离子色谱仪测定9种水溶性离子(SO4^2-、NO3^-、Cl^-、F^-、Na^+、Mg^2+、NH4^+、K^+和Ca^2+)的浓度水平,并对NH4^+的存在形式分析、氮氧化率(... 为探究西安市大气PM2.5中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及来源,本研究采集2017~2018年的PM2.5样品,利用离子色谱仪测定9种水溶性离子(SO4^2-、NO3^-、Cl^-、F^-、Na^+、Mg^2+、NH4^+、K^+和Ca^2+)的浓度水平,并对NH4^+的存在形式分析、氮氧化率(NOR)、硫氧化率(SOR)以及[NO3^-]/[SO4^2-]等进行探究.结果表明,西安市PM2.5中水溶性离子主要来自扬尘、燃煤、生物质燃烧和二次生成.Ca^2+、SO4^2-、NH4^+和NO3^-是西安市大气PM2.5中主要的水溶性离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春季NH4^+不能完全中和SO4^2-,未中和的SO4^2-主要与K+和Ca^2+结合;夏季NH4^+主要以NH4HSO4和(NH4)2SO4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秋季的NH4^+主要以NH4HSO4和NH4NO3的形式存在;冬季大气中NH4^+多以(NH4)2SO4和NH4NO3的形式存在.硫氧化率和氮氧化率的年均值分别为0.35和0.16,说明研究期间SO4^2-、NO3^-的二次生成率较大.[NO3^-]/[SO4^2-]比值说明西安市春夏季主要受固定源影响,秋冬季主要受移动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水溶性阴阳离子 二次转化率 存在形式 污染特征
原文传递
氧化石墨烯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调控作用及对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吕生华 张佳 +1 位作者 朱琳琳 贾春茂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585-2595,共11页
通过氧化法制备得到氧化石墨烯(GO),通过GO与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进行插层聚合反应制备得到插层复合物GO/P(AA-AM)。检测结果表明,GO在插层复合物中具有较小的尺寸和均匀的分布,将GO/P(AA-AM)掺入水泥基复合材料中,发现水泥水化产... 通过氧化法制备得到氧化石墨烯(GO),通过GO与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进行插层聚合反应制备得到插层复合物GO/P(AA-AM)。检测结果表明,GO在插层复合物中具有较小的尺寸和均匀的分布,将GO/P(AA-AM)掺入水泥基复合材料中,发现水泥水化产物成为规整的针状、棒状或多面体状晶体,并且能够聚集形成具规整形貌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裂缝及有害孔洞比对照样品明显减少,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比对照样品有明显提高。提出了GO纳米片层对于水泥基复合材料规整结构的调控机理,认为GO纳米片层及活性基团能够促进水泥化产物形成规整形状的水化晶体,最初形成的水化晶体成为后续水化晶体形成的模板,通过晶体的生长最终形成规整水化晶体及规整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复合材料 团聚 氧化石墨烯 水泥水化晶体 微观结构
下载PDF
Fe^(2+)和Mn^(2+)对水稻根表铁膜及镉吸收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董明芳 郭军康 +4 位作者 冯人伟 王瑞刚 丁永祯 徐应明 范稚莲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9-253,共5页
采用水培实验,研究外源添加Fe^(2+)和Mn^(2+)对水稻幼苗根表铁膜形成、抗氧化酶活性及镉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Fe^(2+)使水稻幼苗根表铁膜中铁元素显著增加114.9%(质量分数,下同),锰和镉元素则分别显著降低了55.2%和42.3%(P&... 采用水培实验,研究外源添加Fe^(2+)和Mn^(2+)对水稻幼苗根表铁膜形成、抗氧化酶活性及镉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Fe^(2+)使水稻幼苗根表铁膜中铁元素显著增加114.9%(质量分数,下同),锰和镉元素则分别显著降低了55.2%和42.3%(P<0.05);添加Mn^(2+)使铁膜中锰元素显著增加180.1%,镉元素则显著降低了18.0%。(2)添加Fe^(2+)能显著降低水稻幼苗叶片中活性氧(ROS),缓解ROS对水稻幼苗的毒害;添加Mn^(2+)使得叶片中ROS、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增加,Mn^(2+)处理引起的ROS升高可能起到诱导水稻胁迫应答,缓解镉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表铁膜
下载PDF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7
作者 郭军康 赵隽隽 +4 位作者 李怡凡 刘洵 刘甜 牛育华 李祥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9-260,共12页
