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胁迫对喀斯特地区野生茶树幼苗生理特性及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9
1
作者 牛素贞 宋勤飞 +1 位作者 樊卫国 陈正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7333-7341,共9页
以贵州喀斯特地区4种野生茶树(Sect Thea(L.)Dyer)无性系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其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长响应,初步评价其抗旱性,并采用田间模拟持续干旱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强,4种野生茶树叶片的... 以贵州喀斯特地区4种野生茶树(Sect Thea(L.)Dyer)无性系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其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长响应,初步评价其抗旱性,并采用田间模拟持续干旱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强,4种野生茶树叶片的相对含水量逐渐降低;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后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除秃房茶随胁迫程度加强呈上升趋势外,其他种均呈先升后降趋势。(2)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强,4种茶树幼苗总生物量干重均逐渐下降,根冠比先升后降;根系总长除在秃房茶中呈先升后降趋势外,在其他3个种中均逐渐下降;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在大理茶和茶中逐渐下降,而在大厂茶和秃房茶中先升后降;根系平均直径在秃房茶中逐渐降低,大厂茶中先升后降,茶中逐渐升高;根系活力在大理茶中逐渐下降,在其他3种中均先升后降;而比叶面积则在大厂茶中呈下降趋势,在其他3种中均先升后降。(3)基于生长生理指标的隶属函数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MDA含量和细胞质膜透性与野生茶树抗旱性密切相关,4种野生茶树幼苗的抗旱顺序为秃房茶(Camellia gymnogyna Chang)>大厂茶(Camellia tachangensis F.C.Zhang)>茶(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W.W.Smish)),田间持续干旱试验验证了基于隶属函数抗旱性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野生茶树 生理特性 根系生长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古茶树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抗旱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23
2
作者 牛素贞 樊卫国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41-1552,共12页
以贵州喀斯特地区10个古茶树扦插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其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并筛选出抗旱的种质资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10个古茶树扦插苗的相对含水量、Fv/Fm、气孔开放率和气孔大小均呈下降趋势,而相对... 以贵州喀斯特地区10个古茶树扦插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其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并筛选出抗旱的种质资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10个古茶树扦插苗的相对含水量、Fv/Fm、气孔开放率和气孔大小均呈下降趋势,而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H2O2含量与产生速率以及气孔密度呈上升趋势;从10个古茶树扦插苗中选出1个强抗旱材料,5个较强抗旱材料。田间持续干旱试验验证了基于生理指标的隶属函数分析对于古茶树扦插苗筛选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干旱胁迫 生理响应 抗旱性 评价
原文传递
有机肥对山地茶园土壤及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何文彪 黄小兵 +1 位作者 汪艳霞 尹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71-73,共3页
为提高山地茶园茶叶的产量与品质,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有机肥对凤冈县仙人岭山地茶园土壤及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有机肥后,0-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分别为0.24%和0.15%,较未施有机肥茶园(对照)有所增加;速... 为提高山地茶园茶叶的产量与品质,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有机肥对凤冈县仙人岭山地茶园土壤及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有机肥后,0-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分别为0.24%和0.15%,较未施有机肥茶园(对照)有所增加;速效磷含量分别为10.07mg/kg和6.42mg/kg,较对照均显著降低;速效钾含量分别达297.49mg/kg和279.54mg/kg,较未施有机肥茶园达极显著差异;有机质含量分别为5.32%和3.52%,前者差异极显著后者差异不显著;土壤pH由4.86降至4.53,但仍在最适pH(4.5-5.5)范围;土壤重金属砷、铬、镉含量有所增加,而铅含量显著降低;茶叶产量提高50.80%;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含量均提高,茶多酚含量稍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山地茶园 土壤 茶叶品质 凤冈 贵州
下载PDF
不同闷黄时间和温度对黄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明露 彭玙舒 尹杰 《耕作与栽培》 2018年第3期12-14,共3页