矿产资源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在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重金属等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介质中迁移,最终对矿区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矿区地质地貌复杂、土壤理化性质变异性大、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复杂、现有土... 矿产资源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在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重金属等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介质中迁移,最终对矿区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矿区地质地貌复杂、土壤理化性质变异性大、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复杂、现有土壤污染修复不彻底等成为矿区土壤污染修复主要限制因素。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矿区土壤污染修复研究成果,系统提出了构建地形地貌修复基本理念,综述了原位提取、钝化、纳米材料、联合修复以及新理念五类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现有技术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提出了矿区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土壤 重金属污染 修复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废旧锂电池中有价金属回收及三元正极材料的再制备 被引量:16
8
作者 曹玲 刘雅丽 +3 位作者 康铎之 李佳竺 陈湘萍 马宏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499-2505,共7页
探讨了磷酸体系下不同因素对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浸出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时间60min,反应温度60℃,磷酸浓度2mol/L,液固比20mL/g,还原剂(H_2O_2)体积分数为4%时,可得最佳浸出效果,Co、Li、Mn、Ni浸出效率分别可达96.3%... 探讨了磷酸体系下不同因素对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浸出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时间60min,反应温度60℃,磷酸浓度2mol/L,液固比20mL/g,还原剂(H_2O_2)体积分数为4%时,可得最佳浸出效果,Co、Li、Mn、Ni浸出效率分别可达96.3%、100%、98.8%和99.5%;浸出液添加相应比例金属离子,采用草酸共沉淀法制备前体材料(Ni_(1/3)Co_(1/3)Mn_(1/3))C_2O_4,并得到相应再生磷酸溶液。再生磷酸进行循环浸出实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循环浸出5次之后Li的浸出率仍可保持在90.1%,而Co、Mn和Ni的浸出率在75.0%以上。前体添加锂源Li_2CO_3煅烧合成Li(Ni_(1/3)Co_(1/3)Mn_(1/3))O_2材料,考察了不同温度对Li(Ni_(1/3)Co_(1/3)Mn_(1/3))O_2材料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合成温度为800℃时,得到的材料性能最优良,初次放电容量可达136.4mA·h/g。在0.2C下经过5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电池 回收 浸出 共沉淀 三元正极材料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缓解镉对番茄毒害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小红 郭军康 +3 位作者 贾红磊 李艳萍 吕欣 任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05-2714,共10页
为了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番茄镉(Cd)抗性的影响,在温室水培条件下,测定了SA预处理对Cd胁迫下番茄生长、Cd积累、根系活性氧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胁迫浓度升高,番茄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也加剧。用100μmol·L^-1的S... 为了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番茄镉(Cd)抗性的影响,在温室水培条件下,测定了SA预处理对Cd胁迫下番茄生长、Cd积累、根系活性氧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胁迫浓度升高,番茄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也加剧。用100μmol·L^-1的SA预处理可显著缓解Cd对番茄的毒害作用。在5 mg·L^-1Cd处理下,加SA预处理组的株高和根长相比无SA处理组分别增加了10.2%和14.2%,根、茎和叶的干质量分别增加了40%、27.2%和24%(P<0.05)。同时,SA处理也显著降低了Cd胁迫下丙二醛(MDA)的含量并提高了抗氧化酶的活性。此外,SA预处理后,番茄地上部Cd积累降低了24.4%~58.3%,根部Cd积累降低了50.5%~75.5%(P<0.05)。研究表明,100μmol·L^-1SA预处理可以显著缓解Cd胁迫对番茄的生长毒害作用,并降低植株Cd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番茄 活性氧 抗氧化系统
下载PDF
皮革无铬鞣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5
10
作者 乔换灵 强西怀 +2 位作者 崔璐 许伟 李成涛 《中国皮革》 CAS 2019年第9期8-13,共6页
从无铬鞣制的必要性出发,对近年来各界学者对无铬鞣剂及其鞣制方法领域所做出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非铬金属鞣剂、有机鞣剂和新型无铬鞣剂的开发进展情况及其基本的鞣革性能,对一些产品的实际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鞣革性能... 从无铬鞣制的必要性出发,对近年来各界学者对无铬鞣剂及其鞣制方法领域所做出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非铬金属鞣剂、有机鞣剂和新型无铬鞣剂的开发进展情况及其基本的鞣革性能,对一些产品的实际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鞣革性能、材料配伍性、生物降解性、产品稳定性和市场接纳性是开发无铬鞣剂重点考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铬金属鞣剂 有机鞣剂 无铬鞣剂 无铬鞣制 皮革
下载PDF
采用草酸和EDTA去除农田土壤中砷和镉污染 被引量:16
11
作者 郭军康 李艳萍 +6 位作者 李永涛 徐慧荟 任心豪 花莉 贾红磊 魏婷 范春辉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75,共6页
以湖南、广西某As和Cd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以草酸和EDTA为淋洗剂,研究其在污染土壤样品中的淋洗情况,探讨淋洗剂浓度、淋洗温度对淋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淋洗剂为0. 3 mol/L的草酸对As淋洗率最好,洗脱率达到90%; 0. 02 mol/L EDTA对C... 以湖南、广西某As和Cd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以草酸和EDTA为淋洗剂,研究其在污染土壤样品中的淋洗情况,探讨淋洗剂浓度、淋洗温度对淋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淋洗剂为0. 3 mol/L的草酸对As淋洗率最好,洗脱率达到90%; 0. 02 mol/L EDTA对Cd淋洗率最好,洗脱率达到70%;采用正交实验探讨了草酸和EDTA联合对土壤样品淋洗效果的影响,草酸和EDTA组合淋洗As和Cd的洗脱率分别为80%和50%。草酸和EDTA单一淋洗效果优于组合淋洗,草酸和EDTA在土壤重金属淋洗过程中存在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淋洗 重金属 草酸 EDTA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生物炭与腐殖酸复配对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生长与镉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郭军康 任倩 +3 位作者 赵瑾 李永涛 林雁冰 丑敏霞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425-2432,共8页
以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为供试原料,对油菜废弃物生物炭进行制备与表征,通过盆栽实验,探究不同比例生物炭和腐殖酸的复配对土壤理化性质,油菜中Cd总量与根系土壤有效态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和腐殖酸能够提高土壤养分... 以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为供试原料,对油菜废弃物生物炭进行制备与表征,通过盆栽实验,探究不同比例生物炭和腐殖酸的复配对土壤理化性质,油菜中Cd总量与根系土壤有效态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和腐殖酸能够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两者表面富含的官能团和致密的孔隙结构有利于土壤Cd的吸附,并显著提高土壤pH值,促进土壤重金属Cd的钝化作用。生物炭和腐殖酸复配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可提高油菜的生物量,但是生物炭及腐殖酸单独施用量超过1%,则对油菜的生长产生抑制。随着生物炭比例(生物炭在土壤中所占比例始终小于1%)的增加,油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分别提高47.55%—60.33%和10.21%—87.59%,而2%生物炭和1%腐殖酸处理组,1%生物炭和2%腐殖酸处理组,1%生物炭和3%腐殖酸处理组分别降低了1.46%—88.65%和6.67%—64.23%。1%生物炭处理组和1%腐殖酸处理组的土壤有效态Cd分别降低28.76%和22.06%。同时不同比例生物炭和腐殖酸的复配显著降低油菜中Cd的累积量,降低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Cd的含量幅度分别为30.76%—90.79%和29.88%—92.46%。进一步研究表明,钝化处理的盆栽土壤有效态Cd含量均显著降低,降幅可达22.06%—47.90%。利用油菜废弃物制备生物炭复配腐殖酸极大程度提升高了盆栽土壤的质量同时利于土壤中重金属的稳定化,为中国北方碱性土壤重金属Cd超标农田的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腐殖酸 CD 油菜 土壤
下载PDF