研究不同闷黄时间和温度对黄茶生化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以一芽二三叶福鼎大白茶叶鲜叶为原料,参照传统黄茶加工工艺,分别设置不同闷黄时间和闷黄温度条件处理,测定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茶黄素和可溶性糖等含量,并进行感官审评。... 研究不同闷黄时间和温度对黄茶生化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以一芽二三叶福鼎大白茶叶鲜叶为原料,参照传统黄茶加工工艺,分别设置不同闷黄时间和闷黄温度条件处理,测定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茶黄素和可溶性糖等含量,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闷黄时间增加,茶多酚含量显著降低,茶黄素和水浸出物含量总体上升,氨基酸、咖啡碱和可溶性糖则是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而在不同闷黄温度处理下,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随闷黄温度增加而减少,氨基酸、茶黄素和可溶性糖则增加。就感官评价,闷黄时间以4-5 h处理品质最佳,闷黄温度以45℃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茶 闷黄 生化成分 品质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花溪古茶树立地土壤养分评价 被引量:17
5
作者 宋勤飞 牛素贞 +3 位作者 陈正武 尹杰 周绍均 岑春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44-1853,共10页
为明确贵州花溪古茶树土壤养分状况,为古茶树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对黔陶、马铃、久安、高坡等花溪古茶树集中分布区37份立地土壤进行理化检测,分析其养分含量间的相关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养分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为明确贵州花溪古茶树土壤养分状况,为古茶树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对黔陶、马铃、久安、高坡等花溪古茶树集中分布区37份立地土壤进行理化检测,分析其养分含量间的相关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养分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花溪古茶树立地土壤p H值均值为4.77,总体处于适宜状态;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较为丰富;但59.45%的土壤全氮含量极低,91.89%和86.49%的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极低,处于缺磷状态;大部分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铝含量均处于茶树生长适宜范围;花溪古茶树土壤有效锰变异范围较大,仅有40.54%的土壤有效锰处于适宜范围。主成分分析表明,花溪古茶树立地土壤IFI值在8.11~32.89,均值为19.23,属于中等以上肥力的土壤占到64.86%,土壤肥力质量总体水平属于良好。其中马铃土壤养分状况最好,其次是久安和高坡,黔陶古茶树土壤养分状况最差。对花溪古茶树应重点增施氮磷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溪 古茶树 土壤养分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贵州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主要生化成分及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凤 刘霞 +4 位作者 尹杰 宋勤飞 陈娟 牛素贞 刘进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22-1127,共6页
【目的】为探明贵州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筛选优质野生茶树种质资源。【方法】以32个分布地的73个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春梢的主要生化成分及芽叶性状。【结果】在73个株系的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中筛选出10个贵州优质... 【目的】为探明贵州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筛选优质野生茶树种质资源。【方法】以32个分布地的73个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春梢的主要生化成分及芽叶性状。【结果】在73个株系的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中筛选出10个贵州优质野生茶树株系,分别为Q3、Q18、Q27、Q32、Q34、Q41、Q49、Q51、Q56和Q66,10个茶树株系的春梢游离氨基酸含量和一芽1叶百芽重显著高于福鼎大白茶(对照),茶多酚含量和咖啡碱含量适中;73个野生茶树单株和扦插苗的主要生化成分表现基本一致;经进一步对10个优选株系扦插苗抗旱性(基于叶片解剖结构)初步评价,Q18、Q34、Q49和Q56株系的叶片栅海比和叶片CTR较高,分别在0.6和0.3以上。【结论】Q18、Q34、Q49、Q56野生茶树优势株系的春梢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一芽1叶百芽重较重,抗旱性强,可作为贵州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茶树 种质资源 芽叶性状 生化成分 品质 贵州
下载PDF
贵州茶树地方品种的EST-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牛素贞 刘玉倩 +1 位作者 杨锦标 樊卫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36-841,共6页
利用29个EST-SSR标记对贵州有代表性的25份地方茶树群体种和3份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和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9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104个,平均等位基因3.58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为2.85个,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6,平均... 利用29个EST-SSR标记对贵州有代表性的25份地方茶树群体种和3份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和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9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104个,平均等位基因3.58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为2.85个,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6,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6,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58,黔南地区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的上述5个参数均大于黔北地区。