定量分析秸秆和猪粪生物炭对镉的吸附作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陈乔 任心豪 +2 位作者 贺飞 杨淑媛 郭军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8-676,共9页
为定量研究生物炭对镉(Cd)的吸附作用,以灰分含量不同的小麦秸秆(W)和猪粪(P)为原材料,分别在300℃和700℃下热解制备4种生物炭(WBC300、WBC700、PBC300和PBC700),定量分析了生物炭对Cd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除灰后生物炭对Cd的吸附能... 为定量研究生物炭对镉(Cd)的吸附作用,以灰分含量不同的小麦秸秆(W)和猪粪(P)为原材料,分别在300℃和700℃下热解制备4种生物炭(WBC300、WBC700、PBC300和PBC700),定量分析了生物炭对Cd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除灰后生物炭对Cd的吸附能力显著下降38.5%~83.0%,且除灰处理对BC700影响较BC300大。生物炭无机组分主要通过沉淀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吸附溶液中的Cd,有机组分主要通过含氧官能团的络合作用吸附Cd。在pH 5.0、Cd初始浓度为200 mg·L^(-1)条件下,沉淀作用、离子交换作用和络合作用在PBC300吸附Cd的过程中贡献率分别为52.1%、32.2%和15.5%,PBC700分别为91.9%、5.10%和2.96%,WBC300分别为23.9%、36.2%和39.9%,WBC700分别为63.5%、21.8%和14.7%。研究表明,随着生物炭热解温度的升高,沉淀作用在生物炭吸附Cd的过程中贡献率升高,而离子交换作用和络合作用贡献率下降;无机沉淀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为灰分含量较高的生物炭吸附Cd的主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猪粪 生物炭 吸附机理 定量分析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调控水化产物增强增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4
作者 吕生华 张佳 +1 位作者 殷海荣 罗潇倩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136-145,共10页
增强增韧水泥基复合材料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氧化石墨烯调控水化产物,能有效改进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中的缺陷,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本文针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结构及缺陷,综述了氧化石墨烯调控水化产物改进结... 增强增韧水泥基复合材料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氧化石墨烯调控水化产物,能有效改进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中的缺陷,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本文针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结构及缺陷,综述了氧化石墨烯调控水化产物改进结构及缺陷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增强增韧的效果及作用机理,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复合材料 结构和缺陷 氧化石墨烯 水化产物
下载PDF
一种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5
15
作者 曾玉彬 周静颖 +2 位作者 谭观成 王传义 王益军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71-2275,2279,共6页
以磷酸为活化剂,将稻壳、柚子皮分别与核桃壳按一定质量比混合,进行热解,制备了高吸附性能的生物质活性炭。研究结果表明:以柚子皮+核桃壳制备的生物质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2h即可达平衡;比商品活性炭具有较优的吸附性能,对亚甲基蓝的吸... 以磷酸为活化剂,将稻壳、柚子皮分别与核桃壳按一定质量比混合,进行热解,制备了高吸附性能的生物质活性炭。研究结果表明:以柚子皮+核桃壳制备的生物质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2h即可达平衡;比商品活性炭具有较优的吸附性能,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值达574.6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满足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属于自发进行的良性吸附。研究利用生物质废弃物,将其再利用并制备对染料吸附性能优良的生物质活性炭,可望成为环境友好型活性炭,并为生物质热解产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活性炭 磷酸活化 亚甲基蓝 吸附
下载PDF
造纸废水Fenton深度处理工艺的升级改造 被引量:15
16
作者 高俊玲 魏文霞 +3 位作者 张安龙 高兆 李文涛 杨子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13-20,共8页