F-统计量分析表明两个地区种群内近交系数、种群间近交系数、种群遗传分化和基因流分别为0.04,0.12,0.08,3.01。群体遗传结构显示,28份资源间的相似系数范围为0.39~0.89,可划分为4个类群,分别由4,5,8,11份资源组成。表明贵州地方茶树品种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资源间的遗传差异较大;聚类结果较客观地反映了群体结构和地域性差异等信息;黔南地区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程度高于黔北地区,两地区遗传分化较高,基因交流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地方品种 EST-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黔西南州古茶树立地土壤养分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牛素贞 宋勤飞 樊卫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48-1353,共6页
黔西南州地处云贵高原,生长着大量古茶树种质资源。这些古茶树具有进化上原始、抗逆性强,含有特异生化成分及抗逆基因等特性,是重要的茶树遗传资源。为了解黔西南州古茶树土壤养分状况,使其得到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对黔西南州古茶树... 黔西南州地处云贵高原,生长着大量古茶树种质资源。这些古茶树具有进化上原始、抗逆性强,含有特异生化成分及抗逆基因等特性,是重要的茶树遗传资源。为了解黔西南州古茶树土壤养分状况,使其得到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对黔西南州古茶树集中分布区土壤的pH值和养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黔西南州古茶树立地土壤的pH值为4.00~6.09,QX-2,QX-3,QX-4,QX-8,QX-10,QX-11,QX-12均在最适合茶树生长范围;各取样点有机质平均值为82.70 g· kg-1、全氮4.05 g· kg -1、全磷2.33 g· kg-1、碱解氮含量192.73 mg· kg-1,在适宜范围内,速效磷20.95 mg· kg-1、速效钾158.39 mg· kg-1,属于缺乏范围,微量元素含量基本在茶树生长所需范围内。 QX-7取样点各营养成分含量较高,在很丰富范围内,其次是QX-6,而QX-8取样点各营养成分含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州 古茶树 立地土壤养分
下载PDF
贵州茶园机械化发展状况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闫建伟 魏松 +3 位作者 孔曼曼 尹杰 韩忠禄 张富贵 《贵州农机化》 2020年第2期4-9,共6页
贵州是中国最适宜种植茶区之一,贵州茶园机械化水平相对低,以茶园耕作管理机械、茶园修剪、茶叶采摘等关键环节为突破口,重点分析了贵州茶园机械化生产现状,指出贵州茶园机械化生产在茶园基础建设、农机农艺融合、科技支撑能力、农机组... 贵州是中国最适宜种植茶区之一,贵州茶园机械化水平相对低,以茶园耕作管理机械、茶园修剪、茶叶采摘等关键环节为突破口,重点分析了贵州茶园机械化生产现状,指出贵州茶园机械化生产在茶园基础建设、农机农艺融合、科技支撑能力、农机组织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和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以期加快贵州山地茶园机械化进程,为实现我省茶园现代化、机械化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茶园管理 修剪机 机械化 对策
下载PDF
黔西南州野生茶树的性状特征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尹杰 牛素贞 +2 位作者 宋勤飞 刘进平 陈曦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82-786,共5页
以22个黔西南州野生茶树单株春梢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其芽叶性状并测定一芽一叶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以期明确黔西南州野生茶树春梢特征及品质特性,为黔西南州野生茶树的适制性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合理开发利用黔西南州野生茶树提供... 以22个黔西南州野生茶树单株春梢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其芽叶性状并测定一芽一叶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以期明确黔西南州野生茶树春梢特征及品质特性,为黔西南州野生茶树的适制性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合理开发利用黔西南州野生茶树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黔西南州野生茶树春梢芽叶光泽性、持嫩性较好,茸毛含量较高。各材料间生化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茶多酚含量为19.88%~36.36%,均值为28.57%;游离氨基酸总量为0.84%~4.90%,均值为2.71%;咖啡碱含量为1.28%~4.45%。22个材料中,4号、11号、13号、15号、16号及18号材料适宜制作绿茶,5号、6号、7号及22号材料适宜制作红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南州 野生茶树 春梢 芽叶性状 生化成分
下载PDF
《茶叶生物化学》课程现状分析及教改思路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宋勤飞 张明露 +2 位作者 吕立堂 尹杰 牛素贞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50期130-133,共4页
《茶叶生物化学》是茶学的基础和前沿,也是茶学专业公认的"教"、"学"两难课程。作者结合多年《茶叶生物化学》教学体会,剖析该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并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理念和思路,以期提高《茶叶生物化学》课程教学... 《茶叶生物化学》是茶学的基础和前沿,也是茶学专业公认的"教"、"学"两难课程。作者结合多年《茶叶生物化学》教学体会,剖析该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并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理念和思路,以期提高《茶叶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生物化学》 现状 教学改革 探讨