针对Fenton氧化法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生化出水COD不达标的问题,本文提出Fenton氧化-活性炭吸附、Fenton活性炭复配、锰粉催化Fenton三种可行的升级改造工艺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并利用紫外可见和红外分析技术对造纸废水生化出水处理前后的水... 针对Fenton氧化法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生化出水COD不达标的问题,本文提出Fenton氧化-活性炭吸附、Fenton活性炭复配、锰粉催化Fenton三种可行的升级改造工艺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并利用紫外可见和红外分析技术对造纸废水生化出水处理前后的水质变化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运行条件下,三种升级改造工艺使出水COD浓度分别降至40 mg/L、33 mg/L、24 mg/L;紫外可见和红外光谱分析得出改造工艺对废水中的芳香族化合物、酚类、醇类等难降解污染物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满足排放标准(GB3544-2008)所规定的COD限值情况下,改造后的锰粉催化Fenton的药剂费用是0.947元/m^3,比传统Fenton法节约0.097元/m^3.因此,锰粉催化Fenton技术是比较经济高效的深度处理技术,能达到改造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废水 紫外-可见光谱 红外光谱 Fenton工艺升级改造 深度处理
下载PDF
西安市郊不同年限设施菜地土壤Cd和Pb形态分析与污染评价 被引量:15
17
作者 郭军康 赵瑾 +4 位作者 魏婷 李艳萍 吕欣 任倩 王小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70-2577,共8页
为探究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的形态与污染程度变化,以西安市郊不同年限设施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年限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含量,利用BCR连续提取法研究土壤中Cd和Pb的不同形态,分析土壤中Cd和Pb不同赋存形态与土... 为探究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的形态与污染程度变化,以西安市郊不同年限设施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年限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含量,利用BCR连续提取法研究土壤中Cd和Pb的不同形态,分析土壤中Cd和Pb不同赋存形态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设施菜地重金属污染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增加,西安市设施菜地土壤呈酸化趋势,且速效养分含量升高;不同年限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Cd和Pb的总量分别为0.28~1.51 mg·kg^(-1)和0.14~0.5 mg·kg^(-1),Cd有效态含量介于0.14~0.5 mg·kg^(-1),均超过其地方土壤背景值,大棚使用年限为11~15、16~20、21~25 a中Cd总量分别为0.615、1.465、1.515 mg·kg^(-1),在21~25 a中Cd有效态含量为0.5 mg·kg^(-1),均超出标准限值;弱酸态和还原态是大棚土壤中Cd的主要存在形态,而Pb主要存在形态为残渣态。其中土壤中Cd的有效态、Pb的还原态和残渣态与土壤N、P含量显著相关(P<0.05),Pb的还原态与K含量相关。随着年限增长,设施菜地土壤中Cd的地积累指数增加,污染程度达到中度污染。研究区21~25 a设施菜地为中等生态风险,Cd生态风险系数对潜在风险指数的贡献高达94.36%,重金属Cd和Pb存在一定的累积叠加污染风险。高年限设施菜地土壤Cd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大于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种植年限 设施菜地 重金属 形态分析 污染评价
下载PDF
不同年限设施菜地番茄细胞壁果胶Cd累积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郭军康 周冉 +4 位作者 任心豪 魏婷 徐慧荟 李艳萍 吕欣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5-51,共7页
为探讨不同种植年限和设施菜地番茄细胞壁果胶Cd累积的关系,以种植年限为2年和14年设施菜地番茄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种植年限下番茄茎、叶细胞壁果胶含量,并对细胞壁果胶含量、果胶甲酯酶(PME)活性与种植年限及Cd累积量之间的相关性... 为探讨不同种植年限和设施菜地番茄细胞壁果胶Cd累积的关系,以种植年限为2年和14年设施菜地番茄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种植年限下番茄茎、叶细胞壁果胶含量,并对细胞壁果胶含量、果胶甲酯酶(PME)活性与种植年限及Cd累积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番茄植株各器官Cd累积量均有所增加;种植14年设施菜地番茄茎中Cd累积量比种植2年的增加了24.55%,叶片中Cd累积量增加了45.96%;种植14年设施菜地番茄茎细胞壁Cd累积量增加了61.86%,叶片细胞壁Cd累积量增加了57.46%;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地番茄茎和叶细胞壁果胶Cd含量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5)。另外,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番茄茎、叶细胞壁果胶含量和PME活性随之升高:与种植2年相比,种植14年设施菜地番茄茎中果胶含量提高了104.51%,叶片果胶含量提高了127.45%;种植14年设施菜地番茄茎中PME活性提高了10.56%,叶片PME活性提高了9.39%。果胶含量及PME活性和细胞壁Cd累积量呈正相关。研究发现不同年限设施菜地土壤全Cd和有效Cd含量有所不同,影响着番茄不同器官果胶含量及PME活性,说明细胞壁果胶在缓解番茄Cd毒害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菜地 番茄 细胞壁 果胶 果胶甲酯酶