下载PDF
茶叶理条技术及机械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闫建伟 胡冬军 +2 位作者 刘启合 喻丽华 牛素贞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5-83,共9页
茶叶理条技术是扁形茶和针形茶加工过程中一道关键技术,对茶叶的外形和品质有重要影响。为此,综述茶叶理条技术及机械研究进展,重点从理条机的传动结构、U型槽结构设计、加热方式、控制方式4个方面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由此指出... 茶叶理条技术是扁形茶和针形茶加工过程中一道关键技术,对茶叶的外形和品质有重要影响。为此,综述茶叶理条技术及机械研究进展,重点从理条机的传动结构、U型槽结构设计、加热方式、控制方式4个方面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由此指出茶叶理条机存在机构创新不足、热能利用率低、加工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同时展望应加大理条机研发力度、选用新型加热材料及加强茶叶加工信息化建设等相关发展趋势,为新型茶叶理条机的结构设计与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理条技术 理条机 茶叶加工
下载PDF
春茶不同采摘期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明露 唐俊 +2 位作者 宋勤飞 牛素贞 尹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8期131-134,共4页
茶叶的采摘期与茶叶的品质密切相关,为获得品质佳的春茶,以福鼎大白茶为试验材料,在不同采摘期取茶树的一芽二叶,进行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和叶绿素等活性成分的分析,并在同一加工工艺下将其制成绿茶进行茶叶感官审评分析。... 茶叶的采摘期与茶叶的品质密切相关,为获得品质佳的春茶,以福鼎大白茶为试验材料,在不同采摘期取茶树的一芽二叶,进行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和叶绿素等活性成分的分析,并在同一加工工艺下将其制成绿茶进行茶叶感官审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采摘期的延后,春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的含量持续上升,在4月27日采摘的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分别达24.62%和110.33mg/g;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持续下降,在3月23日采摘的含量最高,分别为4.52%和4.81%;叶绿素和水浸出物的含量波动较大。清明前茶样的感官评价综合得分最高,之后随采摘期的延后,品质综合得分逐渐下降。结论:不同采摘期茶树鲜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异,进而影响茶叶品质,以清明前(4月5日之前)加工所制春茶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茶 采摘期 品质 感官审评
下载PDF
贵州野生茶树立地土壤养分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牛素贞 宋勤飞 樊卫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26-1631,共6页
为有效保护贵州野生茶树、发掘和利用特异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对贵州省37个典型野生茶树立地土壤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贵州省野生茶树立地土壤质地类型主要有黄砂土、黄泥土、黄砂泥土、黄扁砂土、紫砂土等五种类型,其中黄泥土占45... 为有效保护贵州野生茶树、发掘和利用特异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对贵州省37个典型野生茶树立地土壤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贵州省野生茶树立地土壤质地类型主要有黄砂土、黄泥土、黄砂泥土、黄扁砂土、紫砂土等五种类型,其中黄泥土占45.95%、黄砂泥土占29.73%;立地土壤pH值在4.50 ~5.50的占40.54%;从土壤肥力指标看,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丰富,全磷、速效磷含量偏低,速效钾亏缺.土壤养分状况分布不均,各地区野生茶树立地土壤各种养分含量变化幅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茶树 立地土壤养分 贵州 缺乏
下载PDF
贵州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立地环境多样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牛素贞 赵支飞 +1 位作者 宋勤飞 陈正武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23-1232,共10页
为更好地保护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以贵州省32个分布地的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立地生态因子为研究对象,对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分布特征、气候特征和主要伴生植物多样性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贵州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中乔木型较多,占50%,小... 为更好地保护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以贵州省32个分布地的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立地生态因子为研究对象,对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分布特征、气候特征和主要伴生植物多样性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贵州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中乔木型较多,占50%,小乔木型较少,仅占0.03%,灌木型为49.97%;水平分布范围104°58′~108°36′E、24°58′~29°07′N,垂直分布范围是海拔615~1900 m,基本处在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伴生的木本植物种类较少;野生茶树分布数量与土壤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有机质含量、主要伴生植物数量、主要伴生植物种类呈显著正相关。部分野生茶树种质资源能够在极端气候下长期存活,对极端气候有独特的适应性。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自然分布状态已经改变,因此,要加强对贵州野生茶树的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茶树 气候特征 生态环境 多样性 伴生植物
下载PDF
秋绿茶提香参数对色泽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汪艳霞 尹杰 +1 位作者 刘晓博 王寻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29,共4页
本文选用相同的秋绿茶,设置不同温度和时间的提香参数对茶样进行提香处理后,分别用色差仪和传统审评方法对各茶样的干茶色泽和茶汤色泽进行测定、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从干茶色差和茶汤色差测定结果看,处理1的80℃提香10min,干茶色泽... 本文选用相同的秋绿茶,设置不同温度和时间的提香参数对茶样进行提香处理后,分别用色差仪和传统审评方法对各茶样的干茶色泽和茶汤色泽进行测定、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从干茶色差和茶汤色差测定结果看,处理1的80℃提香10min,干茶色泽和茶汤色泽均较好,结合审评的香气和滋味因素,处理1不能达到提升秋绿茶品质的作用;从审评评语和评分、干茶色差测定和茶汤色差测定结果综合评价,处理4的110℃提香10min所得茶样效果最佳。根据茶样色差测定结果和审评得分的相关性分析,干茶色度值、茶汤色度值与感官评分之间都呈显著相关;与色度a值、b值均呈显著负相关,与明度L值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绿茶 提香 色泽 色差
下载PDF
“茶叶审评与检验”课程教学现状、问题及教改对策——以贵州大学茶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勤飞 庄菊花 +1 位作者 董旋 邓燕莉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38期55-58,共4页
“茶叶审评与检验”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茶学专业课程,是茶学高素质综合人才培养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贵州大学茶学院“茶叶审评与检验”课程为例,分析了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改革的目标和要求,... “茶叶审评与检验”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茶学专业课程,是茶学高素质综合人才培养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贵州大学茶学院“茶叶审评与检验”课程为例,分析了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改革的目标和要求,提出借助“互联网+”环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对策,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为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过硬实践能力的新农科人才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审评与检验 现状 教学改革策略 创新
下载PDF
基于“雨课堂”的《茶叶生物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勤飞 代新龙 彭磊 《福建茶叶》 2022年第9期114-116,共3页
借助智慧教育工具“雨课堂”进行《茶叶生物化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结果显示该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稳定提升学生成绩,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这为农科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 借助智慧教育工具“雨课堂”进行《茶叶生物化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结果显示该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稳定提升学生成绩,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这为农科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茶叶生物化学 混合式教学 实践
下载PDF
茶叶烘干装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19
作者 闫建伟 刘启合 +2 位作者 魏松 尹杰 牛素贞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2年第10期12-17,共6页
从烘干机的分类和原理出发,介绍了国内外茶叶烘干机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茶叶烘干机在结构、控制、加热方式、热能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茶叶烘干装备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茶叶烘干装备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叶烘干机 存在问题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氮磷肥配施对福鼎大白茶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立杰 尹杰 宋勤飞 《耕作与栽培》 2013年第1期1-2,9,共3页
采用2因素3水平设计,对15年生福鼎大白茶茶园进行氮磷肥配比试验。结果显示:随氮肥施入量增加,福鼎大白茶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叶片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而叶片丙二醛含量在氮肥施入量较少时变化不明显,施肥量增... 采用2因素3水平设计,对15年生福鼎大白茶茶园进行氮磷肥配比试验。结果显示:随氮肥施入量增加,福鼎大白茶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叶片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而叶片丙二醛含量在氮肥施入量较少时变化不明显,施肥量增加后显著升高。磷肥施入量的变化对生理指标的影响小于氮肥。综合分析得出在贵州黄壤地区,树势较弱的福鼎大白茶茶园,以N2P3处理,即每年施纯氮14.996kg/667m2,N∶P2O5=4∶3时,茶树生理代谢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肥配比 福鼎大白茶 生理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