下载PDF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专利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彭澍晗 董凌霄 +1 位作者 张亚雷 吴德礼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共5页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农村综合环境整治中的重中之重。通过查阅我国近年共计143项涉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申请技术专利,统计分析了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利技术中所采用的工艺类型、出水执行标准、4项主要污染物指标处理率(化学需氧量、...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农村综合环境整治中的重中之重。通过查阅我国近年共计143项涉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申请技术专利,统计分析了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利技术中所采用的工艺类型、出水执行标准、4项主要污染物指标处理率(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氨氮)、申请单位分布情况,对我国农村污水处理技术专利的研发现状进行总体评价。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专利的主要研发力量为环保企业,占比53.9%;绝大部分技术专利中缺乏具体的出水执行标准,在22.4%的注明出水执行标准的技术专利中,以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为最主要的水质参考标准,占比65.6%;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类型为生物法、湿地处理法和过滤法3种,其中含有生物法的技术专利占比高达78.3%;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作为具有应用前景的分散型污水解决方案,在农村污水处理专利技术中初具份额,占比35%;技术专利中对于水质指标的考察重视程度由大到小分别为COD、氨氮、总磷和总氮,污染物去除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分别为COD、总磷、氨氮和总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污水处理技术专利 出水执行标准 水质指标
原文传递
碱改性凹凸棒石对土壤中镉化学形态及环境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陶玲 仝云龙 +4 位作者 余方可 杨万辉 王艺蓉 王丽 任珺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9-119,共11页
凹凸棒石进行碱改性后性能的提高,为其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重要基础。本文采用不同比例的氢氧化钠对凹凸棒石进行改性,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分析改性前后凹凸棒石理化特性的变化,并在... 凹凸棒石进行碱改性后性能的提高,为其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重要基础。本文采用不同比例的氢氧化钠对凹凸棒石进行改性,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分析改性前后凹凸棒石理化特性的变化,并在人工配制的重金属Cd污染土壤上进行钝化实验,研究氢氧化钠改性凹凸棒石对污染土壤中Cd的化学形态变化以及环境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氢氧化钠与凹凸棒石质量比为1∶2的改性材料,土壤pH值显著升高0.85个单位。酸溶态Cd含量显著降低46.25%,残渣态Cd含量显著增加1.99倍;土壤中Cd的风险评价指数和潜在风险指数分别由36.70%和207.90降至20.08%和86.40,有效降低了土壤中Cd的迁移能力和环境风险。SEM、XRD和FTIR分析表明,凹凸棒石经过改性后表面粗糙程度增加,Si—O—Si键等化学键打开,用于吸附重金属的活性位点增加。碱改性凹凸棒石主要通过吸附作用,硅羟基和氢氧根与Cd^(2+)反应生成沉淀来固定土壤Cd,从而达到钝化修复Cd污染土壤的效果。因此碱改性凹凸棒石可对土壤中Cd进行有效钝化,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具有较显著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碱改性 化学形态 环境风险 扫描电镜 X射线衍射法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